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瘟仙-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盆不屑道:“你也太小瞧小生了,小生读书时,可不仅仅是学作文章,卜算、刑律、天文、地理都是要学的,再加上小生天资聪慧……”

宝盆还在吹牛,孟宣已经欣喜的一把按住了他,笑道:“把剩下的六门都给我算出来……”

(今天的第三更,多谢兄弟们捧场,真的多谢!)

第七十六章解阵

宝盆竟然还有这方面的造诣,实在让孟宣有些意外之喜,自然毫不犹豫,就将运算的事情都交给了他。宝盆倒也不排斥,反正他每天也是闲得难受,除了看书就是在峰上瞎溜哒,想找人聊天吧,莲生子每次过来送了东西也就走了,墨伶子又冷口冷面,不爱搭理他。

有了这卜算的活,总算是让他找了点事情做。

最初一两天,孟宣还与宝盆一起卜算,怕他算错了,结果在跟了两天之后,孟宣就不讨苦吃了。宝盆的算术实在是很厉害,运算速度足足是孟宣的三倍以上,有的时候,孟宣本以为他算错了,结果重新算了一下,却发现错的是自己……被宝盆大大的鄙视了一番。

“这他娘的,要是生在地球,就是陈景润级的啊……”

孟宣嘀咕了几句,索性放手让他算去了。

时间飞逝,宝盆日夜不眠,很快将八门轨迹全都计算了出来。

孟宣本以为会花费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的庞大算术,竟然只用了二十天!

这还是因为孟宣自己浪费了前面十几天时间,也就是说,宝盆只用了六七天时间。

得出了结果的那一天,孟宣乐得哈哈大笑,可劲把宝盆夸了一通。

宝盆却很贱的说:“这些太简单了,没什么意思,若再难一些倒还有点意思……”

孟宣立刻黑了脸,感觉这厮就是在自己面前秀优越感的。

将所有的运算结果都牢记心中,孟宣便御剑来到了经窟之前,望着那庞大精妙的大阵,他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走了进去,巡着生门之路一路前行。

但凡法阵,都脱不了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惊门、死门八门。

世间任何一个法阵,不管是至简单还是至复杂,都会有一个生门,这倒不是布阵者都心怀仁念,要给闯阵者留条生路,实在是因为,大道至繁,总有一线生机,法阵之中不留生门,便无法使法阵生生相息,循环运转,也就是说,没有生门的法阵,反而是个死阵。

因此布阵者能做的,就是将生门藏的特别深,闯阵者找不到生门,也就等于没有生门了。

而找到生门的方法,便是孟宣与宝盆所做的,运算。

将整座法阵的动转都计算清楚了,八门布置皆在胸中,那生门再变,也逃不出他的掌心。

一路无惊无险,孟宣进入了第一重法阵,看到了第一洞经窟的大门。

“进来了……”

孟宣长长吁了口气,心里不禁有些佩服宝盆,运算的如此之快,却又不出一丝误差,那个迂腐书生,确实有他的厉害之处。

“吱呀……”

孟宣取出了真传弟子令,推开经窟大门,还未看清里面的景象,忽然两道寒气扑面而来。

孟宣吃了一惊,心念动处,三十三剑骤然飞了起来,挡在他身前。

“叮叮……”

两道飞剑撞在了三十三剑上,立刻又飞了回去。

与此同时,孟宣手里的真传弟子令也微微发烫,释放了一道无形的气机。

其实在真传弟子令散发气机时,那两柄飞剑便已经产生了感应,收去了杀机了。

只不过孟宣反应太快,还不待飞剑主动收敛,便抢先前三十三剑祭了起来。

“果然如此,我刚刚还在想,前贤设下如此绝阵,即便进入了阵中,也不可能没有其他的厉害禁制,所以将真传弟子令持在了手中,现在看来,这却是做对了,即便是从阵中生门而入,在进入经窟时,也会遇到两柄飞剑袭杀,惟有天池弟子,才能让飞剑敛去杀机……”

孟宣心里想到,后怕之余,也颇为佩服那位前传功长老的心思。

若是敌人探阵而入,在其顺利通过了法阵,进入经窟时,恐怕是心下最放松之际,稍不留神,便会被两道出其不意的飞剑斩杀了。也惟有佩带着天池真传弟子令的人,才会被飞剑感应到,那两柄飞剑,也是凶悍之极,见到三十三剑,仍然敢暴起袭击,就可见一斑。

“据说,这法阵是为了抵御劫火,为何又会设下飞剑伏击呢?”

