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不用等许乃钊的客来湖州,也不用等黄宗汉的命令过来,林哲自己就已经是开始准备出兵上海了。

为什么?

浙北是余胜军的基本盘,余胜军在绍兴招兵,而后续也有可能在临近的宁波府、杭州府、湖州府甚至嘉兴府募兵,而湖州府由于湖州厘捐局的开办,更是目前余胜军的主要军费来源地。

要知道目前余胜军军费开支巨大,官府只承担了每月几千两银子而已,后续的主要军费都要依赖这个湖州厘捐局的收入支撑,而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浙江厘捐局的开办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时候余胜军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军费,从而真正奠定这支军队的军费基础。

所以,浙江,尤其是浙北地区就是余胜军的基本盘,容不得任何人染指,不管是太平军还是刀会,如果威胁到了浙北的安全,这就等于威胁到了余胜军的生存空间。

除了出于保护浙北战略安全的考虑外,林哲也不得不考虑另外一,那就是他的军械来源几乎都依赖在上海那边,外购的火炮、弹药都是从上海买的,而为余胜军供应所有步‘枪以及部分弹药的林德机器厂就在上海。

上海的刀会的崛起,已经算是直接威胁到了余胜军的生存空间、军械供应。

然而尽管心中已经早早就决定要出兵上海,但是林哲开口却是满是推脱之意:“我余胜军月前一战损失惨重啊,千余将士为国朝捐躯,至今都没能缓过气来,而且我军目前训练缺乏,骑队紧缺,根本无力东进上海啊!”

林哲的推脱在黄以典的预料之内,这年头就没几个军头会爽快的帮别人打仗的,来湖州之前,他已经得到了许乃钊的一定授权,可以向林哲许诺一定的好处。

所以他当即就是开口了:“大人的难处我自然也是知道的,我家大人也绝对不敢让贵军兄弟白跑一趟,只要贵军愿意驰援上海,我们这边自然会提供协防费的!”

林哲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商人,所以他没有兴趣和黄以典绕来绕去,直接就是开口道:“多少?”

黄以典惊讶于林哲的直白,不过还是迅速回道:“三万两,如果贵军能够一个月内拿下上海县城,肃清匪患,那么再加白银两万两!”

林哲听罢摇了摇头:“黄先生可知道我余胜军每月开支多少,至少两万两?如果前往上海打仗,这弹药抚恤所费少也得三万,合着我带人去上海给你们打白工?我就算答应了,恐怕我手底下的兄弟们也不答应啊!”

黄以典面露为难之色,这林哲倒是敢,五万两还没有赚头?骗谁呢,这余胜军左右不过千把人,要打一个月仗下来要花五万两,打死他都是不信的。

不过他没有这些,而是谨慎道:“那林大人您的意思是?”

林哲张了张手:“十万两,这样勉强可以走一趟!”

了这句话后,他不管黄以典的惊讶之色,而是继续道:“另外你也知道,我这边骡马奇缺,如果要出战是必须有骑队配合,所以还得劳烦贵方提供乘骑战马三百匹!”

黄以典听罢后有些皱眉,许乃钊给他的权限还是比较大的,只要林哲愿意出兵并能够打下上海城,给个十万八万两银子都没问题,虽然江苏那边缺钱,但是这缺并不是特指江苏巡抚衙门,而是江南大营,而且所缺的也不是什么几万两,而是几百万上千万两银子。

再了,就算给林哲钱也不是花许乃钊自己的,而是官方的钱,如果能花十万两银子就让林哲出兵并收复上海,这对许乃钊个人没什么损失,但要是长时间夺不回上海,那么他许乃钊就会被革职,这倒霉的就是他自己了。

两者相权衡,所以许乃钊才是给黄以典放下了极大的权限。

钱的事好办,马匹却是不好搞,江南、江北大营里虽然骑兵不少,战马也多,但这些都是用来对抗太平军主力的,可不好挪用。

看着黄以典面露为难之色陷入了沉思,林哲也不催他,而是一边手持茶盏一边等着。

ps:粉嫩新人冲榜好难,上周差一就上首页新书榜了,而现在新的一周到来,还请兄弟们助雨天一臂之力,把枭雄送进首页新书榜,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

