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双方都有了太平天国这个敌人后,而同时林成庭现在在江西,林哲在苏南,双方并没有直接接触。而且林成庭已经反叛太平天国,自立门户,也放弃了诸多太平天国的陋习,比如男女分营、坑杀儒生,焚经书毁孔庙之类的。这就代表着,余胜军和林成庭的镇胡军之间的信仰之战已经不存在了,顶多就是利益上的冲突。

而实际上现在的余胜军和镇胡军并不存在太多的利益冲突,而如此也就导致了他们有着极大的合作空间。

考虑了许久后,林哲觉得林成庭的存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牵制大量的太平天**力,为以后自己攻克镇江和天京,彻底拿下江南地区奠定有利基础。

所以他答应了林成庭请购枪支大炮的要求,答应向林成庭出售五千支滑膛洋枪,二十门火炮。

当然了,即便是打着合作的心思。但是林哲也没忘记坑林成庭一把,那些滑膛洋枪都是林德机器厂库存的褐贝斯步枪。少数则是林德机器厂自己制造的,但是出售要价却是统一二十两银子一整套。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余胜军新扩编的五个混成团也是相继成军,等到了1856年九月份,第六混成团、第七混成团、第九混成团已经相继成军。

而第八混成团和第十混成团也是正在进行最后的紧张新兵训练,有望在月内成军。

于此同时,余胜军的募兵并没有停止,而是一直在持续进行,只不过和以往那样先给个番号,然后再招募新兵不同,这一次林哲让督练处直接负责新兵招募、训练事务。

然后再有督练处同时分配。

同时又下发军令。为保证兵员质量,严禁各部队自行招募士兵,所缺兵员一律由督练处招募,训练,补充。

这表面上说的是保证兵员质量,但实际上这是林哲收回军权的一个重要措施。

继士兵军饷由粮饷局直接发放后,募兵权的回收也是林哲实行军权集中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随后的八月份和九月份,林哲开始大规模对余胜军的中高级将领进行调动。

石琅翼这个头号战将被从第一混成团团长的职位上调离。转而担任林哲刚刚设立的第一步兵师的参谋长,而师长由林哲亲自担任。

其他各团的团长也都是进行了调动,大多以平调为主,比如林安飞从第四混成团调任到第二混成团担任团长。徐言青从第二混成团调任第四混成团担任团长,许鹏安从督练处调任第六混成团任团长。

这一次大范围的调动是林哲试图打破麾下将领对部队的掌控权,防止部队成为这些将领的私兵。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后续正式举起创造有利条件,把一些平日里对朝廷多有同情的军官将领们排挤出核心职位。

而石琅翼就是这些的典型。虽然已经和石琅翼联姻,但是林哲对石琅翼依旧有着防备。这一次把石琅翼从第一混成团的团长调离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至于说第一步兵师的参谋长,说实话这是林哲特地为石琅翼安设的职位。

为了集中和巩固手中的军权,同时考虑到手中的部队越来越多,林哲已经开始对余胜军的军制进行一定的改动。

其中最大的就是设立步兵师,林哲以第一混成团、第三混成团、第四混成团、第一骑兵团为基础,设立了第一步兵师,由林哲亲自担任师长,石琅翼担任参谋长。

上述三个混成团中的辎重营抽调出来,以三个辎重营组建新的第一辎重团。三个骑兵排也是被抽调出来编入第二骑兵团。各炮兵连也是被抽调出来,进而组建第一炮兵团。

辅助兵种被抽调合成后,上述三个混成团也是失去了单独作战的能力,演变为单纯的步兵团,各辖有三个步兵营。

辖有四个步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再加上师部等人员,总兵力大约在一万一千人。

这支几乎占据了余胜军半数主力的步兵师将会有林哲亲自担任师长并统帅,乃是林哲控制军权的重要一步。

而其他几支比较重要的混成团部队也是由林哲比较放心的将领率领,比如说第二混成团以及两个协防团的统帅就是林安飞,此人是林哲的族亲,忠诚方面还是可以的。

而第五混成团的新任统帅则是施清瑄,这个人眼中余胜军的利益也是高于清廷利益的。

其他的第六到第十混成团,里头的团长以及各营长大多也是林哲认为可靠的人担任,至于一些被林哲认为心向朝廷,忠诚上有问题的人大多被调到余胜军司令部任职,而少数被林哲怀疑,但是实在能力不错林哲有舍不得放弃的则是被安排到了第一步兵师任职。

