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姐妹-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潭湖的水面与石燕洞的出口连成一体,听到水的声音就如同听到身体的回响,就看到人与世界的关系。脚下是淙淙不断的流水,宛若一场持久的阴雨绵绵不绝。我们不能在幽闭与不安中久留,就像祖先不能永远生活在洞穴中一样。

第三章:婚姻(14)

回到乡政府已是日薄西山时近黄昏了,春日的夕阳点缀在一座挺拔的山顶,像一个故事无言的结局。我指着落日说,“看,那像什么?”

花季一下就猜出来,她哈哈大笑。我问她,“笑什么,说嘛,那像什么?”

花季干脆地说,“谁不知道那像个奶头。”

只可意会的题目一经点破,就失去了神秘的色彩,于是我拉住她询问栗坡还有什么好玩的?花季告诉我:

“在有冰雪的冬季,栗坡最好的去处是天山。天山有辽阔的万亩天然牧场,那里形成高原保暖气候,老百姓都把耕牛赶到天山过冬,等来年开春再牵回家犁田。”

我说,“不对呀,高原气候更冷才是。”

花季说,“这我就不懂了,反正姨妈家的牛也是赶进去过冬的。过了天山就是南山顶,那里是桃源、海源、龙岩三市交汇处,站在山顶可以鸟瞰三个城市。

我摩拳擦掌,表示下次来栗坡无论如何要走一趟天山,也来那么一篇《天山景物记》。

这天深夜,我敲开了花季房间的门。那是一个满怀激情的夜晚,也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夜晚。一切雄心勃勃的设想,一切为证明男人阳刚而设计的冷峻的台词和身体动作,在我回到这个薄雾缭绕的乡政府招待所时,全部化为乌有。我的内心破败得化成了一盆水,一盆污水,一盆黑暗而污浑的水。那么,在石燕洞的成功就不是真正的成功,可能是毛料连衣裙和高统皮靴唤起了我脑海中在桃花丛中的记忆。也许吧,天知道。

20、情变

从栗坡回来,就是盘嫁妆的日子了。妆奁中除了五色衫裤、门帘席、皮箱、绫罗绸缎、被褥毛毯、金银首饰等传统物品,还有电视机、电风扇等现代化的物品,每一件都贴上红剪纸,摆在谷箩的上面,招摇过市极尽炫耀。武陵村与众不同的还有“蔬菜嫁妆”,就是把一些谐音吉利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韭菜等,逐样用红绳或红布条捆扎作为陪嫁,以表示对女儿女婿的美好祝愿。

盘过嫁妆,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接亲送亲了。由于“新人”出嫁不能让人看见,尤其怕怀孕妇女看到,所以出嫁仪式必须在夜间举行。郑超群在我家准备好猪头、鸡公、鱼,以及香烛、喜炮等等,先去陶氏祖祠祖宗牌位前焚香上供,半夜才在鼓乐鞭炮声中到花季家接亲。芽芽远远的见到我们,咣的一声将大门关住,等郑胖子连放三次鞭炮,接过蜡烛火种,芽芽才开门,按规矩,我马上跨进陶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塞一个红包给芽芽。

陶家为我们操办的招待酒宴叫“无缺席”,我和其他接亲的人都不能多吃。花季洗过澡,由桃汛给她梳妆打扮,然后与父亲、姐姐桃汛、妹妹和伴娘一起吃最后的早餐。时间一到,花季就由一个堂哥背出家门,再由一位蓄山羊胡的“叔公太”牵上一辆白达开来的面包车,等花季上车坐好,叔公太关好车门,说:

“茶香酒香,子孙满堂;百年好合,五世其昌。”

这时,桃汛将事先摆在门背后的一桶水向面包车泼来,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炮杖轰鸣中,面包车徐徐开动了。整个过程陶传清是要进房间回避的。

快到我家的时候,白达按三下喇叭,大伯方礼金就点燃门前的松香火堆,点燃迎接的烟花爆竹。等车停稳,大伯打开车门,花季下车后,由伯母牵着跨过“火堆”,跨进大门槛时,由厨子宰杀一只公鸡,叫“拦门鸡”,这样才能进大门。大伯向花季身上撒莲子、枣子和硬币。

