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5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从典是在四年前升任的外务部大臣,他的前任宋关前可是把持了外务部二十几年,虽然中间也有几年时间没有担任外务部大臣的间隔时间,但是宋关前真正退出外务部,还是在1888年正式致仕以后。

左从典也是一个老资格的外交官了,早年基本把帝国的几个重要的驻外公使都轮换了一边,担任过驻英公使,也担任过驻美公使,然后还担任过欧洲司司长,再到外务部协办大臣,1886年的中英俄三国的阿富汗问题谈判中,担任中方全权大臣。

乃是外务部里,仅次于宋关前的老资格外交官了。

不过今年的他年纪却是不轻了,今年已经六十二岁的话,没有意外的话,也就只能再干几年,然后就得和他的前任宋关前一样致仕了。

帝国这边虽然没有对内阁的成员任命有着年龄限制,但是从这些年的内阁成员致仕年龄来看,基本上过了六十五岁,就得认真考虑致仕了,而到了六十八岁的时候基本都要致仕了,不然的话,下面一大群人就得开骂你恋栈不去了。

这内阁的各部大臣和协办大臣的位置一共就这么点,而帝国里数以百计的高级官员都是眼巴巴等着里头腾出位置来,如果那些七老八十的人霸占着不愿意让位,下面的人可就会有很大的意见的。

而李鸿章嘛,不得不说金子就是金子,不管是在那个时空里,这才人都是会光了,李鸿章归顺帝国后,早十几年的仕途生涯不值一提,真正在帝国官场里爬起来,是他到广东担任布政使。

后来他就一不可收拾,先后升任广西巡抚,再过来调回内阁担任工商部协办大臣,两年后重新到地方任职,担任的是江苏巡抚。

再到1889年,他被调回内阁,担任工商部大臣。

能够以一个前清重要降臣的身份做到工商部大臣,足以证明李鸿章的才华。

帝国里虽然前清降官多不胜数,里头很多人后来也是活的挺滋润的,但是真正能够做到一省巡抚或者入阁的却是屈指可数,其中李鸿章乃是最出色的一个。

内阁那边选好了随行大臣,然后还有宫务厅,秘书处,以及军方等诸多机构安排的随行人员,太子访问团的总人数达到了三百多人。

这还不算护送太子访问团的一干海军战舰呢,为了护送太子访问团,另外也是为了和其他国家进行军事交流,帝国海军直接派出了一支分舰队随同太子访问团一起出行。

1892年十月十二号,粉刷一新的东星号迎来了太子访问团,随后在帝国皇家海军分舰队的护送下,驶离了上海,直奔欧洲而去。(未完待续。)8

第六百九十七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

189年十月中旬,帝国太子访问团的舰队在金兰湾停靠并进行补给后,多达十三艘的舰队再一次,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帝国的港口进行补给,后续的旅程将会停靠其他国家的港口进行补给了。

由于舰队里大部分都是战舰,所以要停靠什么港口都是先经过事先的沟通,不过这支舰队里虽然多数都是战舰,甚至包括了两艘战列舰,不过这一次的访问是事先经过邀请,所以沿途的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已经事先答应了提供港口的停靠。

只是这支舰队在这些港口停靠的时候,免不了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密切关注,各国对帝国的海军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这一次的访问舰队里,有两艘在他人看起来有些不太一样的战列舰。

这就是炎帝级战列舰的炎帝号和黄帝号。

在1875年到1885的这十年间,帝国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受到了技术障碍,从而导致战舰设计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

当时的三胀式蒸汽机技术不成熟,也这就代表着动力系统无法改进太多。

三百毫米的三十五倍口径火炮迟迟无法完成研发,也就导致了海军得不到预定的新一代主力舰炮。

再加上当时的钢面铁甲装甲的所有潜力都已经被压榨了出来,江南矿务公司和北方煤铁公司等国内多家钢铁企业都是投入巨资研发新式装甲,在八十年代早期也是研发出来了镍钢装甲,但这种纯镍钢装甲的防护效能相对于钢面铁甲提高并不大,而且成本也是比较高昂。

诸多技术停滞不前,导致了帝国在1875年开工建造了少昊级战列舰后,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拿出比少昊级战列舰具有明显优势的战舰设计来,或者有了设计,但是造不出来。

