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英烈卷3_牛塘角-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苏王知晓,将他全家都杀了呢?他应该哭也哭得出,他怎么笑得出的?他现在笑就是假投降,明明是欺我们不懂。大元帅,请你将他一刀两断。”“本帅已定,岂能有事有人,无事无人。休要在此多言多语。”“那么大元帅,你一定要用他?”“怎样?”“我好有一比。”“比从何来?”“好比你是楚霸王项羽,我是江东老亚父范增,你楚霸王不听我老亚父之言,来日一定要自刎乌江。”
  “哦,嗬嗬……匹夫!”徐达气过河界。“哦,御手插金花!”胡大海退下来。两旁文武都不敢开口,胡大海的话说得太厉害了,怎么能这样比呢?二将军汤和想,只好我来。因此马上踏出来,叫声:“大元帅。”“嗯,二将军。”“我家大海呆头呆脑,但他居心不恶,望元帅看在末将份上,从宽于他。不过敌将已降,不知作何处置?”徐达想,本来邓青倒是真投降,被胡大海一说,他倒要假投降了。怎么办?想苏州人说:“观音山抬轿子——人抬人。”我将他重用,他知道我重用于他,假变真,为我出力。因此吩咐手下将粮队总镇印信拿出来,放在虎案上,叫声:“邓将军。”“在!”“粮队总镇印信交付与你,将军好自为之。”“遵命!”邓青将粮队总镇印信接过来,想,别人说徐达用兵如神,韬略精通,真是名不符实,现在他非但看不出我假投降,还将粮队总镇印信交与我,看来他也不过如此,倒是呆鸟胡大海明白,他倒看得出我脑子里在想点啥。
  旁边胡大海看见,急得不得了,想我两句话不讲倒没事,讲了,元帅反将粮队印信给了他,万一以后出点事怎么办?急忙叫道:“大元帅,粮队印信不要交给他!”“交了怎样?”“小鸡交给黄鼠狼。”徐达想,本来我不给他的,都是你搞出来的,因此才给点权与他,现在你又搞什么,我听你的呀!不由斥道:“将军再要罗嗦,莫怪本帅,哼,哼……”胡大海不敢再讲了:“是。”
  汤和想,元帅呀,这就是你的不对,胡大海如此讲,你听了不舒服,现在邓青刚刚归降,弄也没有弄清楚,就将粮队印倍交与他,未免太过分了。因此说道:“大元帅,末将跟随元帅多年,初进营的大将应量才录用,如今把粮队印信给他,是否过分了?”“二将军,你看如何?”“请大元帅命他下帐对天立誓,以表寸心。”徐达想,这句话多少有点道理。于是叫邓青下大帐对天立誓,以表寸心。“遵命!”胡大海听见,又开口道:“大元帅,胡大海又要请罪了。”“你又怎样?”“我要下去听听。”徐达想,你与他是啥个冤家?没好气地说声:“请便了。”于是,胡大海跟了邓青后面出去。
  胡大海呀,你是去偷听的呀,不应该有一点声音。他却一路嘘嘘喘气,邓青听见,好,你在后面盯住我。邓青到外面跪在地下起誓道:“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日月星辰,过往神灵,邓某真心归降他们,以后有什么反复无常,我不得善终。”邓青这个誓,不诚,他自认为自己是陆将,决不会死在船上的,船与善,苏州方言中音相同,他想借此混过去。胡大海听完马上去报禀大元帅:“大元帅,他对天立誓道归降他们,到底是哪一家也投讲清楚,他说不得船终,他是陆将,怎么会死在船上?弄不清楚。”徐达说:“他是说的善终,你听错了。”“善终不善终,他死了怎样晓得?我看这个里面有毛病。”“将军,凡事难欺头上天。”这时,邓青也进来了,报禀元帅对天立哲毕。元帅想,好啦,再弄下去,越弄越夹生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徐达将镇江城里一切安置好,各路军队也回来了。常遇春一路过去一仗也没有打。为啥?马跳围墙常遇春,威名远振,到金坛,溧阳,句容,丹徒这些小地方,军队一到马上就归降,常遇春将降将全部调动,金坛的调溧阳,溧阳的调句容,句容的调丹徒,丹徒的再调到金坛,所以等俞老都督赶到,一切早已安排好了。回到太营,徐达给常遇春、俞廷玉各记大功,然后停兵两日。
