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5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政策说的不好听些其实就是墙头草政策。

因为在西北铁路没有修建完毕之前,帝国在新疆以西地区的实力是非常薄弱的,新疆和浩罕省又是荒芜之地,人口没有多少,农业也不甚达,更别提工业了。

尽管为了支持帝国的实边政策,皇室资产管理处也是投入了不菲资金,在陕甘甚至新疆伊犁就地建设兵工厂,以就近补充当地部队的诸多消耗,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兵工厂的规模普遍偏小,而且当地的原料也是难以满足这些工厂的自足,诸多原料还是需要从东部达工业省份运输过。

由此造成了成本高昂等诸多问题。

说的夸张一些,驻扎在浩罕和新疆两省的帝国6军,所用的每一粒子弹,每一颗炮弹都是需要从要员的中原地区运输而来,运输距离达到了数千公里。

遥远的距离,交通不便,也就造成了二十年来,帝国始终无法在中亚地区保持大量的兵力,因为弹药等物资供应不上,就算送上去几十万大军也是没有什么作用。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唯一的途径就是要等待西北铁路开通!

只是西北铁路越往西修,难度也是越大,而且铁路的运营利润也是越来越低,也就是说铁路公司修筑西北铁路,投资大,所需时间长,而且收回成本的时间非常漫长,甚至还会亏本运营。

帝国铁路公司虽然说是皇室资产管理处的全资公司,并且都拥有帝国唯一的一张铁路专营牌照,事实上垄断了帝国的铁路相关事务。

其选定铁路路线,先修那一条铁路等抉择很大程度上都会考虑到政治以及国防需求,但是帝国铁路公司毕竟是一家正规的商业公司,即便是因为皇资的背景会考虑到政治问题,有些铁路甚至是赔本都会去修建。

但是帝国铁路公司修筑铁路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帝国也不可能说直接从财政里拨付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资金给帝国铁路公司。

这些年来,帝国铁路公司为了满足帝国的交通战略展需求,已经是榨干了自身的每一分资金,行铁路债券,向银行借贷等,筹集到了寻常商业公司难以想象的资金数量,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大修铁路。

如此的帝国铁路公司是凑集到了庞大的资金,其现金加上固定资金,也就是铁路相关资产,其资产规模达到了一点八亿圆。

其资产规模甚至过了皇家银行的资产,帝国铁路公司乃是帝国当代资产最多,雇员最多的企业。

不过帝国铁路公司的负债数字达到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188o年,帝国铁路公司负债高达一点六亿圆,和帝国每年的军费支出相当,这个数字足以买下数以千家的中等企业。

实施金本位后,帝国一金圆可以兑换1。5887克纯金,和英镑的汇率固定为4。6o9,当代帝国国内的普通工人,其年收入大约在一百圆到三百圆左右,一点六亿圆,一百多万人的一年收入。

如果是收入更低的农民,那么上千万农民一年也存不了这么多钱。

由此可见,帝国铁路公司的负债率是非常高昂的,和其固定资产和现金资产也相差不大,当然了了,计算一家公司的市值,并不是简单的计算固定资产和现金,还有诸多比较虚的资产,比如说一段铁路,固定资产也就是那些地皮和铁轨兴许也就只值壹仟万元,但是因为铁路是可以源源不断产生利润的,因此如果要出售这一段铁路的话,那么这条铁路的实际价格是会大大过一千万圆的。

因为一条收益良好的铁路,就是一只不断下金蛋的母鸡,每年都能够带来庞大的收益,比如江南铁路,这条帝国最繁忙的铁路,其利润是非常高昂的,该铁路运营以来,前面不到八年就是收回了全部成本,后面的运营利润就是净利润了。

因此帝国铁路公司的如果打包出售的话,价格肯定是远远不止一点八个亿,兴许三五个亿都难说。

如果用后世的一些市值观念套上去的话,帝国铁路公司的市值起码四个亿以上,这样一算的话,其负债率也就没有多么恐怖了,连百分之五十都不到,比后世共和国的铁总强多了。

不过帝国铁路肯定不会出售股份,因此那些潜在的市值股价是无法体现出来,帝国铁路公司不可能通过出售股份之类的手段来获得资金。

所以帝国铁路公司获得资金的主要手段有三点,一个是已建成的铁路运营利润,这些铁路可以给铁路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虽然一个月两个月不多,但是长年累月下来,却是一个笔非常可观的现金流。第二个就是型公司债券,这种债券在国内有专门的名称,称之为铁路建设债券,利息虽然一般,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安全保值,安全性并不亚于国债。

