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5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宛城出来,曹仁一路几乎没受什么有效的阻挡,曹军虎豹骑兵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快速挺进。

曹军先锋曹洪、曹纯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破击了荆州军,战斗打的不大,也不惨烈,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

显然荆州方面对防范曹军南下的准备不足,但曹仁知道荆州的数十万军马的主力,他还未真正遇上。

尽管刘表此时受他们三路围逼,江夏又有孙策在向他进攻,但荆州精锐并未丧失。

曹仁还是做好了要打一场硬仗的准备,他知道他这一路大张旗鼓而来,刘表是不会就这样放着数十万军甲不用,而就这样率部投降或是与曹智结盟的,刘表他总是要反驳一下的。

双方的重头戏还是会将在樊城这里上演,但曹智给他的进攻路线和命令真是太奇怪了。

第八百八十三章一样的作战计划

曹智要求曹仁的大军进发的层次和波段式的调配通通不需要,甚至没有要求他的军马中分兵迂回,连一点大规模战争需要的花样都不需要。整整一份所谓的作战计划,就是要他率十万大军按照一条笔直的直线,杀向樊城。

虽说曹仁知道曹智此战的出发点不是要真的和刘表拼命,只是要一场胜利来震慑刘表,但这样的挺进方式多少有些冒险。

这个时代的冷兵器战争,其实并不是想象之中那么简单。尤其是万人以上的大军的对决,更不是如想象之中,双方千军万马跑到一个旷野上列队,两军对阵,然后一声号角就双方冲上去拼杀砍杀。

几万大军的战争,往往拼的都是调度。比如大军开拔,发动攻势,行军征战,都是要制定好细致的作战计划和行军的方略。行军的路线如何,辎重如何,先锋队如何,中军如何,后卫如何,两侧设置下散兵游骑如何等等。

此外更是要撤出去大量的斥候骑兵去,也不知道多少小队,按照将官指定的方位了,无数探马来回侦察探测搜索,将一条一条的情报送回到中军之中供主帅参考。即是侦察地形,同时也是侦察敌军的动向、人数等重要情报的一种手段。

一般来说,万人以上的大规模战争,往往都是从双方的斥候游骑遭遇开始打响,双方撒出来的小队骑兵斥候,在互相的搜索侦察之中,一次一次的冲突交火,一次一次的火力搜索之后,下面的这些斥候骑兵往往都是最先流血牺牲,无数次的小规模的游骑的交锋,一次一次的小规模的战斗,才是奠定这种大部队战争的基调。

可以说,要完成一场万人以上大战争,至少有七八成的过程都是在之前的那一次一次看似细致微小的行军作战方略还有小股斥候游骑的交锋组成的。

但在八月一十三的今天,进入荆州的曹仁收到了曹智的一份紧急军令,要他不再派遣斥候骑兵对集结在樊城外的荆州军马进行探查,要他摆出一副极度轻视的姿态挺进樊城。

“这算什么命令?”曹仁不满的一把将刚送到的命令拍在身前的几案上。

“不派斥候,难道要让敌军的斥候跑到我们眼皮底下来?”随军在曹仁大军而来的夏侯惇也是疑虑的说道。

但他的话音刚落,曹仁的帐外一声轻笑响起,随即又听一个声音说道:“对,我们就是要让荆州的斥候骑兵来去自如,这样蔡瑁才会上当,舍弃他擅长的水军,渡江来和我们决战!”说话间,帐中将领都站立而起,帐门口出现了风尘仆仆曹智一行人的身影。

######

荆州樊城是襄阳西部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地重要。它的后面就是南郡治所的江陵城,还有沮水、漳水都汇聚于此。荆州之所以会繁荣,刘表为何会将州府治所放在襄阳,可能都是这处三角地带特殊地地理环境。这里不但河流众多,纵横交错,便于荆州水军发展,对荆州有着非凡的军事价值和施展空间。著名的长坂坡、当阳、隆中等地都在这段地域之内,可以说历史上很多的英雄、故事都造就于此。还有就是他三角地带的特殊经济价值,这里水资源充沛,河滩上就是广阔的平原,适合种植庄稼、灌溉,发展农业,使荆州成为全国最大最稳定的产量区。其次就是交通便利,可以很好的使商品、贸易得到流通与发展。

