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穆阴的脸色也是阴沉了下来!

“这事必须解决!”穆阴说了这话后,心中就是沉思了起来,直接把这些权贵大臣们的车队扔下是不行的,估计自己刚开口人家就会闹到咸丰面前去了。但是这种情况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必须要解决目前的困局。

沉思了半天后,他道:“乐善你安排一二,把圣驾以及部分大人安排到一起。那些家眷车队另行一路,把你的人马兵分两路,抽出一个营保护那些家眷车队。其他的和圣驾一起轻装东进!”

“这样会不会同意?”乐善说出了自己担忧。

穆阴却是道:“这个时候,由不得他们了。再说了但时候我亲自带着这个营走,等你们走远了。我再带着人马赶上来!”

“那他们呢?”乐善面露疑惑道。

“各安天命吧!”穆阴说出这话的时候,深叹了一口气!

乐善听到这话,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没有想到穆阴的想法竟然是要直接抛弃这些人,这心思比自己还狠。

很快,乐善就是做出了安排,以就近保护圣驾以及大臣的名义,把皇室的车队以及少部分核心大臣都集中到了中军队伍里,甚至为了加快这支只有二十多辆马车车队的速度,他甚至还抽调了部分拉辎重马车的马匹过来拉车。

至于剩下的那将近三百辆搭载着权贵大臣家眷,金银细软财物的车队就是落在了后面,而前方的皇室车队以及第一镇的主力部队是越走越走。

后方车队的人虽然也察觉到了不妥,但是看身边还跟着近千名士兵,而且穆阴也是跟着他们一起的时候也就略微安了心,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晚间在一个小村子里临时休息驻扎的时候,穆阴却是悄无声息的带着那上千人马离开,直接追赶第一镇主力部队去了,把那三百多辆的车队以及超过两千多人的权贵家眷留在了那里。

等那些权贵们次日黎明时分发现周围一个保护他们的士兵都没有的时候,这下才是惊慌了起来,于是乎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重新踏上逃亡之路,但是这一次这支大队伍也是开始了分散,有些人想要直接逃到东北去,而有些人则是想要躲在乡间,然后慢慢谋图去东北,甚至有些人想要隐姓埋名,不去东北反而是打算去其他地方。

不提这些被穆阴和乐善抛弃了的权贵以及他们的家眷们,却说后方追击他们的宋向堂等中华军!

经过昨夜的短暂休息后,宋向堂所部在天色还没有亮透的时候就已经是开始埋锅造饭,吃过早饭后大军再一次踏上了追击的步伐。

而不等多久,他们的前锋部队就是发现了那支被清军抛弃了的权贵以及家眷车队,对于他们自然是没有多少客气,直接把这些人给俘虏了。

“经过初步审讯,这些都是伪清的权贵大臣以及他们的家眷,一共抓获了大约一千八百多人,根据他们的说法,另外还有十余家人和他们分道而行!另外伪帝并没有和他们走在一起,而是在前头!”

宋向堂看着那些垂头丧气,但是在逃亡路上依旧满身锦缎的满清权贵大臣们,只是平淡道:“让协防师接手,把他们押送回北平,我们继续追!”

宋向堂现在一心想要抓住咸丰,对于这些满清的权贵大臣们根本就没有兴趣!

而就当宋向堂率领第一师主力继续东进追击咸丰的时候,北平城内的奕訢看着手中的书信半天都没有说话。

这封书信乃是城外的中华军派人送进来了的,书信的内容相当简单,他们要求城内清军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大军将会立即攻城,到时候凡是参与抵抗者一个不留!

而清军如果愿意无条件投降的话,中华军将会给予城内清军‘战俘’的待遇!

所谓的战俘待遇,就是普通士兵们以及中下层的军官们可以保住性命,至于中高层将领以及城内的官员,则是视合作态度区别对待。

简单来说这信的内容就是顽抗死路一条!

奕訢非常清楚,不管自己是顽抗抵抗还是主动投降,等待自己的下场都不会太好,他奕訢乃是满清亲王,咸丰帝的弟弟,曾经的帝位竞争人,他的政治地位是其他满清贵族以及皇室成员还有那些大臣们所不能比较的。

而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亡国后的皇室下场都不是很妙,基本上会被新朝斩杀殆尽,寸草不留。

他奕訢自问在自己的身上不太可能出现什么奇迹!

