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64-100个世界景点背后的故事-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条不起眼的“小路”。    
    博卡在西班牙文中是“口”、“嘴”的意思,也是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河港口的一个地名。就是在这个港口的一条小路上,诞生了探戈。    
    当年的港口地区,曾经繁荣一时。各种货船进进出出(至今我国赴阿根廷的货轮仍在这个港口停泊),构成了阿根廷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关口。同各地的港口一样,由于大量船员上岸,众多的咖啡馆、夜总会、酒吧等应运而生。此外大批源于非洲、北美甚至欧洲的移民滞留在港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外来社会群体。他们大多社会地位低下、生活不稳定,在酒吧里靠酗酒、唱歌、跳舞来消磨时光或发泄对社会的不满。阿根廷探戈实际上是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其舞蹈是在米隆加、哈巴涅拉、坎东贝等拉美、非洲地区多种民间舞蹈基础上演绎而成的。    
    “小路”是一条长约200米、宽30米的街巷。很早以前,这里是一条铁路支线,两侧建有多处娱乐场所,各类人物在此任意唱歌跳舞,逐渐发展出一种新型娱乐形式,也就是探戈。在阿根廷,有首相当有名的探戈曲《小路》,它的曲作者胡安•;德迪奥斯•;菲利维托就是在这条小路上散步时灵感突发写下此曲的。作曲家晚年病重时,经他的一位朋友努力,1955年阿根廷政府决定以他的作品《小路》命名这条小街,并且进行了修整,在小街上建立了一些雕像,把它变成了一个探戈史的露天博物馆。走在这条小路上,仿佛置身于一个画廊:街道墙壁和阳台外侧都画上了颜色对比强烈、线条粗犷的与探戈有关的壁画,如《歌曲》、《纺织女》,还有一些雕塑,如《锚》等。这些作品有些直接表现了探戈表演,有些则介绍了探戈产生的历史环境,构成了一部探戈简史。“小路”也被公认为探戈的发源地。    
    阿根廷探戈其实非常不同于我们看到的社交舞和国标舞中的探戈表演。它其实是一种唱多于跳的艺术形式。而且它的唱是清一色男性,且都是独唱,偶尔有几个小滑稽剧穿插。激昂的键盘手风琴是伴奏的主旋律。它特有的切分节奏总是给人以心灵的撞击,歌词和曲调有一定的叙述性,让人依然能感到当年底层平民的悲伤和沉重。探戈舞蹈也不像国标舞中的舞伴那样,两人上身向后呈V形展开,并且快速转动头部,显示出华贵与雍容。阿根廷探戈是两个舞伴的身体并行直立,几乎贴在一起(就是因为这个贴身动作,探戈被引进巴黎时曾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快速旋转、踢腿,非专业人士很难将这些动作连贯起来。当年马拉多纳曾请了一位专业教员教他跳探戈,准备在婚礼上为来宾们一展身手,无奈他那粗壮的足球腿与短时间的训练使他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    
    或许正因为过于难学和曲高和寡,阿根廷人对于探戈的态度,有些类似北京人对京剧的看法。就是年纪大的人喜之不尽,而年轻人却敬而远之。也许是出于记者的习惯,我特意问过一些当地人,结果年老的人颇以探戈为自豪,而青年人却坦言它是注定要消亡的东西。


