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内部争执不下,再加上海军的军费也是有限的,这几年海军的主要投入还是会集中在战列极以及装甲巡洋舰上面,对于那些不能参加舰队决战的非主力战舰的热情不高。

毕竟经费有限,这建造了多艘巡洋舰的话可就没钱建造战列舰了。

再加上帝国海军也没有多少需要保护的海外殖民地,也不需要太多的中小吨位的巡洋舰。

所以也就导致了帝国海军这几年的发展,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帝国海军集中发展七千五百吨以上的主力战舰,同时适当的发展三千吨以下的辅助战舰,但是对于三千吨到七千五百吨之间的战舰,自从后羿号之后就是停止了发展。

1870年后,帝国海军的实力出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蚩尤号战列舰的服役,更是引起了太平洋局势的变化。

为了应对蚩尤号战列舰的服役,英国皇家海军很快就是通过轮换的方式,向东印度舰队增援了一艘万吨铁甲舰,以确保东印度舰队的整体实力依旧强于帝国海军,确保英国皇家海军在东南亚海域的优势地位。

不过英国人的反应也是在帝国海军的预料之内,反正这几年中英两国虽然各种矛盾不少,但是一时半会要想打起来的可能性不大。

相对于新加坡那边东印度舰队的实力增加,帝国海军更加在乎在日本那边的横须贺港口的租界问题。

帝国海军很早就往日本沿海派遣了舰队,这就是日本特遣舰队(以往的太平洋舰队),该舰队以往并没有明确的母港,主要是停泊在日本开放的若干港口,尤其是有着中国租界的港口,比如鹿儿岛、江户等港口。

但是这些港口大多都是民间港口。帝国海军的军舰虽然能够停泊,但是到底是没有正规的军港好用,所以这些年。帝国一直是谋求在日本获得一个正式的海军基地。

尤其是横须贺港口,对这个优良的深水军港。后世的日本联合舰队的核心基地、美军第七舰队海军基地、日本自卫队海军基地,帝国海军可是相当垂涎的。

尽管现在的横须贺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但是其优秀的水文条件是早就被帝国海军反复探测,为了取得这个港口的使用权,帝国海军这些年想了不少办法,恐吓、利诱都是干过了,但是德川幕府也不傻。

这横须贺那么重要,这要是被中国人租界了过去。并在此驻扎一支舰队的,就等于给江户湾套上了一个睁不开的套子,进出江户湾的所有船只都将会受到帝国海军的威胁。

但是德川幕府虽然不愿意,但是也不敢明确的拒绝,因为直接拒绝的话,德川幕府也是担心帝国会不会恼羞成怒,然后直接派兵攻打江户。

这不能说德川幕府的态度过于悲观,而是这个时代的现实就是如此,不管怎么说,帝国海军都是看上了横须贺。你德川幕府主动给也好,不愿意给也好,帝国海军都是要把横须贺拿到手的。

这几年德川幕府虽然拖着不愿意就横须贺一事进行商谈。但是帝国却是没有停止侵占横须贺的步伐。

早在1867年的时候,一艘帝国的商船就是借口搁浅,然后直接冲上了横须贺港口的沙滩,随后帝国以保护商船上的货物以及侨民安全为由,派遣了一艘炮舰以及数十名水师紧随其后登陆了这座小渔村。

然后通报说帝国海军需要一定的设施才能够把搁浅的商船修好,然后就是公然的在横须贺修建了一座小型码头。

期间,当地的日本人也曾派兵前往试图驱逐,不过碍于帝国的强硬外交态度,德川幕府害怕彻底得罪帝国。所以就是以鸵鸟政策对应,即不承认也不拒绝。

如此。是让帝国海军在横须贺确定了第一步落脚点,后续就是开始了漫长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过碍于外交情面,毕竟日本人到底是没和帝国签署关于横须贺的外交条约,这里原则上还是属于日‘本人的领土。

所以帝国海军也没公然进行军事设施的修建,只是修建了码头以及船舶维护、军舰的补给设施。

但是到了1870年后的今天,帝国海军已经是无法满足现在的小打小闹了,他们希望横须贺能够和金兰湾、珍珠港一样,成为帝国在外的三大海军基地,而不是现在的小渔村小码头。

为此,自从1870年初后,趁着蚩尤号战列舰下水的东风,帝国外务部再一次向德川幕府施加了庞大的压力。

准备向明治政府提供高达五百万帝国圆的军事贷款!

