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8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识到大事不妙的李贤,赶忙调头就往城内跑,一边跑,一边向城上狂呼:“快关城门!”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最早进城的数百王贤军,已经抢先一步上了城楼,冲进了城门楼!城门楼内的官军慌忙举起兵刃抵抗,谁知一个照面,几十名兵士便被斩落刀下!

听到门口的喊杀声,里间的军官慌忙扭动绞盘,想要把吊桥升上去,却被一支呼啸而来的长剑,钉死在绞盘之上!

那军官的尸体卡住了绞盘,刚刚抬起几寸的吊桥,一下又悬停在那里!

一身普通士卒服装的闲云道长,这才闲庭信步地走入室内,睥睨着里头几名目瞪口呆的官兵。

那几名官兵见他手无寸铁,一咬牙,举起兵刃从四面扑了过来。

闲云叹了口气,侧身飞踢,正中一名官兵的胸口,那名官兵登时如遭重锤,吐血横飞出去。借着这一脚反弹的力道,闲云的身体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圈,同时连出数脚,将那几名官兵一一踹飞!

等他翩然落地时,屋子里已经再无第二个人站立了。

完成了王贤交代的任务,闲云便静静立在那里,看守起绞盘来。

赚开城门的王贤军队,如出闸洪水一般,席卷冲入通州城内。守军猝不及防,被杀得丢盔弃甲,转眼就丢了朝京门!

但彼时,城内还尚有三万大军,兵力是王贤的两倍,而且各处粮仓院墙高大、堡垒密布,如果守军官兵据垒而守,与敌军决一死战,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然而,他们有个主帅叫李贤……

却说李贤,为了拍杨荣的马屁,也凑到朝京门内去迎接。虽然因为迟了一步,没有当场被杀,却被吓破了胆子,掉头就往城内跑!

本来场面乱糟糟的,官军将士倒也没察觉到什么。

谁知,率先冲进城内的吴为,早就盯上了李贤,见他居然弃众逃窜,哪里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马上带着将士们紧追不舍!

更可恨的是,吴为等人一边追,还一边放声大喊:“李贤逃跑了!李贤逃跑了!”

“快跑啊!李贤都逃了,还等什么啊!”

听的李贤想要破口大骂,回头一看,追兵就在身后,赶紧闭上嘴巴,继续撒腿狂奔!

那些正在与敌军激战、正准备加入战团的守军,听到吴为等人的狂呼声,忍不住纷纷回头,果然看到自家主帅,奔跑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

看到主帅脱逃,将士们哪里还有半分战意,也纷纷丢下兵器,跟在后头撒腿狂奔起来。

攻城军队登时感到阻力尽去,立即争分夺秒清除了路障,放等待已久的骑兵入城!

骑兵一入城,城门楼上的闲云便扭动绞盘,缓缓升起了吊桥。

王贤亲率着骑兵,呼啸着冲入了通州城内,高声对莫问下令道:“你带人夺取北门,我去取南门!”

“东门呢?”莫问接过亲兵奉上的头盔,重新戴好道。

“能者多劳!”王贤说一声,便率领数千兵马向南而去。莫问也带着部队向北门杀去!

永通桥西三里处,经过一夜的苦战,杨荣终于全歼了许怀庆和他的五千军队。但杨阁老无论如何也乐不起来,因为初步的损失已经统计出来。这一夜,官兵折损两万五千余人,二十多名高级将领阵亡……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一仗都算不上成功,这让杨荣懊恼至极,才会一气之下,命令将许怀庆等人全部射杀一个不留!

“阁老无需如此,我们已经挫败了敌军的计划,运粮队伍再也不会受到骚扰。”看到阁老面如锅底,左右赶忙开解道:“横竖咱们兵多将广,耗也能耗死王贤……”

“哎……”杨荣郁悴地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都说知易行难,古人诚不欺我,这带兵打仗还真不是读几本兵书就可以搞掂的……

收拾心情,杨荣刚要下令回城,却见一队残兵败将狼奔豸突而来,所到之处,大军居然一片哗然!

