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江山-第8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公主两位兄长那里一连碰了两颗钉子当真有些心灰意冷。可她又不想就此放弃,只能继续发动自己一派力量通过诤谏营救魏元忠和高戬,至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共同对抗二张那是想都不用想了。

可以团结大力量就是太子和相王,太子和相王不愿出面,太子派和相王派就形不成合力除了太平公主人,就只有本属于太子派且与魏元忠有私交那些大臣出面,太平能够联络力量只剩下梁王了,可梁王会为他们出面吗?

这个问题结果不问可知,所以太平公主根本没有尝试联络武三思。徨无计、心力憔悴之际,太平公主来了杨帆家。

太平并不知道杨帆掌握着一支极其雄厚政治力量,这支力量主体虽是世家和士子阶层却可以透过千丝万缕联系向政坛施加巨大影响。她只是软弱无力时候,本能地想情郎这里得到一丝慰藉。

此时奉宸监里,张氏兄弟也正紧张地商议着对策。他们事先没有预料到会引来群臣如此强烈反弹,如果他们早知群臣反应会如此激烈,或许他们就不会把高戬列为谋反同谋了。

而今,魏元忠和高戬狱中完全否认强加给他们一切罪名,如今三法司已经没有周兴、来俊臣、索元礼那样酷吏,三法司官员们大多心向李唐,他们不会大刑逼供,甚至还默许狱吏们为魏元忠和高戬内外沟通声息。

魏元忠和高戬知道群臣正奔走营救后,他们狱中态度是坚决。武则天命三法司提审了几次,都没有拿到两人一句口供,魏元忠是反戈一击,援引当年武则天御前召见被来俊臣诬陷谋反狄仁杰等七大臣,亲自询问案情旧例,要求御前与二张对质。“巧很”,宋等朝臣也恰此时进谏,要求廷辨,以明是非。

武则天无奈之下,只得答应廷上让举告一方与被告一方当众对质,以判明魏元忠和高戬是否有罪。随着身体衰老和jīng力衰退,武则天对朝堂掌控力确实越来越差了,换作十年前,她怎会被朝臣们逼得这般“狼狈”。

自朝堂下来,武则天马上把此事告诉了二张,罪名是他们提供,他们自然要负责提供证据。张易之和张昌宗一听就着了慌,他们谋反罪名本就是捏造,真要较真,哪有真凭实据。

两人密议一番,张易之道:“咱们必须得找个人证,有供词,有人证,才能定他们罪!”

张昌宗松了口气,道:“这事儿好办,我让马韩出面做人证,叫他一口咬定魏元忠和高戬,就说亲耳听他们说过那些大逆不道话不就成了?”

张易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糊涂!马韩是咱们奉宸监人,让咱们人出面做人证,你说天下人能心服口服么?”

张昌宗摸了摸下巴,迟疑道:“要不,咱们重金收买?坊间有许多亡命泼皮,只要咱们出得起价钱,他们一定······”

张易之又打断了他话,道:“一个泼皮,居然听见过当朝宰相说过什么,可能么?”

张昌宗瞪眼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那你说怎么办?”

张易之沉吟半晌,断然道:“张说!咱们让张说出面!”

张昌宗一怔,讶然道:“张说他肯么?”

张说此时官居凤阁舍人,张说年及弱冠就高中进士,殿试廷策时,他策对又被武则天评为第一,乃是当今世上有名大才子。此人与高戬素有交情,要让他出面指认老友谋反宗不免有些含糊起来。!

张易之却道:“正因为张说与高戬私交不错·再加上他官声素来卓著,由他出面指证话,才能成为有力证据。”

张昌宗苦笑道:“这我知道·可是张说肯为咱们做人证吗?”

张易之道:“虽然张说与高戬有些私交,不过两人政见一向不合,我想······他们之间怕也谈不上有多么深厚交情。”

张昌宗神sè一动,急忙问道:“竟有此事?”

张易之点点头,道:“高戬曾经想引见张说与他一同拜入太平公主门下,可张说却不肯答应。后来因坊间有关于太平蓄养高戬等人为面首流言蜚语,张说便以此为由,疏远了太平。

我们编撰三教珠英时,张说出力甚巨·我也没有亏待了他,正因编撰三教珠英,他一个没什么背景后台人才荣升凤阁舍人·这算是我于他一段恩情?如今,我们只要许之以高官厚禄,他未必就不会为我们所动。”

张易之对张昌宗附耳私语道:“你去·先把他找来,到时候,我利诱,你威逼,咱们两个双管齐下,他若答应做人证,高官厚禄任他选择·他若不答应,那就断了他前程·不怕他不乖乖就范!”

