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剑-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大臣们的建议,镕戎王对身边的贤王道:“贤王你是什么意思?”

贤王略加思索道:“大王,虽然我们与翟戎之间矛盾不断,放在平常也就是各自的百姓回来向我们禀报,这一次翟戎能够派左大当户前来,我看一定有事;大王还是见一见的好,如果实在办不了的话,大王不表态就是了。”

镕戎王点点头,“传翟戎使臣进帐。”

翟戎左大当户进帐,对着镕戎王拜道:“翟戎左大当户见过大王。”

镕戎王并没有停止歌舞,爱理不理对翟戎左大当户道:“起来吧,说说找我们什么事?”

“今年开春,秦国发举国之兵进攻翟戎,我家大王怕我们一国对付不了,特派下臣前来请求镕戎与我们一起出兵,从东西两面夹击秦国,还请大王答应。”

镕戎王一听,心中吃惊之余多少有些暗喜,“哼………,我当是什么好事,原来是秦国进攻你们,这才想起我们来了。这个我岂能答应?我恨不得让秦国把你们灭了才好。”

一想到这里,镕戎王突然意识到,秦国进攻翟戎,也许是替他们出气最好的办法,更能够借此机会削弱翟戎的势力,让他今后再不敢与镕戎为难。

想起刚才贤王给他的建议,于是镕戎王默不作声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歌舞。

随后冷不丁的问上一句:“左大当户,你看我们镕戎这歌舞怎么样?”

“好,很好。”

“比起你们翟戎的舞蹈来,怎么样?”

“比我们的好。”翟戎左大当户无心的说道,此时的他心急火燎,哪有心思看歌舞,可是镕戎王就是不正面回答他的请求。

直到天色已晚,镕戎王这才命人给翟戎左大当户送来酒肉,“赶了好长时间的路,你也饿了,先坐下吃吧。”

“大王,我家大王还等着我的回信,还请大王速速决断。”翟戎左大当户急切的说道。

“有什么事情,我们明天再说。本王也累了先下去休息了。”说完镕戎王起身离开宴会大帐,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翟戎左大当户再次来到镕戎的议事大帐。

在这里他没有等到想要见的镕戎王,却碰见了镕戎的贤王,“贤王,你们君臣对我们提出的出兵方案是如何想的?还请告知。”

“这个我不好说。”镕戎贤王摇摇头,一副为难的样子。

既然人家不好回答,看来只有请示大王了,“请问你家大王可在?”

“实在不好意思,我家大王今天出去巡查各地牧场去了。”

“什么?军情十万火急,你家大王竟然巡查牧场去了?”翟戎左大当户眼睛睁大了,气愤的连连跺脚。

但是左右一想,自己在人家的地盘上,容得了自己放肆吗?于是只好放低声音问道,“那你家大王没说他什么时候回来?”

贤王摇摇头,“大王的行踪,我等岂能知道。”

翟戎左大当户明白了,人家这分明是不想回答自己的问题,态度已经表明,人家不愿意协同出兵。

既然如此自己还有待下去的必要吗?

“既然,还请贤王向你家大王带话,就是我先回去了,请他慎重考虑我们的建议。要知道翟戎与镕戎休戚相关,如果秦人灭了翟戎,下一个目标定会是镕戎,还请你们慎重考虑我们的建议。”翟戎左大当户对镕戎贤王说道。

“哦?这个我们明白,也一定会慎重考虑,贵使不多住几天?”

“不了。”说完翟戎左大当户上马转身离去。

陇山战败,有没有援军前来支援,悲愤的翟戎人只好继续向北迁徙,这一走能不能回来,可就难说了。

第9章 岐山脚下

渭北高原。

赶走翟戎主力之后,秦君嬴嘉和两位公子带领军队继续向东追击塬上残余的戎狄势力。

夏五月,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秦君嬴嘉率领的秦国大军跨过渭水来到秦岭脚下,一座大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秦君嬴嘉指着面前的大山问嬴恬、嬴载两位公子道:“你们可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两位公子望着对面的大山摇摇头,这座山太平常了,不高、不大,也不秀美,而且这座山似乎还有地震造成的断裂带,整座山似乎是被人砍过一般,齐刷刷的垮塌下来,如此平常的一座山,我们怎么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秦君嬴嘉又问身边的将军们:“你们中有谁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将军们同两位公子一样满脸茫然,端详着对面的大山发愣。