此举是让德川幕府感到了庞大的压力,这两年因为德川幕府的不合作,帝国已经是减少了诸多和德川幕府的合作,去年的时候德川幕府试图贷款购买军舰的时候,就是被帝国直接拒绝了。

一旦帝国向明治政府提供五百万的巨额的贷款的话,这比巨资换成枪支大炮后,将会极大的改变日本明治政府和德川幕府之间的实力对比。

为了让帝国取消对明治政府的刻意扶持,德川幕府不得不在强硬了多年的横须贺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不过即便是让步,他们也是坚决要求保持一定的底线,那就是横须贺绝对不能作为租界租给帝国,但是他们提出,可以让帝国海军自由的停泊横须贺。

同时,他们也想要利用这一契机,获得更多帝国的支持,比如租金、贷款、军事援助等。

经过两国的反复谈判后,双方终于是在1870年六月签订了横须贺租地条约,该条约规定德川幕府将允许帝国在横须贺港口停泊战舰,并建设相关陆地设施提供舰上人员的居住,对船舶的修理、补给。

同时为了保护停泊战舰的安全,允许帝国海军在陆地修筑必要的防卫设施(炮台)。

为了避免中日两国民众之潜在冲突,日本方面将会把横须贺港口以及周边地区设为军事禁区,禁制日本平民进出、居住等,现有之民众,将由日本方面进行迁移,帝国方面对迁移民众进行补偿。

上述相关权限为一百年,每年租金为五百圆,帝国方面必须一次性全部支付一百年之租金五万圆,该款项将会以向德川幕府援建修船厂、采购军舰武器的方式进行支付。

这个条约,虽然和传统的租界有所不同,而是以租界军事基地的名义,但实际上和租界也差不多,不过日本方面还保持着横须贺名义上的主权。

横须贺港的获得,这将会让帝国海军日本特遣舰队取得一个真正的港口,而不用和以往那样在日本的通商港口里头和民间船只混迹在一起。

这条约刚签订呢,日本特遣舰队的司令部驻地就是从江户中国租界搬到了横须贺,该该港口将会成为日本特遣舰队的主要基地以及司令部驻地所在。

而就当帝国海军上下因为取得了横须贺这个海军基地而欢呼的时候,欧洲却是传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那就是欧洲大陆的两大强国,普鲁士和法国竟然开战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一章 普法战争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林哲来到这个时代后,不可避免的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大量的蝴蝶效应,不过这种蝴蝶效应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主要是集中在和中国相关的事务上。()

满清的灭亡,林成庭跑到缅甸去建立宁王国,中华帝国的成立,这些都是最直接的影响。

除了这些直接影响外,还有一些间接影响,比如让全球范围内提前了好几年进入了后装枪时代,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战争的模式。

此外,由于中华帝国成立后对外部施行的一些政策,也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没有和历史上那样顺利发生,如今的日本都分裂成为三国国家,彼此征战不休,别说进行维新并工业化了,就算是统一也不知道得到什么时候去了,至少有帝国在一边看着,日本想要统一的难度比后世的朝鲜半岛想要统一还要难得多。

此外,帝国和俄国在远东西伯利亚、中亚方向的一系列争夺,也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俄国在失去了太平洋的出海口,同时又无望从军事上击败帝国重新打到太平洋的时候,这几年俄国人已经是逐步调整其扩张战略了。

他们最近几年积极向中亚腹地扩张,向后世的阿富汗、伊朗方向大幅度推进,其中在阿富汗方向的推进尤为快速,历史上,俄军要到七十年代末期才真正涉足阿富汗,并引起了英国的反击,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英国阿战争,同时在波斯方向也是保持一定的克制,整体上是和英国人分享波斯利益。

而在这个时空里,失去太平洋出海口后。对印度洋出海口更为迫切的俄国人加速在中亚方向的扩张,推动其‘南下政策’,在这两年就已经是侵入到了阿富汗范围,同时加速了对波斯的实际控制。

