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哲却是听到了一些不太想听的话。

英国驻香港总督,同时兼任驻中国公使包令却是抵达南京,然后求见了林哲!

对于包令要来南京,其实林哲一开始有所排斥的,这倒不是因为他对洋人有所憎恨或者讨厌,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种族歧视,汉特?威廉这个金发碧眼的英国佬他照样封爵重用。而是因为这个包令的到来意味会要求太多的东西,而很多东西是林哲不想给,不能给的。

但是包令却是坚持要来!

因为包令这个英国公使,还有其他几个公使在上海已经和中华帝国的外务部官员扯皮了好几个月,双方是谈谈停停,几个月过去了愣是啥结果也没谈出来。

而更让这些洋人郁闷的是,负责上海谈判的中华帝国外务部协办大臣宋关前在每次谈判破裂后,这些洋人叫嚷着让火炮和步枪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抛出一些让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比如说开放洋人在更多城市的通商居住权力,又比如说允许洋人在南京设立大使馆,又比如说组建更健全的商业等各种法律,以保障洋人在华的合法资金安全,又说关税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但是每当宋关前承诺做出某些让步,从而吸引到这些洋人回到谈判桌上的时候,这个宋关前就会把问题扯来扯去,说关税他能够扯到税卡,走私,说要求中国放宽对布匹进口的限制,人家就说生丝出口的税率问题。

总之一个问题就会牵扯出几个甚至几十个问题来,而当这些洋人和宋关前把这几十个问题一个个都说一遍后,宋关前立马就换个角度,然后又是抛出更多的细节问题。

这一来二往,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半年多,到了十二月底的时候,包令终于是回过神来,这宋关前根本就没打算和他们进行正式谈判,又或者是没权利和他们签订相关条约,他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

于是乎,包令就是扔下了宋关前,然后执意要前往南京亲自和林哲面谈,不然的话他就会宣布谈判彻底破裂,然后他还亲自对宋关前表示,一旦谈判破裂,那么他包令就会正式辞去驻中国公使一职,然后全权公使这个职位将会由在刚率领数千大军抵达香港的英法联军司令额尔金伯爵担任。

也就是说,到了那个时候,英法两国将会直接用战争的方式来获得他们想要的利益,至于是和清廷打还是和中华军打,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此外包令这么着急来南京,也是听闻了中华军即将进军广东的消息,因为现在英法练军就筹划着进攻广州呢,如果不是因为包令他们一直在上海和中华帝国谈判着,估计他们早就直接动手攻打广州了,那里会等到现在啊。

刚抵达南京的包令见到林哲后,说的话不多,他说:英法两国的近万士兵就在香港,只要一声令下立马可以登陆广州地区!

他没说要去打谁,这些士兵可以是去打清军,也可以是去打中华军!

包令走了后,林哲原本平静的表情很快就是变得有些狰狞起来,少有的暴了粗口:***,真当老子怕了你们啊!

那些满清文臣武将要么畏洋人如狼如虎,看见洋人的时候,那洋人还没开口呢,自己的膝盖就是软了下来。要么就是坐进观天,认为只有自己泱泱中华才是文明世界,洋人什么的都是蛮夷,从头到脚都是一副夜郎自大的样子。

但是林哲却是不同,对于这些洋人,他既没有恐惧的心思,也没有自大到直接无视他们的地步。

他对于这些洋人了解的很清楚,他们就是要市场,要原料,要赚钱,如果利诱可以达成这些目标他们就会谈判,如果恐吓可以让落后国家屈服,那么他们就会恐吓,如果利诱和恐吓都不行,那么他们就会直接派出军队,发起一场战争!

对此林哲也是早早就开启了准备,要不然去年新成立的第六步兵师也不会没派到急需兵力的北方或者皖南地区,而是留在了上海。

上海那边可是有着第六步兵师、第七步兵师两个步兵师,兵力之密集乃是中华帝国里的头一份,要知道就连北伐主力部队也就只有三个皇家陆军师而已,在西线的皖南以及赣北地区也就两个皇家陆军师,而在福建那边更是只有一个,哪怕是首都南京也只有一个新编练的近卫师。

但是只有上海这个弹丸之地,却是集中了两个皇家陆军师,而除了陆军部队外,还有海军方面的吴淞要塞,虽然要塞还没完工,但是基本工程已经陆续开始,海军方面已经在上面安装了若干火炮,同时派驻了高达两千人的要塞部队。

之所以在上海部署这么多兵力,自然就是防备这些洋人直接发起战争!

