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往和江淮新军的小规模骑兵交战中,虽然也是胜多败少。战损比往往有一比二,但是今天上午的一战里,战损比却是出身了大幅度上升,达到了一比五以上。

这个数据就让王吕云更加重视左‘轮手枪的作用了!

今天出战之前,他甚至还特地请求了施清瑄配合,把那些配属给军官们的1855年型军官手枪都是临时集合了起来,好让自家的骑兵做到一人双枪。

目前中华军的骑兵里,标准准备是一柄弯式马刀,这种马刀一开始是法军骠骑兵的制式马刀。不过这几年也是根据实战进行了细微的改进,以便更适合中华军骑兵的使用,其中的刀身弯度变小了,重量也有所减轻。由此形成了带有西式骑刀痕迹,但是却是富有中华军骑兵特色的骑刀。

这款被称之为1856年式骑刀的马刀,规定制式为全长九十六厘米。把手有护手,重一点七千克。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军刀就和其他冷兵器一样。并不是由林德机器厂或者金陵兵工厂机制生产的,而是军方指定规格和工艺后,下订单由民间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作坊手工或者小型的机器厂打造。

由于生产比较分散,这质量自然是有坏有差,质量最好的乃是镇江的一家私人打铁作坊生产出来的,利用机械动力辅助,加上他们自行锻炼钢材精益求精,所以打造出来的各种军刀质量非常不错,不过质量好的同时也就代表着产量低价格高,从他们这些购买的军刀往往是配属给军官的,普通士兵一般用不上。

大部分骑兵用的还是普通铁匠们打造出来的骑刀!

除了1856年式骑刀外,骑兵还有一杆短枪管的骑兵专用的米尼步枪,然后就是每人还会配属一柄1855年型骑兵专用左‘轮手枪。

而在上午一战尝到了左‘轮手枪的甜头后,王吕云就是觉得自家骑兵的手枪不够用了,这一场混战下来往往六法子弹打出去还不够用,所以就把配属其他兵种的军官们以及炮兵们的手枪也给抽调了过来,虽然这些配属给军官的手枪在威力上要略逊一些,但好歹也能让骑兵多上六发子弹可以用呢。

这不,现在这些手枪就是体现出来了他们的价值,只见第二骑兵团的骑兵们挥舞着军刀发起冲锋,并用军刀进行第一轮乱战后,一个个就是用另外一只手掏出了挂在马背并,并早已经装填好的手枪。

然后枪口对准了敌军骑兵后就是叩响扳机,枪声响起后,大量的江淮新军的骑兵开始倒下!

看到这一切,李鸿章心中充满了无奈!

上午一战的失败他就已经察觉到了不妥,也是知道己方的骑兵很难打过敌军骑兵,但是现在面对敌军骑兵的突袭,他哪怕是知道自家骑兵不敌,但是也必须把他们派上去?

为何?

因为要想拦截敌军骑兵的冲击,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出自家的骑兵去拦截!

如果李鸿章不派出骑兵去拦截,那么这一千多骑兵就会直接冲击己方的步兵纵队,到时候李鸿章就必须让大军停下步伐来,然后列出紧密的空心方阵或者其他队形来防备中华军骑兵的冲击。

到时候这些中华军肯定不会傻乎乎的直接来冲击准备妥当的己方步兵方阵,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不需要这么做了。

这些中华军骑兵的战略任务是什么?是拖延江淮新军的逃跑步伐,他只需要让你走不了那么就是胜利了。

一旦自己停下来,那么身后的中华军主力步兵就会追上来,不用多久,也许就一个多小时到时候不管自己愿不愿意,都必须和中华军展开一场对决。

而这种对决是李鸿章一直所极力避免的!

基于这些考虑,哪怕是李鸿章明明知道己方的骑兵可能不敌,但是依旧把他们派了上去主动迎敌。

他没有指望自家的骑兵能够大获全胜,他只希望着己方的骑兵能够拖住他们,最好是能够己方骑兵彻底崩溃之前,重创中华军的骑兵部队。

只要己方的骑兵能够把中华军的骑兵重创,哪怕是全军覆没都是李鸿章所能接受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己方的骑兵就算是拼着全军覆没去作战,但是他们能够重创王吕云的骑兵吗?(未完待续。。)u

第两百五十六章 绝望之战

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不可否认诸多的战役里会充满奇迹,但实际上奇迹之所以被称呼为奇迹,那就意味着出现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 (閱讀最新章節首发。co)

而李鸿章的运气并没有好到足以让奇迹的出现,所以江淮新军的骑兵毫无意外的战败了!

