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光的所在-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光彩。就以耶鲁大学为例,它附近的墓园就葬着历代耶鲁名流。耶鲁前任校长,也当过驻英大使的布鲁斯特(Kingman Brewster)即在这里。墓志铭上面所写的是他一生的信念与成就。他当得上一代教育家的美名:认为所有的人都纯正无邪,不只是法学上的概念。它是一种精神上的慷慨大度,假设所有的陌生人都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坏的。由布鲁斯特校长的墓志铭,就让我想到已故美国桂冠诗人宾?华伦(Robert Penn Warren)晚年所写的名诗《并非死亡》。宾?华伦的诗原本即富有深邃的知性光彩,到了晚年,更蜕变为一种对死亡的神秘渴慕。死亡是浩渺的夜空宛如飞逝的碎片般归于永恒。死亡是彷佛阳光般形式的完美。对宾?华伦而言,人生的追求就是由浑沌归于洞识,由骚乱归于宁静合一的过程。他的诗开首的几句就可概其其余:并非死亡,只是承载着智能的重量何等漫长且痛苦始得以到达此境。读宾?华伦的诗,再回想布鲁斯特的墓志铭。我忽然惊觉到,已好久没有再到墓园散步了!  





    正文 秘密的记忆盒子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4 9:39:16 本章字数:947


    秘密的记忆盒子
    梅。艾考特(Louisa May Alcott; 1832…1888)所写的《小妇人》,是一部很好的亲情及成长小说,里面有许多琐碎的细节,很能反映十九世纪普通家庭的种种温馨。
    印象最深的,乃是那个时代,子女众多的家庭,总是喜欢在家里编墙报以相互取悦。每个人也都会有一个藏着自己秘密的箱子。那是家庭和自己记忆的一部分。里面都不可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将来一旦从阁楼将箱子找到打开,一大半的人生就靠着这些琐琐碎碎的小东西,而重新活了回来。
    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箱子。《麦迪逊之桥》里,那个妈妈也有这样一个小箱子,那是她感情的秘密遗迹,只能自己守护着,没有别人可以分享。记忆因惘然而伟大,箱子里的每个小东西其实都是每个生命志的纪念碑柱。
    而我曾有过一个遗失掉的纪念饼干盒。它藏着我早年求学离家前的种种记忆。小学那个小女生所写的字条、拔下来的牙齿、少年期未寄的情书、几张父亲残存的照片、初高中的发榜通知单,和那个时代扣在制服上的学校标志。一大堆琐碎的小东西,但它们却都在旧宅拆除的混乱中无人理会的消失了。
    后来,我又有了新的秘密盒子,琐琐碎碎的小东西更多了。虽说年岁渐增,但每当摩挲之余,仍难自已。
    我的秘密盒子里有她的几丝头发。那是以前帮她拔白发时留存到今的回忆,好多好多年都已过去了,每次看到那几缕发丝,过去的种种就彷佛都走回到眼前。 每件小东西都是个大记忆。有她手绘的耶诞卡片;她自己动手剪出来的剪影;一起捡回来的橡树种子;好几个她给的小水晶。后来因误会闹翻了,说要退回所有的信件和照片,我则留下了唯一的那一张。那是她白衣白裙的青春岁月。
    记忆之所以美好,乃是它在停止之处就不再随着时间而折旧,到了后来,甚至时间的痕迹都被抹尽,而变成一种纯粹的形状。记忆里的人不会衰老,记忆里曾发生的过去也就像画面停格那样静止下来。记忆就像作文时写到“从此以后”就把笔停了下来,一切都变成了虚虚悬着的白茫亮光。记忆注定不能分享,也无需被分享。
    我有一个秘密的小盒子,秘密的守护者。其实就在守护记忆的同时,我真正守护的,不过就是那个未曾实现过愿望的自己!





    正文 回想租书摊贩的日子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4 9:39:17 本章字数:1002


    回想租书摊贩的日子
    最近看了一则报导和一本书,勾起了小时候流动租书摊的回忆。
    民国四十年代的台湾,多数人都相当贫穷,老式的真空管收音机都已是奢侈品,更没有闲钱来买书,于是,逐出现流动租书摊这种行业。许多人的课外阅读经验都由此开始。
    记忆中的流动租书摊,是一台略大的板车,钉着几排书架。摊贩老板踩着它,每周一次到我们村里租书,从下午一直到晚上,都停在村口广场,儿童书则可现场席地而坐阅览。那个时代没甚么娱乐,阅读小说漫画已是最大的消遣。但是,这种流动租书摊并未持续太久,就被村里人自己开的租书店取代。我一直怀念租书摊夜晚时分所点的臭臭底电石气灯,想着都会泛起一阵思古的幽情。
    而流动租书摊似乎也不是台湾的发明。德裔美籍的前代重要学者罗文塔(Leo Lowenthal)在《文字?俗民文化及社会》一书里说过十八世纪的英国俗民文化。当时的英国刚开始走向现代,文字出版也刚起步,而人民却无太多闲钱买书,于是租书店性质的“流通书馆”遂告应运而生,它早期有一些也采流动租书摊的形态;除此之外,诸如理发店等也都会买书,让等候的客人阅读。租书行业兴盛的那个时代,也是英国文字快速发展的时代。租书所造成的阅读行为,甚至还影响到写作及出版装订的模式那个时代的小说都写得较长,分成上中下三册装钉,如此说能让租书业者和作者有较多收益;它正如同台湾的租书时代,武侠小说都写得极长,但却分成十册装钉,每本都薄薄的,一天就可阅读十几本。
    而到了今天,差不多的国家都已不再有租书这个行业了,台湾的租书店也快速的没落中。相反的,则是类似行为却在非洲刚要开始。非洲的肯亚内陆非常贫穷,加以在沙漠中,车辆无法穿越,当地人别说阅读,甚至连小学教科书都不够用。为了解决内陆的阅读问题,肯亚政府还推动“流动图书馆”计划,该计划的独特,令人惊奇。
    肯亚的“流动图书馆”,由职员牵着三匹骆驼而成,前面的骆驼驮着两口箱子,装了大约五百本书。第二匹则驮着露营的营帐等、第三匹则是准备换手的骆驼。一人三骆驼,就这样跨越沙漠,为要读书的人服务。由肯亚的“流动图书馆”,可见对世界上许多贫穷国家的人,读书是多么艰难而珍贵的事!
    由台湾以前的流动租书摊贩,到肯亚的骆驼“流动图书馆”,我们怎么能不更加珍惜现在这种良好的阅读机会呢?