但这一切可能都要改变或是受到影响了,因为曹智来到了这个时代,他的大军正要对着这个三角地区的突出部樊城发动战争了。

此时的樊城北部平原上,荆州的大军也已经集结完毕。樊城内外随着蔡瑁来到后的那一份紧急备战令,顿时陷入了一片的混乱。本来已经是多年未经历战事的樊城军民,正要进入今年的丰收时节——秋收。虽然因为是国家处在战乱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过的都有些紧张,但是毕竟樊城也有数年不见战火了,所以城里的人们多少已经忘却了兵灾的滋味,他们老早已经习惯于安宁的生活。

但十万荆州军还是开来了,他们来保护樊城这座城池不受敌人的侵害。樊城百姓一听到曹军兵临城下时,都不寒而栗,城内最近尤其盛传的是当年曹操征伐徐州时,曾在彭城等地的大肆屠杀的流传。听说因为曾经彭城军民殊死抵抗来犯的曹军,在曹军破城时,曹操下令将彭城内外杀了个鸡犬不留。

樊城的军民听说此事后,都感觉到了末日的降临和恐怖,他现在有种很矛盾的心理,就是既希望他的军马能挡住曹军的来袭,但要是真守不住时,又不想遭受彭城军民的厄运。

刘表作为一个强势、富裕的的豪强、州牧,手握数十万军马,自是不甘心就此向曹智俯首称臣。他在度过初期的烦扰,在弄清曹智的主攻方向后,就决定调集精兵强将,到樊城阻止曹军的长驱直入。

曹军的意图很明确,从摆开的架势和推进的情况,曹智就是要从樊城突破,最终形成三面合围襄阳的格局。

刘表在遣将一环上,还是没有做到人尽其才。他的猜忌和私心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陆军统帅方面的不二人才文聘曾经在刘表调兵遣将之时主动请战,要求组成一个水陆联军,出兵樊城,对抗曹军,并且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策略:主张扬长避短,坚守在沮水、漳水、汉江的三水交汇点之后,曹军要夺取樊城就必须渡河,然后他们就利用在樊城北部平原地面会战之际,牵制住曹军,然后在利用他们强大的水军,利用江河的天然屏障,截断曹军的后援与补给,将他们拦腰斩成两段,最终全歼来犯的曹军。

这份计划做的很是到位,利用了一切己方的兵种和地理优势,可以说除了战场上的变数不说,这份作战计划堪称完美。

当然这一切前提是要曹军渡河攻城,否则一切都是免谈的。文聘更不知道有一份和他差不多一样的作战计划,也已经在曹军中悄然制作完成。

文聘的计划得到了刘表的首肯,但在具体分派职务时,却没有任用文聘担任樊城前线的总指挥,而是任用了小舅子蔡瑁为大都督(即总监军一职),外甥张允任了此军的主将。文聘只被派往东线,预防从豫州挺进而来的曹军攻打他们。豫州方向本来就不是曹军的主攻方向,双方投入的兵马也最少。这说白了还是刘表不敢把十万军马交给外人手里,他不信任不是自家人的将领拥有太大的兵权。

在此番权力的较量中获得小胜的蔡瑁、张允于是更是意气风发,求胜心切之下,各路调集汇合而来的军队还是在他们的鼓舞下,严格按照他们的命令,文聘的计划,一路一路的急行军往西,顺襄江逆流而上,汇聚在樊城的北方,渐渐的将文聘的作战计划布置好,就等着曹仁率领的那支深入荆州境内的孤军装入他们的口袋。

蔡瑁此时本人更是亲自从樊城的城内出动,亲自率军前来他们预想的会战地点坐镇指挥。

但很快蔡瑁的斥候就回报给他一个重要的情报,浩浩荡荡的曹军,只在大路上往南进发。越是接近樊城地域,曹军竟越是狂傲起来,在沮水以西三十里处扎营后,连续被三波蔡瑁派出的斥候,进行的多方向火力侦查,竟都未遭遇任何一路曹军斥候侦查铁骑。如此大军接近主攻目标时,不派斥候侦骑,这到底是一种狂妄,还是一种克制的姿态,还是其他什么?曹仁的怪异举动让蔡瑁和张允似乎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这天晚上的时候,左侧的一个百人队的荆州骑兵,再三渡河窥探之后,眼看屯兵在沮水对岸曹军毫无动作,就大着胆子将距离进一步拉进,甚至骑兵呼啸,奔跑到了前锋大军的队伍不到一箭的距离。

