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剑-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上,更为重要的还不在这里,而在于这一仗下去把把晋盟给打散了。”

“此话从何说起?”很显然,百里奚的话吸引住了秦公任好。

“因为这一战下去,晋盟的陈国彻底是被秦军打惨了,能够拿得出手的兵力,基本上被秦军全歼了,以后要再想跟随晋国讨伐秦国是没有可能了。”

秦公点点头。他知道陈国本就是中原的三类小国家,能够出兵四千,基本是尽全力了。这一次被秦国全歼,几年之内是没有希望跟着晋国讨伐秦国了。

“另外,宋国和郑国虽说兵马不少,但是经过这一战,宋国是彻底认识到秦国的强盛,一时半会也是不会跟着晋国来撒野了。至于郑国吗,虽说是晋国扶持上台的国家,今后确实是我们要重点防范的对象,毕竟这一战下来,我们也知道了郑国对秦国的仇恨到底有多深。”

“哼………,小小的郑国,寡人上次没有消灭它已经是给了他很大的面子,今后再敢跟随晋国与秦国为敌,将来死不足惜。”秦公听罢恶狠狠的说道。

听完秦公的话,百里奚微微一笑,没有接着他的话说下去。毕竟秦国新败,要想再次讨伐郑国,确实还需时日,更需要机遇。

晋国的盟国都说遍了,但是留下最重要的晋国百里奚却迟迟没有说。秦公抬起头望着百里奚,“这一仗难道对于晋国就没有影响吗?”

百里奚看了一眼秦公,想了想道:“有………,对于当下晋国来说,更增加了打败秦国、称霸中原的信心。”

“什么?”一听这话,秦公愤怒的睁着眼望着百里奚,“你说是经此一战,晋国更加轻看我秦国?”

“难道不是吗?如果说崤之战晋国胜利是因为秦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了敌人的伏击,第一次彭衙之战秦国的失败是因为狼曋的搅局,晋国侥幸胜利;那第二次彭衙之战失败还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秦国实力不济。既然秦国的实力不如晋国,那我们还能指望晋国看重我们吗?”

此一战竟然能够彻底改变秦晋之间的实力,也能够改变中原诸国对秦国的看法,这个时候的秦公还能说些什么呢?

579。第579章 方向是个大问题

转眼就是公元前624年春节了。

当列国都热热闹闹过年的时候,地处西边的秦国却没有一点心思。虽然事后从轻处理了公孙枝等人,但是秦国一而再再而三战败的事实摆在那里,使得这一年秦公任好以及他手下的文武大臣们哪里还有心思好好过年呢?

秦国都成这样了,大家的心情能好吗?从战败一直到过年,秦公任好都在深深思考着秦国的未来,秦国的定位,还有秦国的方向。

三战三败,如何定位当下的秦国?

三战三败,秦国将何去何从?

这是摆在秦国君臣面前的大问题,甚至是摆在所有秦国百姓面前的大问题。这一年,阴云一直笼罩在秦国上空。

这朵乌云不是秦公一个人能够挥走的,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改变的。这是整个秦国所有文武大臣和黎民百姓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事情迫不及待,迫不及待啊!

秦国大郑宫。

刚过完年,秦公就把所有的文武大臣召集到了大郑宫,现在大家需要好好在一起商量商量秦国的未来了。

“诸位爱卿,如此着急的把大家召集起来商讨此事,实在是秦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寡人也很无奈啊!”众人到齐后,秦公客气的说道。

“臣等未能替君上分忧,心忧的很啦!”国君的话说的如此客气,大臣也总该说点什么吧!

秦公微微一笑,知道这是大家在客气,笑了笑。他知道客套归客套,下面还是要说说正事了。

“诸位爱卿,去年秦国三战三败,寡人甚是担忧,长此以往秦国将以何种面目出现在诸侯之间,诸位爱卿都说说吧。”

实力决定一切。

战胜就是实力。

现在秦国一再战败,将来将以何种面目出现在诸侯之间,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聪明的大臣们却从国君的话里听出另一种味道,那就是国君这一次没有说要再次发兵进攻晋国,而是说出了秦国将来的地位。

看来经过一个过年的思考,国君的思想真的是有所转变了,难道他不想跟晋国一争高下了?