拜堂成亲是这场婚礼的最后仪式了。我和花季先同拜天地,三跪九叩;次拜祖宗,二跪六叩;然后夫妻相拜,拜完上楼进洞房。所谓的洞房只是简单地刷了一层白灰,把纸剪的大红喜字衬得鲜艳庸俗,一开门就有一股刺鼻的石灰味。洞房内红烛高照,伯母将煮熟的鸡、面条和两个鸡蛋摆在一张小桌上,我和花季一起吃,还要喝上一杯交杯酒。床上放的东西也有讲究,一个红斗装满白米,还有尺、秤、算盘、剪刀之类,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会算。另有一盏红灯摆在床头,取“添丁”之意。陶传清还用“长命草”作为花季的陪嫁,长命草其实就是一株野草,用红绳扎好,花季将它挂在洞房床头的竹篮里。

第三章:婚姻(15)

中午的酒宴不过两桌,就是这些接亲送亲的人,属于仪式性的。下午,花季把那株长命草栽在花盆里,表示愿意在方家扎根。晚上才是重头戏,当然,家里是摆不下十桌的。该做的仪式我已经完全按陶传清的要求做了,接下来的事情,该我做主了,毕竟,是我结婚不是他结婚。

后来,桃源市经受了民间金融大地震——烂会,从官方到市井,一致认为我和花季的婚礼是桃花会从互助到牟利的标志。因为正是从我们举行婚礼的那一天起,桃源市各家商业银行的储蓄额急遽下降。这场婚礼有人唾骂、有人赞扬,有人深恶痛绝、有人津津乐道,就是没人可以忘记,它像一枚巨大而尖锐的楔子,深深地嵌入人们的记忆。

婚宴的规模不大,也就包了“世外桃源”大堂的十桌;更谈不上隆重,没有彩车、没有摄像、没有龙虾大餐,就连“新郎”、“新娘”的胸花都是花季写好,桃汛手工剪的。尽管朴素,花季仍然出足了新娘的风头,她天生一副曲线有韵的好身材,鲜红的套裙衬着一张不施粉黛照样光洁过人的脸,尤其是低低的开襟,黄金项链附在那里没有丝毫的俗气,反而显现出众的光芒,虽然抢眼的坠子并非什么钻石,仅仅是一小块平庸的玻璃。

然而,低调与平凡掩饰不了它耀眼的亮色,好比平静的海面掩蔽不了暗流的涌动。

大堂设有小舞台,平时供客人唱卡拉OK,中间设有立式麦克风。主婚人桃汛站在麦克风前,左边是新郎我、伴郎白达,右边是新娘花季、伴娘劫波。桃汛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深呼吸几下才让自己稍稍镇定情绪: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明天就是喜庆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此时此刻,一对情人站在婚礼台上,对我们在座的亲朋好友来说,他们的婚姻又一次证明了一个道理——有情人终成眷属。让我们衷心地祝福他们。”

掌声过后,桃汛宣布了一个举座皆惊的消息:“现在,由证婚人,市委书记范焱亲自为我们的新郎新娘证婚,有请范书记。”

三把火从包厢出来,健步走向小舞台,做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抓起我的右手、再抓起花季的左手,让它们牵在一起。三把火的嘴凑向麦克风说:

“我希望,这一对新人,能为实现旅游兴市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把火就一句话,大言者无语,一句话已经赢来经久不息的掌声了。在桃源,谁有这个荣耀和能量请来市委书记证婚呢?三把火一边退场一边向大家招手致意,身后跟着送行的师专校长、文化旅游局长、郑超群和陶传清,陶传清以纸巾频频拭目,不知是由于激动得掉泪,还是眼疾又患了。

等声浪平息,桃汛说,“接下来,请新娘代表新郎官给大家说几句话。”

花季松开我的手,先弹弹麦克风,咧嘴一笑说:

“他不善言辞,我更是百感交集难以言表,总之感谢大家的光临。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叫《鸡蛋的梦》。从前有一个穷人,做梦都想成为富翁,但是他家就一枚鸡蛋。他老婆说,那就让我们的梦想从这枚鸡蛋开始吧。他们将鸡蛋寄到邻居的母鸡那里孵出小鸡,小鸡养大了换成小猪,小猪养大了换成小牛,小牛养大了换成田地,田地多了盖新房开店铺,最终实现了富翁的梦想。

同样的道理,将一千块钱银行储蓄取出来标会,按百分之三的月息计算,息生息、息滚息,短短三年,就能收回两千八百九十八块两毛七,增长了三倍;我算过了,只要六年半,就可以翻到十倍。小鸡养大是艰难的,坐收本息是轻松的;银行存款是愚蠢的,标会长钱是聪明的。你们说对不对呀?”

