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十多里路程,郭天叙、张天祐及陈野先的五万大军,几乎只用了半天时间就走完了。站在集庆城郊,看着仿佛伸手可及的集庆城楼,郭天叙和张天祐激动得心都要跳出嗓子眼儿了。集庆城确实很大,内城外城加在一起,差不多有方圆几十里那么大的范围。郭天叙虽然心情很激动,但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该从何处向集庆城发动攻击。在张天祐的印象中,南门元军的防守看起来并不很强。于是郭天叙就作出决定,把南门作为主攻的方向。陈野先对此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向郭天叙请求,让他带着他的手下去攻打集庆城的东门。陈野先的理由是,守东门的元军大将恰是他的弟弟陈兆先。陈野先对郭天叙、张天祐道:“如果我能说服我的兄弟归降,那我们就不用打了,直接可以从东门开进集庆了。”不用打便可以占领集庆,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郭天叙和张天祐几乎没有考虑就同意了陈野先的请求。    
    郭天叙和张天祐带三万人马驻札在集庆城的南门外。陈野先带着两万部下去了东城外。双方约定,先让陈野先派人进城去说服陈兆先,如果说服不成,再同时向集庆发起攻击。陈野先真的派了一个手下进了集庆城。只不过,那手下进城并不是去“说服”陈兆先,而是给陈兆先带去了一封信。信也不是给陈兆先看的,而是叫陈兆先把信转呈给元军驻集庆城主帅福寿。福寿看了陈野先的信后,思忖了约有半个时辰,然后派人把元军水军统帅康茂才喊来。福寿、康茂才和陈兆先几个人又仔仔细细地商议了约有一个时辰,之后,陈兆先就单人匹马地出了集庆城。苦苦等待消息的郭天叙和张天祐,终于等到了陈野先的一封信。陈野先在信中称,他的弟弟陈兆先同意归降,现已来到他的营中,但陈兆先对归降后的待遇有些顾虑,不知道红巾军究竟会怎样对待他,所以陈野先请郭大元帅和张元帅到他营中走一趟,当面把话对陈兆先讲清楚以打消陈兆先不必要的顾虑。陈野先的这封信显然是诡计,可是,郭天叙和张天祐却对此深信不疑。郭天叙和张天祐竟然只带了一百多个亲兵就急匆匆地赶往陈野先的大营了。    
    这些人自然成了陈野先的刀下鬼。杀了张天祐和郭天叙后,福寿传令陈野先、陈兆先及水军统帅康茂才:开始行动!    
    驻扎在集庆城南郊外的那三万红巾军官兵可就遭了大殃了。首先,他们遭到了陈野先和陈兆先兄弟从东边发起的攻击。还算不错,还活着的红巾军官兵还知道一个劲儿地往采石方向跑。红巾军官兵拚命地在前面跑,三路元军就拚命地在后面追。准确点讲,是两路元军在追。正如朱元璋所料,那福寿命令康茂才率两万水军乘船南下,直取太平。    
    这一回,福寿是倾巢出动了。他的意图是,跟在那三万红巾军的后面穷追,一鼓作气拿下采石再拿下太平,永绝朱元璋这一心腹之患。也就是说,如果朱元璋不早在采石一带布下战阵,那福寿的这一战略意图恐怕就实现了。因为单就军事力量而言,元军显然比朱元璋强大。假如朱元璋真的被福寿打了个措手不及,那朱元璋似乎只有逃跑的份儿了。    
    郭天叙和张天祐带去的三万红巾军官兵,经元军围追堵截,伤亡极其惨重,侥幸逃回采石镇的,已不足万人。尽管朱元璋得知了郭天叙和张天祐的死讯后很是高兴,但顷刻间便折损了这么许多人马仍然让他痛心不已。他禁不住在常遇春的面前破口大骂道:“狗日的郭天叙,狗日的张天祐,你们两个死就死了,可为什么要我这么多的弟兄陪你们一起死?”    
