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他们不仅仅效仿了中华军的前身,也就是余胜军时代的编制以及战术等,而是直接把目光瞄向了现在的中华军,开始更大规模的山寨!

为此,去年十二月份清廷正式成立了‘总理新军处’。全权负责新军编练事宜,并制定了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编练新军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依旧是裁旧练新。

同时还把他们现有的比较混乱复杂的新军、练军等进行再整编,提出了所谓的整编统一章程,而且还直接套用了中华军的编制模式,废除以往以‘营’为主要单位的编制模式,采用营、标、协、镇、军的新式编制。

其八千多名八旗新军被改编为陆军第一镇。不过虽然改了名字,但是这个禁卫军依旧是中看不用的货色,人虽然有这么多,但是原有的那些洋枪样炮早就已经被抽调走了,只剩下少许燧发枪和大量的旧式火绳枪而已,该部由清军里的仅剩几个能打的满族将领乐善担任督办统帅,任统带官。

留守京畿的京畿练军剩余部分大约六千人则是被改称为‘陆军第二镇’,这部分人已经是清廷控卫京畿的最后力量了,战斗力远远超过那些绿营旧军以及八旗新军,由清军里另外一名绿营出身,前几年一直协助都兴阿编练直隶练军的史荣椿担任统带官。

而增援到山东的直隶练军部分,都兴阿原来统帅的部分来自京畿练军、直隶练军、山东练军以及其他零碎番号的练军则是被统一整编为‘陆军第三镇’由都兴阿亲自兼任统帅。

至于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增援而来以及河南本地残存的练军等四千练军则是被编为‘陆军第四镇’,由原直隶练军统帅纳德担任统带官。

而上述四镇就是清廷在北方仅有的四支新军部队了,如果只说能够打仗的话,还得把陆军第一镇也就是霸气新军给去掉,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三个镇了。

当然了清廷的计划显然不止如此,咸丰已经诏令各省编练省军,要求各省编练至少一个镇,重要省份最少编练两个镇的新军,至于说能不能办成那就是以后的事了,现在还无法得知。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盘踞在湖南的曾国藩所统帅的湘军却是不在整编的行列,湘军依旧是湘军,多用的编制还是他们自己的那一套。

而从清廷整编新军也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算是把八旗新军改编的陆军第一镇算上,这能够拿得出手的新军也不过四个镇,总兵力不超过三万人。

然而他们面对的敌人,也就是中华军却是有着七八个皇家陆军步兵师,不仅仅是主力部队中华军已经超过了清军,实际上就算是那些普通部队,也就是协防军和清军里的绿营团练等旧军,中华军也已经是超过了不包含湘军在内的清军。

在双重持续了一年多战争以后,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改变!

这也就是都兴阿和胡林翼等清军将领忐忑不安的主要原因,如果说没有英法练军来找林哲的麻烦,估计不用半年时间,中华军就得兵临北京城下了。

只是英法联军的威胁迫使中华军彻底改变了战略计划,北伐清廷或者西进湖北已经不是中华军的头号任务,现在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备战英法联军,保卫帝国根基。

这种情况下也是给予了清廷方面更多的喘息时间,虽然现在清廷方面还是搞不明白中华军为什么减缓了北上的石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撤军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华军没来就是好事,趁着中华军再一次大举北上之前,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可以说包令的南京之行,不仅仅是给中华帝国带来了威胁,给林哲带来了麻烦,甚至是给整个中国局势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不管外头是什么反应,不管林成庭和都兴阿他们有所措施,但是现在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心腹之患已经不是他们,而是英法联军。

因此在进入1858年后,中华军在北线、西线已经是彻底停下了大规模进攻,攻克济南、进入河南郑州的计划已经被无限期推迟,从山东到河南再到安徽和赣北,各地的中华军已经是全面转入了战略防守的态势。

除了抽调少量兵力继续清剿皖北地区的捻军外,整个北线和西线已经停下了战争!

