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的是,现在无线电报还没影子呢。

不管是铁路还是电报,都算得上是林哲给这个时代的中国所带来的明显变化标志了。

伴随着国内的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林哲所期待的全国通铁路。通电报终归是能完成的。

就当1860年的下半年帝国各方面掀起一片建设**的时候,虽然受到军费大规模削减的影响,但是军方的行动却是没有停下来。

1860年夏天,中华军攻克成都之后,继续围剿太平天国残部!

九月份,中华军在四川雅州府围歼了最后一股太平军主力部队四万余人,击毙了包括陈玉成在内的多名太平天国重要权贵将领。

十月,同样是在雅州府,中华军包围了洪秀全和石达开残部最后数千人,一番激战后。石达开战败身亡,见无法逃出去后,洪秀全服毒自杀。

自此,在过去十年里把整个中国搅动得天翻地覆,并直接导致了林哲崛起建立中华帝国的太平天国正式覆灭。

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四川全境被中华军收入囊中,后续第五军继续在四川以及邻近各地进行清剿太平军残余势力,土匪,各类民间武装等,以确保军方停止大规模行动后。帝国的能够对四川进行全境的行政统治。

在西北方向,边成勋的第六军虽然进展比较缓慢,但是胜在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第六军从新疆哈密地区杀进新疆。并在哈密地区和阿古柏的军队展开了首场战役,这一次入新首战,第六军以准备充分、兵力众多的优势,包围并歼灭了盘踞在哈密地区的两千余名阿古柏所部。

不过在五月份的时候,俄罗斯那边以防止阿古柏进一步北侵为由,不顾帝国的强烈反对强行派兵抢占了塔尔巴、伊犁等新疆西北部地区。由于那个时候新疆依旧被阿古柏大部控制,和俄罗斯人之间还隔了一个阿古柏,所以中华军对俄罗斯人抢占伊犁的举动无能为力。

不过作为回应,帝国的第十四步兵师在外兴安岭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行动,在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地区和俄军爆发了多次千人规模的武装冲突,从俄军手中夺取了超过十五个移民、军事据点,并从直隶地区调遣了大量汉民移民前往,进一步增加对外兴安岭地区的有效控制。

同时海军把在活动在黑龙江流域以及沿海的内河、近海作战船只编成了第四炮舰支队,负责黑龙江流域的作战事务,对俄军在黑龙江流域仅有的少量作战船只进行摧毁打击,初步控制了黑龙江流域的通航安全。

然而帝国在外兴安岭地区的行动就算能够打击到俄国,但是也不可能让俄国人白白的把伊犁给吐出来,所以要想已经混杂了英国、俄国、阿古柏等多方势力的新疆,除了让第六军打进去外没有其他办法。

因此在1860年下半年开始,帝国开始提高了对第六军的支持力度,并向第六军增援了五余人的新兵,用以补充第六军的人员损失。

使得第六军的兵力恢复到了以往的满编制,包括了第八师、第九师。

除了上述步兵部队外,另外还有以第三骑兵团为骨干,辅以第十三骑兵团组建的第二骑兵旅、四个在陕甘地区就地招募,归属陕西和甘肃守备司令部所辖的骑兵营。

得到了后方的大量支援后,边成勋继续率领第六军深入新疆腹地,七月收复吐鲁番,八月份上旬收复古城。

九月份,第六军的将近两万余人进抵迪化城外!

而对面则是阿古柏麾下的三万主力部队严正以待!

一场双方主力的大决战是即将展开!(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财政和军费

面对敌军超过三万的兵力,其中还有将近八千人的骑兵,同时阿古柏的步兵部队也是批量装备了俄国、英国提供的步枪,甚至还有部分米尼步枪。

所以边成勋在决战中采取了先守后攻的战术,利用阿古柏所部不熟悉后装步枪的巨大战术优势,前期示弱,露出左翼只有三千人不到的弱点引诱阿古柏的骑兵冲击第六军的左翼。

随后边成勋仅仅是用左翼三千余步兵组成的防线,利用后装步枪的射速形成密集的弹幕,一举击溃了向他们发起侧翼冲锋的六千多敌军骑兵。

稍候边成勋以正面主力压上,依旧通过密集的后装步枪火力,一战击溃了阿古柏所部的主力部队。

此战第六军歼灭以及俘虏至少上万人,顺手还收复了迪化。

九月下旬,第六军的前锋部队顺利收复乌苏,进入到伊犁附近!

