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徒-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恳请您,千万不要义气用事。”

冒顿努力的平稳语气,以求让呼衍提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真诚。

果然,呼衍提坐在榻上,面孔扭曲着,身子轻轻的颤抖。狠狠的一拳擂在了长案上,他抬起头,看着冒顿说:“大单于说的不错,此时此刻。我们当以大局为重,老臣愿听从大单于调遣。”

冒顿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要说起来。冒顿对呼衍珠也是爱到了骨子里。但于冒顿而言,匈奴的未来和大业,才是他生命中地第一位**目前的情况。也的确是不适宜发兵攻打朐衍,因为他还有更重要地事去做。

第三日,朐衍。

陈平颇有些忧虑的劝说道:“军侯,那些女人留着,终究是个大麻烦。要我说,还是杀了干净。”

是的,地确是一个大麻烦。

一万多女人孩子。虽然说手无寸铁,看似没有任何战斗力,可一旦闹将起来。威胁也不小。

刘阚何尝不知道,但他终究是无法下那个狠心。

虽然陈平等人几次的劝说,刘阚都装出不在意的样子,把话题岔开。可心里面。却紧张的不得了。呼衍珠已经救醒了,却被刘阚单独关押着。对于这蛮婆子,刘阚不敢有半点小觑。

能想出假降之计的女人,也不是简单的女人啊。

绝不能让她混迹在其他俘虏之中,否则一定会挑动混乱。可如果说让他把这许多女人孩子都杀了,他却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虽然在其他人眼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莫说一万人,十万人。二十万人又算得了什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可刘阚,却始终难以赞同。

把那些女人孩子分开来,用栅栏圈住,并派出吕释之和陈平二人专门看守,以防她们制造混乱。同时刘阚又下令其他人,加紧对朐衍地休整,以准备应付那一连串即将到来的血战。

冒顿也好,头曼也罢,都不是普通的角色。

原本,刘阚还真没有信心能抵挡住匈奴人地反扑。不过在攻占了朐衍之后,却发现朐衍城中,还有一个奴隶营。营中绝大部分都是被匈奴人掳掠过来的中原人,人数大约在两千左右。

其中,还有不少人是边郡的戍卒。

战斗力或许说不上能有多么的强悍,但至少也能顶上点作用。

刘阚命令屠屠樊哙两人,从中抽调出身强力壮之人编入各自地军中。然后又从朐衍的库府当中,搜出了不少弓弩箭矢。冒顿决定撤离河南地,自然不会放过朐衍城中的各种物资。

但朐衍作为匈奴人在河南地的王帐,囤积的物资不计其数。

冒顿还不敢光明正大的抽调,以防止头曼觉察。这样一来,倒是便宜了刘阚等人……

在一个库府之中,甚至还找到了几千坛子的黑油。这种黑油,就是后世所说的原油。据一名被匈奴人掠来地北地人介绍,在北地高奴地区,有很多这种黑色地原油,当地不少人把这些黑油当成燃料。匈奴人的这些黑油,也就是从高奴地区低价购买来,以做引火之物。

刘阚得知之后,立刻问明了高奴地位置。

石油,在这个时代居然就有了这种东西吗?

不过就算有石油,也没甚用处,除了引火照明之外,刘阚还真的想不出在这个时代里,能有什么物件用得上原油这种东西。

听陈平老调重弹,刘阚很苦恼的挠挠头。

“道子,那些女人和孩子……如果她们真的闹出了什么乱子的话,我准你将她们格杀,可是现在……对了,这已经第三天了,为什么冒顿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难不成,他不准备夺回朐衍?”

陈平想了想,“我这两天打听了一下,听人说冒顿对他那个阏氏爱到了极点,而且她还是呼衍提的女儿,冒顿不应该无动于衷。之所以到现在没有动静,我猜想那冒顿,是不是看出了什么?”

刘阚又问:“如果他看出了我们的意图,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应对?”陈平不由得笑了起来,“军侯,您想的太大了,太远了……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您现在能考虑,或者说也不该您来考虑。可以说,您现在做的已经够多了。此次上将军能迅速的击溃朐衍,说穿了您至少有一半的功劳。所以,您现在应该考虑的,是以后的打算。”

“以后的打算?”

