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智典-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博士:有人说,真相像一个既可爱又羞涩的少女,见人时一定要用薄纱遮面,其道理就在此。    
    作者:因此,王公贵族为她揭开面纱时,应该有骑士风度。他们必须善于思考真相,善于观察虚妄。人们向他们陈述真相时,应该徐徐渐进,并且经过咀嚼再吐哺给他们。醒妄去幻——戳穿他人自欺或欺人的梦幻——的功夫,要向从政之道学习:步履轻捷,仿佛行走于半暗不明的地方,随时随地准备躲避风险,遇到蠢人,就遁入奉承的阴影之中,看到明智之人,则挺身而进入真理的光明之中。    
    博士:比较那些谨慎之人和睿智之人的完美是何等动人啊!在设法使人警醒虚妄、抛弃幻觉时更是如此。前者循序渐进,用尽暗示,后者全神贯注,极力忖度。    
    作者:的确如此,因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因事制宜。对那些投我们所好之事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以免轻信上当,对那些不迎合我们的,无妨放松情绪,坦荡以对。奉承往前走一步,智慧就后退一步。想像的东西往往超过事实一倍还多。    
    博士:除了嗅到讨厌气味以外,睿智之人通过观察最轻微的脸色变化,最不露痕迹的眉头一皱,都会有所警觉而细加推敲。    
    作者:有时我也感到十分困惑。在三言两语中,往往掩饰着更深的意图未表达出来,但言下之意就很难把捉了。明智之人在处理棘手之事时会特别小心,徐徐渐进,步步慎重,然后故作举重若轻,以轻灵如同羽毛的舌头迅速掠过。    
    博士:遇到批评或者有人要去除我们的固执虚妄时,我们总是不能心甘情愿地承认别人所指出的缺陷。我们不想听,更不想信。对于恭维的奉承好话,毫不费力就能使我们相信,对于指出我们缺点,有时得有狄摩西尼①的辩才,才能说服我们。    
    作者:此外,仅仅依靠理解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善于忖度,因为有人将自己心事深锁胸中,让自己秘密和感受在这个方寸之中完全成熟后才会告诉他人,甚至任由它们在里面腐朽而秘不示人。    
    博士: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妨学学那些技术高超的大夫:用人的呼吸来把握他们的脉搏;通过他们嘴里的气息来测量他们的体温。    
    作者:知识不会伤人。    
    博士:但知识有时会令人难过。正如明慎之人应该预先猜测他人会说什么,精明的人必须记住自己曾经说过什么。人生道路上,埋伏着险诈的斯芬克斯。愚蠢的人就会被其所吞噬。惟有伊底帕斯这样的人才能揭开其谜底,而且即使是他也必须另外多用机智。    
    作者:世上最容易的事莫过于了解他人。    
    博士:人间最困难的事莫过于了解自己。    
    作者:那些愚昧之人,没有一个是不怀恶意的……博士,而且看别人的缺失,目光比看自己的加倍锐利。    
    作者:他能看见别人眼中的微尘……    
    博士: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    
    作者:知的第一步应该是自知之明……    
    博士: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道理。    
    作者:普利恩斯的毕亚斯(Biasofpriene)因为说出这样的箴言,得以进入希腊七贤之列。    
    博士:但是至今却没有谁以奉行这句话而出名。人们越了解别人,就越不了解自己……他们苦苦思索那些对人生和社会无关紧要的事,却不想那些生死攸关的大事。    
    作者:这就是懒散的结果。有比这更糟的事吗?    
    博士:虚妄的好奇心。    
    作者:啊,人真是可悲!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虚空和幻觉!    
