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像汉高祖刘邦这样对你的手下约法三章,你还怕得不到天下的民心吗?有了民心,你还愁帝业不成吗?”    
    朱元璋心悦诚服地点头道:“李先生,你讲得好,讲得实在是太好了……不过,你好像只讲了一点,还有一点是什么建议?”李善长悠悠地喝了一杯酒,然后言道:“朱将军,现在天下的形势与汉高祖刘邦那时候的形势大不相同。那个时候,楚霸王项羽的势力是最强的,只要能想办法打败项羽,那天下就是他的了。所以刘邦就使出浑身解数,联络各路诸侯,在垓下逼得项羽刎剑自杀,做了天下的至尊。但现在不行,现在还没有到群雄逐鹿的局面。现在只能首先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然后慢慢地向四周蚕食发展,待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之后,再去图帝王之业。而李某以为,朱将军的根据地最好是选在集庆。集庆是长江以南地势最为险要之地,自古就有龙蟠虎踞之说,许多朝代都曾在那儿建都。如果朱将军占了集庆,把集庆当作自己的大本营,那就等于是扼住了天下的咽喉!”    
    尽管朱元璋当时甚至连集庆在哪个方位都搞不清楚,但却凭他的直觉认为,李善长所说的两点建议是极其正确的。于是朱元璋就亲自为李善长倒了一杯酒,然后亲切地问道:“不知道李先生愿不愿意留下来与元璋一起共事?”    
    李善长意味深长地回道:“如果朱将军不再认为李某是个骗子,那李某就很乐意留下来。”    
    朱元璋笑道:“李先生一肚子大学问,怎么会是骗子?”    
    朱元璋当即任命李善长为军中的“掌书记”。专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的,无论地位和身份,都是很高的。在问清了李善长的家人住在何处之后,朱元璋又命令冯氏兄弟火速去把李善长的家人平安地接到定远城内来。    
    这顿午饭,一直吃到临近黄昏时分。席散之前,朱元璋重重地言道:“今天李先生所说的话,在座的谁都不可以擅自外传,谁要是在外面乱说,就别怪我朱元璋对他不客气!”    
    是呀,能当上皇帝自然让人无比的兴奋,可朱元璋知道,就凭自己现在的地盘和实力,要走到皇帝那个位置,中间的道路也确实太漫长了,而从现在开始,每走一步路,都要格外的小心。当晚,朱元璋又设家宴盛请李善长。这一回,作陪的只有徐达、周德兴、汤和三个人了。当然,既然是家宴,马氏和那个李淑也是不能少的。她们分别坐在朱元璋的两边。确切讲,马氏是坐着的,而那个李淑却很多时间是站着的。因为朱元璋给她们分了不同的任务:马氏负责陪李善长喝酒,李淑则负责给李善长斟酒。如果撇开马氏的酒量确实很大这一点不说,那就不难看出,朱元璋的大老婆和小老婆,其地位和作用是有着显著区别的。喝完酒后,朱元璋又拽着李善长彻夜长谈,真是越谈越投机,越谈越热乎。朱元璋越发坚定和明白了这么两点,一点是什么才叫真正地出人头地:当皇帝,做天下的主宰;另一点是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地出人头地:占领集庆,然后向四周扩张。以致于,别了李善长之后,朱元璋兴致勃勃地爬到李淑的床上,在和美妙的李淑做爱的时候,脑海里也在不断地翻滚着一个人物的形象。那个人物形象是刘邦,和他朱元璋的老家在一个地方。有了明确的目的,又有了明确的方向,朱元璋便准备开始向南发展了。当时,朱元璋的力量虽然还称不上多么强大,但也不可小视。他有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还被徐达、周德兴等人调教得颇具战斗力。如果撇开军队的数量和规模不说,那用“兵强马壮”来形容当时的失元璋,也不算过份。可就在朱元璋等人积极准备向南发展的当口,朱元璋却突然接到了来自北方的两封信。一封信是郭子兴写来的,叫朱元璋赶快去泗州救他。另一封信是赵均用写来的,赵均用以“永义王”的身份命令朱元璋立即率本部人马去守盱眙。    