“没错,就是以后的打算。至于冒顿,自有东陵侯去对付。您一方面要守好朐衍,堵死头曼的退路,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一下,您今后该如何发展。是去咸阳,还是留在河南地,亦或者……回转楼仓。平以为,大战结束之后,上将军一定会询问您这件事,你该如何回答?”

刘阚,不由得沉默了!

陈平所说的这番话,绝不是无的放矢。

大战即将结束,我又该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在北疆的这段时日里,虽然每一天都少不了征战杀戮,可是刘阚却已经喜欢上这样的感觉。

那些铁铮铮的老秦人,让他对大秦王朝,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怀。

前世,他所听到的都是大秦如何如何残暴,但却不能否认,在这个时代,却充满血性。

有时候,刘阚真的想,干脆保老秦算了。可又一想,保老秦……谈何容易?除非他能有劝说始皇帝的资格。他能有吗?以蒙恬这种于始皇帝忠心耿耿的人,难道就看不出大秦的弊政?蒙恬都劝说不得始皇帝,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和能力,却劝说得了始皇帝呢?劝说不了始皇帝,大秦的未来……

刘阚很清楚自己的性格,决不可能屈服于赵高之流的帐下。

那么,留在河南地,帮助扶苏?

这也许是一个好选择,但也只是比较好而已。

刘阚踌躇了,静静的坐在大帐之中,一言不发。许久之后,他看着陈平,问道:“道子,你认为我……又该怎样回答呢?”

回家了,家里的琐事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装修房子以外,父母逼着我去工作,整天的事情不断。加上前两天闪了腰,每天能坐在电脑前的时间非常少。

第一七八章 … ~气死头曼~

陈平没有给出答案。

不是他不想给,实在是没有办法给。如何选择,毕竟关系到刘阚的未来,陈平无法擅作主张。

当然了,他可以出谋划策,可以为刘阚进行分析,但是最终的答案,必须刘阚自己去寻找。这种事情,外人无法过多的插手。即便是刘阚很信任他,陈平也不敢很冒然的给出答案。

而刘阚呢,很快的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原因很简单,在攻占了朐衍的第四天,刘阚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召平率五万都尉军已通过了富平遗址,正向临河渡口火速前进。其主力已经攻占了磴口,先锋人马马不停蹄想临河逼近。预计在两天之内,就可以对临河渡口发动攻击。

这样一来,冒顿对朐衍的不闻不问,似乎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冒顿一定发现了平侯的兵马!”

蒙克说:“从临河渡口抵达朐衍,往返需要两天。如果冒顿想要夺回朐衍,就必须要在一天,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夺下朐衍,然后将朐衍的女人和孩子带回临河渡口。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就算那冒顿能在一天之内攻下朐衍,他也无法把这里的女人孩子,还有物资带走。

如此一来,兴师动众反而得不偿失。

加之平侯兵马已经出现,使得冒顿也不敢轻易冒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攻占了朐衍城。”

蒙疾一向都是蒙克的应声虫,闻听连连点头。

刘阚等人,也赞成蒙克的说法。只有陈平显得很沉默。在沉吟片刻之后,他问道:“军侯,如今摆在您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守株待兔,等那头曼败军抵达,然后将其击杀于城外。

另一条,就是连夜兴兵,出击临河渡口。”

“攻击临河?”

蒙克瞪大了眼睛,诧异地看着陈平说:“道子。攻击临河作甚?杀了头曼,足以令匈奴元气大伤。”

“我有一种感觉!”

陈平说:“那冒顿远比头曼更难以对付。克军侯先前说的那些,的确是很有道理。冒顿可能是摄于平侯兵马将临,所以按兵不动。但我却认为,冒顿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夺回朐衍。

事实上,夺回朐衍对冒顿没有任何好处。

他处心积虑做这么多事情,就是为了能成为匈奴的大单于。夺回朐衍。除了女人和孩子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匈奴的未来,有谁来做主?冒顿夺回朐衍,匈奴的未来就是头曼做主;他按兵不动,则匈奴的未来,就是他来做主。所以。我认为冒顿之所以不出动,更大地原因是他想置头曼于死地。此人心思缜密,且心狠手辣,其危害性,甚至大于头曼。”

