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象征朱可夫-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东诺夫说:〃大元帅说,你若愿意的话,他邀请你和另外两位同事一起到列宁墓的检阅台 上去,跟他在一起。〃

  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急不可待地立即告诉艾森豪威尔:〃这可是一次破例的盛情邀请,我从 未听说有哪一位外国人被邀请登上列宁墓。〃经哈里曼一说,艾森豪威尔似乎也有点受宠若 惊,他笑容满面地与哈里曼大使和迪恩将军跟安东诺夫走去。

  凡是参加检阅的人,都必须站着看表演。艾森豪威尔他们在列宁墓上足足站了5个小时。斯 大林不时通过翻译同艾森豪威尔交谈。话题多是希望美国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

  在检阅台上,艾森豪威尔凭自己的观察力看得出,朱可夫明显得到斯大林的器重,他们两人 交谈起来亲密融洽。他同斯大林的每一次谈话,都有朱可夫在场。这使艾森豪威尔感到高兴 ,因为有朱可夫这样的朋友,有利于美苏间的友好合作。

  趁着斯大林高兴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决定促请斯大林赋予朱可夫在柏林以更多的权力。他婉 转地对斯大林说:

  〃当然,朱可夫和我相处得非常好。这是因为像我们这样两个伟大强盛的国家,能够赋予它 们的地方军事长官以足够的权力,就当地的具体问题和行政事务达成协议。比较弱小的国家 也许做不到这一点,因而就会出现种种困难。可是,朱可夫元帅和我在达成协议方面有很大 的灵活性,所以我俩通常总是能够克服我们所碰到的那些小障碍。〃

  斯大林同意艾森豪威尔的看法。他说:




 

  

第十七章战后余烟(10)

 

  〃如果派到那个地方的代表,只是个跑腿的,那么派代表就没有意义了,他必须有采取行动 的权力。〃

  检阅结束时,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正准备离开,这时人群向他们热烈欢呼。可能受这种场面 的影响,艾森豪威尔激动地把手臂搭在朱可夫的肩膀上,而朱可夫则紧紧拥抱了艾森豪威尔 。这时广场上的欢腾场面达到了顶点。

  随同艾森豪威尔的迪恩将军深有感触地说:〃这种场面绝不是预先排练的。这同意识形态或 政治目的毫无关系。这由衷地表现了俄国人民各阶层的代表对艾森豪威尔所代表的美国人民 的热爱。这使我们在场的美国人心里感到热乎乎的,也使我们对未来感到放心。〃

  就在朱可夫陪同艾森豪威尔访问期间,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1946年3月底,朱可夫正在柏林主持同盟国管制委员会工作。斯大林打来电话,他对朱可夫 说:

  〃美国政府从德国召回了艾森豪威尔,留下克莱将军接替他的职务。英国政府召回了蒙哥马 利。〃然后他问朱可夫:〃你是否也应该回莫斯科?〃

  朱可夫略微考虑了一下说:〃我同意回去。我建议由索科洛夫斯基大将接替我,他最了解管 制委员会的工作,并且也熟悉部队情况。〃

  〃好吧,我们考虑考虑,你等待指示吧。〃说完,斯大林放下了电话。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斯大林打来电话通知朱可夫,政治局同意由索科洛夫斯基接替朱可夫的 职务。接着斯大林又说:〃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决定撤销第一国防人民委员这一职务,而设 常务副国防人民委员。这个职务由布尔加宁担任。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总参谋长,库兹涅佐夫 担任海军总司令。你想担任什么职务呢?〃

  〃我可以在党中央委员会认为我最适宜的任何岗位上工作。〃朱可夫不加思索地说。

  〃按照我的意见,你应当负责陆军的工作。我们认为,陆军应有一个总司令。你不反对吧? 〃

  〃同意。〃朱可夫回答。

  〃很好,同布尔加宁、华西列夫斯基一同回莫斯科,在各自的职务上同人民委员部领导成员 工作一段时间。〃

  1946年4月,朱可夫满怀留恋的心情告别了与他有着特殊关系的柏林市,告别了生死与共的 战友们,回到了苏联。正是:拼将一生许战争,几经沙场几经成。载誉授首归朝日,已在权 柄擘划中。