    正文 诗是等待着的邂逅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4 9:39:19 本章字数:943


    诗是等待着的邂逅
    从小就喜欢诗,不但读,而且写;有阵子还笨拙地核对着词谱韵谱学填词,而后,既兴奋又羞涩地偷偷塞给仰慕的女生,焦灼地鹄候着难以预期的回信。
    这就是诗的到来,它经常和懵懂的情感启蒙相连。那是个绝大多数人都会经过的人生阶段,我们对刚刚萌芽的情愫充满了好奇、向往与不安,于是就用诗来表现这种不知能向谁说的朦胧。人生只有初恋时最像诗人,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姿势都敏感至极。诗是人们学着用语言表达真实自己的开始。
    我总怀念那段诗之年纪,周遭的一切似乎都有了意义,口袋里放着随时作札记的小纸片,经常一掏就是一大迭。爱诗虽然难免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况味,但心灵变得敏锐而且能去感觉别人,则无疑是诗的恩赐。当年纪更增,与诗告别,生命被其它例行的名缰利索捆住,这时候,失去的不再只是诗而已,却是能去感觉的能力和那一分素朴的善良。
    多年之后,有次在街道上远远望见一个走近的人影,彷佛就是那个昔日为她写诗写到颠狂的残损记忆,一阵昏厥和惘然,不是为了那未完成的爱恋,而是为了那已无法返回的诗的岁月。
    诗是情感细胞的起源,十二世纪的欧洲人规定必须读诗写诗,不能说没有微妙的道理。当代美国诗人盖瑞?史耐德(Gary Snyder)有一首短诗《我的诗如何来到》:
    它鲁莽地撞进
    夜岩堆上,停驻
    瑟缩在外
    离着我的篝火
    我走前去与它相会
    在这光之边缘
    史耐德的诗深受唐代寒山子以及日本俳句的影响,语句精纯无比,直透事物本质。他把诗看成是旷野里的一匹小兽,夜晚鲁莽但又好奇,却也不安地闯入露营者的营地,远远站在篝火的跳跃火光之外,在那里羞涩地逡巡。它在那里探讯,一如诗在人生的门口张望,需要人们走向前去邂逅,营火的光之边缘所躲藏的是旷野的奥秘。
    这是一首极好的哲理诗,而无独有偶的是,法国当代人类学家利瓦伊?史特劳斯也说过:“艺术与诗,是二十世纪想象的国家公园。”
    无论比喻成“想象的国家公园”或“露营的野地”,诗都是丰富的未知。它在那里等着人们相会。





    正文 不能面对的小小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4 9:39:20 本章字数:991


    不能面对的小小
    小时候,家里养鸡,从清晨放鸡、喂食到黄昏收笼,都是我的工作。鸡会认人,会围着啄啄喧闹,连成一条小小的感情线。
    因此,当鸡长大拿出去卖,或过年过节,我总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哀伤不已,并因此而拒吃鸡肉多年。那是刺人欲痛的小小死亡。它伤害到了童稚的心灵。
    小时候,也养过一只小猫,黄白斑纹的家猫。后来它失踪了,村前村后到处搜寻无着,大家哭了好多天。那时乡下还作兴将猫吊死在树上,住家很远处有片杂林,常见被吊死的猫咪,我还特地走去寻找,也未见下落。过了好久,村后蔗园收割已完,去玩耍时看到一张枯干的黄白斑纹猫皮,为之大恸。从此以后,我就拒绝再养任何动物,不为别的,只是不想再经历那种小小的死亡。小小的死亡由脆弱、无助、溺爱等组成。正因它的小小,反而更能钻进感情的缝隙,不易忘去。
    而这种对小小的死亡的恐惧并不容易传递。我的小孩从很小开始,就黏着说要养这个那个宠物,但都被我拒绝,因而招致他们的抱怨,说老爸没有感情。稍早前,因为读书而住宿在外的小孩自己养了一只波斯猫,但因照顾不来,只好拿回来养,让我又回到了自己孩童时养猫的过去。每天都和它玩耍、逗弄。但经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