不得不说,陈平的预感非常准确。

历史上真正对中原造成威胁的人,的的确确就是这个冒顿。**

其威胁之大,使得大汉朝在初期不得不依靠和亲来平抚匈奴人。直到汉武帝时,才算将其解决。但后来,匈奴人屡次对中原造成大的危害,期间虽有陈汤等名将击败匈奴,但到了最后,还是那些匈奴人差点给中原带来灭顶之灾。五胡乱华的第一胡,就是那南匈奴后裔。

刘阚虽然对楚汉时期的事情,印象不太深刻。但是五胡乱华地事情。他还是知道。

忍不住轻轻地点头,“若非道子提醒。我险些误了大事。头曼,不过一丧家之犬,不足为虑。

反倒是这个冒顿,看起来危害似乎更大……

诸君,我拟采纳道子的建议,偷袭临河,各位意下如何?”

众人闻听,为之缄默。

陈平忍不住笑了起来,“军侯,以我之见,偷袭临河,只需四五百精骑足矣。余者应死守朐衍,封堵住头曼的归途。我估计,上将军一定会马不停蹄的追杀头曼,甚至可能将其彻底击溃。

朐衍不可以不守,临河也不能置之不理。

我们兵分两路,只要能拖住匈奴半日,就算是大功告成。不过,偷袭临河的危险性,很大。”

说到这里,陈平的目光扫过众人。

蒙疾呼地站起来,“若论骑军奔袭,我当随行。=

灌婴也说:“这种事,少不得要我灌婴出马……”

樊哙屠屠,任敖蒙克也站起来争抢。但是刘阚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沉声道:“樊哙屠屠,均是步下将,实不适合长途奔袭,当留守朐衍。任大哥也留在朐衍协助……克军侯,这朐衍城中,以你我官职最高,所以偷袭临河的主将,就由我来担当,而朐衍则有你来镇守。

灌婴和蒙疾,精擅骑射,可与我随行。

道子,你留下来协助克军侯……释之立刻动身,往磴口找到平侯主力,请他务必尽早抵达临河。

诸君,北疆之战,即将结束。

是否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匈奴人,就看咱们这最后的一击。留守也好,出击也罢,当奋力一战。唯有如此,则富平万余百姓才不算白死,秀军侯他们在九泉之下,也能够含笑瞑目了。”

大帐中众人,齐刷刷站起来,插手应诺。

正如陈平所言的一样,头曼如今惶惶如丧家之犬。

面对着蒙恬马不停蹄的追击,匈奴大军连战连败,在一日之中败十三阵,等头曼彻底摆脱了追兵的时候,身边只剩下数百名亲随。已经完全和大队人马走散了,漫天遍野的。好像全都是老秦地追兵。

把个头曼打得,已经不敢再应战。

只要看见秦军地旗号,立刻催马就跑。

从横山昭王城一路下来,足有千里路。这千余里的路程中,头曼根本就不敢停留。胯下那匹神骏的王之星,口吐白沫,倒毙在路上。头曼一连换了四匹马,总算是甩掉了追兵。

远远的。已经能看到朐衍的城墙。

头曼突然间放声大哭,捶胸嚎道:“悔不听冒顿的劝说,却中了秦蛮子的诡计,二十五万大

“大单于何必难过?”

身边有亲随忍不住劝谏:“中原人不也说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朐衍还有咱们地兵马,只要回去了,咱们可以重整旗鼓。秦蛮子势大,咱们可以退回河北。我曾听人说过中原人勾践地故事。那勾践亡国之后。睡在柴薪之上。每天品尝胆汁,最后一举击败了敌人,成功复国。

如今我们虽然败了,可是我们还有几十万部族。河北尚有我们的勇士,不需十年,咱们就可以杀回来。重夺河南地。大单于切不可因此而丧气啊。”

匈奴人虽然地处塞外,文化并不昌明。

然则,春秋战国地动荡,也是文化传播最为兴盛的时期。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匈奴人一样也听说过。这亲随所说的,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于头曼而言,倒也妥帖。

头曼闻听。止住了悲声。

他连连点头,“不错,我还没有死,匈奴也没有灭亡,我一定能重整旗鼓,再向秦蛮子报仇。”

说完,他抽出一支利矢折断,对天发誓道:“我头曼向天盟誓。若不报今日之仇。誓不为人!”

随行亲随,不由得长出一口气。

他们不怕失败。就怕自己的大单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