奕訢有着赴死的觉悟,但是他却是依旧保持着一丝奢望,能够为城内诸多朝廷官员以及满人,尤其是他的家眷保护性命。

中华军优待投诚士兵、文官的事他也说过,但是这种优待只限于普通士兵以及中下层军官以及中下层官员,至于高级将领以及文官,也没有听说过谁一投诚了立马就能够官复原职坐上高位的。

但是要顽抗吗?

奕訢深深的叹了 口气,如今城内拿什么来抵抗,虽然城内清军尚有万余,但是军心士气已经全无,奕訢昨天能够在混乱中稳定城内的局势,依靠的还是都兴阿留下来的两个营新军,而这两个营的新军都还是正在训练中的新兵,如果不是昨天大乱,奕訢带着他们强行从军械库里拿出枪支的话,他们现在连枪支都还没有呢。

靠着这两个营压阵,奕訢才是初步稳定了城内的局势,把那些已经陷入崩溃边缘的绿营和京营重新赶上了城头,并且为了维护紫禁城以及城内的平稳,昨天下午开始,他指挥人马强行弹压,捕杀了超过千名想要浑水摸鱼的乱民后,才算是让城内恢复了稳定。

然而这种稳定是无法持久的,如果说城外的中华军立即发起进攻的话,奕訢肯定不用半天时间全城就得重新大乱。

脑海中思索着诸多可能性,然后一条一条的被自己否决!

许久后奕訢又是叹了口气,然后走出了房门,看着大厅里的全都面带慌张的官员们,奕訢道:“传令下去,让中华军进城!”

说这话的时候,奕訢可以看到众人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如稀重负的表情,他们是早就想要投降了,不过没人带头而已。

如今恭亲王奕訢亲自带头,这些人自然是毫无心理负担的准备投降事宜了,当即就是派了人向城外送信,这信还是恭亲王奕訢亲自书写,并盖上了自己的私章,另外还顺手盖上了总理新军处、兵部等诸多北平内机构的官印。

书信的内容自然是说清军已经愿意主动投降,想要和吕道宝商讨投降相关事宜,尤其是对这些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还有满人等处理。

不久后,第一团团长吕道宝中校看着城内送来的书信面露诧异,还真的投降啊?(未完待续。)u

第三百九十一章 进城

吕道宝领命单独进攻北平,而他麾下只有一个第一步兵团以及少量第一师的炮兵和辎重兵力,皇家陆军也就两千人而已,此外就是还有一个协防师差不多四千人。()

而据他所知,城内的清军虽然主力部队,但是初步判断至少有着超过一万五千人的清军,城头上的火炮也有不少,仅仅是西面城墙上就摆着超过三十门的火炮。

虽然吕道宝并不认为这些清军的战斗力有多强,但是双方的兵力差距摆在那里,而且北平可以说已经是孤城一座,这早一天拿下晚一天拿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吕道宝是准备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只是例行公事给城内送去了一封招降信而已,但是没有想到里头的清军还真是答应了,这事明显超出他的预料。

中华军和清军打仗也有好几年了,虽然清军投降的情况非常多,但是大多时候都是击败后被俘虏以后反正的,而一枪不发就满城投降的情况,一般只出现在一些府县城市。

但是今天,这北平城作为满清的首都,这个时候却是一枪不放就投降了,而且在书信上签名的还是奕訢这个满清的恭亲王。

这让吕道宝惊讶的同时也是有所疑虑,莫非有诈?

他们想要让自己进城的时候给自己来一个埋伏?

对方如此干脆的想要投降,这反而是让吕道宝心怀警惕起来,当即就是开出了好几个投降的要求,要求对方守城士兵立即全数出城,把所有武器都是交给中华军,嗯,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清军出城缴械!

同时要求奕訢以及城内其他有份量,可以代表清军投降的高级官员出城前往中华军营地参加投降仪式,为此吕道宝还特地安排了一个投降仪式。

城内的奕訢等人收到书信后,虽然有人反对。说这一出城的话对方肯定会把扣押甚至直接杀了奕訢等人。

但是奕訢却是一脸的苦笑:“难不成这躲在城内不出去就能逃过这一劫了?罢了,既然是要降,那就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做吧!”