    元军虽然在集庆城外杀死了二万多红巾军,但自己也折损了一万多人。数那个康茂才折损得最少,大约只死了两千水军。    
    徐达等人的手下只有不到两万人马。不过,陈兆先对徐达等人根本没有防备。按照福寿的先前部署,陈兆先应该从采石的东边绕过去,然后配合康茂才的水军攻下太平。不料,徐达等人正在采石的东边等着他呢。徐达看出了陈兆先的大意,就叫周德兴、汤和按兵不动,自己亲率一万人朝着陈兆先的中军猛冲猛杀。陈兆先没想到这里会突然杀出一支红巾军来,不敢贸然前进,只得丢下数百具尸体,一连向后退了六七里才稳住阵脚。徐达情知自己的兵马太少,如果追赶就露了馅,便喝令收军,与周德兴、汤和会合。东边战场暂时平静下来。    
    东边战场暂时平静了,朱元璋和常遇春的正面战场却热闹起来了。福寿带着三万五千人本来就是主攻采石的,所以兵马一开到采石镇外,福寿就向采石镇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这场采石江面大水战,从早晨一直打到黄昏,整整打了一天。其结果如下:康茂才的水军共损失大小战船六百余艘及官兵万余人,败退回到集庆,廖氏兄弟的水军共损失大小战船三百余艘及官兵六千余人,依然坚守在采石江面上。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廖氏兄弟获得了大胜利。获胜的原因,一是廖氏兄弟具有一种不怕死的精神,二是他们很好地发挥了火枪火炮的威力,战术运用得比较妥当。    
    得知廖氏兄弟获胜、康茂才退回到集庆的消息后,朱元璋兴奋得对手下人道:“廖永安、廖永忠真是了不起,他们不仅仅是打败了一个康茂才,他们的胜利,对岸上的元兵也是一个极大震动。”于是,趁着战斗的间隙,朱元璋把徐达和常遇春等人找来。朱元璋言道:“自开战以来,快二十天了,我们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现在,廖永安、廖永忠胜利了,我们也可以反攻元兵一回了。”徐达和常遇春等人都同意。常遇春还道:“如果反攻得好,说不定就把元兵打回到集庆去了。”    
    反攻的时间选在一个晚上,而且是一个月不明星却很稀的晚上。黄昏的时候,徐达、周德兴、汤和把有限的人马分成三路,一人带着一路,呈环形开到了陈兆先的营地附近。陈兆先不知究竟,赶紧戒备起来,命令手下就呆在营地里,不得轻举妄动。天黑下来之后,常遇春带着他的机动部队,悄悄地摸到了福寿大营的东侧隐蔽待命。与此同时,廖永安、廖永忠也带着仅存的三千水军,在夜色掩护下,乘船登岸,埋伏在了福寿大营的西侧,并遵照朱元璋的指令,把十多门火炮和六十多杆火枪也一起带到了岸上。朱元璋的意思是,火枪火炮在岸上不一定能打死多少元兵,但却能把元兵吓得不轻。    
    各路人马依计而行,终于打败了福寿。    
    历时二十多天的采石大战就这么匆匆地结束了。表面上看起来,是朱元璋的红巾军取得了胜利,而实际上,无论元军还是朱元璋,都大伤元气。福寿倾巢而出,实指望能一举荡平朱元璋的红巾军,但事实却让他不得不承认,要想荡平朱元璋,恐怕比登天还难了。而朱元璋,虽然倾全力守住了采石,可也不能不痛苦地承认,元军的实力还相当强大,若想在短时间内攻占集庆,恐怕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第三部分第27节 真是天底下最美貌的女人

    采石大战之后,出现了这么一种奇特的现象,集庆城的元军不再南下攻打朱元璋,而朱元璋的红巾军也没有北上去攻打集庆,而且,这种奇特的现象竟然持续了好几个月。似乎,元军和朱元璋有了约定,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不过,只要认真看一下当时元军和朱元璋都在忙些什么,便不难发现,这种“相不干涉”的状况是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的。元军忙着在集庆四周加固防务,而朱元璋则忙着派兵向南攻占了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一带)等地。显然,采石大战之后,集庆城的元军和朱元璋都在积极地准备着,所不同的是,集庆城的元军在准备防守,而朱元璋则在尽力地发展自己准备进攻。也就是说,经过采石大战,集庆城元军和朱元璋之间的攻守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期间,朱元璋派人将郭天叙和张天祐“战死”的消息禀报了在亳州的刘福通。刘福通以小明王的名义给太平府下了一道“圣旨”,委任朱元璋继承郭天叙的“都元帅”的职位。