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这种减等世袭以及除爵的制度,也是为了激励贵族的后代不要醉生梦死,如果想要保持家族的荣华富贵。那么就得不断的继续努力再努力。

但是不管怎么说,目前帝国封出去的这些贵族们,至少可以保障家族百年甚至更久的富贵,而这些已经是这些开国功臣们追求多年的东西了。

大规模授爵之后,林哲也是悄无声息的给自己的长子林碃(qing第四声)、次子林抲(he第四声)封了最低等的男爵。

帝国爵位制度里,虽然说非皇子不能封王,但是并不代表说皇子就一定能够封王,其他爵位也是一样可以封的

过去几年里,帝国内部里对皇位继承人的关注一直都是没有减少的,不过碍于林哲的强硬态度。早些年有胆子上折建议林哲立储的臣子们毫无例外,全都是被贬职或者革职。

所以哪怕是1860年九嫔之一的安庄嫔为林哲生下第二个皇子后,依旧没有什么大臣敢上述请求立储。

不过不公开上述立储不代表着他们不关注,对于一个帝制国家而言,继承人就是国家根基,是为国本也。

而自从林哲登基为帝后,一直都没有明确指定继承制度,更加没有立下太子之类的。到现在不管是外头的那些臣子还是宫内的林太后或者是皇后陈静等人,都是不知道以后林哲要用什么的方式确定继承人,是按照古老的传统嫡长子继承制。还是说用秘密立储又或者是其他方式。

外人不知道这些,其实林哲自己对选择继承人也是觉得有些头疼,如果说自己建立的帝国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君主权力有着极大限制的话。那么继承人其实不怎么重要,反正就是一个傀儡而已,嫡长子继承制是最简单方便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林哲建立的中华帝国并不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而是一个皇帝有着近乎无限权力的皇帝**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对于继承人的要求其实是相当高的。

再考虑到未来的数十年。等继承人登上皇位的时候估计已经是二十世纪了,那个时候有着一战、二战,乃是世界格局变化最大的时代,同时各种思潮也会不断涌入,可以预见的是再过几十年肯定会有各种革命、民众、选举、自由、宪法等论调。

这些事情对继承人的要求其实是相当高的,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把自己变成尼古拉二世或者威廉二世。

对于未来的忧虑,使得林哲迟迟无法确定继承人的人选,不过非常确定的一点是,林哲肯定是选用立贤的模式,那就是自己的儿子里谁有能力做这个皇帝,那么他就选谁,而到时候是用秘密立储还是直接公开立为太子,则是以后再说。

而要确定那个皇子有这个才华,现在是肯定看不出来的,现在他的两个儿子里,长子林碃也就几岁而已,还是一个整天玩耍的小屁孩,二子林抲还天天被人抱着吃奶呢。

不过林哲的这些心思没有对外人说过,其他人自然也就不知道林哲已经是开始考虑其1900年以后,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局势和变化。

不过不知道这些也好,至少目前为止各方面的势力都觉得有希望把自己支持的皇子送上皇帝的宝座。

比如林太后,她最喜欢的自然是亲自带着长大的皇长子林碃了,她是觉得这位皇长子要有多好就有多好,已经是在林哲暗示过好几次说林碃有怎么好,甚至建议过皇后陈静把林碃接到身边抚养,这样一来林碃的身份就会从皇长子变成嫡长子。

不过陈静虽然暂时无子,但是她和林哲都还年轻,这两年也是积极调养身体,准备生第三代,谁说她就不能生下一个儿子出来,所以陈静现在对抚养其他嫔妃的儿子兴趣缺缺。

此外内阁的很多人却是支持林哲的二子林抲,内阁的文臣们之所以支持林抲,自然是因为林抲之母安庄嫔的出身背景了。

安庄嫔乃是现有广东惠潮嘉道员安怒平之女,而这个安怒平在帝国官场里,是个非常典型的新式官僚。

早年他在一家洋行里当买办,1854年加入当时的商贸区衙门,1856年出任浙江某县知县,1857年出任浙江宁波府知府,而就是这一年,他的幼女安庄嫔被挑选入宫,最后成为九嫔之一。

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官员恒通,因为中国传统观念里,对于所谓的外戚势力防范都是极为严格的。