第五部分里约热内卢,桑巴舞的故乡

    都想一睹风情万种的巴西少女,但跳桑巴的多是老者、壮汉和中年妇女    
    张川杜    
    当地时间2004年2月24日清晨6时,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桑巴舞赛场沸腾了。和着强烈的旋律,游行通道上4000名桑巴舞演员疯狂起舞,纵情地歌唱。两边的看台上,观众们扭动着臀部,伸开双臂左右摆动。演员和观众汇成了欢乐的海洋。这就是记者在狂欢节现场看到的一幕。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在每年的二三月间进行,以桑巴舞表演人数多、服装华丽、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堪称“世界之最”。记者惊诧于里约热内卢市民对狂欢节的痴迷,人们把整座城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狂欢之都”,记者所到之处无不张灯结彩,人人身着盛装、浓妆艳抹拼命地扭动腰身大跳桑巴舞。    
    巴西的桑巴舞源自非洲,艺术家们揉合了在巴西流行的各种舞蹈之长,发展成为进行式的队列桑巴舞,这种舞步法简单,变化少,但特别讲究胯和臀部的扭动。    
    跳桑巴舞,对巴西人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本领。巴西人臀部丰满,扭起来整个腰部以下如波浪般起伏摆动,看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跳桑巴舞,许多巴西姑娘甚至老太太都以臀部圆大为美。她们专门去桑巴舞学校或者健身房,科学而有针对性地锻炼,目的是要使臀部的肌肉更发达。如果在巴西的海滩上碰到身穿三点式泳装的年轻姑娘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的臀部,也别当成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狂欢节在巴西是最大的民间文化展示活动之一。在今年的狂欢节期间,光是各桑巴舞学校的桑巴舞比赛就进行了5天。有60个桑巴舞学校参赛,分5组进行比赛,演员达20多万人。里约热内卢人把街头桑巴逐渐变为桑巴游行。表演在占地8。5万平方米的游行通道上进行,场面壮观。    
    今年参加表演的贝加弗劳拉桑巴舞学校给古老的传说注入了新的内容,通过桑巴舞向人们展示亚马孙河的传奇和神秘。只见主花车上,一艘木船正航行在“亚马孙河”上,船工们在河上捕鱼,两岸是热带雨林,遍地是芒果香蕉等水果。看到此场景,人们仿佛回到了巴西的母亲河亚马孙河流域,能感受到它赐予人们的勇气和力量。    
    据里约热内卢旅游局公布,今年参加狂欢节的国内游客有32万人,国外游客有10多万人。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等商贾大亨、高官政要还乘专机或私人游艇抵达里约热内卢。他们除了观看狂欢节的表演外,还与演员们共舞。    
    不少人以为看桑巴舞可以一睹风情万种的巴西少女,其实不然,在桑巴舞表演中,领舞的基本是全裸或半裸的苗条女郎,但在游行方阵中,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腆着啤酒肚的壮汉和矮胖的中年女士,他们激情饱满,舞姿也很优美。