    原来,为了争权夺利,郭子兴的靠山彭大被赵均用设计毒死了,赵均用本想再把郭子兴也一起收拾了,可顾忌朱元璋的兵力在外,一时不敢下手。那郭子兴也不是傻瓜,看见彭大不明不白死了,自己也开始担忧起来,故写信向朱元璋求救;而赵均用也写信给朱元璋,让他调兵回日于胎,其意在于把他一并剿除。于是郭子兴亲笔写了一封信,先简要叙述了彭大死前死后的情况,接着强调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危险境地,最后希望朱元璋速想良策来救他。信写好后,费了好大周折,郭子兴才让一个亲信手下带着信混出了泗州城。而几乎与此同时,赵均用也派了一个手下带着一封信南驰定远。两封信在同一天送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朱元璋看完两封信后,略一思索,计上心来。    
    救郭子兴的办法,强攻显然不现实,只能智取。朱元璋想起了赵均用的那个“王妃”赵氏。赵氏极贪财,如果能够弄到一些稀世珍宝送与赵氏,那郭子兴一家就不愁没救,因为赵均用对赵氏几乎是言听计从。李善长得知赵氏的事情后,慷慨地献出了自己珍藏的几件珠宝。据李善长说,这几件珠宝是当年从刘邦的皇宫中流落到民间的。有了这几件珠宝,朱元璋的信心就足了。考虑了一番之后,朱元璋决定派徐达和周德兴去泗州走一趟。    
    那几件珠宝也真顶用。“王妃”赵氏接受了珠宝后,一个劲儿地在床上对着赵均用的耳边吹风。赵均用耳根子一软,便不顾孙德崖等人的反对,不仅放走了郭子兴一家子,还让郭子兴的一万军队也跟着郭子兴一起走出了泗州城。这的确让郭子兴大为惊喜。让郭子兴更为惊喜的是,他一家子人和徐达、周德兴刚刚走到定远城西边的冯家庄,就碰到了朱元璋的欢迎队伍。从冯家庄到定远城西门间,一路上都有人在敲锣打鼓地欢迎。定远城西门外,朱元璋率汤和、李善长及万余军民列队恭候,把欢迎郭子兴的仪式推向了高潮。


第二部分第17节 约法三章

    郭子兴一家人被朱元璋安排在了缪亨的“武将军”府内居住。郭子兴是下午走进定远城的。当晚,朱元璋摆下一桌丰盛的酒席为郭子兴一家人接风洗尘。席间,甭说郭子兴夫妇了,就是郭天叙、郭天爵、郭惠和张天祐,也都对朱元璋露出了真诚的笑容。是呀,没有朱元璋,郭氏一家人就不可能死里逃生。对朱元璋露点真诚的笑容,似乎也是应该的。    
    朱元璋建议郭子兴应向外发展,军队不能只窝在小小的定远城里郭子兴同意,同时又提出:最好能向北发展。    
    这是公元1354年春暮夏初的时候,朱元璋明白郭子兴的意思:先占领濠州,然后再向北推进,最后与赵均用和孙德崖等人摊牌。显然,郭子兴主张向北扩展,主要还是基于个人恩怨的。他忘不了彭大被毒死的事,他忘不了自己一家人在泗州被困的事,他要向北扩展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最终的目的是找赵均用、孙德崖等人报仇雪恨。从这个角度来看,郭子兴的眼光确实太狭隘了。朱元璋自然不会同意郭子兴的主张。他已经和徐达等人商量好了,不管情况发生什么变化,坚决按李善长的主意去做,向南发展,逐步向集庆靠近,等时机成熟了,将集庆拿下,并以集庆为大本营,向四周扩张,一点一点地完成平定天下的重任。    
    朱元璋不同意郭子兴的主张,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尽管赵均用和孙德崖等人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但毕竟也属于红巾军,毕竟也在同元朝政府对抗,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与朱元璋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同一战壕的战友如果互相残杀起来,那高兴的就只有元朝政府了。而朱元璋是不想看到元朝政府高兴的,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将元朝政府取而代之。换句话说,至少从目前来看,赵均用、孙德崖等人还是有利用价值的,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要处心积虑地去和他们较劲儿了。至于以后该怎么对付赵均用、孙德崖等人,那只能是以后的事情。    
    当然啰,朱元璋是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全告诉郭子兴的。他只把自己的一点点想法告诉了郭子兴。他这样对郭子兴言道:“岳父大人,你的心情小婿完全能够理解,但小婿以为,我们现在的兵力还不够强大,还不是向北方发展的好时机,小婿的意思是,不如趁现在元兵在南方的兵力比较空虚的时候,全力向南方发展,等我们真正地兵强马壮了,再挥师北上也不算迟。”    