比如说石琅翼就是这么一个人,林哲是很看重他的才华的,但是更害怕他背叛自己,所以是打算着把石琅翼放到眼皮子低下用。

这收拢军权之际,林哲也是密切关注太平天国和清军的动向,十月,他得到线报,听闻扬州的李鸿章的江淮新军已经扩张至八千余,同时派兵一部渡江后抵达江阴,和和春等人汇合。

“看来不能再等了,等到明年的话,恐怕李鸿章都能扩军到两万人了!”林哲放下手中的报告,走向窗边看向黄浦江。

现在,他只需要一个借口,一个举旗兴兵的借口!(未完待续。。)u

第一百四十二章 革职下狱

林哲和清廷的决裂速度之所以越来越快,其中除了林哲想要早日自立外,也和清廷办练新军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关。…≦,

天下局势都是相互关联的,林哲加快了扩军谋图自立的速度,清廷就更加感到了威胁,于是乎加快支持新军的新练,而清军大力扶持新军的编练,反过来又让林哲感到了威胁,迫使他加快扩军的速度。

这些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说单独存在。

眼看着李鸿章在江北地区大肆扩军,1856年初不过才四五千人,然而如今就已经攀升到了八千人之巨。

同时林哲还得到情报,清廷办练的八旗新军也是进展极大,年初的时候清廷大肆整顿八旗新军,据说把原来的多位将领都是一股脑革职,从而抽调了精干人员掌管八旗新军的编练,据说八旗新军的风气大有改善。

同时又对京畿等地的绿营进行裁旧练新,练出了一支两千多人的直隶绿营新军,被称之为‘京畿练军’。

这支京畿练军的士兵并不是说直接从绿营部队里挑选进来,而是通过裁汰京畿、直隶等地的绿营部队,腾出军费来重新招募士兵,然后仿效余胜军的军制编练。

清廷在1856年时期大力编练新军的举动让林哲感到了越来越庞大的压力,他估计着放任清廷继续搞新军的话,说不准历史上的北洋新军就会提前出现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林哲已经不愿意再等下去了,他要尽快举旗起兵。然后彻底掌控苏南、浙北等地,利用这两地的赋税来支撑这的扩军。进而和太平天国、清廷争夺神州归属。

而在这之前,他还得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可以让自己获得正义名分的起兵借口。

而1856年十一月朝廷对江南地区的一系列人事调整就是让林哲找到了这个机会。

1856年十一月,督办江南军务的和春由于一系列的惨败,以至于江南地区的清军从三万多人缩减到一万人不到,同时他又无法压制林哲的发展,甚至做主向林哲出售了五百匹战马,搞的现在江南地区的清军只能归属在江阴无法动弹,江南大营已经名存实亡。

所以清廷毫不犹豫的将和春革职,同时批准了这几年一直打酱油的两江总督怡良因病请辞,这怡良说是因病请辞。但这不过是给他一个台阶下而已,明白人都知道朝廷已经是对怡良的不作为极为不满。

随后,清廷任命江苏巡抚黄宗汉署理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张国梁林哲依旧帮办江南军务。

同时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并督办江北军务。

黄宗汉当两江总督,这没人能说什么,人家资历够足,然而清廷把林哲抛开一边。直接任命资历比林哲还轻的李鸿章为江苏巡抚?

这就引起了江南地面的极大震动,准确的说是余胜军体系内的震动。

早在1854年的时候,当时吉尔杭阿被革职,林哲就是有机会窥视江苏巡抚一职的。不过机会实在太过渺茫,林哲等人也自知资历不足。

然而两年后的现在,林哲已经不是当年的林哲了。尽管年纪、资历和很多官场大员们比起来不足,但是林哲在江南地区里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他收复浙北,苏州。常州,攻下镇江甚至一度打到天京去的战功也是不容忽视的。

