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4-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履谦向叛军假投降。安禄山仍旧让他守常山,但是心里不放心,一面把颜 
杲卿的儿子、侄儿带到军营里做人质,一面派了一个叛将守在井陉关(在今 
河北井陉)。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下洛阳之后,颜杲卿决心起兵,他的堂弟平原(今 
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派人跟颜杲卿联络,要他攻占 
井陉关,截断安禄山的后路。 
    颜杲卿打听到守井陉关的叛将是个糊涂的酒鬼,就假传安禄山的命令, 
派人带了美酒好菜去慰劳他,等叛将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把叛将杀死,占 
领了井陉关。 
    颜杲卿攻下了井陉关,士气振奋。第二天又接连活捉了两名叛将。颜 

杲卿派人分头到河北各郡去告诉官吏说:现在朝廷派出三十万大军讨伐安禄 
山,已经出了井陉关,早晚就到河北各郡了。受安禄山胁迫叛变的,趁早投 
降,可以受到重赏;如果顽抗,罪加一等。 
    河北各郡官员一听到安禄山站不住脚,都纷纷响应颜杲卿。河北二十 
四个郡,有十七个郡又站到唐军一边来。 
    安禄山正准备向潼关方向进兵,一听到河北各郡都响应颜杲卿,后方 
不稳,只好改变主意,回到洛阳。他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派大将史思明、 
蔡希德各带一万人马分两路攻打常山。 
    颜杲卿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是起兵只有八天,常山周围的防御工事 
都没修好,兵力又少,怎样敌得过两路叛军!叛军到了常山城下,颜杲卿派 
人到太原去求援,但是太原守将王承业不肯出兵。 
    史思明叛军把常山紧紧围困,颜杲卿带领常山军民拼死抵抗了四天, 
城里粮食断了,箭也完了。常山终于陷落在叛军手里。 
    史思明纵容叛兵杀害了一万多常山军民,又把颜杲卿、袁履谦抓起来, 
押送到洛阳去见安禄山。 
    安禄山命令兵士把颜杲卿押到他跟前,责问颜杲卿说:“你本来只是个 
范阳小官,我把你提拔为太守,为什么反叛我?”颜杲卿怒气冲冲地骂着说: 
“你是一个牧羊的小子,国家让你做了三镇节度使,有哪点对不起你?我为 
国除奸,恨不得斩你的头,叫什么反叛?”安禄山恼羞成怒,要左右兵士把 
颜杲卿、袁履谦拖到一座桥边的柱子上缚起来,使用残酷的刑罚折磨他们。 
    颜杲卿神色凛然,一面忍受着酷刑,一面仍旧痛骂安禄山。叛军兵士 
用刀割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满口鲜血,还发出含糊的骂声。 
    袁履谦看到颜杲卿受刑的惨酷情景,气得自己咬碎舌头,连血带舌喷 
在旁边一个叛将的脸上。 
    颜杲卿、袁履谦骂不绝口,一直到他们咽气。 
    颜杲卿从起兵到失败,虽然只有十几天,但是他们的抵抗,拖住了叛 
军的兵力,为唐王朝调兵遣将争取了时间;他们的誓死抵抗的精神,鼓舞了 
更多的人抗击叛军。 
    颜杲卿被杀后一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太原 
弓箭手三千人出兵井陉关,打退叛军,收复常山。接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也带领精兵到常山和李光弼会合。 
    河北的一些百姓受尽安禄山叛军掳掠的痛苦,听到郭子仪、李光弼大 
军打过来,自发集合起来,修筑营垒,抵抗叛军;等郭、李大军一到,就参 
加了大军队伍。郭、李两支大军兵强马壮,士气旺盛,接连打击安禄山叛军, 
河北十几个郡重新回到唐军手中。 
    河北大捷,截断了叛军的后路,叛军军心动摇。安禄山大起恐慌,埋 
怨谋士高尚、严庄说:“几年来你们劝我起兵造反,说这是万全的计策。现 
在西边打潼关,几个月也打不进去;北边的路也被截断。我们困守在这里, 
叫什么万全!”他打算放弃洛阳,逃回范阳去。 
    正在安禄山进退两难的时候,唐王朝统治者自己却替叛军打开了潼关 
大门。 