从双方的骑兵发起正面冲锋的那一刻起,很多人包括李鸿章在内都已经知道,这一场骑兵对决己方胜利的机会无限接近于零!

但哪怕是知道会战败,但是他也必须把骑兵派遣出去,因为如果不把骑兵派出去,中华军的骑兵就会肆无忌惮的直接冲击李鸿章的步兵纵队,到时候他甚至连下行军的步伐,组建步兵方阵迎敌都是不可能的。

只有把骑兵派出去,才有机会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重创中华军骑兵,从而解决掉中华军骑兵的威胁。

哪怕是不能解决骑兵的威胁,己方骑兵的拦截,也能够让前方的步兵们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组建方正,进而迎战获胜后的中华军骑兵。

看着己方的江淮新军骑兵一个接着一个倒下,然后出现崩溃,最后只剩下数百骑狼狈而逃的时候,李鸿章此时此刻的感觉是复杂无比的。

但是他没有和都兴阿或者僧格林沁那样,瞬间就变得绝望甚至逃出战场,他而是在骑兵还在交战的时候就是传令前方的步兵列阵,以空心方阵这种防守阵型来抵御后续可能的骑兵冲击。

而当己方骑兵彻底溃败后,李鸿章再一次传令,全军停止行军,列阵迎战!

他知道,己方骑兵崩溃,而中华军骑兵又没有被重创的那一刻起,自己和中华军的大决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继续逃已经毫无意义,因为有着中华军骑兵的阻挠,根本就无法顺利逃走。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原地备战,然后和后面的中华军步兵主力决一死战,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北方吹来的风继续刮着,衣着单薄的江淮新军士兵们顾不上寒冷。而是一个个都在军官们的命令下开始列队。

上万人备战,其阵型自然是复杂无比的,除了靠近北方的两千多人组成了多个空心方阵,用以防备中华军的骑兵突袭外,其余步兵已经是靠近部署。在一些低矮的山坡上列出一个个三排横队。

那些六磅或者十二磅的火炮也已经是紧急被部署到临时选定的阵地上,炮兵们把战马拉开来,然后开始把一箱箱的火药以及炮弹堆积在火炮旁边。

不得不说,江淮新军的整体训练素质是要远远超过寻常的清军,同样也超过了清军里的京畿练军以及直隶练军等新军,这从他们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就从行军状态,转化为迎战状态就可以看得出来。

甚至在这个人人都知道大战将近,而己方很有可能会惨败的时间里,江淮新军的伙夫们还在就地埋锅造饭,然后把肉汤以及米饭送到了各部队当中。

在这个时间里。王吕云率领的骑兵部队并没有对江淮新军的步兵方阵发起冲击,因为这没有任何意义,无数战例已经说明了,骑兵冲击线列步兵的方阵,哪怕是勉强冲进去了,也是得不偿失,而且更多的可能性是非但没能冲破敌人的步兵方阵,反倒是把自家骑兵给搭了进去。

对于王吕云的骑兵部队来说,击溃了江淮新军的骑兵部队,迫使江淮新军的步兵主力部队停止行军。展开防御阵型就已经是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接下来的战事和他们骑兵关系已经不大了,要么是己方步兵方阵大败,然后王吕云的骑兵不得不担当断后重任。发起誓死冲锋掩护步兵的撤退,要么就是己方步兵方阵大胜,然后他的骑兵对江淮新军的溃兵进行追击,以获得更大的战果。

但是不管是哪一个结果,他的骑兵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已经是无法影响战略局势。真正能够决定双方胜败的,是那是拍着紧密队形的步兵!

