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6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时他已经因为吐血昏迷了。

周瑜身体一直很健壮,不难想象他现在突然病倒,是因为受不了这份战败的结果,给气的。这份罪过当然要算在曹智账上,孙权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周瑜能活着,他不但是年轻一辈将领中的楷模,也是稳定军心的最重要人物。只要周瑜还活着,剩下的这些士兵就不会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孙权也是一样,甚至于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受其鼓励,重新激发残存的战斗意志。

同时对于摆脱目前困境后,重新组建和训练军队还需要他。周瑜对于孙权,对于目前整个孙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拖了这么久才派出使者,与曹智正式进入谈判的进程,也是受了周瑜的阻挠,而拖到今日。

周瑜反对张纮以乔莹母子相要挟的投降方案,他认为就是他们通通都死了,也不能借用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的生死,来换取苟且偷生的机会,这是可耻的。并且这个女人和孩子还是目前名义上孙策的妻子和儿子,这种在历史上留下玷污孙策名声的事,周瑜认为更不应该做,而是应该加以隐瞒和掩盖。他拿出的最终方案时,与曹军最后一战,保孙权一人突围即可,他们通通死光也在所不惜。

对于周瑜的提议和方案,就算尊他为典范的孙权、吕蒙等人都不敢苟同。能活着谁不想活,那样将来翻盘的机会都大点,死了就什么机会都没了。

这不能说吕蒙等人贪生怕死,他们现在对于张纮能够与曹智讨价还价的筹码还是抱有希望的。同时他们经过张纮的洗脑,此时也不在认为利用乔莹母子有什么可耻的了。他们甚至坚信要成就将来的不世功业,背负这点骂名又算得了什么。作为吕蒙这样的武将现在也能朗朗上口的讲出一连串典故,来证明历史上成功者不乏与他们现实一样的困境和忍辱偷生。

于是,也就有了曹智一但同意这份协议中的一些要求,他们将来还是可以通过休养生息,有东山再起机会的,所以他们现在都认为自己还不到慷慨就义的时候。

同样,孙权也不赞同周瑜这种玉石俱焚的做法,当日他们被曹军的大火焚江,他血气上涌时,或许会同意周瑜的提议。但今时今日的他已经冷静下来,也对张纮的协议充满了寄托和希望。就算如周瑜说的,拼光这么多人,将他一人送了出去,又有什么用,到时曹智在把他会稽的最后根据地统统收复,他孙权就成了孤魂野鬼,拿什么来东山再起,拿什么再与曹智对抗。

这种加速他们这个团队死亡的做法,孙权现在打骨子里反对。很快孙权和他的部众就开始对病中的周瑜隐瞒战况,和他们再继续的谈判准备,实际权力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架空。

周瑜在军中威望甚高,忠心与他的人颇多,虽说在病中,连走出营帐的力气都没有,但依然还是得到了些许风声。周瑜在孙权正式下令张纮前往曹营谈判的前一晚,找来孙权最后努力的一番苦劝后,还是无果。孙权走后,周瑜就吐血不止,未到天亮就撒手人寰了。

一代英雄就这样很悲惨的在一个寒夜死在自己简更]新最快整理陋的营帐中,此时身边甚至一个亲卫都没有,尸体还是第二日送早饭的勤务兵发现的。

孙权虽然对于周瑜的英年早逝痛心不已,但还是下令封锁消息,准备在张纮的谈判得出结果后,再对外宣布。

周瑜死的太不值了,为了这样一个主上,最后这样死去,曹智在得知消息后,大呼不值后为这位旷古绝今的对手、英雄、豪杰,专设了灵堂,甚至问孙权讨要了他的尸体,葬在赤壁山上。

但之后曹智在获悉张纮全部协议的内容时,又理解了几分孙权何来的那份冷酷、天真和执着,竟然连最钦佩之人的话语也不能让他从中觉醒。

张纮制定的初步协议基本是这样的:第一,孙权向曹智称臣,承认赤壁之战的失败,但同时要求曹智保留和归还孙权合法继承的江东地位,吴侯爵位和讨逆将军等封号。

第二,归还会稽、吴郡两郡的全境,孙权仍旧在在这些属地内任职,并实现独立统治,曹智不可将其调离他们孙氏的根据地,去往异地,像刘琦那样做有名无实刺史、州牧等职。

第三,他们可以向曹智称臣,归顺在曹智治下,今后也永不反叛,年年向曹智代表的汉政府朝贡。但必须让他们继续保留军队,不可随意裁剪他们的军队。

第四,也是对与拿捏曹智最重要的一点,不归还乔莹母子,作为实现这一切的保证。但作为回报,孙权可以让出孙氏家族之主的头衔,对外声称由孙策的长子孙绍担任。也就说他们不但不会虐待曹智的亲生儿子孙绍,及乔莹,还会将他们奉为孙策的合法继任者,实际的孙氏家族的主上。当然由于第四条涉及重要的个人**,所以并没有写入正式张纮带来的协议中。而是通过张纮的口述和在孙权写给曹智的信件中做出了表述和承诺。

