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剑-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是矢国。

先国君在世的时候,大家都顾忌着国君的面子,不好提说。现在先君一去,新君即位,正是向矢国下手的时候到了。

将军赵骥出列道:“这还用说,矢国地处秦国的腹地,一直是秦国向东发展的心腹大患,现在新君即位正是讨伐他们的时候到了。末将建议灭掉矢国,消除大患。”

“对,早就该灭掉矢国了。”

······

秦庭之上,一派讨伐之声。

听着朝堂上,群臣的讨伐声,赢载很是惬意。对于矢国他早就想铲除了,不过碍于兄长的面子,迟迟没有有下手,现在时机终于成熟,此时不灭,更待何时。

但作为国君,他还是知道事情不能只听一个方面的意见,于是问道:“诸位爱卿,赵骥将军的建议,大家以为如何,尽管说出来。”

这是,三弟嬴任好出列道:“国君,臣弟以为此时尚不适宜讨伐矢国。”

“为何?”

“不管怎么说,矢国也曾经是秦国亲戚;兄长刚刚过世,我们就出兵讨伐嫂子的母国,是不是急躁了点,会让列国对我们有所看法,认为我们兄弟之间有间隙,;假如此时我们先讨伐别的国家,等到关中诸国都被消灭之后,我想矢国不用讨伐,自然就会归顺秦国。”嬴任好坚定的说道。

“哦………,你这话语倒是稀罕,天下哪有一个国家不用讨伐就会归顺秦国。”赢载不以为然的说道。

“国君,上次臣弟带兵讨伐矢国,已经将其国土大半划归秦国,现在的矢国面积尚不足百里,根本不足为患。何不稍等时日,再做打算。”赢任好继续说道。

赢载已经是国君了,处理问题也不像过去那样激动,稍加思考之后,“三弟所言极是,矢国已经不足为患,还是稍加时日,再做打算。”

既然国君决定暂时不进攻矢国,总该有一个国家要在此时此刻来作为秦国刀殂下的鱼肉。

此时已经从镐京回到都城,任秦国上大夫的曹叔出列了,“国君,关中平原地带除了东边的芮国和梁国,还有秦国腹地的矢国之外,其他地方已经尽归秦国,既然矢国暂时不能进攻,剩下的只有芮国和梁国了,所以微臣建议秦国继续向东发展,拿下东边的芮国和梁国,这样秦国就实现了占领大河西岸的宏伟目标。”

“曹爱卿所言不错,这些年来,寡人一直都有扫灭关中诸国的想法,爱卿的建议正和寡人之意。不过,即便是我们要进攻人家,总得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吧!”

理由也就是罪名。

古人常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要想进攻梁芮,理由随时就能找到。

这时季子出列道:“要找理由还不简单,我们只需看看关中这些国家对秦国的态度就可以了。”

“有点意思,说明白点。”赢载高兴道。

“秦国国君新立,关中诸国心中若有咱们,肯定会来祝贺,若迟迟不来祝贺,肯定人家心中就没有我们;既然人家心里并没有我们,那我们是不是就找到了消灭他们的理由?”

“嗯………,不错,不错。寡人新立,我就不信他们心中敢没有寡人。只要他们敢轻看寡人,秦国也就不必心软了。”赢载狠狠的说道。

大河西岸芮城。

上任不久的芮国国君姬昭坐在宫殿门外的台阶上,望着昏暗的天空发呆。

这老天到底是怎么了,从去年冬天到现在,雪就一直下个没停,这还让人活不活吗?表面上是在怨天尤人,实则芮伯昭心头的事情太多了,一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由于芮伯万执政时间太长,硬生生把儿子给等死了,于是他的孙子姬昭便继位成了芮国的国君。

也许是继承了爷爷喜欢坐在台阶上的习惯,这位芮国的新任国君,也喜欢遇到难事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台阶上想问题。

秦国国君异位,这无疑给关中诸国出了一个难题。面对秦国强盛,自己弱小的实情,在秦国国君刚立的大背景下,芮国肯定要有所行动,可是作为传统古国的芮国还有那么一点点心有不甘。

去还是不去,都是个大问题。

去人家秦国祝贺,很显然自己就要掉身价;不去祝贺吗,危险随时就会来到。

现在的秦国就像狼一样长大了嘴巴,随时都想着吞并关中的这些小国家。

芮伯昭想到了当年秦晋大战的场景,虽然自己没有亲历这场大战,但也听说过不少。赢载,也就是现在的秦国国君一枪刺中晋公诡诸的事情,早就在列国传送开来。

今天这样的人当上了秦国国君,对于关中列国来说,能是好事吗?