如果说要想击败敌军的骑兵,最好的方式是用自家的骑兵,那么要想击败敌军的步兵方阵,最佳办法就是用己方的步兵方阵去击败他们。

除了战略因素外,让王吕云无法发起冲锋的还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刚才那场只持续了二十多分钟的骑兵对决中,以第二骑兵团为主的中华军骑兵虽然击溃了江淮新军的骑兵,当场就至少击毙了三百名以上的敌军骑兵,其余受伤以及俘虏的敌军骑兵达到了三四百人,只有三百多名江淮新军的骑兵溃散而逃。

但是自身的损失也是极大的,刚才一战里,至少有两百名中华军骑兵伤亡,其中超过百骑当场阵亡,其余受伤的多数也是重伤。

也就是说,刚才的骑兵对决里,王吕云麾下的骑兵伤亡率已经是超过了百分之二十,这个伤亡率如果是放在古代军队或者太平军以及清军的旧军里,早就已经自行崩溃了。即便是放在近代部队里,如此高的伤亡率也是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继续强行发起冲锋的话,很有可能让部队发生崩溃。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王吕云是不愿意继续带着麾下的骑兵发起下一轮的大规模冲锋!

除了自身损失大外,也和江淮新军的骑兵溃逃有关,江淮新军的骑兵可不是散兵游勇,虽然溃逃了,但也是有组织的溃逃,那溃逃出去的几百骑也不能不管,必须派人进行追击,免的让他们杀一个回马枪。

多方面考虑下来,就使得王吕云已经无力对做好了战备的江淮新军步兵们发起冲击了。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等着施清瑄带着步兵主力上来!

而他也并没有等待多久,仅仅是他击败江淮新军骑兵的半个小时后,南方的一道低矮山坡上,就是出现了一排排穿着深蓝色军服的中华军士兵,他们排着可以随时进行战斗的三派横队,在军乐队的鼓点声中一步一步向前踏来。

在这些士兵之间,还有诸多骑着战马的军官不时的下达各种命令。

这些步兵们大多以营为单位,组成了一个个步兵方阵,然后在长达将近一公里的宽度上同时向北前进,这些步兵方阵之间,一个个传令兵们飞驰着,把各种命令传达开来。

看着漫山遍野过来的中华军步兵,已经从战马上下来的李鸿章嘴角略微抽搐,仅仅是看这一眼,他就估算出对面的中华军至少有一万五千多人,比己方万人多了足足三千多人。

不过虽然心中已经有着绝望的心理,但是他依旧神情平静,然后用着镇定的语气道:“让炮队打准点,先把他们左翼的方阵打掉!”

他的话音落下不久,江淮新军的十余门十二磅洋炮就是开始了射击,沉重的实心弹划过天际,然后落入了一千米外的中华军第一师的步兵方阵中。(未完待续。)

p

第两百五十七章 最强者的对决

寒秋的苏北平原上,双方两万多名将士排着一个又一个方阵缓缓靠近!

这是一场没有事先构筑好的工事,一场没有太多杂七杂八旧军士兵参杂的纯线列步兵正面对决,尽管江淮新军是被逼着才迎战,但是李鸿章花费了无数精力编练出来的江淮新军并没有辜负李鸿章对他们的期待。

在施清瑄带着第一军的步兵主力追上来之前,江淮新军就已经是提前布置好了阵型,诸多火炮也已经是准备妥当,提前布置好的火炮也使得他们可以提前进行炮击。

不过看着己方炮兵发射的炮弹一枚接着一枚落入中华军的步兵方阵中从而造成大量杀伤的时候,李鸿章却是没有露出什么高兴的神色,更没有和身旁的几个幕僚一样说出什么‘打得好’之类的话。

反而是眉宇间持续皱紧!

因为尽管己方的炮兵已经开始对中华军的左翼进行猛烈炮击,炮击的效果也相当可观,但是对面的中华军的步兵方阵却是彷佛没有遭到任何打击一样,依旧是步伐坚定的向前推进!

对面那些穿着深蓝色军服的中华军士兵们面对江淮新军的炮击,阵型不时被实心球炮弹犁出一道血肉铺就的道路,但是一个士兵倒下后,后排的士兵自动不上,那么是三排的士兵都倒下了,那么两侧的士兵也会自动的靠近,继续保持着严密的横队逐渐进入战场。

彷佛那些被炮击而倒下的士兵并不是他们的战友一样,那些前进的士兵甚至都没有看倒下的战友一眼,没有去听哪怕一声受伤战友的**。

他们只是和往常一样,步伐不快不慢,平稳的持续前进!

那些骑着马游走在方阵两侧的军官们更是一个个冒着炮击走在最前方,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中华军的步兵方阵中,不仅仅有着低级军官指挥,那些高级将官们同样也是走在己方部队的前方,线列步兵的时代里,高级将官甚至一军统帅带着军队亲自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