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出击和炮火袭击,虚张声势,而把新西兰师从南部战场上撤回来,留作后备打击力量;另外,他又把第十三军的第七装甲师从南面调到北线,以加强北面的攻击力量。
  到 26 日为止,第八集团军和敌军已经进行了 5 天的鏖战。战场上烟尘滚滚,炮火连天,英国的沙漠航空队,在空中穿梭来往,把炸弹倾泻在凶猛冲击的德军坦克群中。双方的步兵处于犬牙交错的胶着状态。敌军拼死顽抗,毫无撤退的迹象。蒙哥马利看到想要按照原定的计划,在敌人阵地上打通一条走廊,希望并不太大。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名叫“超级冲锋”的作战计划。
  这个作战计划,是把打击力量突然转移到北海岸一带。蒙哥马利看到敌人集中兵力,堵住了第三十军的前进路线,就打算出其不意地突破敌军沿海一带的防线。因此他命令澳大利亚师加紧向海岸方面攻击,准备沿着海岸公路发动大规模的行动。
  可是,蒙哥马利的对手隆美尔不愧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名将。隆美尔对英军的企图已经有所觉察。正当蒙哥马利调集步兵和装甲部队,准备突破敌军的防线时,隆美尔却已经把他的后卫部队第二十一装甲师与第九十一步兵
师,调到北海岸,准备同英军决一死战。
  这时英军侦察到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情报,他们发现德军与意军的防线衔接处在腰形山脊的北坡,那里正是敌人防线的薄弱地带,因此蒙哥马利马上决定重新部署力量,向该处发动猛烈的攻击。
  10 月 30 日夜间,澳大利亚师首先出动,他们战胜了疯狂抵抗的敌人。一直挺进到了海岸公路一带。然而,德国的装甲部队立即进行猛烈的反攻。一连 3 天双方在该地反复争夺,杀得难解难分。
  蒙哥马利看到德军的主力已被压制在北海岸一带,就于 11 月 2 日半夜,派新西兰师向敌人的薄弱地带冲击。战斗非常激烈。英军第九装甲旅冲在前面开路,敌军的反坦克炮猛烈向英军的坦克射击,夜空中腾起一团团火焰,战场上响彻着地雷的爆炸声和炮火的轰响。新西兰师的步兵尾随在坦克后面向前挺进。第九装甲旅虽然遭受到重大的损失,却摧毁了敌军多道威力强大的反坦克炮防线,终于打垮了敌军最后一道反坦克炮屏障,穿过了打通的走廊。
  隆美尔已经觉察到蒙哥马利的意图,急忙把德军第二十一装甲师调来进行堵击,然而已经太晚了,因为英军第一装甲师已经紧跟在第九装甲旅之后穿过了走廊,在此同时,苏格兰第五十一高地联队师也向南推进,不断扩大已经突破的缺口。
  德军第二十一装甲师疯狂向英军反攻,正遇上英军的第一装甲师。这是整个战役中最猛烈的一场坦克战。2 日早晨,隆美尔调来许多大炮和反坦克炮,并出动大批的德军和意军坦克,进行凶狠的反扑。英军和坦克的沙漠航空队的轰炸机在炮兵的配合下,给敌军以有力的反击。双方经过两小时的搏斗,敌军才暂时停止了攻击。但午后不久隆美尔又增加新的装甲师和炮兵,发动第二次反攻,经过激战,英军又打退了来犯的敌人。隆美尔两次反攻都未得逞,而且损失惨重,他再也没有力量封住被英军突破的防线了。他知道,英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冲进缺口,并在他后面成扇形展开攻势。他必须赶快把部队撤走,否则他的非洲军将被第八集团军全部歼灭。
  经过 12 天的战斗,阿拉曼之战于 11 月 4 日结束了。非洲军遭受了极其重大的损失,不可一世的德国装甲师只剩下了 30 多辆坦克;非洲军司令冯·托马等 9 名将军被俘;德意部队伤亡 2 万人,3 万人缴械投降。第八集团军取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
  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之后,晋升为陆军上将,并被授予巴思骑士勋章。
  这时,隆美尔的部队继续往西后撤。为了彻底把非洲集团军赶出北非,第八集团军开始奋力追击。然而,在范围相当狭窄的战场上,尚未完全后撤的敌军和英军的先头部队时常相互搅混在一起,情况相当混乱,蒙哥马利及其参谋人员不容易及时了解到战场上情况,所以要在这种不明情况的混乱状态下组织快速的追击,并非易事。此外,隆美尔这个绰号“沙漠之狐”的沙场老将,惯于在后撤时使出回马枪的手法,反败为胜,英军以前曾在这一点上吃过他不少亏。所以,深有戒心的蒙哥马利宁愿谨慎从事,而不肯冒险。他没有同意戈特豪斯率领其第十装甲师去攻占位于隆美尔后方的塞卢姆和托卜鲁克、把德军围歼在海边的建议。
