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发现对面的中华军士兵正在源源不断开火。

这种火力密度比他们在吴淞之战时遇上的中华军火力密度要整整提高了三倍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中华军使用前装步枪,他们冲过来要付出一千人的话,那么现在是他们要冲过来就要付出三千人以上的代价。

而战斗中,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伤亡承受极限的,尤其是进攻战的时候,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后,哪怕军官怎么催促,军队都会自行崩溃。

而现在,来自英国本土的士兵哈维就是有了转身就跑的冲动,他是东兰开夏兵团第一营的士兵,早上出发的时候,他的上司,一个来自苏格兰的贵族子弟告诉他们,对面的敌人都是一群野蛮人,虽然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些步枪和火炮,但是他们就和以往遇上的所有野蛮人一样,是不堪一击的。

只要他们冲上去,那么就可以轻易的获得战争的胜利,并且说等部队打赢以后,就能够攻占更多的中国城镇,到时候大家就可以收获心满意足的战利品。

哈维也是幻想着自己能够在那一天攻打中国人的城市后,能够收获到一份足够他养老的战利品,兴许自己还能够给居住在贫民区的母亲带回去几件珍贵的中国瓷器呢,让母亲也享受享受贵族一样的生活。

然而这种幻想在他跟着战友们发起进攻后就是破灭了!

当他们刚进入战场的时候,他所在的步兵连就是倒霉的遭到了连续两枚榴弹炮的命中,这两枚炮弹直接报销了十几名士兵。

要知道一个步兵连也不过百人出头而已,这一下子就没了十几个人,相当于伤亡率就达到了百分之十几。

但是他们是英勇的英国陆军,这个时代最好的线列步兵之一,所以哪怕是开局不顺,但是剩下的士兵依旧能够表情平淡的继续向前进 ,这个过程甚至都不用一旁军官们出声说什么,士兵们就是自动重新整齐了队形前进。

后排的士兵自动上前,填补了死伤士兵留下的空缺,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后来他们就要幸运的多,一直没有被炮弹命中,有惊无险地走过那漫长了一千多米后,他们在五百米左右的距离发动了最后的冲锋。

但是他们刚跑动起来没有,对面的守军就是相继开火了,由于东兰开夏兵团第一营是冲在最前面的部队,所以遭到中华军的步枪火力打击后,也是最新出现损失的人。

就当哈维认为他们已经开过枪,他们至少可以有二十秒甚至更多的安全时间用以前进的时候,没想到对面的中华军仅仅五六秒中就是继续开枪,而这一开枪就是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在对面持续响起的啪啪啪声中,哈维的战友们不断的倒下,当哈维好不容易冲到大约百米的时候,被脚下一个石头绊倒的摔了下来,摔下来后他没有着急第一时间爬起来,而是就趴在地上扭头四处张望,但是却发现周边数米内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战友还能站着了。

原先带领他们冲锋的那个骑着马的军官早已经是倒在了地上,就连那批战马都已经是倒在地上哀鸣。

难道只剩下自己了吗?

此时此刻的哈维内心里是一片空白,这不是绝望也不是惊恐,而是他实在搞不清楚为什么到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战友们那里去了?

把头抬高一些,他看向身后自己冲锋的路上,入眼处,是满地的人,有些一动不动,而有些挣扎着试图爬起来,嘴里似乎还在大声呐喊着,但是在隆隆炮声的战场中,他听不见那些人的惨叫声。

一时间,哈维整个人都是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u

第三百三十一章 噩梦般的惨败

就在英军士兵哈维整个人愣住的时候,在距离他只有百米外的第九师防线内,一个年约三十的上尉满脸的兴奋,嘴里还在不断的叫嚷着:“继续开枪,注意更换橡胶垫!”

此时,一旁的年轻少尉道:“他们已经冲到百米内了,是不是要准备刺刀反冲锋了!”

但是那上尉却是摇头:“不用,继续打,就这样打,他们冲不过来!”

