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智典-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识时务毕竟往往情有可原,甚至是明慎之征。    
    凡事一以贯之    
    明智之人,凡事都能一以贯之,即使权位无定,但所追求的目标始终能保持一贯性。必然之势能影响他们的力量,但不能左右他们的情绪,他们屈服于形势之前,定会将各种各样的事情安排妥当,借此来表心明志,让人们知道所有的改变乃形势所逼,并非自己恣意妄为。    
    一贯性不仅仅有助于接人待物,也有助处理美德。狄米特流斯因为多变①而遭至许多非议。他日新月异,天天不同,战争时期更是迥异于和平年代。身为战士,他是武德的表率,而天下太平之时,则被视为恶行魁首。战时,他与美善为友,和平时期则对美善宣战。    
    但善变之荒诞,无过于尼禄。他不懂得自我节制,而是恣意放纵自己。善变的情况有两种,有的人与良知对抗,有的人则纯然屈服其自身的劣根性。    
    由坏变好十分可嘉,好而更好,则更是美事。…但一般变化大多是由好变坏,因为人们常常看见的只是邪恶之面,美德只见背影。恶来,善即去。有人说,世界本身就是善变的,一切当然多变不专,人的品性应顺应自然。大地也以有山有谷的变化来显示自己的壮丽。一切善变都比不上时间?时间时而戴花,时而披霜。整个宇宙也是和谐中的变化,若说人是一个小宇宙,则他就是一套变化的密码,又何足怪?所谓丑,也许不是丑,而是由种种不济构成的完美比例。否则。摇摆无定的精神更没有完美可言了。如此来定义完美,是不合乎天体之道的。    
    ①DemeTRIUs,马其顿王,公元前三世纪末。    
    善于选择    
    时至今日,人类所有知识的精华,在于知道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新知新见已经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没有了,在一些最重要的事情上,任何新颖的东西都应该加以置疑。    
    我们可以说是身在末世,回首从前,黄金时代的人们擅长于发明,后人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今天的一切无非是重复旧有。所有事物都已取得了足够的进步,只看如何选择。我们在选择中生活,并且选择过充分的人生,这是自然能给我们最重要的禀赋。只有少数人获此天赋,因此显得加倍的珍贵。    
    每天我们都能目睹那些心智精微、判断敏锐的人——认真、博学多闻的人——一旦遭遇抉择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茫然无措。他们经常作出最坏的选择,自足于最无意义的生活,自安于最为不值的事物,而被那些明达之士所鄙薄,为凡夫俗子所轻视。他们做任何事都不成功,得不到掌声,也得不到好感。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作出明智的抉择,任何努力与才干都毫无益处。


第二篇 英雄宝镜第三章 思辨(4)

    职业的选择    
    抉择无比重要。一切职位、事业都有赖于此,越大的越是如此。这是任何完美东西锦上添花的关键,是成功的标志。不善于抉择,素材与做工无论如何优越,也注定一事无成。    
    没有良好品位的天赋,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分出色。许多君主纯粹是因为具备这一天赋而成其盛名,综理万机与授官任人没有不得当的。另一些君主则因为错选了工具,使辉煌的权杖沾染了致命的污点。    
    有些职业,其精要即寓于选择之中,尤其是那些必须寓教于乐的职业。演说家应偏爱严肃、可嘉的话题;史学家应多择实际有用的主题;哲学家应择精辟有力的道理;但凡用心之人,都应留意他人的品位,这是选择的一大要则,有时甚至应该舍己从人,哪怕自己品位更为优异。我们最知趣的作家马修尔说得很好:“宴会上,我宁愿取悦我的客人,委屈一下调味师傅。”说话的人满足了自己品位而不顾听众的感受又有什么用呢?毕竟,我们应该知道是谁在聆听,谁在品尝?他偏爱微妙之言,而他则喜欢大胆的比喻,或者反过来,道理一样。    