  蒙哥马利的追击计划,第一步是向阿盖拉进军。蒙哥马利派第十军为追击的先头部队,让第十三军清理阿拉曼战场,并负责收容敌军的俘虏,而把第三十军暂时留下来进行整编。在此同时,他还要求英国空军在利比亚西北
沿海一带建立新的机场,以支持他的进军,并保护在地中海航行的运输军火和给养的英国船队。
  第三十军经过整编以后,接替了第十军的先锋任务,迅速向西挺进,迫近了阿盖拉阵地。从 11 月底起,英军一方面同敌人对峙,一方面进行攻击前的准备工作。
  12 月 15 日,英军在猛烈炮火的支持下一面从正面发起进攻,一面派出新西兰师包抄隆美尔的后方。经过两大的激战,英军攻下了阿盖拉,隆美尔的非洲军不得不后撤到布埃拉特阵地。
  蒙哥马利追击的第二步计划,是向的黎波里进军。隆美尔企图据守布埃拉特防线,以阻止英军的前进。蒙哥马利原计划于 1 月初突破隆美尔的防线,然后一举冲向的黎波里。为此,他得为装甲部队的 450 辆坦克贮备充分燃料,以便这支装甲部队能够从布埃拉特一口气冲刺 230 英里,直达的黎波里。可是,1 月 3 日却起了一场风暴,破坏了班加西港口的设备,使原定的运输任务无法完成。蒙哥马利当机立断,命令第十军出动,把后勤物资从托卜鲁克港口经陆路转运到班加西。于是在经过紧张的准备工作之后,第八集团军在1 月 15 日开始对布埃拉特发起进攻。
  这时,隆美尔已经精疲力尽,为了避免被包围和被彻底歼灭的危险,他不得不再一次向后撤退,率领他的部队进入突尼斯的山区。通往的黎波里的道路已经完全打开。第八集团军的苏格兰第五十一高地联队师一马当先,第八集团军于 1943 年的 1 月 23 日凌晨进入了的黎波里。
  英军攻克的黎波里之后,需要进一步向突尼斯山区推进,因为隆美尔凭借突尼斯山岭的天然屏障,在那里负隅顽抗。隆美尔在马雷特建立了一条坚强防线。这时英德双方的战线性质发生了变化,蒙哥马利己处于外线作战的位置,而隆美尔却躲在山区里,可以集中兵力,随时出击。当时美国第二军在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边界的卡塞林一带,受到隆美尔的猛烈袭击,狼狈不堪。
  根据盟方 1 月份召开的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决定,第八集团军以及参加“火炬”行动的部队由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总司令,由亚历山大将军担任副司令。为了减轻德军对美军的压力,亚历山大命令蒙哥马利加紧向隆美尔进攻。
  不过蒙哥马利还是谨慎地从事进攻前的准备工作,他一面集中力量清理的黎波里港口,以解决后勤物资的运输问题,一面提防隆美尔的突然反扑。
  3 月下旬,蒙哥马利已经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进攻马雷特防线的战役开始了。马雷特地形十分险要:它东临大海,西面即是马特玛塔山,而马特玛塔山以西则是一片难于逾越的茫茫的沙海。蒙哥马利认为对敌人防线进行正面的攻击不易成功,而且牺牲太大,唯一办法是通过马特玛塔山以西的沙海进行迂回包抄,前后同时夹攻,才能取胜。
  蒙哥马利派出新西兰军队进行西翼的包抄,同时调集第三十军的兵力于3 月 20 日晚间进攻防线的东翼。战争开始时,在敌人防线正面的英军不仅毫无进展,而且进行迂回包抄的新西兰军队,也遇到德军第二十一装甲师及意大利部队的阻击。蒙哥马利立即随机应变,把第十军的第一装甲师派往支援新西兰师进行闪电式的攻击,再派遗印度第四师在中部开辟一条新的进击线,向马特玛塔山进攻。
  第十军和新西兰师在西翼的闪电式突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敌人急忙从防线东翼抽调援军赶来堵截,已经为时太晚,到 3 月 28 日上午,英军已经
占领了马雷特防线。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空军与地面部队紧密地配合,粉碎了敌军的抵抗,俘获敌人达 2500 名。