这上尉的话没有错,在中华军第六军的防线外,超过万人的联军士兵发起进攻的时候,尽管一开始在三四百米的距离内看上去声势很大,但是进入三百米内后,中华军的步枪子弹命中率大幅度提高,更关键的是,这些英法联军士兵的冲锋都是人挤人的密集冲锋,中华军的士兵们根本都不用瞄准,对着人群开枪都能取得命中。

命中率高,而使用的后装步枪射速又是相当快,这样打下来就是使得那些冲锋途中的英法联军士兵几乎是成片成片的倒下,尽管这些效果可以没有说后世的机枪扫射那么恐怖,但是关键的是冲锋的英法联军队形实在太过密集。

这上万支步枪对着这些人肉靶子开枪,造成的效果绝对不会比机枪弱多少。

那百米距离彷佛天堑一样,任凭对面的英法联军士兵怎么冲,都是冲不过来,然后一个接着一个被击倒。

在后方观战的施清瑄看到这一幕,尽管事先多次想象过自己这支装备了后装步枪的部队会以密集的步枪火力击溃敌人,但是从来却是没有想到过敌军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冲锋竟然都无法跨越自己的步兵火力,双方现在甚至连肉搏的机会都没有。

而对面的这些英法联军步兵们冲不过来,也就代表着无法给趴在战壕上开枪的中华军士兵造成太大的杀伤,哪怕是有零星的中华军士兵倒霉的被击中了,但是对于整条战线来说却是不值一提。

这就赢了吗?

施清瑄仅仅是目测,都是知道在过去的几分钟内,对面冲过来的英法联军士兵至少已经死伤三四千人以上,很多冲在前排的部队都已经是全军覆没。而后方的部队有些拥挤着想要继续发起进攻,而更多的部队则是停留在了原地,他们不敢继续冲上去,他们也不敢后退,就这么直愣愣的呆在原地。

怎么会这样?

不应该的啊!

后方的联军统帅额尔金伯爵已经是满脸的呆滞,他彷佛正在做噩梦一样,看见自己的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更关键的竟然没能冲上去。

“伯爵,不能再冲下去了。快让他们退下来吧,不然的话……”身旁的一个英军少将也是满脸的惊恐,他没有说完自己的话,因为他自己知道接下来的话不适合说。

因为如果继续这么下去,这进攻部队怕是要全军覆没的!

这冲不上去,面对敌军的密集步枪火力又没有足够的掩体,己方的密集进攻队形完全就是一个个巨大的靶子,人家不用瞄准就能够击中。

被属下这么一说,额尔金伯爵才是反应了过来。连忙道:“快,撤退,撤退!”

随和额尔金伯爵的命令下达,前方的不知道该如何做的士兵们才是一个个掉头就跑,刚才那短暂的十分钟不到绝对是他们人生中最恐怖的一段时间。

从发起进攻开始,先是遭到了密集的炮击,然后在距离敌军一百米到四百米这段距离又是遭到了敌军难以想象的密集步枪火力拦截。

这进攻途中。无数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很多步兵连都已经是全军覆没,比如说哈维所在的步兵连,出站前的一百一十多人,现在只剩下包括他在内的十几个人而已。

此时此刻的联军如同失去了领头的羊群一样,四下逃散。一个个踏着战友的尸体争先恐后的向后跑去。

而在他们转身逃跑的时候,来自背后的子弹还在不断的收割他们的生命!

此时,中华军的骑兵部队也是在左侧汇集起来,并且准备冲进战场追击这些溃散的步兵,如果让他们成功追上去的话,仅仅是凭借他们一千多名的骑兵就足以杀伤更多的溃散联军士兵。

不过联军的步兵虽然已经完全溃散,但是他们的骑兵部队还是保持完整。并且一直严密关注着中华军的骑兵部队,当中华军的骑兵部队试图发起侧翼进攻的时候,他们也是直接横插了上来,然后对着中华军的骑兵部队发起了冲锋。

前方的己方上万步兵已经完全溃散,如果让这支中华军的骑兵冲上去,其结果是灾难性的,所以不管如何他们都必须把这支中华军的骑兵给拦住。

这支联军骑兵以近卫军第一龙骑兵团为核心,形成了密集队形朝着中华军的骑兵部队冲了上来。

而中华军的骑兵也是毫无所惧的挥舞着马刀冲了上去。

自吴淞之战后那场两败俱伤的骑兵交战后,中华军和联军的骑兵再一次进行了最为猛烈的对冲!