  两日之后,元帅升帐,问道:“哪位将军愿镇守此地?”踏上来一员大将:“末将张天佑愿守。”“好哇!”因为镇江是重要地方,张天佑智勇足备,文武双全,如敌军来,定能抵挡。于是将守关将印信交与张天佑,再另点三千军队留守。元帅接着又问:“哪位将军愿把守金山?”王忠想,邓青在营中,我早晚要被他弄死,元帅不嫌我,我情愿守金山。因此踏出来说道:“大元帅,末将愿守。”元帅对他看看,蛮好。于是再点五百兵,多发点火药、钱粮给他,不过说明,以后如果不能抵御敌军,一定要讨救,不可不战而降。
  元帅徐迭命常遇春点兵三千,兵进毗陵(今江苏常州)。常遇春点好军队出发,水队慢慢跟过去。元帅徐达带领大队人马从陆路上也慢慢向毗陵进发。

  第二回、独挡连江坡
  常遇春带领军队“啃登,啃登……”赶到毗陵。毗陵城外有处地方,叫乱石坡。常遇春到此,略略一看,见这里四通八达,地势很好,吩咐兵士马上安营扎寨。哪里知道此处竟是块死地,四面受敌。
  却说毗陵守将也是姑苏王张士诚起首十八条盐扁担的弟兄,叫吕珍,吕珍绰号叫冒失鬼。手下有两个副将:包日功、郑遇春。吕珍听说常遇春军队到,马上带领两员副将上城头,举标远镜观望,只见常遇春的军队崭崭齐齐,营也扎得很不错,不由赞叹一声:“常遇春果然不错,惜乎地势不利!”副将包日功从旁踏上一步,说道:“大人,常遇春不知地势,怎能称什么名将呢!”吕珍问道:“将军,怎样?”“让末将前去将他生擒活捉进关来。”
  吕珍听了想:我的毛病怎么会传给你的?我叫冒失鬼,你可以叫冒冒失鬼。看来你这毛病一般大夫还看不好,我请个人给你看看吧。请啥人呢?就请城外的常遇春。因此,吕珍说道:“好王就请将军前往挑战。”“遵命!”
  包日功下城头,提刀上马,城门开,“咚当……”炮声响亮,包日功一马出去。城外红营小兵看见问:“什么人马?”包日功道:“包将军前来挑战,叫你们红营贼子来送死!”小兵马上进营去原话报禀常遇春,常遇春一听恼火:你也称敌将为包将军,骨头倒很轻。于是眉毛一竖,眼睛一瞪,喝道:“包什么?”报事兵看见常遇春紧问一句,心里害怕,立刻回答:“叫,叫送终。”常遇春听了倒差点笑了出来,怎么会叫这种名字,包送终?“退下!”
  常遇春马上点好五百兵,上马,提枪,“通!”炮声响亮,常遇春一马出去。包日功一看,来将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遍体戎装,一员猛将,心里已经有点怕。想,来也来了,只得开口:“着!来将住马,报名!”“包送终啊包送终,本公常遇春。”咦,包日功想:怎么我名没有报,就叫我包送终了?“呀呀呸!放马!”说完,两匹马扫趟子碰头,“哺……”包日功举刀过来,常遇春将马头带偏,用长矛往他刀上挠去,“当,嚓郎郎……”包日功刀脱手,一个回合,常遇春“嚓”一枪下去,人死。常遇春见状笑道:“哈哈……名不虚传!”
  城头上吕珍看得清清楚楚,想,我本是让他去治治病的,想不到现在一帖药下去就断根,永远不发,死了。马上吩咐鸣金收兵,派小兵到战场收尸,自己只得站在城头上带兵守住。
  常遇春回到营里,刚刚坐下,外面一个探马进来禀报:“小的回禀先锋将,大元帅大队人马离此不远了!”常遇春问道:“多少路程?”常遇春声音大,又威风,眼睛一瞪,探马一吓,明明十四里,吓掉十里。“这个,四里路。”常遇春再问一声:“四里路了?”探马想,刚刚是我“口冲”,他没有听清,反正是自己人马,相差十里路也没有关系。因此回答一声:“是。”
  常遇春一听,想,刚刚一仗城里死了个副将,反正四里路就在后面,我前去接接没有关系。因此,马上带了四盾牌,点好两百兵,上马,出后营去迎接元帅,营中只留下偏棹牙将守护。你有探子,城里也有探子,得悉红营元帅大队人马离营十四里,马上去禀报吕珍。吕珍在城头上举标远镜一看,只见红营里有队伍出后营,吕珍想:你常遇春也太看不起人了,你们元帅离营还有十四里路,你就马上离开营寨去迎接。没啥客气,吕珍马上吩咐郑遇春点好五百兵丁,等常遇春的队伍走了三五里路后,去冲他的营,一面吕珍叫儿子吕林守好城厢,然后自己带领副将郑遇春和五百兵丁“哗……”冲到红营营地。常遇春与四盾牌去迎元帅了,剥下的偏裨牙将怎比主将,被敌军一冲,溃败不可收拾。