第五部分墨西哥城街名稀奇古怪

    100条街道叫一个名古今名人“住”同一区    
    张金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墨西哥城为自己那些大大小小密网如织的街道该叫什么名字费尽了心思。    
    初到墨西哥城,走走它的主要街道,你的第一个印象多半是:墨西哥真革命!因为这里几条最主要的街道分别叫改革大道、起义者大道和革命大道。    
    被誉为墨西哥城第一街的“改革大道”为西南、东北走向,它穿墨西哥城中心而过,街道中心矗立着代表墨西哥革命精神的独立纪念碑,街道两侧有众多著名历史人物的纪念雕像,是全城最宽最美的林阴大道,可与北京的长安街媲美。这条大道是为纪念墨西哥历史上第一位印第安人总统贝尼托•;胡亚雷斯进行的改革事业而建。“起义者大道”是南北走向、穿市中心而过的一条大道,它长50余公里,是墨西哥城最繁华的商业大街,为纪念墨西哥20世纪初发生的农民起义而得名。为纪念墨西哥1910年至1917年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墨西哥城有了“革命大道”,它是一条南北向的大街,非常宽阔,一直通向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国大使馆就在这条街的南端东侧。另外,墨西哥城中以历史上重大事件命名的街名还有许多,如“宪法大道”,它是为纪念墨西哥立宪会议1917年2月通过的宪法而命名的。    
    虽然墨西哥的主要街道如此“严肃”,但你别以为在墨西哥走街串巷永远如读大部头的历史书般沉重。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为给大街小巷起名字,人们早已用光了已故总统、革命英雄和军事战役的名字。结果有意思的是,100条街道同叫一个名,如这里有100多条用墨西哥国父胡亚雷斯命名的街道,有200多个地方用墨西哥宪法的起草者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的名字命名,还有将近300个地方的名字源于墨西哥最伟大的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当别人问路时,墨西哥市民很可能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反应:同时指向城市的两个方向。    
    在墨西哥城,某月某日也可以用到街名上。如为纪念1862年5月5日普埃布拉城抗法保卫战取得的胜利,这里有近200条“5月5日街”;为纪念墨西哥1810年9月15日爆发的争取独立战争,这里还有以“9月15日”命名的街道。实际上,没人清楚这样的“日期街道”在墨西哥有多少,总之,初来乍到的人会有不少机会找到一个与自己生日相符的地址。    
    在其他国家比较常见的“名人街”,在墨西哥也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在这里,所有知名的作家、音乐家、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被聚集在一个街区。我们可以站在托尔斯泰街和但丁街的街角,也可以很方便地转到狄更斯街和莫里哀街走走,然后再往威尔第街和瓦格纳街、苏格拉底街和荷马街遛遛,想象他们之间前所未有的对话在这个相当魔幻的时空里实现。    
    同样的创意你还可以在墨西哥市中心的另一个区碰到,那里所有的街道都用拉美国家的名称命名,如巴西街、阿根廷街、委内瑞拉街和萨尔瓦多街。在这个区漫步,感觉像在做环球旅行,不用乘坐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就可以快捷地周游世界。实际上,为了标识自己的庞大城市,墨西哥人几乎用遍了世界上所有名胜景观的名称,网罗了众多江河湖海的词汇,借用了各路神灵、鸟类花卉、调色板上的五颜六色以及日月星辰的美名。    
    在这里,很“俗”的食品街名随处可见,比如“鱿鱼大街”和“小虾大街”,“金枪鱼大街”和“洋葱大街”,还有“玉米大街”、“稻米大街”、“蚕豆大街”等等,不一而足;但非常高雅的大街在墨西哥城也比比皆是:“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墨西哥文化”、“阿兹特克文化”、“玛雅文化”、“体育文化”街把墨西哥城搞得真的很“文化”,更何况这里还有世界电影街、墨西哥电影街和其他零星散布的以电影命名的街道。另外,一些并不热门的艺术、工艺甚至科学研究门类在这里也可以派上用场,像“心脏病学大街”、“天文学大街”、“正牙学大街”和“发型师大街”,甚至还有学术味更浓、想象中只该在法国出现的“结构分析大街”等等,像此类名称,估计除了在墨西哥城你是很难看到的。    
    当然了,在一个如此庞杂的街道命名体系中,免不了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和冲突。墨西哥城中有21条大街以“和平”命名,但同时有18条大街被叫做“高度紧张”;这里的“巴拿马运河街”长不足100米,而“百米大街”却长达近1英里;另外,这里的“民主大街”、“司法大街”和“人权大街”偏偏处在一个充满暴力和犯罪的居民区,也许这样命名是出于一种急切的盼望吧,否则真是很难理解。    
    还有,正如前面提到的,由于墨西哥城街道重名太多,如果你应邀去一个朋友家做客,而且是第一次去,那事先千万要把朋友家的详细地址问清楚,包括大区名、小区名和具体的街名。当然这也分地方,在墨西哥城中心地带坐落着一个大型的绿地公园,住在那里的人们有着一个走遍世界都很难重复的地址:墨西哥国墨西哥城墨西哥大道。


第五部分百老汇,世界名剧都在这里演

    艺术制作一点没框框追求效果舍得花大钱    
    程刚    
    世界舞台剧的中心有两个,一个是伦敦西区,一个是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以原创闻名,而百老汇则以成功的舞台剧商业操作享誉世界。谈起对百老汇音乐剧的认识,不久前专门考察了百老汇的音乐剧的我国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于平先后用了几种表述:轻歌剧、喜歌剧和当代流行乐舞的结合,舞台艺术的时尚化,时尚的舞台艺术化。它是一种以挣钱为目的大都会戏剧。    
    “百老汇只是纽约的一条街道,在纽约的时候,我们天天都到这里来看戏。每天,这条街上几十个剧场的演出票几乎都能卖完,场场爆满,真是不能不佩服这里的神奇”。于平在看完了《阿伊达》、《狮子王》、《歌剧院的幽灵》等剧后,对百老汇舞台将艺术魅力转化为商业魅力的奥妙有了自己的发现:“百老汇没有任何艺术上的框,除了好听、好看、有意思,它绝不拘泥于其他什么艺术规定,反过来,任何艺术中只要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东西,它都可以拿来就用。”比如,百老汇绝不拒绝复制。    
    很多著名的舞台剧,像《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