但是于此同时,大量的兵力开始汇集苏南地区,无数的炮弹以及粮食被送进江阴、镇江以及上海等预计战区,而上述地区数以万计的民夫正在挥洒着汗水修筑着各种各样的防御工事。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吴淞炮台更是一天一个样,一座座炮台被修起来,一座座堡垒被修起来,刚从林德机器厂出厂还崭新的火炮被运送到吴淞炮台安装起来。

由于后续战争里海军可以发挥的作用出了自沉江阴堵塞航道以外别无他用,所以在陆军方面的强硬要求下,海军方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从现有的战舰上拆除了大量火炮然后安装到吴淞炮台上。

而就当苏南方面做着战争准备的时候,南下广东的中华军第三军却已经是和当地清军陆续发生战斗。

为了执行统帅部要求他们抢在洋人之前攻克广州城的任务,第三军离开福建后,一路西进奔袭,而且也没有进入广东东北部方向的浮现,而是一路直线打了过来,短时间内就是攻克了潮汕府,紧接着又是直奔惠州府。

等到一月低的时候,第三军已经兵临广州城下!

中华军之第三军兵临广州城下,这不仅仅让城内的清廷官员将领们大为惊慌,也是引起了香港英法联军的注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

第两百七十九章 洋人出兵

广州城上,两广总督兼任通商大臣叶名琛以及广东巡抚柏贵站立在城头上,看着城外的大片营地,营地上耸立着巨大的红底蓝龙旗,这种旗帜从去年开始已经插向了整个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安徽,现在中华军的这面陆军旗已经是飘扬在广州城下,而不愿的将来它还会飘扬在广州城下。∑頂點說,。。

看着城外中华军那延绵数里的营地,叶名琛虽然表面上依旧镇定,没有和一旁的柏贵那样面露惊恐之色。

但是他的内心里却是同样感觉复杂!

叶名琛主政广东多年,从道光二十八年开始担任广东巡抚,再到咸丰二年起担任两广总督,至今已经有十年之久。

在广东多年的他可以是清廷内和洋人打交道最多的地方督抚了,虽然他针对洋人的方略是以拖延为主,总之是能躲就躲,不能躲也躲,力争避免和洋人打交道。

也许有人了叶名琛的这种行为是惧怕洋人或者生性胆之类的,但实际上并不是,不管后世历史如何评价他这个人,但是他能够在四十岁之前就成为广东巡抚,成为封建大臣之一,然后又是坐镇广东和英国人等周旋达十年之久,就足以证明了他并不是史书那样评价的不堪。

不管任何时代,能够主政一方的封建大臣都不是庸俗之辈,当代里诸多封建大臣,不管是在当代还是在后世都是名声显赫之辈:比如之前江南地面上的向荣;前任浙江巡抚,后来的两广总督黄宗汉;又比如后任浙江巡抚何桂清,还有几任江苏巡抚许乃钊、李鸿章、前任湖北巡抚。现山东巡抚胡林翼,已经被清廷委任为湖广总督的曾国藩等。

对于这些人。你可以去评价他们的功过,用后世人的目光看也许会觉得他们有所愚昧。但是你不能否认他们的能力。

叶名琛在这几年里,一边要应对洋人的频繁挑衅,另外一方面还要动用一切力量和太平天国,和中华军,和林成庭进行战争。

而且实话,相对于太平军,镇胡军以及中华军的威胁来,区区洋人算个屁啊,大不了就和他们签订几个条约卖下国。这些洋人又不要大清的江山,但是中华军以及太平军等可不是只要做生意之类的,他们要的是大清的江山。

所以从去年开始,尽管已经和洋人相继爆发矛盾,去年洋人甚至一度攻打广州,但是叶名琛依旧没有去管,也没有从韶关以及福建方向抽调兵力回援,只是就地编练了团练两三万人略微加强广州城防而已。

尽管叶名琛不顾洋人的威胁,已经把所有能够动用的资源都投入到了抵抗镇胡军以及中华军上。但是在北面还好,林成庭的镇胡军自从和曾国藩签订了私底下的协议后,已经停止了向湖南以及广东大规模扩张的行动,而是专注于内部整训上。