“你说说,秦国国君新立,我们该如何应对?”芮伯昭问身边的大夫。

“国君,多少年来,我们与秦国本无来往,只是现在秦国不断东扩,才使得芮国与秦国为邻。如果我们不能战胜秦国,最好还是与他们和平相处的好。”大夫建议道。

“这是当然,不过秦国这个新国君赢载你应该知道,一点也不同于他的兄长,孔武有力,做事霸道,这样的人当上秦国国君,对于关中诸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芮伯昭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身段,前往秦国祝贺一下人家即位为好。”

看来大夫的想法同自己一致,芮伯昭稍稍有所宽慰。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就是在这个出使的人选上,还有待考虑。是我自己请前往,还是安排大臣前往。”

“当然是国君你亲自前往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就是你爷爷亲自前往秦国,这才给芮国赢得了十多年的太平,这次当然也是国君前往才是。”

芮伯昭点点头,其实他的心中早就做好了亲自前往的打算,无非是同大臣说说罢了。

于是芮伯昭约上北边的梁伯一同上路了。

第97章 芮伯受辱

从关中东部到西部,道路并不算太遥远,不过放在春秋时期,马车跑起来,可就要费点事了。一般情况下,第一天先赶到镐京住上一个晚上,第二天继续西行。

更何况现在刚刚立春,天依然很冷。

芮伯昭和梁伯葵赶了两天的路,终于来到雍城城下。

“启禀国君,梁国、芮国两国国君前来祝贺秦国国君初立。”赢载刚刚下朝回到宫里,曹叔就过来了。

“哦………,看来这两国国君还是很识趣的吗,我们刚刚说过要向东发展,这话音还没落下,他们就来了。曹叔,依爱卿之见我们该如何?”

赢恬在位时,非常信任季子,于是曹叔一直在外地任职;赢载上台后,对于季子这样投诚过来的臣子多少有些顾忌,于是便将曹叔调回都城,任上大夫,位列群臣之首。

“梁芮两国能够前来祝贺我秦国新君初立,这是好事啊,我们应该盛情招待才是。至于今后的事情,以后我们伺机而动。”

曹叔的建议得到秦君赢载的认可,“好,摆宴大郑宫,宴请梁芮国君。”

“诺………”

雍城大郑宫。

秦国在这里设宴招待芮伯昭和梁伯葵二位国君。

“二位国君,感谢你们不远百里前来秦国祝贺寡人初立。”秦君赢载举起酒樽对梁伯葵和芮伯昭说道,“二位辛苦了,请满饮此樽。”

随后在场的一起举樽。

喝完酒后,芮伯昭道:“梁芮两国与秦国本来就是关中大地上的王室属国,理应和平相处;今日秦公初立,我等应该前来祝贺才是。此乃是人之常情,秦公不必在意。”芮伯这话的本意其实就是说给秦国听的,既然大家都是周王室手下的属国,就应该和平相处,不要老想着对关中诸国下手。

听完这话,秦君赢载放下酒樽,笑而不答。

梁伯葵见状,举着酒樽道:“恭喜秦公,贺喜秦公,祝愿秦公事事顺意,祝愿秦国国运昌盛。”梁伯葵乃是老梁伯的儿子,比赢载稍稍大一点。

“好好好,不愧是同姓国家,梁伯果然会说话啊!来,我们满饮此樽。”对于梁伯葵的话,赢载很是欣慰。

二人一起喝下。

梁国与秦国都是赢姓国家,本是同宗,所以在心理上两家是相通的。

梁伯葵听后,心里自然高兴,于是起身端着酒樽来到秦君赢载面前,“秦公,姬葵,敬你一樽,祝我们赢氏子孙的铁骑横扫西垂,功成名就。”

“好………,我就喜欢听这样的话。”赢载兴奋了,对梁伯葵说道。

喝完酒,梁伯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秦君赢载转向嬴任好,示意他提议。嬴任好会意,端起酒樽对着二位国君道:“梁伯、芮伯,二位国君从河西来到这里,一路辛苦了,嬴任好祝二位国君国运昌盛、万事顺意。请……………”

