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活心理咨询-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戏剧疗法亦神奇
  英国皇家国立剧院举行了一次特殊演出。
  一个星期天,这家剧院的演员们来到专门收治被法院根据有关法律判决为精神错乱且对社会“构成直接威胁”者的布洛德摩尔医院,为目前在该医院接受强制性治疗的近500名病人演出莎士比亚名著《李尔王》。为了增进与观众们的交流,演员们特意将表演区域从医院中央大厅的舞台挪到台下。面对这些绝大多数犯有杀人、强奸或纵火罪,甚至集数罪于一身的特殊观众。演员们以忐忑不安的心情揭开了莎翁悲剧的序幕。
  然而,令演员们很感意外的是这些以往喜怒无常、杀人放火都不眨眼的“狂人”却都显得非常平静,个别人还穿上了隆重的礼服。当观看着离自己仅咫尺之遥的一幕幕苦难、暴力、颠狂等惊心动魄的场面,病人丝毫没有像人们事先所担心的那样作出任何过激行为。相反他们始终一言不发,全神贯注于情节的发展,直到演出结束,他们才彬彬有礼地起身鼓掌祝贺。
  看完演出后,令医院心理专家感到欣慰的是,许多病人渐渐改变了先前对自己所犯罪行竭力回避的态度,开始反躬自省,趋于走向对那些深重罪行作出清醒认识,有三名病人看罢《李尔王》,便不约而同地找到主治大夫,倾吐出对自己杀死父母罪行的强烈忏悔心情,表示盼望能像剧中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亚那样,在上帝面前与父母重修旧好。
  这就是戏剧疗法的神奇作用,戏剧通过揭示人世间的种种丑恶,来拨开精神病罪犯意念中的重重迷雾,启动他们禁闭已久的记忆闸门,促其在沉静的内省中正视那个充满血腥味的自己,诱导病深入体验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张力得以尽可能的宣泄,并帮助他们恢复本已遭受巨大扭曲的正常人格。从而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因素,克服压抑,净化心灵,并使他们的意识活动逐渐回归常态。
  戏剧自身所具有的解除个人内心困扰与障碍的优越功能和条件,不仅可用来激活潜藏于精神病人内心深处的动机欲念,找出病状之症结所在,具有卓越的疗效,而且就其对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宣泄而言,对正常人的心理卫生保健同样也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气功医病忌入魔
  一位结婚多年而不孕的妇女,怀着盼子如痴的心理去学气功。气功师宣称:“练功先练心,心诚则灵”“气功能医百病,只要我发功,你静心受功,等身上出现异样感觉,就是得气,你便可借我的功力健身医病。”此妇女盼子心切,认真跟随气功师练功,并在认定自己收到了发功人的功力时无比激动,偷偷奉上钱财,专请老师用功力治她的不孕症。在一个秘密的暗室里,气功师传授真言:“我每晚9~12点用超短波发功,千里外都可收到,你可在这段时间与丈夫合房,我用功力打通你们的阴阳通路使精卵顺利结合,必能得子!”“那我会有什么感觉?”