这个林成庭也是知道要想扩大地盘。争霸天下之类的,最重要的还得是自己手底下有一支强悍的军队,至于地盘什么的倒不是太重要。

因为到目前为止。叶名琛派到韶关等广东北部的绿营军队还能够守住,但是在东面福建方向却是有些糟糕了。

去年开始。他从广西,广东抽调了将近三万绿营、团练等旧军。另外还有近千人还不容易才训练出来的广东练军陆续派往福建以及广东西部布防。

但是这派到福建增援的大约两万人却是一个都没能回来,第三军在福建的战斗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今天打掉你几千人,明天再打掉你几千人,这不用几个月叶名琛派往福建的两万兵力就是损失殆尽了。

福建失守后,叶名琛又是搜罗了仅剩的兵力试图守住潮汕府,但是1857年底开始第三军已经是得到了大规模的增援,南下能够的第十步兵师可是达到了历史上首次的满编制,一共八千多人皇家陆军将士再加上两万多协防军。

这广东守军根本就守不住潮汕,连续遭遇数次惨败后,兵力损失过半的广东守军被迫主动放弃了潮汕,甚至连惠州府都没守,而是直接带着仅剩的五六千人逃回了广州。

到了现在,虽然广州城内拥有比第二次鸦‘片战争更多的兵力,但实际上他们的情况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叶名琛可以动用的正规部队也就只有五千名绿营旧军,此外还有近千名广东练军,至于剩下的都是从广州周边征召而来的民壮团练,人数虽然有将近三万人,但是这些民壮团练连绿营都比不上,要想凭借他们就抵挡住中华军的进攻,无疑是痴人梦。

看着城外的那些中华军,叶名琛实在是想不出来任何守住广州城的可能性!

面对中华军兵临广州城下,不仅叶名琛悲观到一信心都没有,同时在香港里的额尔金伯爵也是有些顾虑。

额尔金伯爵去年就已经是拿着委任状来到香港上任英法联军司令一职了,并且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就已经陆续集结了超过六千人的英法联军。

但是让他气闷的是,包令等英法等国的外交官们竟然还在上海和那个什么中华帝国谈判扯皮,并数次否决了自己率领出兵广州的计划。

至于理由,他们,就算是联军勇猛无比攻克了广州城,但是也无济于事!

为何?

因为这广州可不是在中华军手里,而是在清军手里,甚至那个时候整个广东都不在中华军手里,你打清军怎么可能让中华帝国屈服呢?

但是让人更郁闷的是,如果他们打了清军,就算是清廷屈服了把整个中国都卖给了英法联军,但是也没有任何作用,因为清廷不用多久就会被中华帝国干掉了。

这些洋人也不是傻子。他们是见过中华军的,也是知道中华军在过去的一年里连战连胜。中华军统一中国不是可不可能的事,而是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的事。

也就是。现在把注定要被消灭的清廷给打服并签订条约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等到中华帝国统一中国后,这些条约就是废纸一张。现在中华帝国连南京条约都不肯承认,你还让他们承认独立造反之后的清廷和洋人的条约,这不笑话吗!

所以他们如果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就必须从中华帝国手上取得!

而这也是为什么包令要给林哲下达战争通牒的原因,同时也是数次反对额尔金先出兵广州的原因。

一方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已经证明,你洋人就算把整个广东都给占了,也别指望让这些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屈服。要想让中国人屈服,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捣黄龙,兵临南京城下甚至是攻克南京城。

但是要直捣黄龙的话也不容易,单靠额尔金的五六千人还真不够用,这些洋人是知道中华军的,这些中华军可也是用米尼步枪的近代军队,虽然战斗力比列强军队要弱一些,但是人家兵力多啊。

中华军近期的异动也瞒不住这些洋人,他们也是知道一旦自己登陆上海的话。可能面临的中华军绝对不是一万两万人,而是三万四万甚至更多。

因此英法联军也需要时间来准备。

但是现在,情况却是已经变得不一样了,中华军大举南下广东。甚至是兵临广州城下,而一旦让中华军也拿下广州城的话,那么接下来对于香港的英法联军来就不太妙了。

打个比方。万一到时候英法联军主力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