    工艺制作上也有品位可言。我曾经谈到过两个工匠,他们彼此争美,其中一人至为精巧,每件作品都是此中杰作,但所有作品放在一起,反而难以令人赏心悦目。另一人没有一件作品堪称尽善尽美,但是他却因善于有所选择、因势利导地工作,而赢得举世的称赏。    
    选择与品位    
    选择能力出于个人的品位,但如何知道自己品位是否良好呢?衡量他人的品位就能得知。最好以自己的品位为准,不要过于依赖他人,但如能考虑他人的因素,则会享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妙处。良好的抉择出自良好品位,成功与幸福来自良好的抉择。抉择失当而获得成功纯属侥幸。    
    低劣的品位有可能破坏一切,即使是已臻于完美的事物也可能因为安排不周而毁。有些品位极其怪异,总是作出一些最糟糕的抉择,仿佛苦心孤诣要犯错误,专门在最好的场合作最糟的言论,在期望最高之处说出最愚蠢的话语。    
    蜜蜂的选择多精,苍蝇的多劣!同在一座花园,一个吸取美汁,一个追逐污秽。    
    无论是由于无知还是虚幻,品位有病则更为糟糕。一个人自身的品位瘫痪往往会祸延他人,硬要别人接受他的诡妄标准。    
    品位优异另一个要件是善于审情度势,留意各种各样的场合,这也是成功的首要法则。这种品位除了本身卓越以外,还要求适时适地,因为有时候最好的品位在一定的场合极不相宜。卓越与场合握手,成功随后即至。品位要用得适有其时,注意自己的社会地位,细心分析各种各样的人物,根据场合不断调整。能够做到如此,抉择才能称得上完美。    
    情绪与选择    
    情绪是明慎的大敌,因此也是明智抉择的大敌。情绪无法自我控制,只顾自己发泄,它愿纵恣逞快,不求发矢中的;它不知分辨“最好”与“最爱”,而是一厢情愿地自欺欺人。受抉择主宰的事情很多,其中有些是崇高的。譬如,我们选择职业与环境时往往影响自己的终身。一对全对,一错全错,有时因此背负无可弥补的失败的担子。人生最重要的决心,往往取定于青年时期,但是十分可惜的是,这段时期,我们几乎毫无知识与经验,即使最明慎、最成熟的青年也不足当此重任。    
    亲情和友谊的选择    
    择友也同等重要,友谊应该出于选择,不应该任由机缘。亲戚也应该选择,亲戚本是人生的一大帮助,但却经常变成一些无用的敌人。    
    若能选择子女,将是最大的福气。但世间太多妄想怪念,人们选到的往往是最糟的子女。造物主不让我们有此选择,也许未必不是福,因为那些上天赐给好儿女的人,经常言传身教或者根本忽视教养,使他们变得更坏。那些浪费自然与运气恩赐的人,本来就是一些凡夫俗子。    
    没有挑选,就不会有完美。这种禀赋,其实是两种禀赋:选择自由的和明智的选择。缺少这两种禀赋,就像孩子蒙面抓鬼的游戏一般,瞎猫碰死老鼠,纯属机缘。你如果不能作出明智的抉择,请接受抉择明智者的忠告,或者学习他们的范例。    
    物以稀为贵    
    卓越的事物用多了就会用滥。人人都追求卓越事物,结果使其流于凡俗寻常。卓越的东西一旦失去稀缺性,就会被贬低为庸俗,故成在于卓越,败也在于卓越。那些人人称赞之事,却变成了人人厌烦之事,想起来就觉得可悲可叹。    
    过于充裕是啃咬卓越事物的白蚁。这种白蚁生于对伟大事物的盛誉,在不断彰显之中得到养料,结果将其蛀翻,并在其上肆掠。任何事物不断显露给人看,最终会变成庸俗之物。    
    一无是处乃是一大缺点,然而可应万用,或者想应万用,也同样糟糕。有一种人多才多能,多方竞相请求,一切事情都请他们指点迷津,即使那些与他们性格和素养不相吻合的也是如此,仿佛只要是他们措手之事都可保成功。他们的优异与其他人的懒惰相映衬,使他们形象赫然招展于众人眼前。他们的盛名使他们变成身不由己的多事之徒。这不是他们自身的缺失所造成的,而是环境形势影。向的结果:他们为自己的高才所累,有求必应,结果其价值反而失落。其中的道理是何等的奥妙!懂得使自己变成难得难求之人,何其稀少!    