  “合房后如果腹中辘辘作响,便是阴阳畅通。如果已经贯通了,还不生育,可能是你卵巢有瘤,不能产卵,也就不会再孕了。”妇女如获真传,一切照办,迹象果如气功师所言,腹中真的辘辘作响。但几个月过去了,夫妇合房接受“超短波功疗”不下数十次。可月经照来,肚子不大,去医院检查妊娠反应依显阴性。她丝毫不怀疑气功师的功力,确认为自己的卵巢肯定有瘤。于是她彻底绝望了,到处求医开刀取瘤,以至于自行用小刀割开肚皮取瘤,险些丧命,真的“走火入魔了”。
  气功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自我身心训练方法,通过对人心理生理的自我调节,确有健身防病之效应,然气功的机理非常复杂,用气功治病的原理还不能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全解释清楚。因此,气功锻炼应以自我锻炼为主,不要将气功神秘化或神化,不能因求治心切而盲目滥用气功,更不能随便相信那些不懂气功的江湖骗子。

真病假医真奏效
  古时候,某君在亲戚家里饮酒大醉,被人送到隔壁厢房休息,半夜酒醒,感觉口渴,便起身到房前一水槽中舀了一碗水喝。第二天天亮,他发现水槽中有一些红色小虫,以为是蛆虫,于是顿感心慌气郁,胃肠痞塞,以为自己前夜喝下了蛆虫,日想月疑,伤及脾胃,四肢乏力,请了许多医生都治不好。家人请当时名医吴球给他看病。吴球知其病因后,就将一根红线剪断,像蛆虫一般长短,并用催泻的巴豆二粒,同饭一起捣烂,将剪断如蛆状的红线混在其中制成药丸,让病人在黑暗的房间服下,然后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过了一会儿,病人想泻肚子,就让其坐在盆上,泻出先前服下的东西。在清水里剪断的红线荡漾如蛆,继而打开门窗,让病人亲眼验看,以为蛆虫已打下,疑病顿消,调理半月就全好了。
  “意疗”之法前已述及。有些症状,不假药物,不劳针石,凭语言相激即可达到治疗效果。然而有些病人又往往以某种不适而求医,对这类症状较重者,又必须假借药物或其他方法消除或缓解其不适,才能获得满意效果。上例病人之症状由疑而生,疑惑不除,难以以药愈病。吴球根据病因,首先肯定虫在腹中,然后用红线剪断拌入巴豆药丸制成“泻虫剂”,精心安排“虫”已泻出的事实,病人信以为真,疑惑顿消,稍加调养即愈。可见,历代名医治病用心良苦,筹划周密,布局逼真,令人拍案叫绝。
  古往今来,无数医案证明,假借药物并配合暗示治疗心理性疾病,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矫正口吃的绝招
  曾有一个患口吃的学生,为了摆脱口吃的烦恼,对付那些经常挖苦和取笑他的同学,便瞒着老师偷偷地去了少林寺。但他进寺没学什么功夫就被家长接了回来,结果疲备不堪。这样对付口吃实在无济于事。
  口吃有正常和异常之分,正常的口吃是人们平常说话时偶然或习惯性的重复、卡壳。就像咳嗽一样人人都有,无需矫正。异常的口吃是说话时出现的莫名其妙的紧张、焦虑和恐惧,这却是需要矫正的。并且口吃的心理负担是后天性的,因此口吃不是遗传的,也不是生理性的疾病。
  矫正口吃主要从心理和环境的角度入手,方法很多,转移注意大是方法之一,市面上还有一种口吃矫正器。但有一种方法,颇值得一试。那就是“不要有虚荣心,要有最坏的打算。”
  这种方法认为,口吃是个认识问题,要矫正它,就需要有个最坏的打算。比如小伙子口吃,心里面就应该有一辈子不找对象的准备,切忌自作多情!这样你就不怕姑娘们笑话了,你尽可到她们面前去讲去说,时间长了,就是“天仙”站在面前你也不害怕了。姑娘们口吃也应这样,不要有虚荣心。那么,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自卑心理补偿疗
  1963年奥斯沃德枪杀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引起全美震惊。奥斯沃德是个遗腹子,他在父亲死后三个月才出生。母亲性格暴躁专横,他自幼在毫无爱抚的生活中度过,从小就孤独离群。由于他身材瘦小,长相丑陋,缺乏教养,常常受到同伴的嘲笑、奚落。成人后,不幸的婚姻又使他陷入极度的困苦和绝望之中,企图以逃避和屈从来摆脱自卑,但遭到妻子的嘲弄鄙视。他成了社会所不接纳的人,自卑感强烈地产生,并持久地压垮了他的自我。在这种强烈自卑感的逆转驱使下,他忍无可忍,最后把枪对准了肯尼迪总统的头颅,枪杀了这位当时号称全美的美男子,一个身居显赫,在事业、家庭、财产方面都获得巨大成功的人。
  自卑,是一种吞噬人们心灵的病菌,它可给一个人带来莫大的痛苦,给人的心灵刻下深深的创伤。对待自卑有各种方式,比如自暴自弃,谨小慎微,与世无争,沉默寡言,孤僻,怯懦,但也可以随着压抑的加重而逆转为争斗暴力和邪恶。奥斯沃德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这些方式都是消极的,都不能根除自卑之苦。