这种尴尬也是影响到了海军的造舰计划,本来少昊级战列舰只打算建造三艘的,分别是在1875年和1876年先后动工,但是在1878年的时候又是被迫追加了两艘少昊级改进型,使得少昊级战列舰的建造数量达到了五艘之多。⑨⊥⑨⊥⑨⊥⑨⊥,m。■。

当时海军本来是准备只建造三艘少昊级战列舰,然后就开工新一代的战列舰,并对新战列舰提出了具体的性能要求,比如搭载三百毫米三十五口径主炮,数量最少为四门,一百五十毫米的速射炮不少于十二门,防护要求拥有等效五百五十毫米锻铁的侧舷装甲,同等四百毫米锻铁厚度的炮塔装甲,航速不低于十六节,十节航速下续航要达到五千海里等主要严苛要求。

因为少昊级战列舰的设计,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前无畏级战列舰的门槛,要想在战斗力上超过少昊级战列舰,那就只能是真正的前无畏战列舰了。

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还是1877年呢,但是经过海军舰政部的那些设计师们计算,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根本无法达到。

因此当时海军只能是按照这些技术条件,然后加大对技术的扶持力度,让国内的一些国防厂商进行研发。

同时由于为了维持舰队的规模,海军的造舰又不能停下,所以只能是规模修改了一番,又是追加了两艘少昊级战列舰,虽然有所修改,但是核心性能变化不大,因此还算是同一级别的战列舰。

1878年和1879年开工了这两艘战列舰后,海军那边就是暂停了新式战列舰的建造,而是把造舰的经费转移到装甲巡洋舰以及巡洋舰,护卫舰,鱼雷舰、布雷舰等非主力船只上来。

为此,海军在1879年的时候,还制定了一个专门的非主力舰扩充计划,要把非主力舰的规模大幅度提高。

1880年到1884年,帝国是整整暂停了四年战列舰的建造。

而等到1884年的时候,经过过去长达十年的技术研发,各项技术先后得到了一定的突破,虽然当时很多技术依旧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进行研发,但是海军那边却是迫不及待的直接设计并开工了新一代的战列舰。

这就是炎帝级战列舰。

这炎帝级的战列舰和以往帝国服役的战列舰有着极大的不同,也和其他国家的铁甲舰一等铁甲舰之类的万吨以上的尖主力舰有着极大的不同。

具体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是该级舰的吨位大幅度提高,该舰的设计吨位就高达一万四千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一万五千多吨。

虽然火力配属上和前级舰少昊级比较类似,但是该舰上的火炮却是最先进的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径火炮,有意思的是当时炎帝号开工建造的时候,这款火炮只有一门样炮而已,一直等到两年后才完整最终的定型然后开工建造,加班加才在最后的时间度上该上了炎帝号的服役。

其一百五十毫米的副炮的数量更是高达十二门,这款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口径的速射炮,在威力和射速上都要远远超过其他的老式同等级舰炮,这款一百五十毫米的副炮,其射速达到了每分钟六发到七发。

和其他还停留在一分钟一发两发的中口径舰队对比,这款副炮的射速就是机关枪!

防护上,该舰的船体采用的当代最先进的表面渗碳镍钢,也就是俗称的哈维装甲,并因为哈维装甲的防护能力比钢面铁甲或者钢甲大幅度提高,所以厚度也可以略微降低,并扩大防护面积。

同时考虑到各国的速射炮都相继出现,五寸和六寸级别的火炮射速太猛,而且交战距离比较近,所以必须扩大防护的面积,以避免被敌人的副炮击中而造成损失,这也就造成了炎帝级战列舰的防护是全面防护。

该级舰的侧舷装甲厚度最厚处约为两百三十毫米,炮塔正面是两百毫米,指挥塔为两百毫米,此外还有一层七十五毫米的水平防护甲板,这种装甲厚度和以往动则三百多甚至四百多毫米的装甲厚度,只有一半左右,但是实际防护效能却是要超过那些老式战列舰的。