    珍贵的代价    
    美好的绘画与珍贵的织锦,常常为其伟大付出沉重的代价:它们逢时应景经常取出来展示,摩挲一多,过不了多久要么变得残损破旧,要么看起来平凡无奇了。    
    有些人既非稀缺,也不明智,而有求必应。他们不吃、不睡、不休息,事无大小都视为对他人的恩赐;他们不请自到,插手一切事务。他们在好事之外,还显得十分轻躁,动辄煞有介事将鸡毛当令箭。别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头发,或他们的领结;领结至少还绑住他们的喉咙,使他们只能说长道短或自言自语,让别人不会将他们的恶意当回事。    
    我不知道两种情况中哪一种更可恼:时时撞上这些人,还是日日夜夜听人提起他们。这类人起初人人欢迎,最终人人厌弃。    
    他们所经手的事并非件件都能成功。有时候,本来可成就高贵的事,滑下陶工的转轮(或命运之轮),将他们的名声打得粉碎。皆大欢喜是不可能的,人人得罪则极其容易,他们迫不及待想迎合所有人,结果人人怨声载道。    
    抛头露面太多的人往往不是遭人嫉妒,就是惹人讨厌;名声太大容易引起他人的敌意。许多人的杰出反而成了成功的障碍,如同路中央突出的砖块害人绊倒。名声如同易碎的玻璃,应该知道如何收敛和保护。    
    有人想当知名的公鸡,但他们越是引吭高歌,越是恼人。一两声尖啼,已足以给人以劝告和警醒。


第二篇 英雄宝镜第三章 思辨(5)

    浅尝辄止与藏而不露    
    再可口的美食品尝多了,美味就会减弱,吃得越频繁,就越腻味,最好是浅尝辄止,留下一些胃口,等到饥饿的时候再品尝。口腹之欲如此,精神之乐又如何呢?品尝者越识味,其要求就越迫切。越是卓越难得的东西价值就越大,最难得的,评价也就最高。卓越的东西越是藏而不露,退而不显,追求的人就越多;名声越谦抑,越见其精彩。任何事情保持节制都有利于健康,譬如少在大庭广众前过多露面,则可以保全声誉。美貌也是同样的道理;处处炫耀,不分场合,久而久之会被冷落,最终甚至为人所鄙夷。一位伟大的女性深知这种流于庸俗的危险,并且极善于利用自己的美貌,她就是尼禄的妻子波巴伊。她在公众场所露面时极尽巧妙,有如打牌一样慢慢逐一逐一翻开底牌,今天遮眼,明日覆额,要么捂住嘴巴,要么盖住双颊,从来不将自己的美貌一展无遗。但人人皆知她的美丽,因而更是美名远扬。    
    待价而沽    
    能懂得此番道理,收益匪浅。我在《智慧书》曾经谈到过如何赢得评价,卓越应该如何待价而沽,如何巧加掩饰来提升其价值,以及如何引人求之益切。有一位翡翠商从新大陆归来,带回了许多翡翠,个个价值连城。他走访当地的珠宝商,拿出一个就教行家高见,珠宝商赞不绝口。他再取一颗,各方面都胜于第一颗,想得到更多的赞赏,结果珠宝商评价大打折扣,第三、第四颗又依次减半。虽然每颗都比前一颗珍贵,但获得的赞赏却一个比一个少。翡翠商面对这种情况十分错愕,最后才恍然若悟懂得其中的道理。这个故事对我们也有教益:珍贵之物,并非多多益善,有时反遭其害,如果一样东西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其身价就不会太高。    
    明慎之人想成就不朽之名,不要事事参与。造诣修养应该尽力追求完美,但锋芒和锐气应该节制适中。    
    运势的两道门    
    如果随俗从众相信“运势”,我会想像她家有两道门。这两道门迥然相异。一扇用象征幸运的雪白圆石做成,一扇以预兆不幸的黑色圆石做成①。一扇表示满足、安顿、荣誉、圆梦、财富以及各种成功;另一扇是伤心、忧劳、饥饿、鄙视、贫穷以及整个不幸。众生无不往来此宅,无不经过两门之一。有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没有人能幸免,那就是由一道门人者,必自另一道门出。由乐门入,必由哀门出;自哀门人,必由乐门出。    
    幸运之人来时乐,去时悲,乃是通例。他们上场时越是掌声盈耳,结局时越是怨声载道。重要的不是入场时众口交誉,这样的开场司空见惯;而退场时众口叹惋难舍,如此收场甚为罕见。    
    每个位置上都有一个华丽眩人的门面,一个十分寒伧的后院。我们坐上一把重要交椅之时,常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