当天中午时分,奕訢带着尚在北平的诸多大臣、权贵们出城,而在这之前,大批的清军士兵已经是在上午十点左右开始出城,然后一个个在空地里扔下自己的武器。然后赤手排着队蹲坐着。

这些士兵们有些带着忐忑惶恐之色,而有些则是一脸的轻松。甚至露出了大难不死的表情,的确,也许对于奕訢等高级官员来说前路还不知是生还是死,但是对于这些普通士兵而言,扔下武器的那一刻起,他们的性命已经是得到了保障。

中华军优待投诚士兵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也是知道的!

甚至很多士兵听闻在中华军当兵待遇丰厚,不少人已经是想着直接反正,然后加入中华军了。

可惜的是。这些投诚的士兵里,除了新军士兵以及少量精锐的旧军士兵外,大部分都是没有资格加入中华军的,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是临时看管起来让他们从事体力劳动,要么干脆就是就地遣散。

吕道宝看着外头的奕訢带着一大群人走进来的时候,饶有兴趣的看着奕訢等人的打扮,这个时候的奕訢和其他官员们一起。都是穿着正式的朝服,也有少数几个人穿着大清陆军的新军礼服。

只是他们穿的光鲜,然而一个个都是表情黯淡,就跟家人死了去奔丧一样。

有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走着走着,在即将进入营帐的时候就是哇的一声,竟然是哭了出来。引得旁人频繁注视,旁边的一个官员上前安抚了两句,这才止住了哭声继续进来。

而坐在营帐内的吕道宝看着这一幕,脸上却是挂满了笑容,这是属于胜利者的笑容,再也没有什么比看到敌人哀嚎痛哭更让人心情愉悦了。

奕訢走进营帐的时候,入目的是一个面孔稚嫩。即便是这人刻意留着胡须,剃着一个光头,但是也是看得出来这个人顶多也就二十出头而已。

再看看他肩膀上的军衔,奕訢忍不住心中苦笑,这人竟然只是一个中华军的中校而已,我堂堂恭亲王奕訢前来投降,这中华军只派了个区区一个中校!

但是心中的苦涩是绝对无法说出来的,他并不知道,人家中华军就没有想到过奕訢会带着人主动投降。

再者中华军的北上部队是多 ,但是施清瑄率领第六军主力追击都兴阿去了,宋向堂也是带着第一师的主力追咸丰去了,只扔下一个第一团负责进攻偌大一个北平。

让一个中校负责进攻北平这种的大城市,估计也只有现在的中华军里才能够出现了。

整个受降仪式简单而快速,按照中华军方面的要求,奕訢以及部分清军的将领向吕道宝交上了自己的佩刀,然后也没有签订所谓的投降协议书之类的就是宣告结束。

接下来奕訢以及部分高级官员则是重新回到了北平城内,只是他们回城的时候,和他们一起进城的还有诸多中华军的士兵们。

中华军攻克敌军的城市已经相当多了,各种经验丰富,进城后第一时间就是控制城门等进出要道,然后迅速控制城内的各重要建筑,比如各官府衙门,当然了还有紫禁城。

由于吕道宝麾下的皇家陆军士兵不多,就算是加上一个协防师但是也没有多少人,而要想控制一座人口七八十万的大型城市,所需要的兵力是绝对少不了的。

为了能够快速而有效的控制该城,中华军甚至是直接收编了清军的两个新军新兵营,也就是奕訢昨天用来弹压城内的那两个新军营,虽然说这些人都是新兵,但是他们和城内的诸多清军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他们和都兴阿编练的所有新军一样(除了第一镇),这些士兵清一色是在直隶一带招募的汉人,此外军官也都是汉族学子为主。其次他们就算是尚未完成新兵训练,但是其身体素质以及战术素质也是远远超过了清军旧军的。

再者,这些士兵都算得上是职业军人,之所以当兵吃粮是要赚饷银养家的,这给清廷卖命和给中华帝国卖命其实对于他们而言区别不大。

所以接受这些士兵的话难度不会太大。也更让中华军方面放心。

为此,中华军方面直接把这一千两百多名新军士兵整编为两个守备营,并从第一团抽调了部分低级军官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