而现在包令的话,说是最后的战争通牒也不为过,现在林哲所需要面对的就是:要么给他们所需要的利益,要么就迎接他们的战争!(未完待续)

p

第两百七十一章 御前战略会议

早在去年夏天中华军刚西进南京,并定都南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和各国洋人,尤其是和英国,法国进行相关的谈判。

谈判的内容大体有下述几个条件,其第一点就是他们要求中华帝国承认在1856年前清廷和各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其中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以及后续附属条约,比如说上海商贸区章程等。第二点就是英国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第三点则是英法等国要求中国开通更多的通商港口。第四点则是英法各国希望在南京设立大使馆。

此外也有中华帝国方面的要求,比如说中华帝国要求变更和关税的相关条约,自行调整进出口的关税税率。

第二点就是要求各国放弃中政策,正式宣布承认中华帝国为中国之唯一合法政府,同时不再因为中立政策而限制各国公民为中华帝*方效力(主要是各国退役军官担任中华军的教官),允许中国自行购买所需的军械物资,主要是希望进口更多的大口径火炮,先进战舰。

第三点则是重点,那就是对南京等诸多条约进行更变,取消一些洋人的特权,比如说领事裁判权等治外法权,对通商条约进行细节上的补充和变更。

第四点同样很重要,那就是禁止鸦‘片贸易!

各国的要求以及中华帝国的要求是相互交叉联系的,而这些条件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如果只是正常谈判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谈判成功。

正是因为谈判困难,所以在上海的外务部协办大臣宋关前和各国领事们的谈判才迟迟无法取得实际有效的进展。

林哲同样非常清楚很难通过谈判桌拿回自己想要的利益,更加明白一旦英国和法国察觉到了无法通过谈判获得他们想要的利益时,他们将会毫不犹豫的发起一场战争。

对此。林哲早在去年的时候对上海谈判就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他只是让宋关前尽量的拖延时间。

而宋关前这个人精也算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上海和各国领事扯来扯去。已经是拖延了半年时间,由于谈判没有结束。所以那个时候各国领事对中华帝国是采取了比较克制的中立政策,早在十一月份就抵达的英法联军也没有着急着对广东发起进攻,而是等待着上海谈判的结果。

在这段时间里,林哲也是积极准备,防备英法两国的战争威胁。

其中第六步兵师的编练就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手段了,林哲在上海地区驻扎了超过两万人的重兵,就是防着英法两国直接登陆上海。而建设吴松炮台也是为了防止英法的舰队进入长江从而威胁到南京。

只是宋关前拖延了半年后,也不能一直都这么拖下去,现在很明显,各国领事,尤其是英国方面已经对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的上海谈判感到了厌烦,甚至也可能猜得出来这只是中华帝国方面的拖延政策。

为此,英国驻华公使包令不惜用战争威胁也要获得来南京面见林哲的机会,从而和林哲直接面谈,并给予了林哲最直接的建议:要么做出让步通过谈判让英法获得相关利益,要么就承受来之于英法的战争!

对于包令的威胁。让许久已经没有动过怒火的林哲愤怒不已!

他的愤怒并不是来之于什么国家利益的受损,而是这个英国佬竟然敢跑到南京来,然后直接当着他的面下达战争通牒。这把他林哲当成了什么?

难不成是道光以及咸丰父子吗?

这几年来,林哲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如果只是1853年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心里有着野心的普通人而已。但是到了1858年的今天,五年过去后的林哲已经名副其实的皇帝,长时间位于权力的高层,见惯了臣下对自己恭恭敬敬甚至忐忑惊恐,而今天突然冒出来一个洋人对自己指手画脚甚至发出威胁。

不得不说这让林哲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践踏!