第五十三章 东进上海

林哲提出的条件里头,钱的事好商量,但是战马这一条却是林哲非常需要的,过去的数个月里,林哲一直用各种手段收集马匹以作军用。⊙頂點說,。。

虽然都是军用马匹,但是近代军队中的马匹也分好几个等级,最差的自然是役用马,也就是后勤用马,这些马匹要求相当不高,基本能拉着马车走就行了,甚至骡子都能用。

再过来就是普通军官的乘骑用马,要求算一般,能骑就行了,对马匹的身高以及体重没有太大的要求。

而正规骑兵所使用的马匹却是要求相当高,西方国家的骑兵战马一般都要求一米五上下,要求最高的胸甲骑兵需要战马身高达到一米五五到一米六之间,而普通的轻装枪骑兵、骠骑兵等则要求在一米五上下。

当然,这的是西方近代骑兵对战马的要求,而这个数据对于当代中国来是不可能实现,因为世人皆知中国用的是蒙古马,平均身高在一米二到一米三五之间,超过一米四的屈指可数。

实话,这个身高数字对于近代骑兵而言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差了,同样一个近代骠骑兵,人家骑着身高一米五的高头大马,你骑着一米三的矮个子,这相互挥舞着军刀发起冲锋对砍的时候,谁占据优势,谁占据劣势已经一目了然。

受限于蒙古马的先天劣势,要想完全依赖蒙古马建立一支兵种完善的近代骑兵,其难度相当大。

如果想要真正的建立一支近代化合格骑兵,其实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引进西方战马,然后和蒙古马杂交,培育出适合远东地区使用的优良战马。

俄罗斯的顿河马、日‘本的东洋马都是引来外来马匹然后配属搞出来的,而他们的近代骑兵就是建立在这些改良后的马种之上。

这改善战马的事还太遥远,也轮不到现在的林哲去费心,受限于国内战马的素质问题,余胜军对骑兵用马的要求是身高必须达到一米三。

这样的战马虽然对比西方的战马劣势很大,但是好歹可以勉强撑起余胜军骑兵的架子,让余胜军的骑兵挥舞着军刀进行冲锋。

但是别看这一米三的战马身高对比西方马匹矮了很多,但是要在江南地区找到数百匹身高一米三以上的蒙古马,其不是非常大,而是基本不可能。

林哲搜罗了多月才找到几十匹,不过这一批战马随着泗安战役亲卫队的覆灭也是死伤过半,然后又从太平军手里缴获了一批,补充后使得合格的战马数量达到了七十多匹。

然而这对于刚建立的骑兵连来依旧远远不足!

为了给骑兵凑足战马,林哲甚至亲自下令,把诸多军官们的马匹都挪用到了骑兵连,这些普通马匹虽然质量不咋地,但是好歹能先用着,至于那些军官们,只能是先委屈着换骑更次一等的马匹了。

然而这**匹短缺的情况也不能一直持续下去,林哲一直想着如何解决马匹问题!

而最有可能的办法就是从江南大营或者江北大营的清军手里头搞到马匹。

如今黄以典找上门来,江苏巡抚许乃钊请求自己出兵上海,这不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吗,如果有许乃钊帮忙,自己从其他清军手里搞到一批战马应该问题不大。

他林哲也不贪心,只要能够搞到两百匹就足够了!

可惜这事黄以典也是有些为难,来之前许乃钊虽然给了他不的权限,但这只限于银钱方敏,至于战马,实话不管是许乃钊还是黄以典都是事先没有想到的。

不过没有想到也没事,邀请林哲出兵上海是必须的,除非林哲狮子大开口,不然的话能满足就尽量满足。

还是那句话,反正给林哲的钱、马匹不是他许乃钊的,更不是他黄以典的,那些都是朝廷之物。

然而如果上海夺不会来,被革职的可是他许乃钊!

用朝廷的东西换取林哲对许乃钊个人的帮助,这怎么看都是划算的事。

所以黄以典只是沉思了片刻,然后就开口道:“战马一事虽然难了些,但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三百匹数量太多,恐怕短时间内很难筹齐。另外如果要凑集这一批战马,所需的银钱也不少!”

