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徒-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楼仓,真的是不一样了。

人口已经过万,一千八百户百姓,甚至比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县城更加热闹。

其中,刘阚名下的雇农,就有五百多户。除去本地和当初迁徙过来的那些移民之外,在一年之中,楼仓人口增加了近七百户,使得当年荒凉的楼仓,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增加地七百户人口之中,有一大半是从淮水两岸过来的流民。在府衙登记之后,就算落户楼仓了。

刘阚拉着吕的手,登上了轺车。

赶车的是王信,虽然他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说,可从他那一直咧着嘴傻笑地表情就能看出,他这心里有多高兴。赤兔马的缰绳套在车辕上,王信驾着车正准备走,吕释之却跑了过来。

“二姐,你怎地只看见阚哥,却看不见我?”

吕第一眼差点没认出来吕释之。

也难怪,从尸山尸海中走出来,一年之中数次大战,吕释之现在地模样,和离开楼仓时的样子几乎是判若两人。吕惊奇的叫道:“你是小猪?天啊,你怎地变成了这般模样啊……”

吕释之绰号小猪,其形象基本上是可以想象出来。

可是如今站在吕面前的吕释之,却早没了当初那份少年的青涩和纯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稳重,是一种庄肃。人比早先要瘦了很多,圆乎乎的胖脸,如今也变得有了棱角,颇显阳刚之气。声音也不似一年前那般的带着童声,略显嘶哑之音。举手投足中,流露出一股杀气。

这种杀气,若非经历过惨烈搏杀的人,很难具有。

也难怪吕刚才没认出吕释之来。不仅是她,相信所有认识吕释之地人,都不会把眼前这个身穿黑兕皮甲,头戴兜鏊地干练武士和那个胖乎乎、圆嘟嘟的小猪联系在一起吧。

刘阚笑道:“阿,你可不能再小猪、小猪地叫释之了。他现在可享有簪袅爵位的三等爵。”

这下子,吕更高兴了。

伸出手狠狠的拍了拍吕释之地兜鏊,轻声道了一句:“父亲和母亲现在都在楼仓。若是知道小猪有这样的出息,一定开心的不得了。”

“恩!”

吕释之闻听,用力的点点头。

“二姐,我先和陈大哥他们率部回营,安顿妥当之后,再回家拜见父母。”

对于吕释之这般懂事,吕自然非常开心。小猪长大了,懂事了……也知道这事情的轻重缓急。

早在刘阚他们抵达之前。楼仓就已经为他们修建起了一座小寨。

和原先楼仓军的小寨一左一右,分列楼仓城两边。成掎角之势,相互呼应。

刘阚在车上,了解了楼仓现在的情况。

总体而言,在过去的一年时间,楼仓基本上是一切正常……除了正常地粮草转运之外,在曹参等人的主持下,楼仓地发展相当迅猛。特别是在年初和秦曼联手煮海之后,楼仓还承担起了盐运,主要负责淮汉以南等新建郡县。同时。随着南方战事日益平静,百越的重点也就渐渐的从军事,转为民生建设。为了加强对百越岭南的控制,始皇帝在年中再次下诏。

自山东北部各郡。迁八万户向百越,并着手开始修建南北驰道。

另外。尚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工程也在筹备之中,以至于楼仓的事务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的忙碌。

往来于南北的粮草转运任务,变得越发沉重起来。

楼仓军不得已,已增加到一千二百人,分成三队连续运转。到后来,如果不是秦曼从盐城又调拨出了一直五百人的护队,又把秦周临时借调过来,以钟离昧一个人。非要被累死不可。

“曼姐姐因为有事情。现如今还在东海……”

吕轻声说道:“不过她说了,等东海地事情稳定之后。再来向你道喜……阿阚,曼姐姐似乎很在乎你呢。这一年来,她给我们了很多帮助。很多事情,如果不是她出面,真的很麻烦。”

说完,吕的目光中闪过一抹狡佶之色,“阿阚,你一定要当面感谢才是。”

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那曼妙的身姿。

刘阚先是一怔,点了点头说:“这是自然。另外,等我这边地事情都稳定下来之后,还要去一趟巴郡,拜访一下清老。上一次清老请我过去,正逢我应征北疆,想起了倒是有些失礼。”

的确,以秦清目前在大秦地地位,很少会主动的邀请人过去。

在这件事情上,总归是要给秦清一个交代。

“另外,咱们的田庄也已经建成了,还招收了不少食客……”

“食客?”