这种铁路债卷,乃是诸多金融机构都比较喜欢购入的一种投资产品。

第三点,则是直接向银行借贷,这种借贷往往有着极大的利息优惠,有时候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扶持铁路公司到他们那里修建铁路,还会有贴息的政策。

由于负债高昂,每年支付的本息都是上千万,如果再借的话,估计运营利润连本息都还不起了,所以帝国铁路公司也是不敢一股脑再借多几个亿。

资金有限,而帝国正在修建的铁路那么多,除了几条南北、东西大动脉以外,帝国铁路公司还在东部、中原等省份修建大量的铁路支线,这些都是需要资金的。

西北铁路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帝国铁路公司也是不敢一下子砸太多的钱,因此西北铁路建设缓慢也就成为了自然。

西北铁路的西安到兰州段,尤其是宝鸡到天水这一条铁路线,施工难度又非常高,按照帝国铁路公司的预计,预计要到1883年,才能够修到兰州。后续从兰州延续到迪化、再修建到伊犁、浩罕的支线,则是至少需要还需要十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

西北铁路的施工难度,比起深入到贝加尔湖的北方铁路要更高,北方铁路经过的蒙古省、乌台省虽然也算荒凉,运营难度非常大,但总算是一路平原,没有什么大型山脉或者河流阻挡,因此只要资金和人员到位,修建度还是比较可观的。

西北铁路迟迟无法修到新疆和浩罕两省,那么就代表着帝国无法在这两个省份维持大量的兵力。

兵力不足,自然也就难以和俄国、英国进行争夺。

再加上当代帝国的主旋律是以展为上,尽量避免大规模战争和冲突,如此也就导致了帝国在中亚这边,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扩张的**和能力。

这种情况下,帝国在中亚地区的政策,自然就是以下绊子为核心,不管是俄国还是英国人,谁想要吞并阿富汗,帝国都是反对的。

俄国人拉拢阿富汗,试图借着和阿富汗结盟的名义,然后控制阿富汗,帝国就是支持英国进行干涉。

而英国人干涉过了头,直接派出了三四万大军杀入阿富汗,想要全面掌控阿富汗的时候,帝国又是和俄国人站在了一起,扶持阿富汗当地的其他军阀势力反抗英国。

最终结果就是,这两年阿富汗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乱之地,犹如烂泥潭一样让英军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这种情况下,英国人想要脱身而走,摆脱阿富汗这个烂泥潭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英国人想要走容易,但是这一走这过去两年的战争可就白打了,所以英国人也是不甘心,走可以,但是他们也想要获得应该有的战争收益。

而这也是他们找上帝国的原因。

两国的外交官们坐在了一起,这进行谈判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局限在区区一个阿富汗,每一次这种外交谈判,两国总是会牵扯到其他诸多问题。

比如说东南亚地区、夏威夷、阿拉斯加等问题,然后还有一些关税的问题,毕竟两国关系的关系是诸多问题纠缠在一起的,英国人想要在阿富汗保留住大量的利益,自然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南京外务部大楼,宋关前正在和英国驻帝国公使威妥玛爵进行着私底下的会谈,和正式的谈判场合里,双方外交官们都进行各种扯皮,说来说去都是毫无意义的官方口吻不同。

现在这两个人的交谈虽然平静,但是一件件都是关系重大,甚至影响亚洲局势甚至世界局势的大事。

“关税问题我们先说到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本国国会应该会通过这一份关税决议的!”威妥玛爵士一边弹了弹雪茄的烟灰,然后就是把话题从关税转移了出来:“宁王国那边,鄙人还是希望保持现状,我想,阁下的想法应该和我们也是一样吧!”(未完待续。)8