    博士:言归正传吧!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有的人寡言慎行,有人饶舌放肆;有人小题大作,有人大题小作。明智的人应该小心谨慎面对这两极。因不信出丑的人与轻信而受愚的人一样多。    
    作者:这让我想起了塞西亚人教给年轻的亚历山大的一个道理:人有如河流,有的河流所排出的,为别的河流所吸纳。最深的河流,最沉静,最不聒噪。    
    博士:但是对于有些事情,怀疑与真相同样重要。情况往往是,我们疑心才起,别人就在宣扬结论了。    
    作者:语言文字常常根据所讨论的话题而有不同的深度。    
    博士:很多人因为没有测量深浅而被淹死,因此,明智的人应该善于探测这种深浅虚实。另外也要记住,游泳最难的一点,是怎样才能不弄湿衣服。    
    作者:尤其是你正穿着王袍时。今天就谈到这儿吧,各归正事。你回去写你的《古代的札拉戈札》,阁下这部博学之作,大家都引颈以待。我呢,还是写我的《智慧书》吧。    
    ①Demosthenes,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政治家与雄辩者,反马其顿侵略的领袖。


第二篇 英雄宝镜第四章 对话(3)

    拥有    
    ——西班牙驻罗马大使馆的一段对话    
    维克多里奥•;席里:    
    在这瞬息万变的快乐山上,在这堆奇形怪状的石头上,在这些想像容易到手难的事物上,哪个凡人曾达到过自己梦想的幸福?克洛索斯①财多而不智;戴奥吉尼斯②成就硕然而穷困潦倒……有谁样样得全?就假定有人样样得全吧!但当他不再有求之日,他依然会不快乐——有人因幸福而哭泣,有人因肚满肠肥而叹息,因诸事顺遂而弄巧成拙。主宰了世界之后,亚历山大又开始想征服那个从哲学家口中听说的假想世界,常常叹息不已。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但倘若肯退一步,则幸福唾手可得,因此我打破世俗的偏见,运用逆向思维来加以分析。幸福并非意味着拥有一切,而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求,鄙弃一切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笃慎而明智之人得来尤其容易。拥有最多的人,依赖外在事物最深,需求最多的人,获得满足的机会就会最少,正如病人的需求多于健康之人一样。干渴的人,救方不是添水,而是退烧;野心与贪得之辈,也是这个道理。人自得其乐,就能保持清醒、获得幸福。能掏水而饮,要杯子有什么用?塞尼卡③曾经说过:你如果能将自己的欲望停留在一块面包和少许清水之间,将会如朱庇特④一样快乐无比。我深知这句话的意义。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一切,而在无欲无求。    
    维吉里欧•;马维其:    
    且慢!这种说法是丧气的诡论,不是合理的忠告。根据这种论调,高贵的人性就会完全泯灭。一无所欲,不求有成,岂不是消灭人的品位,取消人生的追求,一切归空吗?人生意义无他,正是在于享受自然所生及人力所成的好处,只是应保持适度和节制罢了。使人无法享受自然造化带来的好处,并不能使人臻于完美,只会彻底摧毁他们。完美与乐趣,目的何在?至高的造物主使世界如此变化多端、多彩多姿,所为何来?你的高论如果是想让我们远离丑恶,拥有美德,还有一定智慧见地;但如果将好坏混为一谈,一概而论,则纯粹是荒唐古怪的。我认为,如果自得其乐,或者自寻烦恼,无论周围多少好事或坏事都不能影响自己。我想,真正的生活是有乐趣的生活,真正生活的人是以生活为乐的人。如果你认不清幸福,拿它与不幸混为一谈,则幸福再多又有何用呢?反过来说,人即使一无所有,只要觉得幸福,这一无所有就是足够。总而言之,人生即乐趣,乐趣的人生是真正的幸福。    
    克劳底欧•;阿奇里尼:    
    但是,只有人满足于已有之物。自满是愚人之福。米开郎基罗说过:“满足于胡涂乱抹的人,真有福气,我怎么画都不满意。”但丁有一句机趣十足的话,我一向觉得十分有意思。他的恩主麦第奇有一回找他,当时正值嘉年华会,他化装混在人群之中。麦第奇派人四处寻找,要他们逢人就问:“谁知道什么是善?”结果只有一人回答:“知道恶是什么的人。”他们一听,就晓得此人就是但丁。真了不起的一句话!欲知何谓幸福,必须知道它的反面。饿者得食,渴者得饮,倦者得息,都各得其所。最珍惜长治久安的,是久经战争之害的人。穷困潦倒的人最懂为富之道;坐过牢的人最了解自由的快乐;遭过船难的人,最知港口之美;放逐之人最知道祖国之亲;不幸之人最能体会幸福的滋味。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不懂得珍惜眼前幸福,因为他们不曾尝过恶事之苦。所以我说,幸福的人就是曾经不幸的人。    