但是在这个时候,中华军却是和俄军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俄军拒绝从伊犁撤出,所以前线率军的边成勋毫不犹豫的就是把阿古柏扔到一边,直接率军发起了进攻。

盘踞在伊犁的俄军数量虽然不少,但是也绝对多不到那里去,总兵力五千人不到。

仅仅是交战两天后,俄军就是伤亡超过千人,眼看不敌,而且俄军的后勤补给以及援兵又是遥遥无望,所以俄军将领无奈之下只能是率军主动撤退。

收复伊犁后,边成勋派遣了大约五千人北上继续追击俄军,并前往收复伊犁西部、塔尔巴地区等。

而他自己继续率领第六军主力部队约一万多人南下!

等到了1860年临近结束的时候,边成勋的兵锋已经抵近喀什。

进军途中,第六军和阿古柏的部队也是发生了多次交战,但是面对已经全面装备后装步枪的第六军。他们虽然有着俄罗斯人和英国人支援的火枪,但是依旧是不敌中华军。

要知道,现在英国人和俄罗斯自己都只能用米尼步枪而已。面对装备了后装步枪的中华军都打不过,更别说阿古柏的部队了。

如果不是受到补给线实在太长。估计边成勋早在1859年就杀进喀什了。

此外,进入1860年下半年后,帝国已经是结束了云南、四川方面的战事,压力可以说是大大降低,目前只需维持新疆、乌台省(外蒙古)、外兴安岭地区的战事而已,而且乌台省以及外兴安岭地区的战事以小规模为主,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规模战斗,对后勤的压力比较小。

也就是说。进入1860年下半年之后,帝国可以全力供应第六军在新疆方向的战斗。

不过现在的两万人也是帝国后勤能力的极限的,这么多兵力打仗,炮弹,子弹都需要从遥远的江南地区运输过来,甚至连粮食都需要在陕甘地区征集然后千里迢迢送过去,维持这么一条补给线的花费实在是太大。

现在两万人就已经很勉强了,再多的话根本无法维持!

十二月二十七八号,第六军对重兵把守的喀什发动大规模总攻,经过两天激战后。第六军成功杀入喀什城并在当天把阿古柏的顽抗兵力逐出城区。

1861年一月一号,西历新年的第一天里,边成勋就是骑着自己的战马踏上了喀什城的土地!

喀什乃是新疆西南部的重镇。也是阿古柏盘踞新疆的核心战略支撑点,收复该城后基本上已经可以判定初步摧毁了阿古柏,剩下阿古柏的些许残兵已经不足为患。

又是经过了两个月的清剿作战后,边成勋所属的第六军成功歼灭了残留在新疆境内的阿古柏所部,彻底收复南疆地区。

于此同时,俄罗斯的数千人也是被驱除出了伊犁地区,中华军追击俄罗斯人的五千大军已经兵临科帕尔这个俄罗斯在巴尔喀什湖南部的重要据点。

由于长时间的作战,补给线的进一步拉长,西进的中华军也是失去了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所以需要休整。

中华军已经无力再攻,俄军也好不到那里去。根本就没有能力汇集重兵发起反攻,只能是被动防守。如此中华军和俄罗斯的军队在巴尔喀什湖南部,伊犁河一带初步形成了一个武装对持局面,虽然偶尔还会爆发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但都是针对彼此的一些小据点进行,而这并不能改变双方已经进入战略对持阶段。

这种情况基本上也可以宣告中华军在新疆地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接下来虽然还会和俄罗斯进行持续的战争,但是会和在外兴安岭地区一样,在没有重大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双方已经不太可能爆发超过万人规模的战争。

随着在新疆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让帝国基本上进入了和平休整期!

