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镇英豪伏蟒记-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露出一件形状比碗矮,比盘子又较高的东西,这件东西颜色红澄澄似乎闪着金星,紫莹莹像秋天的果子,器物中间有两条在水中游动的鳜鱼。    
    顿时,夏梦期傻了,气都喘不上来了。多少人做梦都见不到的东西就在眼前,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真的,这可是绝无仅有的天下第一宝啊!    
    近年来人们纷纷传说,这绝世仅有的宝物被一个专门管理大汉奸陈璧君抄没物品的国民党军统局人员盗走,卖给一个铁路局职员,后来被转卖到北平电车公司某襄理手里。未几,这个襄理被杀,东西到了青帮的一个龙头老大手里,不久此人又被杀。端容道人夺得这件宝物后失踪,人们纷纷传说到了冀南。    
    达官商贾、军阀买办想得到它,外国传教士也想得到它,各路收藏家、古董行更是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得到它。一件件血腥案件因它而起,文人雅士失去了气节,良家妇女失去了贞操。这就是它——著名的宋代“紫定水波双鱼洗”!    
    夏梦期拿起那东西平放在掌中,用中指轻轻地弹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响声,翻过来一看底部,上面刻着几行诗文,落款写着“乾隆御赏”四个楷书字,笔势浑厚, 潇洒自如,还刻有朱红印文。花逢春也沉不住气了,他呼吸短促,眼睛里闪着凶光。    
    周欣张口要价一百条黄金,而且死活不肯让价。孔氏的小脸涨得通红,汗珠子不断地从鼻子上冒出来,一个劲儿给丈夫使眼色。夏梦期迷迷糊糊做了一回梦,幻觉中,他把这东西卖给了阎锡山,换得黄金十车,发了大财。百条黄金算啥!这是无价之宝啊!他血液沸腾。花逢春赶忙跑到老板身边,伏在他耳朵上嘀咕了半天。终于,夏梦期下了狠心,在花逢春的撺掇下,不顾孔氏的反对,决定倾其所有,买下这件东西。    
    夏梦期还算多了个心眼儿,仔细问了问东西的来历。周欣说,端容曾经和他一同去过南宫、威县,由于躲避歹人追杀,端容把东西放在他这儿保存。端容被人杀死以后,由于生活拮据,他只好冒生命危险出手这件宝物,主要是为了换些钱,养活端容的老母亲。夏梦期觉得周欣态度恳切,人又憨厚,使人不得不信。张斗光在一旁使劲帮着说和,经过讨价还价,夏梦期答应以五十条九九金买下这件梦寐以求的东西。    
    夏梦期抓紧时间回了一趟太原,卖了一个铺子,还用兴增记全部财产抵押,借了大量的债,凑足了五十条黄金,买回那件“紫定水波双鱼洗”。