花季的精彩演说赢得了笑声与骚动,喧哗中,陶氏三姐妹手拉手唱起了客家山歌《桃花结》:

三月桃花开满山,

望见桃花妹心烦;

梦里同哥又相会,

醒来隔水又隔山。

我感觉全身的血都往头上奔流,心脏在奋力起勃,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的难堪,一头钻进包厢,随手就关了门。雷公脸见我神色可疑,腾出嗑瓜子的嘴说话:

第三章:婚姻(16)

“关门干嘛,姐妹仨合唱,多难得的机会啊?打开打开。”

我被迫开门,却迎来了送三把火退场的几个头头和陶传清,陶传清不但关闭门,还倚门拭泪:

“我不能听,我太激动了,我怕自己受不了。”

雷公脸嘴里含了一粒糖,鼓着腮帮子招手说,“亲家,坐过来喝茶,跑上跑下的多辛苦,让他们年轻人去跑就是了。”

等陶传清坐到雷公脸身边,大堂已传来雷鸣般的掌声。主婚人桃汛又有话说,整个大堂就鸦雀无声,沉默得像马上要爆炸。

“从这一对新人开始,来个破旧习树新风,新事新办。今天大堂里十桌,正好一百个人,他们不收红包不收礼品,只要大家来标一阄桃源历史上最大的桃花会。说是标会,其实不叫标会,叫借贷,叫融资都可以。一,不收追缴费;二,不用每月一标;三,凭据就是请柬。桃花会,互帮忙,有不愿意的请离开,大喜的日子,绝不为难朋友。”

文化馆那一桌首先传来谢军的吼叫,“水果西施,我们相信你。”

立即盖过来阿强的声音,“谁退场谁是王八蛋。”

这话惹得一片窃笑,因为第一个退场的是三把火。我正纳闷郑超群为什么不表态,突然听到他扯开嗓门说:

“哑巴都靠不住,我们还相信油嘴滑舌的人?”

这时,白达摆一张椅子在台上,撕开啤酒纸箱,拎出啤酒,将空纸箱搁椅子上,再对麦克风说:

“如果没有异议,请大家按顺时针方向交钱领请柬。”

大堂一阵哄乱,与会者这才理解我与众不同的请客方式:先是电话邀请,说是喝喜酒并会酒,不用红包或礼物,只需自备一千块钱标会。

桃汛和劫波挽起袖子严阵以待,早就准备数钱了。率先交钱的领回请柬展开一瞅,果然红纸黑字的印着:

昔日桃园三结义,

又有韩信访张良;

今日兄弟桃花会,

不为发财为帮忙。

本人借贷现金壹仟元整,月息叁分,按月计息,期限叁年,随退随结。

特此立据为凭。

最后是手写的日期和“方立伟”。

新上任的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白达使出疏通车辆堵塞的干劲,其实交钱的队伍井然有序,只是苦了桃汛和劫波姐妹俩,由于有人带来了十元、五元的小票,尽管她们双手翻飞、满头大汗,还是忙得只有吐气来不及吸气。谢军领到请柬,站到麦克风前郑重地用湖南口音宣布: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白达拆了三箱啤酒,才装下那些大小不同、软硬有异的钞票,然后同我、劫波一人一箱抬进包厢去了。桃汛高举满杯的啤酒祝愿:

“迎——财——接——福——”

于是,十桌的宾客齐刷刷地起立,共同举杯声称:“一棵棵,一行行,家家种桃个个忙;桃花会,互帮忙,结成鲜果一同尝。”

包厢里除了陶传清、桃汛、劫波、鞋匠汪永安、芽芽和白达,还有师专校长、文化旅游局长,方志办主任郑超群也进来包厢了,关键的是雷公脸在里面。开席时,郑胖子作为我的委托人,先给客人斟酒;斟酒完毕,郑胖子要举杯欢迎客人,并邀客人一起饮酒,然后才带客人用菜。菜过三味,郑胖子举杯向客人祝福,邀客人干杯,然后再给客人添酒,带客人用菜。一次宴席,胖子要向客人祝福敬酒三次。酒过三巡之后,主人客人就可以随意敬酒了。

按客家规矩,这时新郎、新娘要挨桌轮流敬酒,第一桌当然是包厢。敬酒之前,大家强烈要求先来一首《隔河桃花香满坡》,这首新婚唱词必须由新郎、新娘和媒人共同完成。我们拗不过大家,在一片哄笑声中,只好勉为其难了。我先唱:

隔河桃花香满坡,

阿妹容颜喜煞我。

愿结连理人生路,

放开嗓子唱情歌。

第三章:婚姻(17)

接着是花季唱:

对面歌儿飞过来,

声声入我心窝窝。

想与阿妹配成对,

明媒正娶没话说。

最后是郑胖子代表媒人唱:

桃花红呀桃花香,

我是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