虽然说目前的和平状态对于后世来说兴许是比较扯淡的,毕竟现在中华军在国内地区,尤其是在西南,西北地区还在持续进行密集的行动,以清剿各类非法武装,在中亚和外兴安岭还和俄罗斯人隔三差五打一仗,蒙古那边的叛乱也没有彻底解决。

但是你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到十九世纪中期的国际形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几百人几千人的边境冲突根本就不能算是战争,乃是属于日常事务,别说林哲了,就算是军方那边都不太在乎。

这不,新疆那边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刚结束呢,军方那边就是开始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部队换装以及扩编上来。

军方在1859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要筹建至少三十个步兵师的计划,并且也在稳步施行,不过进展的速度一直不算快,毕竟在1859年和1860年的是,军方还需要把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到新疆、云南以及四川方向,这些持续的战争都耗费了军方的资源。使得军方能够用来扩编部队的军费不够用。

不过现在已经是1861年了,帝国已经基本结束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同时虽然说字1861年的财政支出预算中。军费的比例比1860年还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只有百分之三十七而已。

但是总军费却是有所增长。从八千万圆直接增加到了一亿之巨。

为什么比例下降了,但是总军费还增加了呢?这自然是因为帝国的财政收入进一步提高。

进入1861年后,除了被俄罗斯侵占的外兴安岭部分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分外,其他的领土已经是彻底收复,就算是西藏地区也是派遣了一个步兵团进入拉萨,作为帝国控制该省的军事存在。

同时随着时间的过去,帝国也就从以往的战争中恢复的越多,民生的恢复不仅仅是民众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同时帝国的税赋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增加。

在财务部的1861年财政收入预算中,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有望超过两亿五千万,比1860年的两亿足足增加了五千万之多。

其中增福最大的依旧是工商业领域,其次受到帝国统一后,民生恢复的影响,农业税、盐政方面的收入也是增加较大。

另外同样得益于工商业的发展,海关方面的关税收入有着较大的增福!

帝国对纺织产业的全力支持,导致帝国国内的生丝产量进一步增加,同时帝国为了出口更多的生丝,以便获取更多的外汇。对国内的生丝消费进行一定程度的压制,对国内生丝制品消费征收较高的税收,使得原本大量在国内市场消耗掉的生丝用于出口。所以1860年开始,帝国的生丝出口量增加极快。

1860年,帝国以上海为主要出口基地,宁波为辅,总共出口生丝二十一万包,按照每包生丝四百五十圆的均价来计算,价值约九千四百五十万圆,占据帝国在1860年一亿四千万圆的总出口中的百分之六十七点五。

从这个数据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目前的生丝行业对帝国的工业经济而言具有多大的作用。

此外帝国传统出口商品瓷器以及茶叶这两项上。茶叶上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印度廉价茶叶的影响,但是中国茶叶依旧是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的首选。而中国茶叶的最大进口国,英国每年都要进口至少价值三千万圆以上的茶叶。

这些茶叶主要从福州、厦门、广州等港口出口。另外今年宁波也是开始出口大量的浙江产茶叶,要知道浙江的西湖同样是茶叶的重要产区,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就在浙江呢。

而瓷器作为中国千百年来的重要出口商品,虽然整体市场已经不算太大,但是依旧是中国的三大出口商品之一。

依靠这些出口商品,帝国以上海为核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生丝产业链,浙江、江苏的农民们种植桑树养蚕,然后把蚕茧贩卖给各大蒸汽缫丝厂,缫丝厂再把这些蚕茧加工为生丝,然后直接贩卖给那些进出口贸易商们,再运往英国、法国等欧洲地区以及美国等。

甚至为了进一步国内资本对生丝产业链的控制,避免外资剥削太多的利润,中国的商业资本已经是专门成立了诸多商业银行,钱庄,这是为了给那些蒸汽缫丝厂们提供贷款维持他们的生产以及蚕茧收购的。

另外在上海生丝协会的牵头下,诸多生丝厂家开始独立或者联合起来组建远洋贸易公司,亲自组织船只把生丝运往欧洲贩卖。

1859年的时候,皇室产业的上海纺织公司就是亲自运了一船生丝过去,并在伦敦售卖,尽管此举引起了很多在华洋行,尤其是信德洋行,怡和洋行的反对甚至是抵‘制,使得上海纺织公司运到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