对面的大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算高、也不青翠,更不秀美;而且半座山出现了塌陷的痕迹吗,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

从西犬丘一路过来,秦人见过的山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不知道国君为何单单对这座山感兴趣。

“哎………”

秦君嬴嘉轻叹一声!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跳下战车,来到山前,站定后又往后退了两步,“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对着大山虔诚的磕了三个头。

“拿酒来……”

属下把酒倒进樽里,递给国君。

秦君嬴嘉双手端起酒樽,高高举过头顶,嘴里默默的念道,“秦国的列祖列宗,不肖子孙嬴嘉祭拜你们了。”

说完再次拜到。

磕完头后,秦君嬴嘉虔诚的把酒洒在山前。

见国君如此虔诚,诸将士可坐不住了,纷纷下车,跪在国君身后,祭拜眼前这座看似平常的大山。

如此又拜了三次之后,秦君嬴嘉这才起身,众人发现国君的眼睛湿润了。

秦君嬴嘉声音哽咽着对诸位将士说道,“诸位将士,你们可记住了,这座山的名字叫岐……山………。”

岐山?

这座山就是岐山?

嬴恬、嬴载以及诸位将士再次回神注视着眼前的这座大山。

岐山?这就是岐山?

岐山啊岐山,你可真是秦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几百年来,秦人为了真正拥有周平王对秦人的封赐的岐山以西的土地,已经有数不清的将士还有多位国君死在了与戎狄的战斗中。

踏着秦人先祖的皑皑白骨,踏着翟戎将士的咕咕鲜血,踏着无数的风霜雨雪,今天他们终于打到了岐山脚下,拿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土地。

岐山啊岐山!

嬴恬望着这座大山哭了,嬴载也哭了!诸位将士都跟着哭了起来。

这是悲伤地哭泣,这是胜利的哭泣,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哭泣;总之,当秦人真正占领属于自己的土地时,他们竟然没有了高兴、没了兴奋,有的只是悲伤地哭泣。

他们太苦了,苦到了骨子里。

不过这胜利也终于来了。

许久,秦人的声音越来越小,终于停止了哭泣,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秦君嬴嘉身上。

秦君嬴嘉低沉着声音,“今夜在此安营扎寨,驻扎在原本就属于我们秦人的土地上。”

“诺………”

这一夜出奇的安静,平时那种胜利时的欢呼雀跃没有了,兴奋狂妄没有,他们静静坐在帐篷里,默默的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想着秦人先祖一步一步走来的艰辛。

秦人的先祖并不是没有打到岐山,可每一次都占据的时间不长,这一次他们的铁骑再次来到山脚下,能不能长期占据,可就要看他们的智慧了。

第二天,秦君嬴嘉命人将都城平阳的文武大臣、占卜算命、太史内侍等全都请到了岐山脚下。

今天他要做一件大事了。

夏日的风吹在秦岭北麓的岐山脚下,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

秦国的国君以及文武大臣再次来到岐山前。

今天他们除了要祭拜这座对秦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大山之外,还要在这里占卜秦人未来的命运。

众人站定后,秦君嬴嘉走上前去,带领着文武百官再次祭拜岐山,以表示对这座山的崇高敬仰之情。

拜完之后,秦君嬴嘉转过身对众人道,“诸位,寡人今天召集你们来此,除了向大家表明我们秦国已经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国土之外,还有一件大事要告诉大家,那就是我们要迁都了。”

“迁都?”

“怎么,国君要迁都,迁往哪里?”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秦人进入关中以来,本就没有几个几座城池,虽然现在的都城平阳地处渭水河谷,要想扩大城池很受限制,但比起汧渭之会和汧邑来,平阳已经是最大的城池了,他们不知道国君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众人吃惊的表情下,一个人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就是曹叔,从国君的话里,他看到一个有抱负国君的远大志向。

都城平阳地势狭窄,若不是当年秦人在关中难以立足,没办法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在此建都。

现在国君已经在北塬之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是该重新考虑在塬上立足的问题了。

但是在春秋时期,可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进行占卜的,都需要得到神的昭示。

“请方士……”

