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经典职业经理人培训 全套教-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qp=tp?cm (1) 
  式中的tp在一般情况下是个常量。tp可用两种方法确定: 
  (1)查定法。即精确地查定订货提前期各个构成环节所需的时间,并加总求和。即: 
  tp=派员外出办理 订货手续时间 + 供方备货办 理托运时间 + 运方装 运时间 + 转运检验 入库时间 
  (2)统计法。即使用tp的历史资料,并消除订货提前期中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波动(即剔除历史数据中少数偏离平均值较大的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得出tp: 
  tp=1 n ∑n i=1 tpi(i=1;2;…,n) (2) 
  n是数据个数,式中的cm是在正常消费速度下的日耗量。如果消费速度发生变化,则cm和订货点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定量不定期”购买条件下订货点的应用〓在物资可以随时购买的条件下实行等批量订货,称为“定量不定期”购买方式。 
  在“定量不定期”的购买条件下,如果企业的物资消费速度(日耗量)变化不大,可以直接用订货点库存量进行订管理。即在qp确定后,采用限额法或分堆法控制购买。 
  (1)限额法。即将qp作为订货时点的库存限额,标在库存卡片和库存明细帐页上。当库存量下降到qp点时,发出订货信息,派员订货。 
  (2)分堆法。即将库存实物分为三堆,第一堆堆放保险库存量,第二堆堆放订货提前期库存量,余数为第三堆。在物资出库时,先发第三堆。第三堆发完时,说明已到订货点,要发出订货信息。然后发第二堆,第二堆发完时,订货应该到货。第一堆是保险储备,一般不动用。但因物资本身有保管限期,所以应定时更新。 
  如果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调整或由于生产不均衡,造成消费速度(日耗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则要对订货点进行调整。 
  假设当消费速度处于正常状态时,订货批量为q,供应周期为ts,订货提前时间为tp,订货点为p,订货点库存量为qp,日耗量cm=q/ts=qptp。当消费速度加快时,订货批量q不变,供应周期缩短为t′s,库存量先于正常状况下降到 
  qp线,p点左移到p1点,由p1点到经常储备耗尽的时间为t′p。由于t′p小于tp,故在p1点开始订货,当经常储备耗尽时订货不能到达,这就需要把订货点再向左移到1点,即对订货时间加以修正,修正量为tp…t′p=Δt′。同时,对订货点库存量也 
  要进行修正。新订货点p′的库存量为:q′p=qp+Δq′。此时,消费速度(日耗量)c′m为: 
  c′m=q/t′s=qp/t′p 
  t′p=qp/c′m 
  订货时间和订货点库存量的修正量分别为: 
  Δt′=tp…t′p=qp/cm…qp/c′m=qp(cm…1c′m) 
  =qp(c′m…cm)cm?c′m=(1…c′m cm)tp (3) 
  Δq′=c′mΔt′=qp(c′mcm…1 (4) 
  式(3)是订货提前期由于消费速度加快而增加的提前时间,式(4)是因而增大的库存量。如果c′m=cm,即消费速度没有变化则(3)、(4)式均等于零,即不需修正。 
  由式(3)可知Δt′为tp的(1… cm c′m )倍。 
  由式(4)可知Δq′为qp的( c′m cm …1)倍。 
  表6110列出了当消费速度加快时,cm/c′m的不同比值对Δt′和Δq′的影响。 
   表6110 消费速度加快的影响 
   
  c′m cm/c′m Δt′ c′m/cm Δq′ 
  11cm 0909 00909tp 11 01qp 
  12cm 08333 01666tp 12 02qp 
  13cm 07692 02307tp 13 03qp 
  14cm 07142 02857tp 14 04qp 
  15cm 06666 03333tp 15 05qp 
  16cm 0625 0375tp 16 06qp 
  17cm 05882 04117tp 17 07qp 
  18cm 05555 04444tp 18 08qp 
  19cm 05263 04736tp 19 09qp 
  20cm 05 05tp 20 1qp 
  当消费速度减慢时,同理可知,订货量为q,供应周期加长为t″s,库存量迟于正常状况到达qp线,即p点右移到p2点,由p2点到经常储备耗尽时间为t″p,t″p大于tp,即在p2点订货,下一批物资到达入库时库内有剩余存量,将出现超储。为此,订货点应再向右移到p′2点。这时,订货提前期的修正量为: 
  Δt″=(t″p…tp) 
  订货点库存量的修正量为: 
  Δq″=qp…q″p 
  消耗速度(日耗量)为: 
  c″m=q/t″s=qp/t″p 
  t″p=qp/c″m 
  订货时间和订货点库存量的修正量分别为: 
  Δt″=t″p…tp=qp c″m…qp cm 
  =qpcm…c″mc″m?cm=(cm c″m…1)tp (5) 
  Δq″=c″mΔt″=qp(1…c″m cm) (6) 
  表6111列出了当消费速度减慢时,cm/c″m的不同比值对Δt″和Δq″的影响。 
  表6111 消费速度减慢的影响 
   
  c″m cm/c″m Δt″ c″m/cm Δq″ 
  09cm 11111 01111tp 09 01qp 
  08cm 125 025tp 08 02qp 
  07cm 14285 0 4285tp 07 03qp 
  06cm 16666 06666tp 06 04qp 
  05cm 2 1tp 05 05qp 
  04cm 25 15tp 04 06qp 
  03cm 33333 2333tp 03 07qp 
  02cm 5 4tp 02 08qp 
  01cm 10 9tp 01 09qp 
   “定期不定量”购买条件下订货点的应用 订货周期不能改变、订货量可以调整的购买的方式称为“定期不定量”购买方式。 
  在“定期不定量”购买条件下,物资消费速度变化对订货点库存量有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在“定期不定量条件下,订货点(即订货日期)是固定的,当消费速度变化时,库存曲线到达订货日期的实际库存量qa小于(消费速度加快)或大于(消费速度减慢)订货点库存量qp。设其差额为±Δq,则: 
  ±Δq=qp…qa (7) 
  2确定订货点订货量的具体作法 
  将订货提前期tp标注在物资卡片和帐页上,每到订货点(日)时即检查实际库存量qa,计算qp…qa的差。如为+Δq,则按q+Δq订货;如为…q,则按q…Δq订货。这样调整订货量后,可以防止缺货或超储现象的发生。 
  3物资提前或延期到货的处理方法 