第三章第17节:发现了夏梦期的尸体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行冀南币以后,为了巩固冀钞本币地位,严令禁止使用法币和各种杂币、白银、银币、铜币和黄金交易,一经发现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交司法部门惩办。那件“紫定”又是被盗国宝,因此这次是一种典型违法的地下秘密交易。    
    几天以后,两个农民在山上的一座庙里发现了夏梦期的尸体,他死得很惨,头颅和身体分家,胸部被几十颗铜算盘珠子打烂。孔氏回到太原,被债主包围,气急之下变成一个疯子,大冬天半裸着身子在街上乱跑。她的爹娘也被双双气死。    
    杀人凶手就是花逢春。    
    他被武安公安处的战士追捕,逃到土岗上那所修道院里。这所修道院是一个英国商人捐钱在一九○一年修建,最初,有两个比利时嬷嬷分别担任正副院长,内战爆发以后回国一个,只剩一个副院长阿·罗利。    
    那天清晨,国民党空军的飞机不断在阳邑一带上空低低盘旋,可能是在侦察我晋冀鲁豫野战军部队的行动。武安公安处的战士们把修道院团团围住,他们眼睁睁看着花逢春跑进修道院就是不敢开枪。此时,修道院里有不少信徒聚会。战士们担心伤了无辜群众,又怕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所以不敢带武器进入修道院,更不敢开枪,因为如果在此时开枪,无异于向敌侦察机报信。    
    公安处的郭科长,一边命令部队守在修道院四周,一边派人向工商局王少华局长请求增援,他知道工商局缉私队里有两位本领高强的姑娘,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只有请她们帮忙。    
    少华跟冀南银行的同志正在研究如何防止非法交易,平抑市场物价,进一步巩固冀钞等事,一听说这个情况,马上表态:“这当然是我们分内的任务!”    
    说完,立刻叫缉私队长赵二勇通知李琼、李云肩姊妹立即赶到城北土岗修道院。少华急急忙忙赶到修道院门外,见了郭科长,两人正谈情况,两姊妹也火火地赶来。    
    修道院里的人都知道要出事,吓得散开四处躲藏。罗利嬷嬷头上披了一件长长的黑罩,里衬白布,把耳朵遮得严严实实,肩上套着一件黑色长袍,拖到地上遮住了脚面,胸前挂着闪亮的十字架长链。嬷嬷见这许多武装人员上了土岗,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有些不冷静,站在大门口和武安妇联的周玉琴主任争辩。    
    李琼仍旧梳着大辫子,上身穿件碎花儿面的布棉袄,腰间系着宽皮带,下身穿条灰色军裤,脚穿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显得英俊干练。李云肩把长头发梳成一个髻儿,盘在脑后边,上身一件二尺半长的灰色棉军装,腰间也扎着皮带,却显得端庄秀气、威风凛凛。    
    嬷嬷中国话说得马马虎虎,她听周主任说了半天,才弄明白有个杀人凶手逃进了她的修道院,她迅速转变了态度,一再表示配合当地政府。当她知道凶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时,十分着急,担心教徒们受到伤害,可是,按照以往教堂的规矩,带枪的男人是不能进入教堂的,她为此感到为难。就在这时,她看到工商局派来了两个文静漂亮的姑娘处理此事,又不携带任何武器,她立刻放下心来,可是依旧心存疑虑,她不相信这么两个年轻的女孩子能制服如此残忍的凶手。    
    她愤愤不平地说:“为什么只派两个女孩子?太危险了!”    
    周玉琴赶快跑过去和少华、郭科长商量了一下,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向嬷嬷提出,再派两个男战士进去参加抓捕,嬷嬷欣然同意。少华马上请郭科长挑了两个年龄都在十八九岁、胆大不要命的战士,让他们卸下武器,跟随姊妹两人,在嬷嬷的带领下进入了修道院。    
    修道院里房间很多,间间都关着门,难以弄清哪个房子藏着坏人,哪个房子躲着好人。李琼让嬷嬷一间一间地分别打开房门,每打开一间,她都会叫嬷嬷闪开,自己迅速闯进去观看。查遍了所有房间,仍然没发现花逢春。李云肩有些不耐烦,心里骂道:“狗娘养的,真能藏!上天入地也得把你逮出来!”    
    李琼不吭不响,带着妹妹和两个战士跟着嬷嬷从楼上找到楼下,所有的角落都搜遍,仍然连个影子也没有发现。    
    李琼想,这花逢春莫非根本没有进到楼房里面?于是她请嬷嬷带她们到院墙附近查看,这修道院的院墙不算高,曲曲弯弯的从坡下到坡上老长,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是种了一些槐树、枣树。光秃秃的枝叶稀稀拉拉,很难躲得住人。    
    李琼发现大门旁边有一个梯形倾斜的通道,这通道是木制的,有一丈多长,表面有点发朽,通道单独有一扇小门,直通院墙外边。这实际是一个“寄婴箱”。    
    往日,夜幕降临的时候,会有些穷困潦倒的人把亲生的婴儿放到这个通道里,婴孩沿着这个通道滑下来,就算到了慈善救命的天堂。婴儿的“哇哇”哭泣,唤来修女,修女把婴儿抱到后边的育婴堂代为哺育。