林哲听到黄以典松了口,脸上露出了喜色,银子虽然重要,但是战马更重要,如果许乃钊那边能够给他支援三百匹战马,那么拿的钱少一些也无妨。

双方这一番简单的谈话,很快就是达成了一个口头上的协议:

第一,江南大营将会分批拔给余胜军八万两银子的弹药、粮饷费,并承诺承担余胜军进入江苏后,一应粮草军需都由江苏方面供应。

第二,江南大营将会分批在月内调派战马三百匹给予余胜军,以帮余胜军建立骑队。

第三嘛,林哲将会亲自率军奔赴上海,驱除刀会并保证在两个月内夺回上海县城,而江南大营也会酌情抽调兵力参与战事。

这一系列协议里头,基本上江苏方面是包揽了余胜军进入江苏作战后的所有军需供应,嗯,除了弹药,人家余胜军又不是免费劳力,你请人家过去打仗,不仅仅要给钱,伙食你也得包啊,黄以典还代表许乃钊承诺,余胜军进入江苏后会劝江苏士绅给予余胜军的最大支持。

至于江南大营派遣兵力支援余胜军作战,实话林哲对此不报期望,不是他认为清军不会派兵来,而是他认为清军排兵来也不管用,不准还碍手碍脚呢。

这个协议只是林哲和许乃钊之间的一个口头上的协议,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正式文件之类的,双方约定后就是迅速施行。

许乃钊兴许是害怕上海那边的刀会继续做大,所以很快就是派人昼夜疾驰赶到,并送来了四万两的首批军费,至于后续的四万两将会等余胜军进入江苏后再分批拔给。

至于那一批战马,许乃钊那边还需要一定时间,约定在半个月后余胜军可以直接到苏州一带接受首批一百多匹战马,后续的战马也会持续送到。

既然拿了钱,林哲也不好拖延,毕竟这一次算是拿钱办事,许乃钊既然把钱已经送过来了,自己自然也不好拖延什么。

再者,其实他就算不和许乃钊做什么交易,基于包围浙北战略安全的考虑,他还是要进军上海的。

所以八月十五,已经拿了钱,充好充分准备的林哲率军北上!

这一次北上,林哲并没有把余胜军的全部兵力都带走,他只带了第一步兵团全部、第二步兵团三个连、装备六门十二磅火炮的第二炮兵连、装备五门六磅炮的第三炮兵连、重建的辎重团三个连,尚未满编的骑兵连一百五十骑。

总兵力约一千四百人,算得上是包含了目前余胜军的绝大部分精华部队。

而留在湖州的还有第二步兵团三个连、刚成军半月不到,尚处于初期训练中的第三步兵团、装备五门劈山炮的第一炮兵连。

第一炮兵连近期目前装备了两门八百斤劈山炮、三门五百斤劈山炮,但是该炮兵连的大量炮兵和军官都被抽调到了第三炮兵连,目前来,该炮兵连战力比较低。

此外还有同样正处于训练当中的一个辎重连,未满编的骑兵一队十余骑。

这些留守湖州的余胜军总数约千人,都算得上是新部队,还需要大量时间的训练,就算带着去上海也没有什么作用。

出兵上海的部队再加上留守湖州的部队,也就是到目前为止,余胜军已经扩充到了三个步兵团、三个炮兵连、一个骑兵连、一个辎重团,目前不满编的情况下约两千四百人。

但是目前余胜军还处于扩充当中,一部分部队还没有满编,如果全部编制都满编的话,余胜军的总兵力将会达到两千七百人,拥有步‘枪两千余支,大火炮十八门,乘骑战马两百五十匹,役用骡马三百余匹的规模。

为了维持这个规模的军队,仅仅是人员薪饷以及骡马嚼用每月就得大约两万两银子,打仗开支还不算呢。

其实许乃钊给林哲的首批四万两银子军费,其实也就刚好够余胜军维持个把月作战所需而已。

当林哲率军离开湖州的时候,湖州城也发生了挺搞笑的事,城内一大群官绅极为担心林哲走了后太平军打过来。

曲胜潮更是拉下脸皮到林哲面前诉苦,什么湖州防务吃紧,还请林哲怜惜湖州百姓,在湖州留下多一的部队。

这种情况和林哲刚到湖州之初,城内官绅对林哲极为排斥的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对于湖州百姓,尤其是那些士绅的死活,林哲自然是不关心的,不过湖州乃是浙北的西北门户,林哲自然不可能弃之不管。

他留下的那些千把人虽然都是新兵居多,兵力也不算多,如果遇上太平军来攻的话,出城野战自然是不行的,但是据坚城而守,只是躲在城墙后开枪开炮的话,估计太平军就算来个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