                        158 马嵬驿兵变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 
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 
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 
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传到长安,让长安人民放心。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闹起矛盾来。哥舒翰主张 
坚守潼关,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他们 
请求引兵北上,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要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 
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有人对杨国忠说:“现在重兵都在哥舒翰手里, 
如果哥舒翰打胜了,回到长安,你的宰相位子就保不住了。”杨国忠自己知 
道他这个宰相最不得人心,听了这番话,更加害怕,就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 
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会丧失歼灭叛军的时机。 
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 
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没有好处,但是没法违抗皇帝的圣旨,痛哭一场,只 
好带兵出关了。 
    关外的叛将崔乾祐早已养精蓄锐,只等唐军出关。崔乾祐派精兵埋伏 
在灵宝(在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一出关,就 
中了埋伏,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二十万人马只剩下八千。 
    哥舒翰还想收拾残兵,他的部下先乱了起来,叛军乘胜打进潼关。哥 
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一失守,关内就没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 
守兵,都纷纷放弃城逃走。 
    开始,哥舒翰还派人到长安告急。后来,告急的文书中断;晚上,烽 
火台上的“平安火”也见不到了。到这时候,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着急 
起来,要杨国忠想办法。 
    杨国忠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商量,大家都干着急,谁也想不出一个好 
主意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没有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 
    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批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 
礼和禁卫军护送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长安。 
    他们派个宦官先到沿路各地,要官员准备接待。 
    哪知道才到咸阳,派出的宦官和县令都已经逃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 
半天,没有人给他们送饭。随行太监好容易找到当地百姓,向他们讨了点粮 
食。有几个百姓送上一点高粱饽饽。那些皇子皇孙平时养尊处优,哪里吃过 
这样的饭,但是实在饿得慌,也顾不得什么体面,没有碗筷,就用手捞着吃, 
一下子就吃得精光。 
    唐玄宗勉强咽了几口饽饽,直流眼泪。有个老人挤到车前,对玄宗说: 
“安禄山想造反,已经不是一天了。这么多年来,有人向朝廷告发,反而被 
关被杀。陛下周围的大臣,只会奉承拍马,外面的情况,陛下一概听不到。 
我们普通百姓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不过朝廷宫门太深,百姓的意见陛下听不 
到。要不是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我们怎么能站在陛下面前说话呢!”唐玄宗 
垂头丧气地说:“这是我太糊涂,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样走走停停,第 
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嵬,音wēi)随行的将士又饿又疲 

劳,实在忍不住了。他们心思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 
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累,这笔帐得向杨国忠算。 
    这个时候,有二十几个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要粮。杨 
国忠还没来得及答话,周围的兵士已经嚷起来:“杨国忠要造反了!”一面嚷, 
一面就射起箭来。 
    杨国忠慌里慌张想逃走,几个兵士赶上去,把他的头砍了下来。 
    兵士们杀了杨国忠,情绪激昂,把唐玄宗住的驿馆包围了起来。唐玄 
宗听到外面闹哄哄的,问是怎么回事,左右太监告诉他,兵士们已把杨国忠 
杀了。玄宗大吃一惊,不得不扶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兵士,要将士们回 
营休息。 
    兵士们不理唐玄宗的话,照样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陈玄礼, 
问兵士们为什么不肯散。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 
了。”这下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他低着头 
站了半晌,才说:“贵妃住在内宫,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呢?”高力士知道 
不杀杨贵妃,不能平息兵士的气愤,就说:“贵妃是没有罪,但是将士们杀 
了杨国忠,如果留着贵妃,将士哪会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将士心安, 
陛下也安全了。”唐玄宗为了保自己的命,只好狠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 
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了。 
    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总算消了口气,才撤围回营。 
    经过这场兵变,唐玄宗像惊弓之鸟一样,急急忙忙逃到成都去了。太 
子李亨被当地百姓挽留下来主持朝政。李亨从马嵬驿一路收拾残余的队伍北 
上,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这就是唐肃宗。 



                        159 张巡草人借箭 



    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听到长安 
失守,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 
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 
    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去进攻雍丘(今河南杞 
县)。令狐潮本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已经投降。 
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招募了一千来个壮士,占领了雍 
丘。令狐潮带了四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士坚守六十多天,将士们穿 
戴着盔甲吃饭,包扎好创口再战,打退了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大批叛军, 
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第二次,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这时候,长安失守的消息已传到 
雍丘,令狐潮十分高兴,送了一封信给张巡,劝张巡投降。 
    长安失守的消息在唐军将士中传开了。雍丘城里有六名将领,原来都 
是很有声望的人,看看这个形势,都动摇了。他们一起找张巡说:“现在双 
方力量相差太大,再说,皇上是死是活也不知道,还不如投降吧。”张巡一 
听,肺都气炸了。但是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答应明天跟大伙一起商量。到 
了第二天,他召集了全县将士到厅堂,把六名将领喊到跟前,宣布他们犯了 

背叛国家、动摇军心的罪,当场把他们斩了。将士们看了,都很激动,表示 
坚决抵抗到底。 
    叛军不断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 
日子一长,城里的箭用完了。为了这件事,张巡怎么不心焦呢!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黑魆魆一片,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 
服的兵士,沿着绳索爬下墙来。这件事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赶快报告主 
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一直放到天色发 
白,叛军再仔细一看,才看清楚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 
    那边雍丘城头,张巡的兵士们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人上, 
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兵士们粗粗一点,竟有几十万支。这样一来,城里的箭 
就不用愁啦! 
    又过了几天,还是像那天夜里一样,城墙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 
的兵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认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大家谁也不去理 
它。 
    哪儿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并不是草人,而是张巡派出的五百名勇 
士。这五百名勇士乘叛军不防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要 
想组织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几万叛军失去指挥,四下里乱奔,一直逃到十几 
里外,才喘了口气停下来。 
    令狐潮一连中计,气得咬牙切齿,回去后又增加了兵力攻城。张巡派 
他的部将雷万春在城头上指挥守城。叛军看到城头出现了一个将领,就放起 
箭来。雷万春没防备,一下子脸上中了六箭。他为了安定军心,忍住了疼痛, 
动也不动地站立着。叛军将士认为张巡诡计多端,这一次一定又放了个什么 
木头人来骗他们。 
    后来,令狐潮从间谍那里得知,那个中箭后屹立不动的“木人”就是 
将军雷万春,不禁大吃一惊。令狐潮在城下喊话,请张巡见面。张巡上了城 
头,令狐潮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