同时林哲已经官居江苏布政使,从二品,已经是有足够的资质当上江苏巡抚了。

如今朝廷竟然是绕过了林哲,从而任命一个名不经穿的官场新丁,一直在江北打转的李鸿章为新任江苏巡抚,这在诸多余胜军将领们看来,这是要打林哲的脸啊,而打林哲的脸,就是打余胜军的脸啊。

“哼,朝廷里尽是一些昏庸无能之辈,我余胜军在江南抗贼多年,战功显赫,如果没有我们余胜军的话,这江南浙北早已经被贼军拿下了。而他李鸿章不过是三岁小儿而已,学我们连了几千人新军就敢后来居上爬到我们大帅头上!”施清瑄毫不掩饰他对朝廷的不满。

从湖州回来上海述职的林安飞也是面带寒色道:“就是,那些江淮新军算个屁啊,拉出来不用大帅的第一师动手,我第二混成团就能把他们给灭了。这朝廷让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摆明了是要轻视我们!”

林安飞如此说。

屋内的第三人徐言青也是皱眉道:“朝廷早已经把我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了,恨不得早日除掉我们,自然是不可能让我们家大帅当这江苏巡抚,主政一方了!”

听到徐言青说的这么直白,林安飞和施清瑄都是脸色一变,不过他们都没有对徐言青的话说什么。

林哲和朝廷不和这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事了,不管是清廷高层还是余胜军的高层你将领,大多知道朝廷和余胜军之间矛盾重重,而这矛盾来之那里?

自然是林哲的反意!

只要仔细研究林哲这几年的举动,那么就不难发现林哲试图谋反的心思。

在1856年十一月份的现在,林哲的谋反之意就如同司马昭之心一样,路人皆知,别说当事人的清廷和余胜军的高级官员和将领们,就算是太平天国里的石达开和林成庭都是知道余胜军反叛清廷只是时间问题。

只不过这事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从来都没有人主动开口说出来过!

如今徐言青说的这么直白,明显就是把这些摆在了台面上,不过他们也都知道,如今屋子内的三人就是林哲的铁杆,余胜军的真正核心高层,都是置余胜军的利益高于朝廷利益之上的。

“徐兄你的意思是。朝廷那边莫非是要先对我们动手?”林安飞当下皱眉道:“如今我们拥兵数万?他们敢?”

徐言青当即道:“现在动手?他们不敢,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如今朝廷对我余胜军就是处处防备了,而太平天国的贼军虽然现在势大。但是你我都知道,贼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覆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一旦贼军灭亡,你们是说朝廷下一步要对付的是谁?”

施清瑄当即接口道:“我们余胜军!”

“我们余胜军拥兵数万,连战连捷已经是功高震主,你看看前头我们今夏收复常州,而徐兄你又攻克镇江、威逼天京,这等显赫战功放在湘军或者其他官军手中,至少也得是一个实授巡抚的职位吧。但是战后不管是大帅还是我等。有哪一个高升了?”

“没有,别说晋升了,朝廷那边连表面意思意思的赏银都不给了!他们对我们的功劳已经视而不见!”

“按我说啊,以后别说升官发财了,恐怕不被鸟尽弓藏就是奇迹了!”

施清瑄说罢后,林安飞道:“难道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吗?就算我们可以不去主动进攻贼军,但是恐怕也拖延不了多少时间,根据我们的探子回报,李鸿章的那支江淮新军可是战力不弱。就算没有我们帮忙,估计给他个一年半载的时间,估计他也能够拿下天京的!”

此时,林安飞拍了拍桌子:“要我说。反正都已经撕破脸皮了,我们直接反他娘的,到时候我们就是开国功臣。封王封侯不在话下!”

此言一出,施清瑄和徐言青对视一眼。徐言青首先开口:“林兄此言深得我意,我徐某人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前程。都是大帅给的,只要大帅起兵谋立,我徐某人必定鞍前马后誓死追随!”

一旁的施清瑄也是开口道:“不错,我施清瑄这条命早就卖给大帅了,只要他一声令下,哪怕前头是刀山火海我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林安飞听见这两个人的答话,当即就是心中暗自点头,看来自己来找他们两人商议此事是对了。他今天为什么要找这两人提起这些谋反之事,其中是受到了林哲的指使,没有林哲的首肯他可不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