    郭子兴很快就同意了朱元璋的看法。这就说明,郭子兴满心想着向北发展以图报仇,但对朱元璋的意见,他却是极为看重的。这也就同时说明了,郭子兴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么一点,那就是,在战略眼光和战术思想上,朱元璋的确有过人之处,甚至,郭子兴认为,在许许多多方面,朱元璋好像已经超过了他郭子兴。    
    郭子兴还这么对朱元璋道:“你决定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就往哪个方向发展,你决定攻打什么地方,我们就攻打什么地方。所有的兵马,你可以任意调动,我决不横加干涉。”    
    从郭子兴的这番话中可以听出来,在军事指挥这方面,郭子兴对朱元璋已经是十分地放心了。这也难怪,四万来兵马中,有三万都是朱元璋发展起来的,如果郭子兴再把兵权控制得死死的,那就有些不近情理了。    
    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该向南边的什么地方发展了。郭子兴叫朱元璋自己拿主意。朱元璋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只得找徐达几人还有李善长等人商量。    
    李善长对朱元璋等人道:从这里往东南走大约不到两百里,有一座城池叫滁阳(今安徽省滁州市),是一座古城,不仅城池比定远要大,而且粮食也比较丰富,城内的老百姓好像也比较多,更主要的,从滁阳再往东南走上一两百里路,就是集庆了。李善长建议朱元璋南取滁阳,说是把滁阳攻下来之后看情况再决定下一个攻取目标,也不一定就急着去攻打集庆。朱元璋问徐达等人有没有意见,徐达等人都摇头。朱元璋最后拍板道:“那就按李先生的意见办,先攻占滁阳。不为别的,就因为它靠近集庆。”    
    朱元璋派人到滁阳一带侦察后,又派徐达、汤和到滁阳探听情况,徐达轻易地就占领了滁阳城。    
    滁阳城里的百姓虽然比较多,但早已被元兵折腾得人心惶惶。所以,在派人回定远通报郭子兴之后,朱元璋便开始着手整顿滁阳城内的秩序。整顿秩序的手段无外乎有这么两种,一是叫李善长等人写出许多“安民告示”张帖在滁阳城内,二是用刘邦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一“约法三章”来约束红巾军官兵。这两种手段还挺有效,只一天多时间,滁阳城内的秩序就安稳了下来。    
    滁阳城离定远城虽然不到两百里,但郭子兴没有好几天时间是到不了滁阳城的,因为红巾军官兵的妻儿老小全在定远,还有军队粮草什么的,这些必然大大影响郭子兴的行军速度。朱元璋在滁阳城内没什么事情可做,除了选好一处房屋预备给郭子兴做元帅府外,其余的时间,他好像就是在滁阳城里到处转悠了。有一回,朱元璋在徐达、李善长等人的陪同下,转悠到了滁阳边上的琅王牙山的山顶上。当时是下午,光线特别好,从琅王牙山顶向南俯视,万里长江尽收眼底。长江南岸,有一座古城静静地卧在那儿,像是不经意地睡着了。朱元璋脱口而出道:“那一定就是集庆!”    
    没错,那座古城正是集庆。当时的朱元璋恨不得一步就跨过江去站在集庆城里。当晚,朱元璋睡得很踏实,以致于第二天凌晨徐达等人跑来喊他的时候,喊了好多声,他才睁开眼。睁开眼之后,朱元璋迷迷糊糊地看见在徐达等人的身后,还站有三个人影。因为光线比较暗,朱元璋看不清那三个人影是谁,只看出那三个人一个高些另两个矮些。朱元璋刚想问徐达等人是怎么回事,那两个矮些的人影开口说话了。一个冲着朱元璋喊“叔叔”,另一个则冲着朱元璋喊“舅舅”。朱元璋一楞。但很快,他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朱元璋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十年前,淮河流域连遭旱灾蝗灾和瘟疫,朱元璋的家乡孤庄村几乎是十室九空。特别是那场瘟疫,给了朱元璋一家以沉重的打击。朱元璋的家人相继死去,当时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重六及大哥重四的二儿子文正,另外还有二姐夫李贞和李贞的儿子保儿。十年来,朱元璋没有听到二哥重六等人的一点消息。现在,喊他“叔叔”和“舅舅”的那两个人,只能是侄儿文正和外甥保儿了。    
    朱元璋一骨碌便从床上窜到了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