 

  

第十八章政坛风云(1)


  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

  当苏联人翻开1946年的第一页日历,人们才真正地发现阔别4年的和平之神又降临在他们的 身边。莫斯科卸去了战争的盔甲,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巨大的红五星在克里姆林宫上熠熠闪 光,辉煌的彩灯把莫斯科的大街小巷重新装扮起来,红旗、横幅标语牌和领袖像醒目地挂在 各个重要场所,人们在街上安祥地走来走去。这一切都意味着一个由和平建设代替战争的新 时代的开始。

  就在这一天,即1946年1月1日,颇具权威的《红星报》在头版刊登了巨幅照片。照片上,斯 大林身穿大元帅军服,神采奕奕,紧站在旁边的就是喜气洋洋的朱可夫和伏罗希洛夫,靠后 一点的还有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布琼尼、铁木辛哥,他们个个面带微笑,笑得那么开心 ,那么惬意。

  这些从腥风血雨的沙场上走出来的苏联红军中的统帅们,他们为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 丰功伟绩,他们理应获得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同时,也不可否认,正是由于战争,由于千百 万人血肉之躯的搏杀,才使他们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在战后的漫长岁月里,始终保持 着一种优越的政治资本。

  此时的朱可夫正是春风得意。他作为苏联卫国战争统帅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而受到斯大林的 青睐,他已经成为斯大林身后最耀眼的一颗星。

  战后的苏联,当务之急是使国家体制尽快从战争状态转入和平建设。1946年的首要事情是召 开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确立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建设的大政方针。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就大张旗鼓地举行集会,选举最高苏维埃代表。按照选举程序,朱可夫 首先被鲁别日诺耶化工联合企业等单位提名为候选人;与此同时,朱可夫的名字多次出现在 《红星报》上。一周后,朱可夫被660号特别选区推举为最高苏维埃联盟院的候选人。显然 是为了选举需要,《红星报》于1月24日精心安排发表了朱可夫的长篇传略。文章颂扬了这 位驻德苏联占领军总司令,并称他是哈勒欣河、耶尔尼亚、列宁格勒、莫斯科、华沙和柏林 各个战役的英雄。文章说,如今,〃这位斯大林培养的著名军事首长已被选为最高苏维埃 候选人。〃

  确实如此,朱可夫的名字犹如上述这些辉煌的战役一样,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朱可夫 的汗马功劳,得到那些从战争中被解放出来的苏联人民的最充分的承认,在当时,他的名声 仅次于斯大林。几天后,当朱可夫会见选民的时候,人们纷纷发言赞扬他,高呼〃乌拉〃来 称颂他。

  但是,此时的朱可夫,面对的已不是实枪荷弹的法西斯军队,不是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战 场。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带领群众尽快地医好战争的创伤,与美、英等西方经济大国展开 一场完全不同的竞争。

  可以说,昔日那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浩劫,对苏联的破坏是致命的。2500万人流离失所, 1700座城市和27000个乡村被大部或全部毁坏。约6万多公里的铁路被破坏,其长度比绕地球 一周还长2万公里。顿巴斯的矿井90%遭到破坏和水淹。巨大的第聂伯河水坝及周围的工业区 消失了,航道遭到破坏。据统计,战争使700万匹马、1700万头牛、2000万头猪被侵略者宰 杀或抢走。3000多个工厂必须重建。战争使苏联损失最严重的还是人力的丧失。据苏联政府 统计,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有2000多万苏联人死亡。据说,如果加上额外的平民,死亡人 员 将超过这个数字的1倍。当时的苏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牺牲。特别是在南方有些村子里 ,可以同年轻姑娘结婚的青年男子一个也没剩下,整村的妇女守寡,孩子失去了父亲。

  这种严峻的局面自然不允许朱可夫为胜利的欢呼和掌声所陶醉,他知道自身的责任。他说, 粉碎德国法西斯,苏联起过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在保卫和平的过程中,苏联也必须起带头作 用。他号召人们要为苏联、为和平、为爱好自由的人民的安全而努力工作。