这个时候,曹军前锋将才终于发现他们似的,下令前锋军还击,骑兵大队分出了一个小队,狠狠的将那支百人荆州骑队给打了回去。

只是曹仁的严令不许这支骑兵追赶太纵,这支骑兵队的成员只能憋着气,将这支荆州骑兵给赶开之后,就匆匆掉转回了大队。荆州斥候骑兵队损失了数十骑后,就不敢逼迫太紧,但也不走,叫嚣半天之后,就回转了沮水对岸的本部大营,回去向蔡瑁、张允等将领汇报情况,之后蔡瑁、张允也未在派斥候监视着曹军动向,或许进行更远的斥候探骑。

蔡瑁张允在听完回转斥候的汇报后惊奇之余,也有些佩服这支曹军领兵统帅曹仁的胆量。虽然这种胆量实在是有些轻视之意,曹军主将曹仁肯定是前面的一路太顺利了,认为荆州军不堪一击,就算知道了这里挡着的是蔡瑁、张允和十万大军,他也有点肆无忌惮,明摆着吃准蔡瑁、张允不敢过河攻击他,而认定了决战就在曹军渡河之后,在樊城西北沮水之后的这片广阔平原上。

第八百八十四章计划赶不上变化

蔡瑁对这番对比浑然未觉,他驻足在河边,等了会儿,等待他在这七八里河滩上渡河成功的骑兵军团,上岸向平原纵深集结,列好阵势、队形,在一鼓作气杀向二十里外的曹军营地。

张允听明白了蔡瑁几分意思,带着几分担心的借口道:“都督是要趁曹军水军配合未到位之前,对对岸的曹军动奇袭吗?”张允受蔡瑁一击,本来低着的头,猛的抬起,看了蔡瑁一眼,恶狠狠道:“是,我也听说了,这次咱们一定要打个漂亮仗不可!”的确按照蔡瑁的设想,如果能就曹军立足未稳,水陆两军又严重脱节之际,动一场以骑兵为主的奇袭,这一战将可以把这支敌军打散意志,甚至可以打的溃不成军,彻底歼灭这支进犯的曹军也不无可能,那么到时正对荆州西北门户就安全了不说,曹智的势力再这一地区也将豪无任何抵抗势力,他们重夺宛城、南阳郡就都有可能了!而据他所知,曹军的战马都比他军中的矮小,听说那就是北地马的特色。

蔡瑁不明白这么矮小的马怎么能是他高大战马的对手,就算对撞他们也绝对占优。

但蔡瑁也不是鲁莽之人,他连夜的登录点,不但远离曹军营地二十里外的一处偏僻滩头,而且还是临近襄江、沮水的交汇之处。

蔡瑁还派了大量本来封锁沮水的大型战舰撤至两翼护卫,而他们用的渡河工具就是度最快的小型快舟。

一夜忙碌,第二日的黎明,天边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条朦胧红线来源,那条红线,越涨越高,几个呼吸间,就已经从天边跃起,阳光的红浪即将翻滚而来时,蔡瑁亲自率领的一万精骑,已顺利渡过沮水河,来到了对岸。

“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情况明摆着是因为曹军两军严重脱节,所以曹仁迟迟未敢渡河强攻我军。

加之曹仁一路高歌猛进,实在太过顺利,他已经骄傲的一点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竟连斥候侦骑,都懒的再派,他的轻敌之意,已经明显的不能在明显。

有这么的好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抓住,打他个措手不及,错过了这次,等曹仁的水军到达后,可就没这么好打了!”蔡瑁指着地图信誓旦旦的一口气说完,转见张允还在犹豫,便继续道:“张允你担心什么?他文聘做的计划就一定是最好的,哼,他都没来这看实地情形,我们又何必照着他的计划按部就班呢?张允兄啊,灵活用兵,因地制宜,这些话大概不用我在提醒你吧?”紧张地蔡瑁听罢属下的汇报,这才终于吁了口气,然后忍不住仰天一声大笑,对着地图比划了一番后,恶狠狠道:“这曹仁是在等后面的水军,因为他们的滞后,所以他才迟迟按兵未动,没有渡河向我们起进攻!哈哈!!真是天赐良机啊!”))))※)还未等荆州骑兵和蔡瑁回过神来,一声军号声从地平线处传来,那赫然是曹军的进攻号。

这一声号响,立刻就将荆州军中的短暂安宁打碎了!事情进行到现在,一些都很顺利,好像曹军并没有现他们的踪迹。

蔡瑁暗自得意自己未用划桨声音很大的大型战舰运送这支奇袭部队,而是用小型的快舟,真是一个明智之举。

“对,张允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