安怒平除了在1860年因为安庄嫔生下二皇子而获得了一个最低等的男爵爵位外,实际上再也没有在安庄嫔身上获得什么好处。

他之所以升任广东惠潮嘉道员,那也是他在宁波知府任上苦干了四年,把宁波从一个小港口发展成为了江南地位仅次于上海的工业、外贸港口城市,四年宁波府知府让他把宁波府的国民总产值翻了三倍之多,其工业产值超过杭州府以及湖州等浙江其他府县。

获得了组织部‘善于工商’这四个字的评价,进而高升为广东惠潮嘉道员,成为一名副省级官员。

而这人的名声不错,同时政绩也好,乃是后宫诸多嫔妃的娘家里较为出色的一人,而且他还不是传统官僚出身,而是新式官僚。

这对于帝国的很多文官高层而言,这个人是值得注意的,而他的女儿安庄嫔所生的儿子同样是值得关注的。

不过和文官暗地里已经多次说会支持二皇子或者其他有文官派系背‘景的皇子时,军方那边对于继承人问题却是一直都是非常保守。

所有的军方高层不管是在公开还是在私底下的场合里,从来都会说支持皇长子林碃或者二皇子林抲,同样都是统一言论,皇储问题关乎帝国根本,还是得慎重再慎重。

这种所谓的慎重其实就是说皇储问题以后再说,至少要等到皇后陈静剩下嫡长子再说。

这些军方将领们其实比内阁的那些文官们更加保守,身为掌控军队的人他们更害怕因为继承人的问题造成分裂甚至内战,所以在他们看来嫡长子继承就是最好的,大家就别乱争了。

另外这也和毕余同有关,毕余同是谁?他是皇后陈静的亲舅舅!

而毕余同不仅仅是内阁总理,同时他早年还是余胜军里的营务总办,早年都是和军方的一群将领们亲自上战场打仗的,而且虽然帝国现在的文武之争已经比较激烈了,但是毕余同和军方的几个核心大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早年他可是和石琅翼、施清瑄、徐言青、林成飞等人一起喝酒吹牛的关系。

林哲的诸多嫔妃中,有并没有军方将领的女儿,当初给林哲挑选嫔妃的时候,内阁那边,尤其是教育部大臣江道泉可是拼死反抗挑选任何有军方背‘景的女子入宫,甚至摆出了一副如果有任何一个军方背‘景的女子入宫为妃,那么他立马就撞柱死谏的架势。(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章 将领调整

江道泉等保守派为和反对有局方背‘景的女子入宫为妃?就是害怕军方和后妃相勾结,以后做出干涉皇家立储等重大事务甚至造反。

比如说以后皇子争夺皇位的时候,军方带着好几万大军来说自己要支持某个有着军方背‘景的皇子登位,到时候该怎么办?

如此也就造成了,后宫诸多嫔妃里,没有人和军方有直接联系,关系最近的只有皇后陈静了。

反正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支持,还不如直接支持有着大义名分的皇后娘娘陈静呢。

如果仅仅是外部势力的分析,未来支持皇后陈静之嫡长子继承人皇位的势力最大的,多个军方大佬包括内阁总理大臣毕余同都是。

唯一的问题就是,皇后陈静至今无子,他们是想要支持都没对象可以支持。

所以他们更愿意让皇储问题押后再议,现在立太子什么的太早了。

对于臣子们的想法,林哲多少能够猜到一些,不过他依旧坚定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等自己的皇子长大一些后,观察其心性才华之后再确定人选,到时候他挑选继承人只和皇子本身的才华有关,和他们各自背后的背‘景无关。

如果有外力反对,那么他不介意把所有反对的人全都镇压下去。

身为帝国的开创者,林哲有这个决心和能力。

如今对这两位皇子授予男爵爵位,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不过却是引起了外界的一些议论,又有几个胆子大一些的臣子们妄图什么拥立之功,上折请求立林碃或林抲为郡王、亲王,或者干脆立为太子。

对于这些人,林哲依旧是老一套,直接以一句‘妄议公务’革职或贬职了事。

如此也就让很多蠢蠢欲动的人再一次打消了不该有的念头,今后还是该干嘛干嘛去!