  那边常遇春带了队伍赶路,元帅带了队伍正过来,也有探子去报,说离先锋营十里。想不到常遇春带领队伍已经来到。常遇春下马,走到元帅徐达面前参见道:“大元帅,末将常遇春迎接虎驾。”“将军少礼,先锋现在何处?”“就在后面。”常遇春话还没有断音,一个小兵骑马飞奔过来,一边叫道:“哎,先锋将,一座大营被城中军队冲得干干净净喽……”“哎呀呀…”常遇春来不及对元帅讲一声,马上跨上马背,枪一执,对四盾牌和兵士叫一声:“随我来!”带领人马回转自己营地。常遇春本来就在想,怎么这条路这么长?只有三里啊!不晓得六里路也过去了。大元帅徐达一看,唉!不要怪李文忠、沐英扔开营地去追敌将,他们年轻,你常遇春呀,年纪比他们大,经验比他们多,资格也比他们老,也会抛开大营跑这么远来接我元帅。你不来接也没有关系的呀,好,现在一座营倒被敌方冲得干干净净,算啥名堂?于是马上吩咐大队人马跟过去。
  常遇春回到营地一看,嗬哟!营门倒,营墙也被推倒,壕沟填平,鹿角铺平,自己的小兵推着小车子,将自己营里的粮草往城里送,后面还有敌兵赶着走。常遇春这时恨呀,别人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今天我强将手下的兵哪还象个兵啊!一股怒气涌上来,大叫一声:“众三军,本公常遇春回来了!”“哗……”吕珍和郑遇春本来狠得不得了,听见一声“常遇春回来了”,一吓,圈马就往城关里逃,后面的敌兵也跟着逃回去。推车子的红营小兵听见一声“常遇春回来了”,本来走路摇摇晃晃,现在腰一下子挺直起来,马上将车子推到路旁,从腰里拔出刀来,“杀啊……”向敌军冲过去。常遇春看见又好气又好笑,为啥刚刚不打,一定要等我来才打。敌人往城里逃,常遇春带领队伍从后面追过去,敌军过吊桥,撤吊桥,进城门,关城门。
  常遇春想,我今天犯了罪,只有将这座城攻下,将功赎罪。因此,吩咐军队拚命攻城。后面元帅徐达带领大队人马到来,徐达举标远镜观看,心想这座城不能硬攻,要损兵折将的,因此命小兵鸣金,“嘭嘭……”敲锣,常遇春听见锣声,马上将队伍退下来。徐达看看常遇春的营地不象个样,吩咐重新安营扎寨,将营地上的死尸全部挖坑埋葬。元帅想:常遇春文武双全,扎营的地方不会错,因此将营扎在原地。营扎好,元帅升帐。
  常遇春踏进大帐见元帅:“大元帅,罪将交令。”元帅将令箭插好,问常遇春道:“我队伍离得那么远,你为啥要赶来接我?”常遇春说:“探子报的。”元帅问:“怎么报的?”“说只有四里之遥,故而前来迎接虎驾。”于是,元帅吩咐查报讯的探子,手下将报讯的探子带上大帐,元帅问探子怎样报的?探子说:“我报十四里,看见常爷有点怕,就缩了十里路。”元帅听完,下令将探子拖下去斩了。手下将探子拖下去后,元帅徐达对常遇春看看,叫声:“常洪!”“有。”“本当要将尔斩首,念尔素来有功,况探子报事不明,造化于你。尔愿责愿罚?”常遇春问道:“愿责怎样?”“革去头队正先锋。”常遇春想:天地良心,我这个正先锋得来不容易啊,又不是你元帅甘愿给我的,是我三打采石矶浑身鲜血换得来的,为今天这事要革掉我先锋,舍不得的。因此再问一句:“愿罚怎样?”“罚尔带领四盾牌,三千雄兵,兵进宜兴,限规十日将宜兴城夺下交令。”常遇春想,这个行。宜兴近,不要说十日,就是三日夺下小小宜兴,自己还有把握的。因此响响亮亮回答:“愿往。”
  常遇春接过元帅令箭,带领四盾牌及三千兵丁前往宜兴。他吩咐带十天粮草。常遇春呀,你是去赎罪呀,不是十天就一定能打胜仗,应该多带点粮草,常遇春只想到宜兴多少要捞着点,不晓得吃败仗吃得一塌糊涂,连茶壶也没捞着一个。
  元帅徐达又拔下一支令箭,问道:“哪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