  然而,补偿是弥补自卑心理的最好武器。所谓补偿,就是发挥一个人的最大优势,激发其自信心,抵消其弱点。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会使其天赋在挫折面前遭到灭顶之灾,从此变得畏缩不前、无数事实说明,补偿措施能给自卑意识强烈的人提供成功的精神力量,成千上万个自卑感强的人通过补偿途径获得了自尊自信自爱。据有关单位对400位成就卓著的人进行的研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人在童年时大都有共同之处:家境贫寒,父母离异,身体残废。其中85位小说家和剧作家中,?4位的父母有精神或情绪方面的问题。400人中,双目失明,耳聋,体弱多病,发育不良,相貌丑陋,语言表达困难竟占四分之一。补偿其缺陷和不足的需要,是这些人奋发图强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决定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无怪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把自卑感的补偿视为人类的最大能源。

病急切忌乱投医
  在某省城一家大医院门口,一位带着儿子看病的人焦急地在等待挂号看病,一个年轻人走上来搭讪,十分“关心”地问他儿子的病情,并十分惊讶地说:“呀!你的儿子是肺结核,十分难治,幸好这个医院的专家张医师是我的好朋友,我可以带你去找他,用最新的药治,很快就会好的。”候诊者满怀喜悦跟他出来。真巧,在不远处迎面碰上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年轻人慌忙迎上去打招呼:“张医师,您早,上班去?这里有位可怜的同志,请您优先照顾一下!”“张医师”面有难色地说:“药已经不多了,这是约好了给人的。”最后,“无可奈何”地说:“好吧,看你的交情,先给这位同志吧!”然后在街旁拉开皮包,取出了四瓶药,一共320元,并再三说这是治肺结核和肺癌的特效药,接过钱后跨进医院大门就在人流中消失了。而这位候诊的病人花高价“优先”买到的却是四瓶黄连素片。
  这类骗局在全国各地都曾出现。一般来说,人生病后,都希望迅速得到康复。然而像上例那样病急乱投医,往往适得其反,延误病情。市面上确实有些江湖骗子打着什么“专家”、“老中医”或者“中西结合”、“神奇功效”之类的幌子到处吹嘘,有的更是变换手法和花样,甚至花钱去做各种各样的广告,许多人却相信这些而去“求医就诊”。另外也有一些人在病了之后,今天这家医院,明天又换一家医院,希望快点把病治好。还有一些人是讳疾忌医,既想把病快治好,又不愿到正当医院去,怕暴露病情。这种羞怯心理正好被江湖骗子所利用。比如说找街头游医非法堕胎,或偷偷摸摸去巷尾找“性病专家”医治性病,结果贻误治疗,造成终身遗憾。
  因此,病人一要积极寻求正确的医疗方法,病急乱投医或讳疾忌医都不可取;二要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忌烦躁、焦虑和多疑敏感;三要按时服药并坚持正确的休养方法,不要一直卧床不起,可适当做一些活动。只有这样,才利于你身体的康复。

一个色迷的自述
  男性病人屈某,大学毕业,现为某公司职员。病人自述如下情况。
  病人在16岁时开始,发现自己的眼睛活动“失控”,在面对别人时,眼球不由自主地注视对方阴部,起初只对女性,后来对男性也这样,在公共场所尤其如此。越想控制,冲动反而越强烈。不久即发觉别人已经觉察到他这种行为,从别人厌恶和愤怒的反应中,他断定他的眼神带有“色迷”和“勾引女人”的意味。一有这种念头之后,不能控制,上课不敢抬头,平时很少接触人,各门功课勉强及格。
  后来,他考入某大学专科,入学后情况稍好。但在失恋后,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又故态复萌,怕见别人,感到孤独,内心痛苦。经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强迫症并采取相应疗法后,仍不能控制用“色迷”眼神去注意别人下身的冲动。
  病人在医生启发下回忆并详述了自己在儿时的一些性行为,并至今深深地为那些事而自责。他说:“一想到此就非常害怕、紧张,大脑负担不了这么强的长期刺激,终于找到眼神这个突破口,把内心世界无保留地暴露出来,让人一看我的眼神,就知道我是一个好色之徒。”病人还讲了他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好像看到,少数病人得到性满足后,此类症状就消失了,于是便想到性交,却苦于无机会,于是找寻一些替代性满足,如在火车、公共汽车上乘人多拥挤时触摸妇女身体,并以此引起性冲动,但这些行为并没有消除“色迷”眼神之症状。
  这个病例,也是恐人症的一种症状。医生在治疗中,首先指出,儿时的性行为不能用成年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