动力上采用最先进的三胀式蒸汽机和水管锅炉,这两者相结合给新式战舰带来了更庞大动力的同时,也是让大大节约了燃煤,从而加大了续航距离。

该舰的动力系统,在常压状态下足以提供九千匹马力,强压状态下可以提供一万一千匹马力,而在试航的时候,该级舰的动力输出达到了极限的一万三千匹马力,不过极限状态下非常不安全,所以海军是严格限制了该舰的动力输出只能在一万一千五百匹以下,不能超过这个数据。

澎湃的动力,让该舰在常压状态下就能够跑出十六节的航速,而强压状态下更是可以达到十八节的恐怖速度,其中的二号舰黄帝号更是在最后一次试航的时候,强压通风下功率输出达到了一万三千六百匹,当时的航速达到了恐怖的十八八节。

不管是火力还是防护又或者是航速上,炎帝级战列舰都是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各国,包括帝国自己在内的诸多战列舰,掀起了一番炎帝级战列舰下水服役后,其他国家的战列舰一夜之间全部过时的庞大影响。

甚至直接导致了英国人迅速跟进,建造了君权级战列舰,进而开创了前无畏战列舰时代。

帝国的炎帝级战列舰自从面世后,就是吸引力各国的密切关注,帝国虽然也进行了军事保密,但是一批量就是建造了四艘之多,而且1888该舰首舰,也就是炎帝号在上海造船厂宝山分厂下水的时候,,在长江里头不知道有多少间谍躲在来往的船只上,拿着照相机拍照呢。

以至于炎帝级在下水之初,就是传遍了全球海军,毫无保密性可言。

这种情况也是初始海军开始更慎重的选择在上海、广州等主要港口建造,停靠主力战舰了。

为此,海军那边是大力推动香港军事基地的发展,扶持皇资处在香港投资成立了香港海军造船厂,试图把香港打造为第二个青岛,一个集海军基地和造船基地的综合体。

而更多的主力战舰也是开始从广州、上海这些大城市港口迁移出来,本土方面,从南到北,则是以湛江、香港、基隆港、舟山、青岛、旅顺、海参崴、碧海港等为主。

在海外,则是有两种,一种是拥有主权或者管辖权的租界,比如越南金兰湾、朝鲜釜山、东瀛国横须贺、夏威夷王国的珍珠港、北海国的稚内港。

另外,还有一种则是拥有军事通行权的港口,其中包括附属国的所有港口,比如朝鲜王国、越南王国、琉球王国、兰港国等,这些国家的港口帝国的军舰都可以停靠,然后是和一些国家签订了特殊条约,拥有军事通行权,比如日本三国,帝国在诸多主要港口,比如日本王国的鹿儿岛、长崎、大阪、东瀛国的江户、名古屋、北海国的函馆。

目前帝国海军那边为了军事保密等因素,是全面倾向于金兰湾、香港、舟山、青岛、旅顺、横须贺、釜山这些纯军事港口。

至于上海、广州这些军民混用,没有军事保密条件的港口将会沦为二流的地位。

但是现在的这些改革,都已经掩饰炎帝级战列舰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炎帝号服役的时候,其招聘基本就已经是各国海军的将领人手一张了。

由此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过这看照片,只看些许的文字明,怎么也没有直接亲眼观看炎帝级战列舰来的直观啊。

太子访问团的舰队经过马六甲的时候,后头跟了一屁股的各**舰,有英国的,有法国的,有西班牙的,有荷兰的,甚至一艘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德国人的军舰都是跟在后头。

这些跟在后头的各**舰很光明正大的跟在旁边只有一两千米的地方,然后毫不客气的摆出照相机拍照。

而等这支舰队穿越苏伊士运河,然后进入地中海的时候,舰队的很多人都是被眼前的诸多船只给吓到了。

在苏伊士运河的地中海出海口,赫然是摆着高达二十几艘船只,其中大部分都是挂着英国旗帜的英国船只,也有奥斯曼土耳其、希腊、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奥匈、俄罗斯等一大堆欧洲的海军船只。

在这一天里,基本上能够喊得出来的欧洲国家,都是派出了船只到地中海迎接帝国太子访问团舰队。(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八章 摩天大厦

其中大部分都是英国人的地中海舰队,在中英两国之前的交涉中,英国皇家海军将会在帝国的舰队抵达地中海后,也派出船只加入访问团,然后随行造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