张昌宗连连点头,随即就离开奉宸监,亲自邀请张说去了。

※※※※※※※※※※※※※※※※※※※※※※※※※

杨帆获悉当朝宰相被捕,这可是近几年来不曾发生过大事,杨帆赶紧入宫了解详情。他有千骑将军身份,出入宫闱比皇亲国戚们还要便利,很就从婉儿那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杨帆从宫里出来,刚刚回到府邸,莫玄飞就凑上来小声道:“阿郎,太平公主来了。”

莫玄飞知道自家主人与太平公主之间暖昧,是以声音放得极小,杨帆一怔,低声问道:“她哪里?”

莫玄飞向那花草繁盛处一指,杨帆会意,便转身往矮山上登去。一座红sè五角小亭中,小蛮正陪着太平对坐聊天,亭边枝繁叶茂,碗口大奇花沉甸甸地垂她们身侧,两女却比鲜花还要娇丽。

看见杨帆自小径上分花拂柳地走来,小蛮马上盈盈起身,娇声唤道:“郎君。”

杨帆向她点点头,又对太平笑笑,拱手道:“殿下来了。”

小蛮向他微微一笑,柔声道:“郎君陪殿下小坐,奴家去准备酒菜。”

小蛮向太平告罪一声,便姗姗离去,杨帆她刚刚坐过位置上坐下,看看太平神sè不愉,便笑了笑道:“怎么,因为高戬被抓事不开心了?”

太平恨恨地道:“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二张这分明就是冲着我来,这件事,我绝不与他们善罢甘休。”

杨帆叹道:“说起来,魏相xìng格也是太耿直了。既然对二张弹劾无效,天子维护之意明显,那就暂且隐忍嘛,何必把对二张厌憎表现那么明显,如果他们肯虚与委蛇,二张又怎会铤而走险?现可好,二张只是丢了个小丑,他们却吃了大亏,真是不智。”

太平白了他一眼,娇嗔道:“这叫什么话!若非早知你为人,只听你这番话,我还以为你是二张一边呢。

杨帆笑着安慰道:“好啦好啦,事已至此,你生气也于事无补,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太平赌气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眼光放不长远!”

说到这里,她忽然察觉杨帆话中有话,不禁讶然抬眸,道:“眼光放长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帆此番进宫已经打听明白,想要杀一儆百人就是武则天本人,二张只是一个执行者,这官司怎么打?

杨帆便道:“你呀,你以为什么人都敢胡乱诬陷他人谋反么?当初周兴、索元礼一班人敢动辄以此为理由铲除大臣,那是因为皇帝也需要他们这么做。至于来俊臣,那是疯狗一只,不可以常理来揣测了。你看二张像来俊臣一样疯么?”

太平公主何等慧黠,杨帆虽然说含糊,太平公主却一听就懂,不禁失声叫道:“你是说,此事乃母皇授意?”

杨帆轻轻叹了口气,没有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是沉吟着道:“二张此番有备而来,你想救高戬,很难。”

太平公主咬了咬嘴唇,道:“难也得做,我能坐视不理么?”

杨帆道:“壮士解腕,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不然,本该断一指,你却要连手臂都葬送了,此智者不为之事!令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忍得一时之气,来rì才会有有力反击呀。”

太平公主扭过身去,默然不语。杨帆没有再说话,只想让她好好想想,谁知片刻之后,却隐隐听见抽泣声音,杨帆急忙站起,走到她身边一看,只见太平泪水涟涟,不禁慌道:“令月,你这是干什么?”

太平泣声道:“人家欺到我头上来了,你不替你女人撑腰,却只会一味劝我罢手。你们···…你们这些臭男人一个个都只会明哲保身,难道这天下该让我一个女人来netbsp;杨帆讶然道:“你们?”

太平负气地一挣他肩膀,道:“人家两位兄长是这样,你也是这样,都是胆小鬼!”