但这三仗下来,秦国将士们的锐气也被打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大臣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文臣们很气愤,但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还真不好定位秦国的位置,于是便紧闭着嘴唇一言不发。

武将们很愤怒,但每一个参加过战斗的将领心中也很清楚,秦国不是人家晋国的对手;既然被人家打败了,还谈什么国际地位呢?于是也不说话了。

既然大家都不说话,总不能让国君一个人说话吧。长久的沉默之后,秦公的目光最后还是留在了百里奚和蹇叔两位相国身上。

蹇叔看了看百里奚,没等百里奚说话,便直接出列道:“君上,诸位大人,经过崤之战和两次彭衙之战,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秦国在方向上的错误。”

一语惊人,真的是一语惊人啊!

方向上的错误?

蹇叔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四座的吃惊,“方向上的错误?寡人有些听不明白,还请相国说明白些。”秦公也吃惊的问道。

“所谓方向上的错误,实际上就是秦国的发展方向。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我们秦国到底是应该向东发展,还是向西或者是向北发展的问题。”

蹇叔这话一说,大家都明白了,默默的点点头,算是对蹇叔的认可。

蹇叔继续道:“三战三败充分说明,秦国根本就不适合向东发展,一则有大河的阻隔,道路艰险;二则在我们的东边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晋国挡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可能越过晋国称霸中原。”

蹇叔向来说话直爽,此言一出,秦公的脸一下子黑的跟锅底一样,冷冷的看着蹇叔。他很清楚蹇叔这话实际上就是在批评他不应该趁着晋公重耳去世的时机向东出兵意图称霸诸侯。

不过这一次,秦公生气归生气但却没有发火。他知道要是再不让别人说话,今后秦国的事情将会更加难办。

国君没有说话,大臣们就不能不说话了,于是内史廖说道,“相国大人既然认为秦国不应该向东发展,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向那个方向发展呢?”

蹇叔听罢环视了一圈秦庭,铿锵有力的说道:“面向西北,横扫西戎。”

面向西北,横扫西戎?

多么霸气的说法。

当蹇叔提出这一主张的时候,相国百里奚望着他露出了欣喜的神色。这与他一直以来先定西北再向东南的主张不谋而合。当然了所有的大臣们听后,低迷的精神也跟着焕发起来,个个都神情专注的望着蹇叔,等他继续说下去。

在众人欣喜的目光中,唯有一个人神情阴郁,不屑的望着蹇叔。

这个人就是秦国国君嬴任好。

他心中有气啊!

作为一个国君,谁不想做一回中原的霸主呢?谁不想在自己任上能够有所成就呢?谁不想扬名立万,青史垂名呢?

但这些要想成功,都必须面向东方,涉足中原才能够实现。现在蹇叔提出向西发展,很显然不符合他的远大理想。

西边有王室吗?

西边有诸侯吗?

西边有中原的霸主吗?

这些都没有。

既然秦公想要的一切都没有,那他还愿意主动向西发展吗?

“西北尽是戎狄的天下,游牧民族机动性很大,今天我们出兵占领下来,说不定明天又会让他们占领过去。如此你来我往,耗费兵力的同时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秦公说道。

游牧民族机动性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要说占领他们的地方没有实际意义可就不对了。但这个时候国君能说这话,很显然他对蹇叔的建议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秦公继续说道:“即便是最后我们发兵彻底占领下来了,也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我们要那些地方做什么?难道用来放牧不成;我们又不是游牧民族,占领西北真的没有多大用处。”

蹇叔一听就急了,“谁说西北没有用处,要我说只要我们占领了西北的土地,就可以把关中的百姓迁往那儿进行生产种植,数年后也一定会像关中一样的富庶。”

其实秦公任好的本意根本就不在西北条件的好坏,而是在与他本来就不愿意让秦国向西北发展,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东进中原,称霸诸侯。

别以为秦国三战三败,秦公任好就彻底放弃东进中原,从他的内心深处来说,他那颗称霸的火焰从来就没有熄灭过。

于是秦公望着蹇叔很严肃的说道:“西北虽然广大,但是西北也有它的弊端,那儿实在是太过于寒冷,在关中呆惯了的百姓谁愿意去呢?再说了,即便是有人愿意去,等到把西北建设好了,寡人或许就看不见了。”