孟宣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飞剑只能对付人,可抵御不了劫火啊,莫非,当年降临天池仙门的,除了天劫,还有**?前贤设下这两道飞剑,是防范敌人的?”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孟宣也没有深思,仔细打量起这第一洞经窟来。

却见经窟约三十丈方圆大小,蕴满灵光道道,每一寸都有极厉害的禁制。

在经窟西北方,有一处破损,破损周围,尚有焦糊痕迹,像是被炸过的一样。

似乎是当年这法阵也没有完全抵挡住劫火的降临,还是被它摧毁了一角。那一角周围,摆放在石架上的功诀玉简,几乎都被摧毁了,变得残缺不堪,有的甚至已经崩飞到了外面,孟宣明白,当年霍青瞻取得的功法,应该就是从那一角破损处散落的功法中得到的。

除了那个地方能取得功法,也就只剩从正门而入这一个方法了,霍青瞻还没这么大本事。

不过,虽然被劫火毁去了一部分,但经窟之中,还是有许多典藉。

孟宣仔细一打量,便不由激动了起来,却见窟中石架上,条条玉简,卷卷典藉,有武法、有修法、有术法,琳琅满目,包罗万象,对一个修者来说,实在没有比被这些珍奇修法包围住更幸福的了,饶是孟宣性子恬淡,这会儿也忍不住欣喜若狂,恨不得扭个大秧歌庆祝一下。

“不要激动,还是先降伏了阵眼再说,待到控制了这第一重阵,以后还不是随我进出?”

孟宣告诫着自己,集中了精神,寻找着窟内生门所在。

经窟之内依然布置着法阵,甚至比外界更为繁杂厉害,这里就可以看出法阵的精妙了,有时候孟宣手边两尺之处,就有一架放置了玉简功法的石台,可这么两尺之内,便有法阵间隔,若不得其法,就是这么两尺距离,孟宣也一辈子都无法够到那个石台上的玉简。

好在孟宣心里牢记着所有法阵的运算轨迹,过生门,穿景门,避惊门,躲伤门,一路前行,终到了法阵核心处,却见这阵眼,竟然也是一面小小的令牌,与他的真传弟子令有些相似,上铭“玄洪”二字,偌**阵,道道灵光,源头便都系于这小小的令牌上。

“玄洪……便是那位设下法阵的传功长老名讳了……”

孟宣心里微叹,朝那令牌行了一礼。

“玄洪师叔在上,弟子真传孟宣,因天劫已过,仙门声威只待重震,门下弟子急须修行之法,不自量力,特来解阵,冒犯之处,尚请师叔泉下有灵,不致怪罪……”

说完了这一番话,孟宣便取出了自己的真传弟子令,准备替换玄洪长老的令牌了。

只消替换了令牌,孟宣便等于是彻底掌控了这第一重法阵。

不过,还未等他动手,那面令牌便似乎感应到了孟宣的真传弟子令,忽然间光芒大作,一道浩然却显得有些微弱的光芒自令牌中飞了出来,而后缠绕到了孟宣的真传弟子令上,渐渐浸了进去,消失无踪,也就在此时,孟宣忽然感觉到了一种奇异的触感,就好像方圆千丈之内,所发生的一举一动,都清晰的印入了他的脑海一般,更有庞大的力量随他调用。

“咦?根本不必等我炼化,玄洪师叔的真传弟子令便将法阵掌控权给我了……”

孟宣心里微惊,旋及想到,这一切大概早就在玄洪师叔的计算之中了。

只要从正面解阵的人,乃是天池门下,就可以获得这法阵的阵眼,而如果正面解阵的人乃是敌人,那么非但会在刚进门时,受到两柄飞剑的袭击,在他靠近阵眼时,阵眼更会自动引发整座法阵的力量,非但要给予敌人重创,更会将这第一经窟的所有典藉毁掉。

“哟,还真有人能在我之后进来,你如果不是三位师弟,就给我跪下吧……”

就在这时,一声奇异的声音传进了孟宣脑海,不由让他大吃了一惊。

(感谢【林潇清】童鞋的打赏……)

第七十七章天罡雷法

“这经窟之中怎会有人?”