第六百八十九章 殖民太平洋

宋关前对于威妥玛爵士把话题从关税问题上转移开并不在意,自从1878年帝国通过新关税法案后,中英两国就关税问题已经是反复谈判多次,分歧比较大,不过经过这两年的水墨功夫下来,再加上中英两国的贸易额非常大,所以拖着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帝国和英国这边是各让一步,勉勉强强总算是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新关税协议。

至于宁王国那边,他也知道威妥玛为什么会在今天的话题里起,这宁王国自从李昊通掌权后,早十年还算是比较老实。

不过宁王国到底是一个独立国家,而且李昊通这种人也是有着野心的,在掌权的前十年里,,李昊通是忙着肃清异己,掌控权力以及推动宁王国的现代化改革。

通过发展农业,木材等基础加工业,也是让宁王国的国力有所增加。

不过这两年,李昊通仗着宁王国的国力有所增加,而且宁王国的军事力量本来就是比较强悍,对抗中英两国不行,但是要打暹罗等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话,基本是十拿九稳,所以这两年就是打起了隔壁暹罗的主意来。

这两年来,宁王国和暹罗已经爆发了数次的军事冲突。

不久前,宁王国和暹罗在边境又是打了一场,暹罗军大败,损兵折将高达五千人,宁军深入暹罗两百多里,这就是引起了暹罗的极大恐慌,连忙请英国、帝国、法国等进行调解。

英国人自然是不愿意看见暹罗这个被用来作为缓冲地的国家被灭掉的,更不愿意看见宁王国做大,所以这一次,英国人对调解宁王国和暹罗两国的战争非常积极。

对此,帝国是心知肚明,宁王国的李昊通可是亲中派,而且逐渐年长的宁王国国王也在前几年迎娶了帝国贵族之女,这宁王国基本上是半只脚已经是踏上了帝国的战车。

所以对宁王国的扩张举动,帝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允许宁王国的扩张也是有限度的,帝国虽然想要把宁王国拉上自己的战车用来对抗英⑧%⑧%⑧%⑧%,m。▼。c∞om国,但是也不愿意看见宁王国的实力过于强悍,甚至是占领暹罗或者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大片领土。

这些年,帝国对宁王国是一边拉拢一边防备,拉拢就不用了,而防备的话,主要手段就是通过渗透、掌控掸邦、克钦邦这两个土司辖区。

掸邦和克钦邦这两个乃是土司辖区,早年的时候宁王国杀入缅甸,一开始就是在这两个地方盘踞,因此后面宁王国建国后,这两个地方也是被林成庭纳入宁王国。

所以当地的土司势力一直没有消散,宁王国成立后,这两个地方的土司重建了政权,除了名义上归属于宁王国外,基本上是属于自治状态,拥有独立的军队。

当然这和帝国的扶持有着极大的关系,要不然的话,以林成庭当年敢和英国人打仗数年的气势,早就把这两个土司辖区给灭掉了。

这两个土司辖区,就是帝国插入宁王国,甚至整个缅甸地区的两根钉子!

对于近年来宁王国的扩张,帝国也是有所不满的,所以这一次英国人进行调解的话,帝国多半是会减少对宁王国的支持。

李昊通发动的这一场战争,虽然不至于颗粒无收,但是也别指望着从暹罗身上割占一大片领土了。

估计等李昊通想明白了后,就会改变扩张的方向,暹罗等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西北部的钦邦等尚游离在宁王国和英国人直接控制之外的地区进行扩张,甚至一路朝西扩张到印度地界,又或者是胆子够大,直接和英国人开战,夺取下缅甸的话,帝国肯定是举手欢迎的。

不过让李昊通打钦邦估计没问题,但如果和英国人直接开战,估计李昊通没那胆子。

宋关前略微斟酌了后,也是道:“帝国也是希望看见中南半岛保持和平和稳定的!”

这个回答,基本上也就代表帝国同意和英国人一起,遏制宁王国向东扩张的举动。

再过来就是两个人又是谈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问题,这两个是老问题的,基本上不可能直接谈出什么结果来,反正英国人是不愿意看见帝国控制阿拉斯加,进而威胁到加拿大的安全。

不过自从帝国和俄国签订阿拉斯加出售协议后,帝国已经是名正言顺获得了阿拉斯加,英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