秦公的话越说越明白,就是他不想向西北发展。但蹇叔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主张,“君上尚且春秋正盛,出兵西北,开发西北,最终将西北戎狄生活的地方纳入秦国的版图应该不成问题。”

这个时候的秦公任好已经快六十岁了,放在寿命都很短的春秋时期,蹇叔说他春秋正盛,也就等于说国君还年轻的很,这一下秦公不高兴了,“寡人的父兄都只活了三十多岁,现在寡人都已经快六十岁的人了,还能够活几年呢?向西北发展寡人能看到成功的那一天吗?在西北能够当霸主吗?”

见国君发怒,蹇叔也生气了,翘着胡须,肚子一鼓一鼓的准备发火。

这时百里奚出列了。

第580章 一场关于未来的辩论

诸位大臣的眼光随着百里奚移动到大殿中央。

“君上,诸位大人。”百里奚拜道,“臣对未来的秦国有一点看法,不知能否说说。”

“相国请讲。”

“臣以为自从秦晋三战之后,对秦晋两国有三利三不利,准确的说那就是对晋国有三利,而对与秦国有三不利。”

“那三个不利影响?”秦公好奇的问道。

“第一个不利影响,那就是秦国三战皆败充分说明了秦国的实力不如晋国,同样这三战之后,让晋国充分认识到了秦国的真正实力,从心里上已经不再惧怕秦国。由于强大的晋国地处秦国的东边,这就等于彻底阻断了秦国东进的道路。”

听完百里奚的分析,秦公与诸位大臣都不由得点点头。

“这第二个不利影响就是熄灭了秦国称霸的想法。晋公重耳去世后,秦国确实有称霸的时机,如果运用恰当,或许能够会盟诸侯。但最后我们却采取了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致使秦晋之间出现了三次战争,三战失败让中原国家再次认识到晋国强大的实力的同时也看清楚了秦国强大的表面下面后劲不足的弱点。”

秦国后劲不足,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毕竟你就那么点人,那么多的兵力,用完了还真没有强大的后援力量。听完百里奚的话,秦公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心里很清楚,相对于晋国来说,秦国不管是人力还是土地都不如人家。晋国的兵力用完了,完全有可能源源不断的补充上来,但是秦国的兵力打完了,要补充上来却需要很长的时间。

秦公听罢说道:“说说你的第三个不利。”

“第三个不利就是通过三战,我们应该很清楚的认识到秦国没有盟国的缺陷。盟国虽说是妥协下的产物,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第二次彭衙之战晋盟一起对付秦国,就充分说明了盟国在战争起到的关键作用。我们虽然消灭了晋盟国家不少的兵力,但却没有想伤到晋国的皮毛,最终导致战争失败。”

最后百里奚说,“君上,诸位大人,三战之后秦国再要想向东发展已经无望了。”

向东发展无望?这让过去还信心满满的秦公任好一下子犹如跌入了谷地,“向东发展无望,难道秦国就应该因此而停滞不前吗?”

百里奚无语,他很清楚虽然秦国已经败得一塌糊涂,国君也是痛彻心扉,但是在国君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梦想当一回中原霸主的冲动。

百里奚不说话,蹇叔也不说话。两位相国不说话了,其他的大臣就更不说话了。

“哎………,寡人从来没有想到一度强大的秦国竟然会落到今天的结果。”秦公一声叹息道,“相国,那你说说我们秦国下一步该当如何发展?”

“臣有三策可以一试。”

“快讲。”秦公急切的说道。

“休养生息,调整方向,称霸西戎。”百里奚用十二个字很明确的说出了秦国今后的国策。

秦公听罢,冷冷的望着百里奚,“寡人知道你跟蹇叔一直劝寡人要横扫西戎,但是秦国三战三败与晋国,这口恶气寡人实实在在是咽不下去。若能够打败晋国,哪怕是一次也好,寡人就转而向西。”

秦公抬起右手,竖起右手食指,对殿下的群臣道:“只要能够打败晋国,哪怕是一次都行,随后寡人就转而向西发展。诸位爱卿以为如何?”随后秦公声音低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