  蒙哥马利再接再励,继续向前挺进,于 4 月 6 日在加贝斯北部同残余的敌军又鏖战了一天,俘敌 7000 名,并于 4 月 8 日占领了斯法克斯。非洲的战争已到了快要结束的阶段。英国的第一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以及美国第二军,对德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形势,蒙哥马利把他的第七装甲师和经验丰富的一部分军队派往第一集团军帮助作战。5 月 6 日,第七装甲师发动猛攻,突破了敌军在突尼斯以西的防线。突尼斯最北端的比塞大港于 5 月 7 日被占领。5 月 12 日;敌军停止了抵抗,被俘的敌军达 24.8 万人。非洲集团军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全都落人了盟军的手中。非洲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蒙哥马利把隆美尔赶出了北非,并把他的军队全部歼灭在突尼斯,建立了赫赫战功。
  蒙哥马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除了他本人的指挥和组织才能以外,还应归功于他手下的一批得力的助手。他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参谋长德·甘冈和一位消息灵通的情报官员比尔·威廉斯,在还有许多勇敢善战的指挥官。这些人在击败隆美尔的战斗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亚历山大将军在后勤方面给了蒙哥马利以大力的支持。
  然而,蒙哥马利的性格与一般人不同。他不善应酬,遇到军事上有不同意见时,往往争论不休、固执己见,因此跟同级的军事长官们相处得不甚融洽,甚至对某些平庸无能的上级也往往流露出轻视的态度。亚历山大将军是他的老朋友,曾经因为他这种不台时宜的脾气,做了不少调解工作。
  1943 年 4 月,蒙哥马利接到命令要同美国军队合作,去进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美国陆军刚参加战争不久,经验不足,然而他们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并曾把大量的武器供给英军,击败了隆美尔,因此,他们在英国人面前或多或少流露出一种得意的神色。蒙哥马利手下的第八集团军,则由于战功卓著、经验丰富,而瞧不起在突尼斯作战中初出茅庐的美国军队。然而美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与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都很注意团结合作,所以双方立即投入了西西里战役的准备工作。
  西西里战役是盟军第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战役的代号是“赫斯基”行动。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盟军的总司令,亚历山大被任命为副司令兼西西里军事行动的地面司令官。
  “赫斯基”行动的作战计划早在 2 月份就已开始研究了,那时突尼斯的战争尚未结束,英美双方决定,除了由美方抽调 3 个陆军师、1 个装甲师和 1个空降师以外,英方将派遣第八集园军并从加拿大调遣一个师来参加这次战役。
  亚历山大将军指定由蒙哥马利将军率领第八集团军,对锡拉库扎以南的滩头进行攻击,在此同时,美方则由巴顿将军率领美军第七集团军进攻南部杰拉一带的滩头。亚历山大将军则统一指挥这两个集团军。同时,英美方面在马耳他岛赶建机场,以便出动空军,对驻守在西西里岛的意军和德军进行轰炸。
  7 月 10 日,英陆军及空降部队在锡拉库扎登陆。同时,美军在杰拉海滩也投入空降部队和陆军建立了桥头堡。西西里岛的敌人把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西西里岛的西端,以为盟军会从那里进攻。蒙哥马利在锡拉库扎登陆以后,
迅即向北推进,直插西西里岛东北端的墨西拿港口。目的在于切断西西里岛与意大利本上的联系。于是敌人马上调动兵力阻击蒙哥马利。蒙哥马利的部队在接近埃特纳火山的山地时,遇到敌人凭险顽抗,一时无法前进。于是他集结增援部队向西进行迂回包抄的行动。巴顿则一方面向西西里岛中部猛攻,一方面在左翼派出一支机动部队,沿岛屿的西缘迅速挺进,于 7 月 22日攻克了北部的巴勒莫,继续向墨西拿方向进军。
  到 7 月底,西西里岛上的绝大部分意大利守军都已逃回意大利,唯有埃特纳火山一带的德国守军,凭借山脊的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但英国第八集团军及美国第七集团军已经形成包围圈,准备对埃特纳山地的敌人进行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