相对于林哲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封男爵而引起的一些小风波,远远比不上后续进行的军方大规模人事调整的影响大。

大规模授爵之后。在林哲的秘密吩咐下,统帅部铨叙继续对军方进行人事调整。

而和之前的人事调整有所不同的是,之前的调整只设计到校官和尉官这两个级别,但是这一次的调整却是涉及到了将官。

八月二十六号。已经沉寂两年,一度被人怀疑为即将退下军方核心高层职位的王吕云再一次获得重用。

其被从骑兵总监的职务上调任陆军军政部总长。

稍候,在西北多年,一直担任第六军军长的边成勋被调回南京,接替施清瑄担任帝国新一任的陆军参谋部总长一职。并被授予陆军上将衔。

九月处,林哲在成立帝国统帅部委员会, 调任陆军上将施清瑄、陆军上将徐言青、陆军上将林成飞、陆军上将沈驰云、海军上将林达标进入委员会为委员。

由上述五人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全军统筹事务!

但是这些人都是相继被革除了其他实际职务,比如说施清瑄就是不再是参谋部总长,为统帅部委员会虽然说是负责全军统筹事务,但实际上军方各部事务一直以来都是直接向林哲负责的。

也就是说,目前的这种委员职务事务上就是一个虚职,不太可能有实际权力。

这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林哲要剥夺他们的军权,生怕出现以往朝代里大杀功臣的事情。一时间竟然有众多高级将领上折辞职高老还乡。

这让林哲有些哭笑不得,他虽然说是打算撤销很多不思进取的高级将领,但是也没有打算学朱元璋大杀功臣,或者学宋朝那样玩杯酒释兵权。

即便是把那些不思进取的高级将领们调离要职,但是大多也是会给他们一个养老的职务。

要不然的话,前些时候大规模的授爵不就白弄了,封一批贵族然后杀掉,这不是没事找事闲得蛋疼吗。

尽管军中有所非议,但是趁着这一次大规模授爵,几乎所有的军方高级将领都在南京。林哲也不怕他们真的翻了天。

不趁着这一次机会进行彻底的人事调整,估计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一次性搞定了。

放弃了这一次机会,以后就只能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慢慢来了。兴许完成军方的人事调整都得好多年,而这些时间是林哲不愿意去浪费的。

如今中华军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浪费。

按照林哲对军方人事的调整,第一步就是把一些绝对忠心,没有太多派系牵扯的人放在重要位置,比如说王吕云。

他的能力虽然很一般。甚至连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对林哲的私人忠诚是很多军方将领所没有的。

不过为了避免皇家陆军的大规模反弹,林哲并没有把那些近卫军系统的将领们放到皇家陆军里担任要职,近卫军的将领们普遍都是和皇室有着诸多联系的将领,他们对林哲的忠诚是足够的。

但是近年来林哲为了把近卫军从皇家陆军中彻底独立出来,刻意的制造两者之间的一些矛盾,以至于近卫军和皇家陆军成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军队体系,这贸然把近卫军的高级将领调到皇家陆军中担任要职,很容易引起皇家陆军其他高级将领的极度不满。

所以林哲是从皇家陆军自身的诸多高级将领中挑选忠诚比较好的人,这些人才华和能力要求不高,只要有忠心,同时具有一定的威望就可以,他们的工作就是充当过渡,免的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中让军方内部有所动乱。

再过来就是把过去几年表现出色的新派将领提起来,比如边成勋这个军方新秀,他是中华军使用后装步枪以及散兵战术以来,表现最为出色的年轻将领。

而后林哲一口气提拔了超过三十名陆军少将,而三十名陆军少将清一色是1856年后毕业的陆军军校生,这些人被提拔起来后,将会担任各师师长、军参谋长、统帅部各部司长等要职。

原有的一些传统老派的将领们则是被抽调去担任各省守备司令,或者其他一些次要职务。

不过这些调整只涉及到少将级别,一些中将级别的将领虽然也有所调整,但是被贬职的并没有几个。至于仅有的几个陆军上将,则是被调任到委员会任职。

不过按照林哲的计划,目前的这部分陆军中将也有半数会在年内被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