先秦的方士也就是后世的算命先生,是链接神与人的关键人物,他们的话往往会被当做神的旨意。

方士披头散发,身着宽大的灰色长衫,拿着龟甲来到早就准备好的火堆前。

在众人的注视下,方士开始把龟甲放在火上慢慢的进行烧烤,不一会儿,就听到了龟甲被火烤裂的的声音。

方士拿起龟甲,仔细的端详着。

“结果如何?”秦君嬴嘉紧张的问道,

方士神情凝重的望着被烧裂的龟甲,似乎不相信龟甲上的裂纹。

“请问先生,神到底是什么昭示?”身边的人也禁不住问道。

看了又看之后,方士转身对秦君嬴嘉再次拜道,“君上,卦象大吉。”

“大吉?”

“对,大吉;从卦象上看,秦人若能在渭水以北建立新都的话,秦人的后代子孙就可以拿此地为依托向东发展,直至饮马大河。”方士一字一句坚定的说道。

秦君嬴嘉大喜,连连问道,“果真如此,果真如此吗?”

方士点点头,“下臣本也不信会有如此大吉的卦象,经过再三查看,确实如此。”

“好,太好了,由此可见秦人的好日子该来了。”

“恭喜国君,贺喜国君。”众臣祝贺道。

祝贺完毕之后,曹叔上前道,“君上,秦人迁都乃是上天昭示的结果,但是君上有没有想到,我们应该迁往何处?都城选的好了,今后秦人将会顺风顺水,如果选不好的话,到了秋冬时节,戎狄就会再次返回北塬,到那时,肯定又会少不了战斗。”

曹叔的话提醒的很是及时,别看秦人现在把翟戎赶出了北塬,这里面除了战斗上的胜利之外,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春夏时节正是戎狄放牧的时候,他们从自身角度考虑也要向北迁徙放牧。

所以说,别看今天秦人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能不能守得住,还是一个大问题。

听完曹叔的话,秦君嬴嘉问道:“曹叔,我走之后,你调集的劳力有多少?”

“不下二十万,如果顺利的话,三个月建成一座中等城池,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曹叔说道。

如果用这二十万人只是单纯的筑城,三个月的时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可如果要把一座城池的所有设施都建设齐全,三个月的时间可就很紧张了。

一想到这里,刚才还很兴奋的秦君嬴嘉立马焦急起来,恨不得立即就开始筑城,至少他要赶在翟戎人南迁之前,把新的都城修筑起来。

事不宜迟,占卜祭祀完之后,秦君嬴嘉就带着曹叔、赵骥还有两个孩子以及方士,渡过渭水上了北塬。

秦国新都城到底应该建在哪里?谁的心里都没底。

第10章 建都雍城

一个月后的北塬之上,草木已经长得很高了,没有了牧人的打扰,这里成了野兔的天堂,没走几步,就会有野兔突然从草丛中窜出,蹦蹦跳跳的逃向远处。

“这么好的地方若不住人,可就荒废了,真是可惜!”望着这如此美丽的平原景象和疯长的青草,曹叔惋惜的说道。

秦君嬴嘉无言,驾车向前。

他很清楚曹叔的言下之意,即便是他们赶走了这里的翟戎人,渭水河谷的秦人也不会主动上塬来耕种。

要不使这塬上的土地荒废,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河谷的秦国百姓迁上塬,开辟这里的土地。

可要想让百姓在这里长久的居住还必须在塬上建设城池,因为只有城池的保护,百姓才不会受到翟戎人的骚扰,也才愿意把根留在塬上。

众人纵马继续北行了五六十地。

前面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照耀下泛着耀眼的光芒。河面上的野鸭自由自在的喝水嬉戏,见有人过来“扑棱棱”的飞起,向着远方飞走了。

只有一只黑色的燕子,继续在水边喝水,虽然其他的鸟儿都飞走了,可是它依然自顾自的继续喝水,“喳……喳………”燕子抬起头,叫了两声,似乎是在跟秦君嬴嘉他们打招呼。

秦君嬴嘉等人下车,望着河对岸的燕子。

“你为何还不飞走呢?”秦君嬴嘉纳闷了,自言自语的说道。

见人们越来越近,燕子这才很不情愿的飞起来,绕着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