这第四条的目的无非是要给曹智些甜头,让他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曹智难道是傻瓜吗?张纮带来的这四条协议中,除了名义上向曹智称臣,还给了曹智什么?纳贡从名义上说也是给皇帝的,说得好听是给曹智的,归还吴郡、会稽等现已被曹军攻占之地,让孙权仍旧享有那么高的自治权限,不久等于没打这场战,局面又回到了孙策出兵豫章之前了吗?还有扶植实际是曹智儿子的孙绍成为继承孙策的孙氏家族家主,那也是个空头衔。没有实际权力的孙绍能决定孙家什么事,而且曹智怎么肯让自己的儿子和女人继续流落在外,而且是继续留在敌手控制之中,受其要挟。再说曹智费尽周折打赢了赤壁之战,眼看就要消灭盘踞在江东的孙氏势力,孙权、张纮就像那这点空头支票来搪塞曹智,曹智怎会答应。

第一千零一章赤壁协定

曹智接到张纮的四条协议后,面色阴沉的问了句张纮:“先生是来投降的,还是议和的?”

曹智这话问的很是尖锐,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投降是在承认失败的前提下,而议和却是在相互相对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张纮岂会听不明白曹智话中的不满和愤怒,连忙回答道:“当然是来向曹公投降的!”

张纮表面上这么说着,曹智心里却明白这支老狐狸心里想的是什么。你们这是来投降吗?拿出的这些条件,不但拿出议和的架势,还就快把他曹智当成失败者的一方了。

“曹某虽然优柔寡断,对不起众多死去的弟兄,但不会一错再错,先生回去就杀了乔莹母子,这份协议恕曹某万难答应,先生请吧!”

曹智面色不善的下了逐客令,直接使谈判陷入了僵局。但有耐心的张纮并没有就此离开曹营回转孙权的身边,老人家坚信所为谈判就是要慢慢谈的。他在与曹智的第一次密探破裂后,就被郭嘉和刚赶到曹智身边的贾诩邀请住下了。

照道理谈判破裂,人家主人都下逐客令了,张纮就应该快点走,免得主人家改变主意,坏了他的性命,但张纮没走,因为第一轮比较苛刻的条件在张纮的计划中曹智也是不会答应的。但没想到曹智的态度那么坚决,张纮在佩服曹智是个真正的明主之下,也开始拿出备选方案,提出与曹智联姻。

打是找死,守是等死,乔莹母子又必须归还,但乔莹母子又是孙氏集团的唯一保障,张纮是绝对不愿意就此归还他们母子的,

于今之际,只有唯一的办法,就是正式与曹智化敌为友的联姻。成了亲家,双方都有了人质在手,就都有了保险,近期内翻脸的几率也会降到最低。这是张纮的备用计划之一,他的算盘倒是打得挺有意思。

但他的联姻计划一有郭嘉、贾诩转达,就把曹智吓了一大跳。原来联姻之人就是他,而孙权拿出的筹码也不低,竟是他未成年的妹妹孙尚香。

曹智一听这么荒唐的提议,双手连摆,表示着反对和不可取。他与孙家早已势不两立,怎么可能又成了孙权的妹夫。再说他一个三十岁的人,怎好意糟蹋一个连十六岁都未满的少女。

谈判第二次又在曹智的否决下,谈判再次陷入僵局。这一来二往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两日。此时权衡利弊后的曹智团队开始规劝曹智接受孙权和张纮的一些提议,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提议。

郭嘉、贾诩、诸葛亮或许都是天生的为官者,同时他们还是天生的谈判专家和阴谋家。

特别是诸葛亮,年纪虽轻,但很能揣摩曹智的心思,在结合近日收到的情报,在曹智颁完打击命令后,就像曹智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针对曹智现阶段可能不会让孙权死的前提下,诸葛亮建议利用孙权几个堂兄、弟弟对其的不满,在今后一段日子里,扶植这些人上位与孙权对抗,牵制孙权在江东势力的同时,最终让他们自相残杀。

诸葛亮说的是孙静长子孙暠和孙权的亲弟弟孙翊,他们已收到消息孙暠已回到长沙,正在招兵买马,准备自立。现在长沙已经沦为曹智的占领地,孙暠的一举一动哪能逃过曹军的人的眼睛。这次来信就是问他们已经抓获孙暠,上报询问怎么处理?