杨帆恍然,轻轻揽过她香肩,真情流露地道:“如果能够帮你,你以为我不肯么?经此一事,于你确实有所伤害,可宦途险恶,哪有一帆风顺,如果有那意志不坚,因为小小挫折便弃你而去另谋高就,你便把他笼络到门下又何堪重用。”

太平气苦地道:“那我就这么忍了?”

杨帆道:“忍了!忍得一时之气,方成长久之功!眼下看来,寻常罪名是根本奈何不了他们。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有成功可能。此之前,你一定要忍!”

任是太平惊才绝艳,气傲心高,杨帆面前也得伏低做小,听了杨帆这番话,太平思来想去,犹豫良久,终是委委屈屈地点了点头。

正文第一千七十三章取舍之间

张说从奉宸监里出来,心事重重,就连御史中丞宋面走来他都没有看到,宋心生奇怪,主动向他打了声招呼,张说这才如梦初醒,赶紧站定,向宋施礼。

宋看他神思恍惚,便道:“道济,你身体不舒服么,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张说强笑道:“承蒙中丞动问,张说无恙,只是······只是小感不适。”张说也无心多言,向宋客套几句,便拱拱手告辞离开了,宋看着他背影,疑惑地摇了摇头。

张说是编撰《三教珠英》主要功臣,因此与二张建立了比较密切联系,虽然这种联系主要是公务上。今日张昌宗亲自邀请,张说很是惊讶,他可没有想到二张邀请,竟是这样一个目。

张说从心底里是不愿意做这个小人,可是面对权势熏天二张威逼利诱,张说又不知该如何应对。

张说没有什么雄厚家世背景,他父亲只做过一任洪洞县丞,他能有今日,完全是因为他出众才学和自身努力,如今他才三十出头,就已官拜凤阁舍人,前途可谓十分远大。

这也正是张说不愿意拉帮结派,不愿接受好友高戬引荐,投入太平门下原因。他为人谨慎,不想如今错综复杂、形势难明情况下投入任何一派。他只要做好本分,不管谁登基,凭他良好官声政绩、出类拔萃才学本领以及清白政治背景,都会得到重用。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这场风波终于还是波及到了他身上。张易之对他许下厚利,只要他答应做证,事成之后,保他一个侍郎之职,只要先到六部做一任实权握侍郎,他就有机会晋位宰相。

虽然张说对自己仕途一直很有信心,可是对于宰相这个终极目标,他也不敢有太多奢望·他估计,就算宦途一帆风顺,成为宰相也得是他六十岁以后事,他至少还得奋斗三十年。张易之承诺·把时间缩短了二十年。

这个条件确动人,可若只是利诱,还是不能打动张说,张说不愿为此背上一个一生洗之不去污点。可张昌宗同时还对他进行了一番威胁,如果他不肯照做,就贬他到岭南,终老于县丞任上。

就凭当今女帝对二张宠溺·张说相信他们说得出做得到。张说不肯投入任何一派,确令他地位超然,恰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没有后台撑腰,二张可以把他捧上天,也能一脚踩他下地狱。

正是因为这个威胁,张说才软硬兼施之下答应二张,愿意为他们做证。但是刚一离开奉宸监,张说就清醒过来。他从小所受儒家教育、君子之说,不容许他做出这种没有品格事情。而且他也不看好二张未来,如果从此绑二张战车上······

然而不答应他们,眼下这一关就过不了。张说愁肠百结·着实难以取舍。没有人知道他与二张这番密议,张说也不愿与人商量,他心事重重地回了家·思来想去,竟是整整一夜都没合眼。

※※※※※※※※※※※※※※※※※※※※※※※※※

次日没有早朝,武则天长生院单独召集太子、相王、梁王及众宰相作为见证·让原被告当堂对质。满朝文武闻风而动,虽未奉诏,不能进入长生院,却都聚集长生院外,翘首等待事情结果。

上殿以后,对于二张指控,魏元忠和高戬自然还是一口否认·二张却言之凿凿,双方争执不下·姚崇越众而出,对武则天道:“陛下,二小所言,无人证、无物证,不足以判定宰相有罪!”

这句话本该由太子来说,可李显自从一上殿,就像只生了病鹌鹑似站那儿,垂眉耷眼,一言不发。武则天淡淡地道:“可是朕听说,此案却有一位关键人证,足以证明元忠、高戬有罪!”

此言一出,殿上众官员和魏元忠、高戬都是一惊,武则天扬声道:“来人,宣凤阁舍人张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