俄军和英军在阿富汗以及波斯地区的交锋。成为了最近两年英俄之间的主要矛盾。

目前俄军是在波斯的北部囤积重兵,同时英国人为了防备俄国控制波斯,并获得波斯湾的出海口,也是在靠近波斯方向的印度西北部地区驻扎重兵。

双方围绕着波斯和阿富汗两地,可是驻扎了总数十几万的大军。

而英国和俄国在中亚的冲突。自然也是少不了帝国的掺和,因为帝国在中亚那边也是有着一个浩罕省呢。

帝国的浩罕省具体是什么位置呢?尽管没有和俄国签订任何的边界协议之类的,但是根据目前双方的实际军事控制线来看的话,浩罕省西至新疆省,东北方向以巴尔喀什湖和俄国人为界,然后向南延伸,抵达浩罕,再向西南方向延伸抵达撒马尔罕,最后向南一直延伸到阿富汗边界。

领土范围包含前中亚三国的浩罕汗国之大部、布哈拉汉国之东部地区。如果以后世国家的疆土来说的话,那就是哈斯克斯坦之阿拉木图州、吉尔吉斯坦全境、塔尔吉斯坦全境、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以东地区(详细地图可进入书友群相册查看)。

这个浩罕省的北边和俄国接壤。南边和印度以及阿富汗接壤,对于帝国而言,这个浩罕省是名副其实的突出部。

而帝国在浩罕省、新疆两省也是驻扎有重兵集团,两省的驻军加起来超过五万人,而且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骑兵部队。

帝国在浩罕省、新疆省等西北地区、乌台省等北方地区,其主力并不是以步兵为主,而是以骑兵为主,骑兵占据当地驻军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帝国、俄国、英国在中亚这一片彼此纠缠,再加上不甘心亡国的阿富汗、波斯,然后旁边兴许还有奥斯曼土耳其在西边。因此这偌大一片地区的局势是相当复杂而胡乱的。

而混乱之中,俄国和英国以及帝国是相互戒备甚至拉拢,别看俄国人和帝国在西伯利亚甚至之前在中亚打生打死,但是面对英国人的强势。俄军和中华军是很有默契的停止了彼此间的争夺,然后齐心向阿富汗渗透。

同时英国出于防备俄国人的全球战争,一方面是支持帝国在西伯利亚方向打击俄国,但同时,为了防备帝国的实力大幅度增长,尤其是担心帝国向印度、阿富汗方向扩张。他们又是试图联合俄国,阻碍帝国在中亚方向的扩张。

这三国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简单用敌对国或者盟友这种简单的关系去形容,得看具体事项。

同样是对待中国,英国在阿富汗、缅甸、**问题上素来态度强硬,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又是支持帝国向西伯利亚方向对俄国发起军事进攻。

进入1870年后的中亚局势,比历史上要更加复杂混乱,历史上这个地方只有英国人和俄国人,现在帝国插手进来后,就使得这一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了。

局势复杂,也就导致了三国都在这一方向囤积重兵,但是谁都不敢擅自开战,因为一旦打起来,那可就是能够决定整个中亚局势走向的大战,不管是英国还是俄国又或者是帝国,都必须慎重再慎重。

中亚局势的混乱,日本的分裂、宁王国的成立,这些都是林哲给这个世界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蝴蝶效应。

不过林哲的影响也是有限的,至少对于欧洲的整体局势就是影响不了。

当林哲在亚洲这一片掀起帝国的工业革命浪潮的时候,在欧洲大陆上,该打的战争一场都没有少,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对世界海战发展影响深刻的利萨海战等。

现在的普法战争也是按照历史固有的轨迹发生了。

这一系列欧洲战争的爆发,是普鲁士崛起的一系列必然战争。

1870年的七月下旬,林哲就是通过电报得知了欧洲的法国正式向普鲁士宣战,而后拿破仑三世亲自率军奔赴前线。

哪怕是林哲前世并不怎么关注欧洲近代史,但是也多少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普法战争啊,在这场战争里,拿破仑三世将会步他的叔叔拿破仑一世的后尘,遭到惨败然后失去所有的一切。

当然了,林哲只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