    阿格斯提诺•;马斯卡地:    
    这是说匮乏是福,恶运是本,哀先于乐?这不是十足的幸福,只是半福……谁会要这种幸福呢?也许有人会说,世上本没有快乐与不快乐,幸与不幸之分,只有智慧、愚蠢之分,人的幸福寓于明智,不幸寓于愚蠢。我同意这说法。智者根本无惧于时运,他们主宰她,超乎星宿之上。只要自己不伤害自己,就没有什么能伤害他们。总而言之,人如果智慧洋溢,就不会遭遇不幸。    
    皮尔•;乔万尼•;卡普利亚塔:    
    可是谁曾看过既智慧又幸福的人?忧郁向来是明慎者最喜爱的食物。一般人认为西班牙人最审慎最明智,但人们说他们最忧郁最严肃。法国人则是世界上最快乐、最能歌善舞的人,能即时行乐。那些深谋远虑的人,对邪恶知之最深,也了解自己离真正的幸福是多么遥远。智者对困苦有切肤之痛,因为他们思之更深,困厄会留下更明显的印痕。一滴厄运毒液,就可能毁掉他们的快乐。他们很少走运,源于他们的深广与自己作对。所以,不要在智者脸上找幸福,相反在蠢人脸上找倒还有些希望。    
    阿格斯提诺•;马斯卡地:    
    天堂万般幸福,地狱万般惨苦。处于中间的人世,两者兼而有之。哀乐混杂,好坏相随,快乐一抬足,悲苦就接踵而至;噩耗一来,佳音随后就到。月盈而亏,亏而复盈,人世间的一切也是同一个道理,祸福相倚……人有笑的时候,也有哭的时候⑤。今天破晓乌云密布,明日破晓晴空万里,有时汪洋如镜,有时波涛汹涌。残酷的战争之后,安详和平就会到来。因此,没有纯粹的心满意足,即使只有兑了水的酒,我们也得这么喝下去。你不必费力在此生此世寻找幸福,人生只是一场短暂的战斗。要是人生没有这么多悲哀,如果生活不是如此百苦交集,你将人从她怀里拉开,拉得开来吗?要是人间只有乐趣、舒适、幸福,谁也不会愿意离开这个恶奶妈,投向天国母亲的怀抱。    
    ①Croesus,里底亚的亡国之君,因战略失策为波斯王所俘。    
    ②Diogenes,希腊犬儒学派原型人物,强调禁欲、放弃舒适环境。    
    ③Seneca,罗马雄辩家,父子同名,子曾于尼禄在位时当政。    
    ④Jove,即Jupiter,罗马人的主神。    
    ⑤语出《旧约•;圣经》。


第二篇 英雄宝镜第四章 对话(4)

    充分成人    
    一作者与惠斯卡圣堂萨林纳斯博士一席谈    
    作者:波斯人不看7岁以前的子女,堪称奇特。父爱之大,也不能使波斯人无视于童幼的缺陷。孩子未有推理能力,就不算是子女。    
    萨林纳斯:做父亲的无法忍受亲生但无知的孩子,理性必待7年始能为他或她所用,既然如此,才智之士无法忍受愚昧之人,有学之士不与不如己者交朋友也就不足为怪了。    
    作者:自然明智周虑,不让事物一日之间达于完善。修养至勤至奋,也难以一蹴而就,而是一日得一日之程,逐渐臻于圆满。    
    萨林纳斯:一切的开始都很细微,巨物大事也是如此,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变大。顷刻之间就形成的东西不可贵,也难以持久。花开花谢,钻石久存,只有日久才能见真功夫。作者:做人的道理也是如此,修养逐渐积累,性格与德行与时俱进,最后达到判断精良、品位成熟、人格圆成的境界。    
    萨林纳斯:此话十分有理。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知理多识,但尚未充分成人,尚欠一层,有时是最好的一层。精深是渐进的,有人智力初萌,但将会学习而长进,有人处处先进一步,有人则天赋极高……正如葡萄酒味徐徐转醇,心智在脆弱凡人身躯中逐渐完善。人生之初,童年莫不令人烦恼而又甜美,青少年则勇猛而稚嫩,耽于逸乐,偏爱轻浮。一些难得的天才,虽然偶尔也会流露出成熟老练之态,但绝非岁月酝酿的醇厚风味。外表冷峻、严肃,可能是自然的流露,也可能是矫揉造作,仿佛掩去少不更事之瑕弊,但很快就在不经意的玩笑中流露出其未达境界的实情。    
    作者:时间可谓是成材和增加阅历的良医。    
    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