  在订货点法中,假定订货提前期是不变的,即物资是按预定时间到货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经常发生提前或延期到货现象。这种由供方、运方造成的问题,同样会使企业遭受超储或缺货损失。 
  物资提前或延期到货,事先如缺乏联系,是不能通过订货点库存量来发现和调整的。而且企业消费速度的变化和到货的提前或延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发生的。这就要对库存物资超储和缺货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因消费速度变化造成的超储和缺货,可以通过订货点库存量发现,并可用调整订货周期或订货量的方法加以调整和防止;对于因到货提前或延期造成的超储和缺货只能通过事前联系、事后积极调整补救的办法进行处理。(1)事前密切联系。企业对所需物资,应采用ABC分析法,将占用资金很多而品种较少的A类物资和一部分B类物资(指占用资金较多,品种数也较多的物资)同C类物资区分开来,进行重点管理。对A类和少 
  数B类物资的需用量要详细核算,订货量和库存量要以严控制,在订货后要与供方密切联系,互通信息,避免发生提前或延期到货。具体措施可在订货合同中写明本企业的要求,在执行合同中双方密切联系或派员驻厂催发催运等。这是一种预防为主的方法。(2)事后积极调整补救。在已经发生提前或延期到货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可能发生超储时,必须研究多余量如何处理,如准备存放条件和所需资金,积极外调或调整生产任务等,力争减少损失。在可能发生缺货时,则应筹措所缺物资或调整生产任务。②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与供方的联系办法和驻厂催货工作,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③根据实际超储或缺货数量调整下一个周期的订购量,使之符合储备定额的要求。 
   □ 价值工程法 
  价值工程(简称VE)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管理技术,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方法。它40年代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不久,美国的军事工业发展很快,造成原材料供应紧缺,一些重要的材料很难买到。当时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有位名叫L?D?麦尔斯的工程师,他的任务是为该公司寻找和取得军工生产用材料。麦尔斯研究发现,采购某种材料的目的并不在于该材料的本身,而在于材料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虽然买不到某一种指定的材料,但可以找到具有同样功能的材料来代替,仍然可以满足其使用效果。一次,该公司汽车装配厂急需一种耐火材料——石棉板,当时,这种材料价格很高而且奇缺。他想:只要材 
  料的功能(作用)一样,能不能用一种价格较低的材料代替呢?他开始考虑为什么要用石棉板?其作用是什么?经过调查,原来汽车装配中的涂料容易漏洒在地板上,根据美国消防法规定,该类企业作业时地板上必须铺上一层石棉板,以防火灾。麦尔斯弄清这种材料的功能后,找到了一种价格便宜且能满足防火要求的防火纸来代表石棉板。经过试用和检验,美国消防部门通过了这一代用材料。这就是价值工程史上有名的“石棉事件”。 
  麦尔斯从研究代用材料开始,逐渐摸索出一套特殊的工作方法,把技术设计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考虑问题,用技术与经济价值统一对比的标准衡量问题,又进一步把这种分析思想和方法推广到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逐渐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和科学的方法。1947年,麦尔斯以《价值分析程序》为题发表了研究成果,“价值工程”正式产生。 
   价值工程首先在美国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由于麦尔斯《价值分析程序》的发展,1955年价值工程传入日本后,他们把价值工程与全面质量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管理方法,并取得了极大成功。我国运用价值工程是70年代末开始。1984年国家经委将价值工程作为十八种现代化管理方法之一,向全国推广。1987年国家标准局颁布了第一个价值工程标准《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 
  价值工程是一种用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劳务的必要功能,着重于进行功能分 
  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价值的表达式为: 
  价值(V)= 功能(F) 成本(C) 
  这里所讲的价值是指某种产品(劳务或工程)的功能与成本(或费用)的相对关系,也就是功能与成本的对比值。功能是指产品的用途和作用,即产品所担负的职能或者说是产品所具有的性能。成本指产品周期成本,即产品从研制、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全部耗费的成本之和。衡量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功能(F)与成本(C)的比值如何。人们一般对商品有个“价廉物美”的要求,“物美”实际上就是反映商品的性能,质量水平;“价廉”就是反映商品的成本水平,顾客购买时考虑“合算不合算”就是针对商品的价值而言的。 
  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以提高价值为目的,要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为基础;以科学的技术方法为工具。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有5种即: 
  (1)提高功能,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价值 
  F↑ C↓ =V↑↑ 
  (2)功能不变,成本降低,提高价值 
  F→ C↓ =V↑ 
  (3)功能有所提高,成本保持不变,从而提高价值 
  F↑ C→=V↑ 
  (4)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价值 
  F↓ C↓↓ =V↑ 
  (5)以成本的适当提高换取功能的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