刘阚一蹙眉,开口正要询问,轺车却已经来到了楼仓城门口。曹参周昌。蒯彻苦行者,还有钟离昧等人都在城外迎接。刘阚也顾不上询问,连忙下了轺车。大家已经一年多没见,重逢之时,自然有许多话要说。相互寒暄了几句之后,刘阚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起走进了楼仓。

“他回来了!”

在距离楼仓城门口不远处的疏林中,一个中年男子静静的看着刘阚的背影消失在城门中,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扭头对身边的青年道:“一晃才几年,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成了泗水都尉。

你说,屠子会不会……”

青年说:“不会的,屠子那个人我很了解,不是个朝秦暮楚之辈。我看了,屠子没有随他过来,想必已经回转沛县,咱们回去吧。”

“回去!”

中年男子有些失神,许久之后,他再次幽幽一声叹息,有些落寞地转过身,什么话都没说。

超级群已满,没有能加入地朋友,可以入超级2群,可容纳五百人。

第一九0章 … ~韩信(一)~

楼仓官署的规模,丝毫不比相县的郡府官衙小。

由于是新建的城镇,所以在建设之处,就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而刘阚后来又计划兴建田庄,于是在官衙建设的时候,两者被连在了一处。官衙位于楼仓的东面高地之上,围墙高耸,足有两丈。正位于田庄和仓廪堡垒之间,官署的后院,直接和田庄的后院相连,一道城墙把田庄和堡垒联系起来,相互之间可以通行,能迅速的从田庄或者堡垒调集兵马往来。

而田庄又和楼仓连在一起,相互之间成为有机的整体。

可以看出,在规划楼仓的时候,设计者的确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遇到突发事件,凭借官署院墙,就足以抵挡住上千人一整天的攻击。以至于刘阚在巡视完毕之后,也是连连称赞。

“这是行者的功劳!”

曹参笑道:“若非苦先生在这一年中辛苦劳作,只怕楼仓也成不了今天这般气候。另外,他还从大末县请来了一位工匠,据说是越人铸器大师欧冶子的直系传人,名盘野老,据说能铸造出可比拟干将莫邪一般的利器。不过盘老如今不在楼仓,说是去寻找适合淬炼兵器的水源。”

苦行者看上去好像胖了。

原本略显瘦削的面颊,如今曲线柔和。闻听曹参的赞誉,苦行者呵呵的笑了,“楼仓能有今日规模,又不是我苦行者一人的功劳?

曹仓掾和周仓掾也功不可没。能在开春之际招揽来两千民夫,才使得工程进度能够如期完成。还有都尉留下来的筑城秘法,如果不是那模型在,我苦行者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做不好。”

刘阚坐在主位上笑道:“各位也莫要推辞了……楼仓能有今日之局面,在座各位都是功不可没。刘阚过去一年中忙于北疆战事,有劳各位尽心竭力。感激不尽,唯有以薄酒一杯谢之。”

说着话,他起身举起酒杯。

**上众人也纷纷站起来。与刘阚同饮。

“诸君,阚此次北疆之行,收获颇丰。如今被委任泗水都尉,更感重任在肩。根据命令,楼仓自即日起,将与县平级。另外需设立从事假佐各两名,以协助刘阚公干。曹大哥,你性情稳重,可为我之从事;周大哥刚直不阿,能直言进谏。我想请为假佐,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假佐、从事……

这两个官职可是比早先的仓掾要高出许多。秩比七百石,几乎和县尉平级,算是位高权重。

曹参和周昌,当初愿意跟随刘阚,也有博取功名的心思。水都尉,居然连吕文都比不上。当然了,这里面不泛有其他地因素。

这里曾经是楚国的领地,而自己……却是老秦的官儿。

不晓得这一百七十二个人里面,能有多少让自己眼睛一亮的人呢?