孟宣吃了一惊,霎那间便取了三十三剑在手,作好防御,然后循声望去。这一看之下,却不由又吃了一惊,却见在声音传来之处,空无一人,却有一面石壁,上面现出了一行字迹,内容正是“哟,还真有人能在我之后进来,你如果不是三位师弟,就给我跪下吧!”

最奇特的是,字下还有落款,写着“酒徒”二字。

“莫非是有高人隐在壁后?”

孟宣一面戒备,一面平静的说了一声:“前辈何人?天池真传孟宣拜会!”

“别害怕,你既然没有被玄洪师兄的法阵灭掉,便说明你是天池弟子,我也是,所以我不会害你的,我真身并不在此处,只是留了些字给你,我是你前辈,你拜我也不枉……”

喊了几声之后,石壁后并无人应声,只是字迹却又起了变化。

而且不但是字迹起了变化,同样也有声音在孟宣脑海间响起,便似有人说话。

孟宣仔细一观察那行字迹,心里忽然想起了一个传说,不由有些震惊。

世间传说,有高人在写字之时,运转造化,可以让自己留下的字具备灵性,这样的字,不但是能被人看到的,在靠近了它之后,还通被人“听”到,说来玄妙,其实就是因为字迹上面有灵性波动,引动了人的神识,产生了听到一样的幻觉而已。

“前辈……莫非是……酒长老?”

孟宣忽然将这行字与一个人联系了起来,心里不由震惊非常。

此人留言里提到了玄洪长老的法阵,便说明他是在劫火之后才来到这里的,而且他能留下这样灵气四溢的字迹,可见其修为深厚,天池仙门除了掌教至尊,大概也只有那四个传说中极不着调的长老能做到了,而此人又落款为“酒徒”,那么他的身份便呼之愈出了。

也惟有那酒、色、财、气四大长老,才有这等本事与油滑腔调。

“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解阵而入的人……”

孟宣心里意外之余,也有些诧异,既然酒长老早就来过,为何当时没有解了这重法阵?

“酒徒长老在上,弟子拜见……”

孟宣想了想,还是决定拜他一拜。

毕竟不管这四个长老有多不着调,身份上也确实是自己的长辈,拜一拜他也不吃亏。

他拜下去后,墙上的字迹再变……

“嘻嘻,好乖,该赏!不过你看到这字迹时,我应该不在山门了,甚至死活都说不好,也没法赏你什么,便留个提醒给你吧,天池仙门,五大正法,天罡为尊……”

这一行字迹闪过之后,石壁便又变得平平整整了,似乎什么都没出现过。

“就这个么?”

孟宣挠了挠脑袋,实在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位酒徒长老苦心巴拉,就为了说这么句话,确实不亏他们那“不着调”的评价。

不再理会这件事,孟宣在经窟里四下打量了起来。

取得了法阵阵眼之后,他就可以在这经窟之中随意游走了,法阵生门将会随着他的走动而随时变化,在这法阵之中,他到了哪里,哪里就是生门所在,而相反的,如果有敌人在此阵中,只要孟宣想困死他,那么他出现在哪里,法阵的死门就会出现在哪里,随心所欲。

“果然不愧是曾经的七大仙门之一,底蕴太雄厚了……”

孟宣四下里看了看,由衷的感叹。

虽然已经被毁去了近乎一半,但经窟里的典藉还是让他目瞪口呆。

种种修法、功法、武法、阵法典藉,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一处玉架上面,立着一尊手持巨斧的高大男子像,那玉架放得便是修法。

那持巨斧的男子,乃是天地初开第一皇盘古。

据说上古年间,妖兽横生,人类弱小,难以生存,而盘古帝窥得天机,自悟了炼气法门,并传给族人,使人类可以获得强大的力量,与妖兽争夺生存空间,也正因为盘古皇是天地之间第一个炼气士,所以后世之人都称他为天地初开第一人,开创了修行时代。

世间不论何门何派的修法,都会供奉他的塑像。

而另一个玉台,放着术法经典,供的则是一个骑青牛的老者,正是太上。

据传世间最早的术法,乃是太上观万物衍生之理而创的,因而世人奉他为术法之祖。

此外还有阵法、武法、丹法,分别供得是大禹、黄帝及神农。

概因他们都曾经以莫大智慧,为人间留下了一门珍贵之极的传承之理。

大禹当年治理天下洪水,感悟了生生不息的道理,创出了世间第一个由人类设下的法阵。

黄帝则是以武威慑天下,开创了世间以战养气的法门,说起来冷大师便属这一传承。

世间武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