也就是说,朱元璋从此便是小明王“钦封”的堂儿皇之又正儿八经的红巾军的大元帅了。而郭子兴仅存的一个小儿子郭天爵,则被刘福通假借小明王的圣谕封了一个“中书右丞”,在朱元璋手底下做事。郭天爵做了“中书右丞”后没多久,也死了。关于郭天爵的死,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朱元璋随随便便地找了一个借口就把郭天爵杀了,还有一种说法是,郭天爵对这支红巾军由姓“郭”改成姓“朱”极为不满,于是就联络一些郭子兴的旧部下,阴谋暗杀朱元璋,重新夺回这支红巾军的指挥权,不料阴谋败露,被朱元璋逮住,以“反叛罪”处死。不管哪一种说法正确,有一点是肯定的:郭天爵确实死于朱元璋之手。这一年(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宋龙凤元年)的年底,朱元璋带兵南下,攻克了芜湖等地之后回到太平,身子突然不快活起来。这“不快活”好像也不是什么病,朱元璋似乎很少得病的,就是浑身上下软绵绵的,没多少力气。李善长等一班幕僚认为,朱元璋这种状况是过度劳累造成的。自渡江以后,朱元璋就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不是忙这个就是忙那个,神经高度紧张,即便是铜铸铁打的身躯,也吃不消。于是李善长等一干幕僚就建议李元璋在太平府好好地歇息一阵,等把身体养好了再去考虑各种军机大事也不迟。朱元璋本来不想同意的,认为集庆城的元军虽然一时没有南下侵扰,但这种“侵扰”的可能性却是一直存在的,所以采石一带的防务依然不能马虎。他朱元璋也就不能躺在床上什么事也不问。徐达、周德兴、汤和、常遇春一起跑来劝朱元璋,说是躺在床上并不代表什么事也不问,该问的事情就是不想问也不行,再说了,如果把身体搞垮了,就是什么事都想问恐怕也问不了了。朱元璋被兄弟们的情义所感动,便勉强答应呆在太平休息一小段时间。朱元璋强调说:“我只能休息十来天。既然是休息,那我什么事都不问,一切由二弟说了算。”    
    朱元璋便忙里偷闲地在太平养身体了。徐达考虑到在五个兄弟当中,数汤和的心最细密,最会体贴人,于是就把汤和留在了太平照顾朱元璋。    
    汤和的心确实很细。他认为要很好地照顾一个身体不好的人,最好由女人来服侍。而朱元璋的大老婆马氏和小老婆李淑都远在和州,一时间不可能把她们都接到太平来,因为朱元璋还没有把红巾军官兵家属都接过江的意思。于是汤和就向朱元璋建议道:“大哥,让那个陈野先的老婆来伺候你,你看行吗?”    
    朱元璋似乎把这档子事情给忘了。“哦,原来她也在太平。”自朱元璋叫汤和把孙氏带到太平府看管起来后,朱元璋不仅碰都没碰过孙氏一根手指头,甚至连见都没看见过她一面。像朱元璋这么一个惜香怜玉的人,放着孙氏那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女人在那儿不闻不问,倒也着实有点奇怪,更似乎很难得。朱元璋问汤和道:“那女人现在怎么样了?”    
    汤和回道:“她很好。我叫几个手下整天看着她,她哪儿也去不了。”    
    朱元璋摇头道:“四弟,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你,那女人是不是整天哭哭啼啼的,还在想着那个死鬼陈野先?”    
    汤和笑道:“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据我所知,她来到太平之后,一次也没有哭过,就是听说陈野先死了,她的眼睛也没有红。只不过,她好像很担惊受怕的样子。”    
    朱元璋也笑道:“那是自然的了。一个女人,被我们抓来一直关着,也不晓得今后是死是活,如何能不害怕?”    
    朱元璋最后郑重做出决定,就让孙氏来服侍他。朱元璋还嘱咐汤和道:“你把她弄来的时候,最好不要让不相干的人看见,不然的话,影响恐怕不大好。”    
    是呀,让一个元朝大将军的老婆来伺候一个红巾军的大元帅,影响确乎不怎么样。汤和会心地一笑道:“大哥放心,我晚上把她弄到这里来,别人不就看不见了吗?”    
    朱元璋点点头,汤和就乐颠颠地走了。于是,朱元璋就躺在“大元帅府”的一间屋子里的一张宽大的床上,等待着那个孙氏的到来了。还别说,当时朱元璋的心里确实蛮激动的。也许,一个男人,在等待一个美貌女人到来的时候,都会有像朱元璋当时同样的心情吧。更何况,朱元璋已经有好长时间没碰过女人了呢。自刘福通任命朱元璋做“都元帅”后,太平城里就有了朱元璋的“大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