诸葛亮认为可以利用一下这个孙氏内部已经有二心的孙家子弟,还有据孙氏集团内部可靠情报,孙权的一个弟弟孙翊也在赤壁之战最后爆发的时刻,突然回转会稽后方,未参与最后的赤壁之战。还在回去之后,大谈了很多对亡兄、现任家主兄长孙权的坏话和不是,特别是在吴景、孙匡战死,赤壁战事彻底战败的消息传回山阴后,孙翊更是声称孙权当这个主位的不称职,一股暗流正在自发的形成。

诸葛亮认为这都是在有条件答应孙权、张纮的高度自治会稽、吴郡的条件前提下,用阴谋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完成对江东孙氏家族的逐步瓦解和彻底铲除的一些有利条件。

诸葛亮的这个提议得到了郭嘉等人的赞同,既然在打不得的前提下,这种从内部腐蚀和挑拨的计谋是非常可行的。

接着知道曹智一些已经半公开**的贾诩,又秘密与曹智出主意,接受联姻的提议,换取乔莹母子安全回归的前提下,让孙权和孙氏集团暂时安心与和平。贾诩认为曹智这么做不吃亏,人家好歹是孙坚的女儿,虽说现在由于孙权战败,使得江东孙氏家族的地位不再那么崇高。但曹智只不过再多个小老婆,还是孙坚的女儿,孙策、孙权的妹妹,不亏!

曹智对于贾诩这个老滑头的建议愣了半响,最终在他的贼笑声中,曹智考虑到做出必要保证对于实现现阶段和平的重要性,于是也就决定做出应有的牺牲,接受了这个条款。

在拉锯战似的谈判过程中,曹方的四条协议条款也新鲜出炉:曹智接受孙权对其称臣,永不反叛的投诚。但保持孙权原有的爵位、封号外,只能在担任会稽太守一职。而且这个会稽要以山阴为界将原来的会稽郡一分为二,曹智另外在一半会稽、一半丹阳四县的基础上单独设立一个郡,但郡太守将有孙权的弟弟孙翊担任,但驻军必须是曹智的人马来担任。而孙家在江南重要的地盘吴郡,曹智可以归还,但郡太守一职不可有朱治的儿子朱然担任,而是要孙静的长子孙暠担任,这个郡他们可以自己屯兵驻军。

接着就是孙权在这三个郡的实际兵力,因为其战败和属臣的身份,得有一定限额,兵马总数不可超过这个数字,否则就是为有谋反的嫌疑,曹智可以发兵干预或征讨。这个数字的上限是每郡驻军不得超过三千人,这也是根据东汉早期的定制来规范孙权的。

还有就是必须送乔莹母子入住丹阳宛陵,曹智的老宅和发家之地,对外声称是扣其母子为人质,实质是孙家归还曹智的女人和骨肉。曹智还会让孙绍继承孙坚和孙坚乌程侯的爵位,成为名义上孙家的家主,但不会来干涉孙权把持孙家实际权力。

最后,曹智同意与孙权结亲,纳孙尚香为妾,两家联姻后,一致对外,永结同好!

这份协议也被曹智正式命名为《赤壁协定》,在曹智和他智囊团的为这份赤壁协定绞尽脑汁后,首先告之的不是孙权一方,而是自己的手下将领。

毕竟这份战果是靠大家共同打出来的,这么重要的战后协议,自然要与众将最后敲定一方。

曹智向来以民主治天下,但当他将准备以协议结束江东战事时,众将齐问:“要对方什么条件?”

“不能便宜了这般南方佬,得狠敲他们一笔!”

“对,榨干这帮狗年养的才好!哈哈……”

对于用夺取和侵占敌人所有财产,最后用协议的方式来扶植一个没有实际权利和军事力量的傀儡政权,这群武将倒也不陌生,而且也能接受。甚至连跟着曹仁来到赤壁与曹智汇合的许褚也懂得这里的调调,最后那句就是他的提议,说完还咧着嘴在笑的他,却被曹智冷冷接口声音弄呆住了。

“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