刘阚一边思考,一边随着王信两人走。眼看着就要出了过道,前面一拐弯儿,就算进了田庄。

可就在这时候,刘阚听到了一阵争吵声。

“小子,今天老夫人给赏钱,听说你得了个双份儿。

长了一张白净面皮果然是有好处,把少夫人都看上了你这小子……不和你废话,把钱掏出来,要不然的话,可别怪我不客气。”

刘阚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眉头微微一蹙,向外面看去。

在过道的拐弯儿处,有一棵大树。三个男人,把一个少年团团围住。

那少年,年纪在十四五岁的样子,应该和王信、司马喜的年纪差不多大。手里攥着一柄剑,正看着那三个男人,一言不发。这少年的模样很清秀,眼睛大大地,透着一股子灵性。

四个人都没有看见刘阚,仍在对峙。

“怎么,拿着把剑就了不得了?”一个男人指着少年笑道:“有本事杀了我,要是不敢地话,就把钱给我留下来,从爷们儿的裤裆下钻过去。还有,要是敢去告状,爷们儿饶不了你。”

少年地眼中,并没有流露出畏惧之色。

可是却迟迟没有拔剑……

“又是这些家伙!”司马喜轻声道:“主人,那三个男人都是咱家的食客,我听人说他们三个原本是凌县的地痞。年中跑到了咱们这里,整天惹是生非,还经常欺负那些弱小的人。

少夫人早就有心赶走他们,可又怕坏了主人的名声。

那个少年是淮阴人,整天拿着一把剑,可是从没有见他拔出来过。是在两个月前投奔这里,人挺机灵,就是有点怯懦。之前少夫人也曾教训过这三个人,结果他们明地里不敢了,可是在暗地里,却变本加厉。言语之中,颇有些对少夫人不恭敬之意,不过夫人没有计较。”

什么叫做恶奴欺主?

不可否认,门客之中的确有藏龙卧虎的可能,但也不泛这种滥竽充数的家伙。

吕想必是担心坏了刘阚的名声,所以一直迟迟没有行动。在这一点上,吕有些瞻前顾后。

当然了,刘阚不在家,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刘阚倒是没有理睬那三个恶奴,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那个少年。半晌之后,他突然对王信说道:“信,有人侮辱少夫人,我心里很不高兴……你说,我应该怎么处置这些不长眼的家伙?”

王信目光一冷,“杀了!”

刘阚笑着揉了揉王信的黑发,“既然如此,你还不动手?”

第一九一章 … ~韩信(二)~

这一年来,王信看上去比从前更加健壮。

才十四岁的年纪,却生的丝毫不弱于那些二十岁的壮汉。个头隐隐和钟离昧持平,体魄和钟离昧也相差不多。那钵头大的拳头,看上去十分惊人。站在那里,俨然一头未成年的老罴。

这辈子,王信最听三个人的话。

除了母亲王姬和刘阚之外,就是老刘家的另一头老罴,刘巨。

只是刘巨很少露面,基本上是待在内宅里陪阚夫人,知道他的人,屈指可数。刘巨虽然失去了记忆,可那一身功夫人在。在楼仓,也许除了刘阚之外,没有人能和刘巨硬碰硬的交锋。

甚至在气力上,就连刘阚也稍逊色刘巨一筹。

王信整天跟着刘巨练武,自然关系密切。如今听刘阚的吩咐,王信二话不说,举着火把就走出了过道。

“啊,是信少爷!”

三个男人看到王信的时候,不由得吓了一跳,连忙躬身问候。

哪知王信理都不理,把火把往旁边一插,挽起袖子,撩起衣襟,瓮声瓮气的说:“动手吧。”

三个男人一怔,有点不明所以。

在田庄里骄横惯了,有时候甚至不把刘家的人放在眼里。但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好歹,很清楚自己的分量。刘家不是收拾不得他们,甚至说,如果刘家要收拾他们三人的话,简直和碾死蚂蚁那样容易。之所以没有理睬他们,一是因为刘阚如今不在楼仓;二来是因为主事的吕担心收拾了他们三人,会影响到刘阚的名声。而且,以吕的地位,也犯不着理他们。

所以,这三人虽然骄横。但也只是在私下里骄横而已。

王信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三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其中一个人说:“信少爷这是什么意思?”

王信这一出来,先前那少年好像一下子成了局外人。

他诧异的朝过道方向看了一眼。依稀的,看见了一个雄武地身影。

刘阚没有走出来,而是问司马喜,“喜,那个小家伙叫什么名字?拿着一把剑,当摆设不成?”

司马喜说:“唔,他叫韩信,是淮阴人。蒯先生曾调查过他,说他父母本是淮阴当地的破落户,父亲死的很早。家中族人又吞走了家产,是靠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