  1946年2月14日,朱可夫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朱可夫在政治斗争 的漩涡中并不如他在军事上指挥打仗那样能运筹帷幄、稳操胜券。特别是他那倔强、豁达而 又喜欢自夸的性格,大胆果断的处事作风,再加上独特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使他与斯大林 本 人贯有的武断专横、沉醉于个人崇拜的作风难以相融。当矛盾发生时,朱可夫自然以犯〃骄 傲自满、妄自尊大〃的错误而败北。

  4月10日,朱可夫离开柏林,回国就任苏联陆军总司令之职。可是到了7月份,《真理报》却 不动声色地刊登了一则消息:朱可夫被调到敖德萨军区,担任一个不重要的职位。

  顿时,外界的传闻和猜测纷纷扬扬。有的说,朱可夫失去了斯大林的宠信;有的说他在与国 防部长布尔加宁的冲突中失败了;有的认为朱可夫不存在失宠的问题,他已担任中国共产党 人的顾问,帮助他们解放全中国;还有的说,朱可夫被派到敖德萨,是为了向伊朗、中东和 希腊进军作准备。

  对于朱可夫的突然隐没,艾森豪威尔分析道:〃人们对于他实际上已不公开出面所推测的原 因之一是:他与我有人所共知的友谊。我不相信这是原因。因为尽管有这种友谊,但是他似 乎始终深信共产主义学说根本上是正确的。他知道我是共产主义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因为我 认为它是独裁的同义词。我向他说,我憎恨每一种有国家统治主义味道的东西,我们整个西 方传统就是献身于个人自由的观念。我说这些时,他总是耐心地听着。但他自己对共产主义 的坚信,似乎是出自内心的信念,而不是由于任何外界的强迫。〃




 

  

第十八章政坛风云(2)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幕后的真相逐渐明朗了。朱可夫突然被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 是战争结束后,斯大林作为最高统帅,他在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绝对 不能受到威胁的。以专断著称的斯大林不能容忍他周围的人因名望太高而喧宾夺主。这正如 在朱可夫当时出席的一次党的会议上所发生的情况那样,会议主席粗暴地大声对他嚷道:〃 我们胜利的功劳不属于你,而属于党及其领袖!〃二是朱可夫对于斯大林坚持把战争的胜利 归功于他自己的天才,越来越轻蔑,以至到了十分反感的程度,在一些场合,他公开表示了 这种不满情绪。秘密警察把朱可夫的言论报告了斯大林。斯大林好像看见曾经被他杀害的许 多红军领袖们的幽灵都集合在朱可夫的身后。三是朱可夫历来轻视党和政治工作在军队中的 地位和作用。在战争时期,斯大林曾对坚持搞一长制的朱可夫作了让步,在军队中取消了政 治委员。现在仗已经打完了,斯大林再也不能容忍朱可夫那种对党的工作人员的排斥态度。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或许斯大林还有一个用意,即撤去朱可夫的重要职务,可以起到〃杀 鸡给猴看〃的作用,从而吓唬住那些大权在握,不听招唤的军队将领们,使他们始终与自己 保持绝对一致。事实证明,斯大林的这一手是成功的,在之后的多年中,苏联最高统帅部始 终处于安分守己、无所作为的状态。

  当朱可夫离开仅仅坐了三个月的陆军总司令的交椅后,顶替他的是与他有宿怨的老对手科涅 夫。后者自然有一种取而代之的喜悦,而前者却更增加了一份惆怅和愤懑。与此同时,华西 列夫斯基则幸运得多。1948年11月,他被任命为总参谋长,4个月后又被提升为国防部长。 这位走红的人物与朱可夫的性格和作风截然不同。他说话总是心平气和,从不提高嗓门,在 下属面前始终保持一种自重的神态。如果遇到实在难以容忍的事情,他就捏紧自己的拳头, 直到手指发疼,仍然可以做到默不作声。

  斯大林与这种性格温和柔顺的人似乎更合得来。他曾当着华西列夫斯基的面赞扬他说: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瞧您指挥着这么一大批部队,而且您干得不坏,但您自己也许连苍蝇 都从来没有欺侮过。〃

  与此相反,斯大林对朱可夫却是另一番态度,他极尽贬低嘲弄这位被他当年称作为〃胜利的 象征〃的副统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