在近卫军第一龙骑兵团的带领下,联军的其他骑兵也是紧随其后,印度骑兵和近卫军第一龙骑兵团的骑兵们一样,直接放下了长矛,用着他们最擅长的长矛发起冲锋,而法军中的北非骑兵则是挥舞着弯刀在左翼伴随进攻。

相对于对面联军的骑兵用长矛发起进攻,中华军的骑兵却是清一色的骑刀。

骑刀对长矛,再加上双方战马质量上的差距,毫无疑问这会会让中华军的骑兵在对冲最初阶段承受一定的损失,但是中华军的骑兵却是依旧英勇无畏的冲了上去,因为他们就没指望过能够用直接的贯穿冲锋战胜敌人,他们的优势是双方在经过第一波对冲后陷入混战时,用骑刀和骑兵手枪获得混战的战术优势。

骑兵之间的交战比步兵要来的更加猛烈和迅速,双方步兵的接触前后要持续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以上,但是双方骑兵只有了两分钟不到的跑动就是撞击到了一起。

双方如同最猛烈海浪一样,狠狠的撞上了对方!

在双方接触的第一瞬间,面对对方的长矛冲锋,第一排的中华军骑兵顿时如同秋风的落叶一样,被横扫倒地。

但是双方骑兵的同时对冲。就注定了让对面无法彻底冲垮密集的骑兵队形,接下来中华军的骑兵们却是凭借灵活的骑刀一个接着一个砍翻那些使用长矛的联军骑兵,同时他们早已经准备好的骑兵左‘轮手枪也是频繁开枪,啪啪枪声中,在双方的骑兵混战区域也是掀起了一片白烟,枪声中一个又一个联军骑兵被击倒。

双方的骑兵交战相对于刚才双方步兵的交战来说,显得要更加惨烈。同时也是更加直接。

刚才的步兵交战中,中华军的步兵基本上就是躲在战壕里开枪。然后单方面的杀伤敌军步兵,然而现在双方的骑兵们混战在一起,往往杀伤一个联军骑兵,己方也会相应的付出一名骑兵死伤的代价。

骑兵之间的冲锋交战考验的不仅仅是训练以及武器水平,更多的还是考验双方的勇气,考验双方谁能够坚持得更久。

双方的骑兵交战从最开始的激烈碰撞再慢慢变成混战,最后双方的三四千名骑兵在战场上的一侧彼此交缠,仗打到这个程度,除非彻底分出胜负。要不然的话他们已经是无法脱离,只能是接着拼杀下去。

骑兵们进行厮杀的时候,旁边的步兵们也没有闲着,联军士兵逃跑的那一瞬间,诸多的中华军军官们就已经吹响了手中的铜哨,挥舞着手中的军刀,然后士兵们相继爬出战壕。

他们列着较为松散的队形。一边前进一边装填开枪。

施清瑄可不会坐视让敌军全部逃回去,既然这场战争已经打了起来,而且还占据了这么大的前期优势,他没有理由不把战果继续扩大,对面的步兵已经完全崩溃,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只要保持追击的态势,那么就可以迫使他们一直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直到被全歼或者投降。

尽管发起反冲锋不可避免会遭到敌军炮火的杀伤,但是施清瑄对此已经有所准备,那就是散兵队形。

上次的吴淞之战中,联军就是用过散兵队形来试探,引诱中华军的的出击。进而利用炮火来杀伤中华军,而保持着散兵队形的联军面对中华军的炮击时,伤亡是比较低的,只是装备米尼步枪的联军采用散兵队形的话,很难形成密集的步兵火力。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中华军第六军来说不算什么,因为第六军装备的是后装步枪,射速是相当高的,射速高也就代表着可以使用更加宽松的队形,同时还能够保持足够的火力密度。

实际上第六军的队形训练中,已经算是彻底放弃了前装线列时代的人挤人的密集队形,而是采用了较为宽松的散兵队形,大体上士兵间隔在三米以上,也不再固执的要求采用两列或者三列横队,而是形成更多层次的队形。

所以从天空中看去的话,刚才那些联军进攻的时候,基本是保持着一条宽大的直线,但是中华军发起反攻的时候,却是平均的散布在整个战场上,战场上几乎到处都可以看见士兵,而不是有固定的某个横队。

这种队形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用来降低敌军的火炮杀伤!

当初联军用这种散兵队形能够在中华军的猛烈炮击中依旧出击,这一次中华军用散兵队形后,对面的联军炮兵虽然尽力拦截,但是依旧没能拦住中华军的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