在嬴任好的提议下,在场的三位国君,以及秦国的文武大臣都跟着喝下。

随后,曹叔、季子、赵骥等秦国的文武大臣依次上前给各位国君敬酒。

宴会很快就进入到了**。

“秦公,我听说秦国乐舞甚是不错;何不来一段,也让我们开开眼啊?”已经喝了不少酒的梁伯喊道。

“好………,来一段乐舞,让二位国君开开眼。”秦君赢载兴奋的说道。

秦国的乐舞多表现秦国战斗的场景。

钟鼓声起,一群披坚执锐的秦国将士手持盾牌、佩剑来到大殿前,开始舞剑,一边舞,一边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秦国歌谣实在是在熟悉不过了,在场的秦国君臣听着这歌声,不知不觉都被感动了。

这首歌谣,乃是君父秦德公讨伐镕戎时,秦国君臣智慧的结晶,今天唱出来,自然另有一番味道。

歌声停,所有人无不露出赞叹的神色,不仅仅是因为歌舞的震撼,更是因为这段歌舞所表现的那种神韵。

感叹良久,秦君赢载道:“诸位知道这首歌谣是在什么时候做的吗?”

当年的战斗,赢载、赵骥等人历历在目,但是其他人就未必知道了。

“这首歌谣是我君父在讨伐镕戎时候做的,你们可知道那场战斗的激烈程度,所有的秦军将士都被冻坏了。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被冻伤的痕迹,我君父也不例外啊!”

说着,赢载神情凄然。

“可敬、可叹,让我赢氏子弟受苦了。”梁伯葵也惋惜的说道。

也许是同宗的原因,梁伯与秦国说起话来,总觉着亲切。

“今后,梁国还要多与秦国交往,也好多叙叙同宗之情。”也许是秦君赢载喝的有些多了,说起话来也就不太估计什么了,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没有顾及到芮伯的感受。

说好的,大家一同来秦国祝贺新君即位,你们二人说的那样起劲,我是干什么来了。芮伯昭心理可就不是滋味了,便自顾自的喝起了闷酒。

“国君,今天梁芮两国前来雍城祝贺新君即位,本应该是高兴的事情,何不来些高兴的事情。”见国君与梁伯相谈甚欢,冷落了芮伯,曹叔上前建议道。

“嗯………,曹叔所言极是,看看,在这样高兴的时刻,我们应该高高兴兴才是,何必说这些令人不快的事情。”秦君赢载道,“我看今天在做的各国国君都把本国有特色曲目给在座的表演一番如何?”

“好…………,这个提议好啊。我们还没听过梁芮两国有特色的曲目,既然今天两国的国君都在这里,也让大家开开眼啊!”一听到要表现各国有特色曲目,将军赵骥高兴的说道。

一听这话,梁芮两国国君可为难了,梁伯道:“好是好,只是我们来的匆忙,没有带乐师,如何助兴?”

秦君赢载一听就乐了,口无遮拦的说道:“没什么,这个好说,既然今天高兴,梁伯就给大家唱一首梁国的酸曲如何?”

“好啊………”大殿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了,大家高兴的喊道。

既然场景如此热烈,梁伯也不推辞,走到大殿中央,唱起了梁国特有的酸曲。

一边唱、一边扭、一边摇,全然没有国君的样子。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好啊………,好………”在场的国君大臣们都高兴的喊了起来,赵骥更是高兴的跑上前,与梁伯葵一道舞起来。

“哈哈哈………,我说赢葵老兄,我只知道你这个人热闹,没曾想你还如此的有才。”

大家笑完,一起望着芮伯。

芮伯昭当然知道大家的意思,于是推脱道:“芮国地处大河岸边,靠近中原腹地,礼乐纯正,没有什么酸曲可唱;今天我又没带乐师,就不唱了吧。”

这话看似推辞,实在是在说,你们这帮人,都是国君大臣们的,不知道遵循周王室的礼乐,就知道听那些低级下流的酸曲。

可是已经兴奋的秦庭,岂能容他辩解,齐声吆喝道:“既然这样,那就请芮伯来一曲高雅的曲目,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真不行,寡人真的唱不了什么曲子,还请诸位多多见谅。”芮伯继续推脱道。

听着芮伯的辩解,秦君赢载可不高兴了,于是大着舌头说道:“我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