他是数十万中华军的最高统帅,亿万臣民效忠的皇帝。如此的他绝对无法忍受区区一个英国公使的侮辱!

高度集权的帝制王朝就这点不好,皇帝一怒。血溅千里!

在包令离开后,不等中华帝国的答复就坐船离开南京。前往上海的时候,林哲立即就是召开了御前战略会议。

只是和以往的会议里商讨北伐或者西征等军务不同,这一次会议的内容却是讨论一旦和英法联军发生战争,该如何打?是否能够获胜?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当参加会议的高级将领们得知包令已经发出类似战争通牒的威胁后,第六军军长施清瑄就是面带怒色道:“区区蛮夷小国竟然也敢威胁我大中华上国!”

说着的他站了起来,然后道:“陛下,臣请前往上海领军御敌,他们要战争,我们就给他们一场战争!”

看着施清瑄激动的站了起来,端坐在上首的林哲并没有说什么,这种场合里,林哲需要保持皇帝的威仪,所以他连口都没开,手指都没有动一动,只是继续看着前方长方桌上的其他将领。

此时联合参谋部总长陈云陶也是开口道:“我认为立即开战并不妥,目前我军的扩编计划才刚刚开始,1858年度扩编计划里的新部队只在福建那边编成了一个混成旅而已,计划中的五个步兵师以及其他部队尚未展开。兵力严重不足的我们很难在同时在赣北、安徽以及华北地区持续和敌军作战的时候,再抽调更多的兵力增援沿线一线!”

这个时候,近卫师的师长林迈岚却是道:“我军在上海有兵两万余,而且都是皇家陆军将士,战力不逊于任何一支皇家陆军部队,用来阻拦区区数千人的洋人军队轻而易举!”

“洋人虽然是万里远来,但是英法联军会从南亚地区就近抽调部队,就算是我们挡住了他们几千人的进攻,但是等他们增援到万人甚至更多人怎么办?”说话的是军训部的新任总长费群阳。

中华帝国的高级将官们可不是满清朝廷那些坐进观天的人,他们可是知道英国和法国虽然距离中国万里之遥,但实际上英法两国的练军并不是从本土抽调而来,这些英法联军实际上都是从南亚以及印度地区的殖民地就近抽调而来,英军主要是从印度抽调而来,其中相当多部分其实还是印度士兵,而法军则是从法属印度支那地区抽调而来。

所以中国如果和英法交战,所谓的万里之遥是个伪命题,因为人家根本就用不着从本土抽调士兵,只是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士兵就够中国难受的了。

要不然的话你以为风帆时代的英国是怎么掌控全球的,英国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地球上和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行战争,如果都是从本土抽调兵力的话可是来不及的,这个时代的英国基本上就是在全球各地广泛驻军,在非洲,在中东,在南亚,在东亚,在美洲以及太平洋等上,几乎到处都可以看见英军的踪影。

日不落帝国可不是白叫的!

越是清楚的认识到了当代的世界局势,越是清楚了解到了英法等列强的强悍实力,实际上就越容易对英法的威胁感到恐惧和绝望。

林哲听着下放的诸多将领们进行讨论,而这些将领都是武将,这说话的声音是越来越激动,支持发动战争和支持保持克制,以积蓄更多力量的将领们是针锋相对。

如果今天不是御前会议,没有林哲坐在上头的话,恐怕这些高级将领就会大声吵闹起来。

不过因为有林哲在,他们虽然辩论的非常激动,但是一个个都还是会保持最基本的利益,可没人敢在君前失仪,只是说话的内容已经是热嘲冷讽起来,彼此针对的语气是越来越刻薄。

当施清瑄说陈云陶畏敌如虎,妄图置帝国利益不顾的时候,一直沉默的林哲终于是轻抬了抬手。

下头的高级将领们看见林哲抬手,立马一个个都是闭上了嘴巴,然后重新端坐下来,彷佛前面将近一个多小时的争论没有发生过一样。

林哲开口道:“不管是战是和,我们都要实现做好准备!”言罢他看向陈云陶继续道:“回头参谋部把相关章程递上来!”

言罢,他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