第三章第18节:阳邑生擒花逢春

    李琼下意识地示意嬷嬷躲开,和妹妹一起靠近通道,两个战士紧跟着。李琼见那扇小门紧紧关闭。她俯下身去,屏住呼吸一听,觉得那里面有低低细微的异样声音,用手一摸,发现箱子上面略微有些温。她的脸色一变,花蓬春就在这里!    
    李云肩看看通道,又看看姐姐的表情,知道情况紧急,担心姐姐有危险,就抢上前把她推开,然后一脚踢开那扇小门,果然,人们发现暗藏箱里躺着一个人,胡子鼻涕冻成一茬儿。    
    李云肩冲那人喊:“起来!”那人冻得够呛,哆哆嗦嗦地说:“出,出,拉开俺!”两个战士上去,使劲把他拽了出来。    
    李云肩瞪着眼问道:“好生说,叫啥名?”    
    那人抖抖身上的土,瞅瞅眼前的人,然后活动活动僵硬的双脚,满不在乎地说:“俺就是花逢春!”两个战士一听,二话没说,从口袋里掏出绳子上去就要捆绑他。    
    花逢春两只手臂一挡,把两个战士推了个趔趄。“别忙,俺还没想好哩!”李云肩一听,火气就上来了,立刻上去准备擒他。    
    那花逢春根本没有把面前这几个人放在眼里,随便比画了两下,摆了个土行孙遁地,浑身缩成一团。李琼心里一惊,这是燕山派一式,后边的招数很多,不容易对付。    
    李琼一个箭步挡住妹妹,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伸手打过一拳。这是李家仙人掌法的虚式,目的在于探探对方的路数虚实。花逢春见这姑娘会武功,便急于求成,打算一招一个把对方打倒。他蜷缩的身体抖动着,像一条冻僵之后逐渐复苏的大蛇。两掌形如蛇头又如柳叶,不停地摇动。    
    李琼一拳打空,又以一只脚独立,另一只脚勾成弓形在半空中游动,两只手抱成半圆犹如荷塘束莲,云肩则在她身边蹲着马步,双臂平伸,双目平视,这就是李家仙人掌法的第二式:“鸳鸯束荷莲”。    
    花逢春见姑娘采取守势,就抖动着身子,脚蹭着地,飞快移动位置,围着姑娘绕了半圈,冷不丁飞起脚踢向姑娘头部,整个身体飞了起来,形成大字。这“鸳鸯束荷莲”,若认为是守招那绝对是错误了,要知道鸳鸯一般都是成双的,表面上看来那李琼在防守,李云肩却在寻找机会进攻。这李云肩见花逢春飞起脚来踢姐姐,就也纵身而起,左腿凌空横扫,只听“嗖”的一阵风响,花逢春防不胜防,被扫中腰部,“扑通”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    
    瞬间,花逢春一个鲤鱼打挺,刚刚站定,就像一头野豹子似的用头狠狠向李琼撞去。李琼心想:“还家伙摔得不至于啊,怎么这就耍浑呀!”没等她转过神来,只见花逢春已到了姑娘面前突然变了路数,一只脚插向姑娘两脚中间,两只手却形成利爪,扑了上来。    
    李琼往后连翻了两个跟头。    
    两个战士上去跟花逢春交手,三五下就被打得退了下来。    
    李琼按着两个战士的肩膀一撑,使劲一跳,竟跳到花逢春的背后。花逢春反应略迟了些,被李琼一掌劈中后脖梗子,眼前一阵发花,直挺挺地倒下。这就是李家仙人掌法的第三式:“周处斩蛟”。    
    中国武艺发展数千年,派别、宗门无数:有出于战法,有出于养生,有出于宗教,有出于地域,有世代家传的,有综合各家杂烩而成,也有绝地逢生,于情急之中创造的。其中的锻造和发展,实在错综复杂。流传在世而被人熟知的大都是被小说家、艺术家渲染了的。真正的精华有的失传,有的则悄悄地存在于民间。    
    太行武艺的特点,就在于它总结了千年武术实践,概括为:因势利导,千变万变,虚虚实实,击其要害。它强调“变”字,最忌教条,强调有自己的特点,适时掌握主动权。    
    李家“两绝”是太行武艺众多流派中的一支。它认为,人们在所有的行动过程中都会发生停顿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弱”点。停顿时间越长,弱点就越突出。“暮迟脚”就是要求人们在动作时首先要有一个判断,以合理的空隙掌握主动;“仙人掌”同样是要求人们在运作气息的时候,发挥紧急状态下的智慧,寻找敌人要害,于瞬间击之。    
    梁羲山的太行“南拳”以“灵剑子导引”为先,开筋舒骨;又以“婆罗门导引”为中,左顾右盼夺其锐;最后以“何仙姑簪花”运动气血,发生大力决断攻击。李家姊妹本无超乎常人之力,却能战胜强敌,就是因为掌握了太行武林两位高手的长处。    
    花逢春被李琼一掌击倒,几个人以为他昏死过去,便一拥而上打算擒住强敌。不想这花逢春只是短暂昏迷,一会儿便苏醒过来,发现有人摁他胳膊,便大吼一声,使足全身力气腾身而起。几人没防备,倒让他跑出去数丈之远。姊妹两人追了上去。    
    花逢春从腰里取出一把算盘,阳光下,算盘上的铜珠子闪闪发亮。只见花逢春胳膊一挥,手指一抖,那些铜珠子“哗哗”散开,像雨一样朝姊妹俩人射来。    
    


第四章第19节:寒冬溅血温情暖

    这时,少华和郭科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