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包公案 序-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的推理能力和蓬勃的青春活力。而且,这一系列的包拯形象融入了现代人对民主、自由、真理的追求意识,极富有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 
  短短十年间,多角度、多种类的包公影视剧的拍摄,至少表明了包公题材的受欢迎程度。而包公这一文学形象能在我国文学发展中历经数百年不倒,更是难能可贵。有人说,清官麻痹人民斗争,体现人治思想,缺乏民主意识,与当今法治、民主思想背道而驰,但无论如何,包公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旁人如何污蔑诽谤,都无法改变中国百姓对他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开封有一块墓碑,上面刻满了自包拯以来的历代担任开封府尹的人名,而惟有包拯的名字上有一块明显的凹陷之处,究其原因,是由于后世前来观碑的人常常用手指指点包拯的名字日积月累所致,后人重新刻碑,情况仍然如此,包公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中国公案小说史》,黄岩柏,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国公案小说艺术发展史》,孟犁野,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明清两代包公戏探微》,朱万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7月第222…226页 
  4.《〈百家包公〉〈龙图公案〉合论》,朱万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11月第253…257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