杨荣心下一紧,赶忙举目望去,借着微明的天光,他依稀看到,为首那人似乎是李贤!

杨荣的身子猛地晃了一下,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一张老脸血色全无地死死盯着来人!

来人越来越近,已经可以清晰地分辨出面容!不是李贤又是哪个!

最后一丝侥幸被打破,杨阁老的脑袋嗡的一声,终于……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阁老!阁老!”幸好左右有了准备,连忙扶住了杨荣。杨荣却发了疯似的狠狠推开左右,朝李贤扑了过去!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士,居然一把就将李贤从马背上拽了下来,要吃人一样怒吼道:“你怎么在这儿?我的通州城呢!”

李贤被摔得七荤八素,哭丧着脸道:“王贤的人冒充阁老,赚开了城门,杀了李昶,攻入了通州城……”

‘噗……’杨荣一口老血,喷在了李贤脸上!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自投罗网

“通州城丢了?”见杨荣吐血,左右赶忙扶住,这下杨学士再也没有力气挣脱他们,失魂落魄地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杨荣的目光缓缓投到许怀庆的尸体上,终于明白,原来对方故意不逃走,不是逞能挑衅,而是要激怒自己、吸引自己!把自己牢牢钉在通州城外,让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全都在他身上!给王贤制造赚城的机会……

“老夫是千古罪人啊!”杨学士悲鸣一声,猛地拔出天子剑,便要往脖子上抹去!

左右连忙抓住他的胳膊,杨荣这才没有自尽成功。左右垂泪,苦苦劝道:“阁老,千万不要啊!咱们再把通州城夺回来就是!”

“怎么夺啊……”杨荣老泪纵横道。他太清楚通州城的状况,城高墙厚、设施完善,城内粮草如山,以王贤的本事坚守一年半载,易如反掌。而朝廷,没了通州的粮草,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了……

“通州也许还没丢……”这时,李贤突然小声说道。

众人闻言,齐刷刷望向李贤,杨荣也死死盯着他,咬牙道:“你什么意思?”

“城内尚有三万大军,南门、北门、东门也在我们手中……”李贤不敢看杨荣的眼睛。

“什么?!”杨荣一下子活了过来,上前一把抓住李贤,怒道:“那你怎么跑出来了?!”

“我……”李贤怯生生道:“我是来给阁老报信的……”

这话自然假的不能再假。真实的情况是,他被身后的追兵撵得魂飞魄散,一口气居然跑到了北门!

此时北门尚有数千守军,见状赶忙上前接下了主将。李贤却已经彻底吓破了胆,看到吴为等人身后,数千骑兵正滚滚而来,他满心都是恐惧,哪里还敢留在城内,居然对城上守将大叫道:“快开城门!”

守将早就看到城内乱成一团,这时候再紧闭城门也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阻挡援军前来,自然马上听命,把紧闭的城门敞开!

等候城门打开的工夫,李贤一把将一名骑兵从马背上拽下。城门刚开了一条缝,便跐溜一声,骑马窜出了通州……

这种真实情况,他哪敢告诉杨荣……

听说通州城还没有被夺下,杨荣顾不上处置李贤,赶忙上马率军火速回援。

十几里路,快马疾驰、须臾而至,转眼之间,杨荣便带着两万骑兵到了通州城下。

因为西城门已经被夺下,所以杨荣径直绕到北面,想从北门入城,却见为李贤敞开的城门已然紧闭。

杨荣心里咯噔一声,仍不死心,让人叫门。回答他的却是城头的床子驽,劲弩呼啸而至,将那喊话的千户连人带马,硬生生钉在了地上!

城下的官军一片死寂,哪还不知道北门也落入王贤之手,杨荣恨恨地拨马,咬牙道:“去东门!”

两万骑兵只好继续绕城,片刻之后,又转到了东门,恰好目睹了王贤军攻占城头,将朝廷的龙旗丢下城墙的一幕。

杨荣面色铁青,停也不停,便拨马继续绕城,带着部下到了南门外……

南门的守军倒是热情似火,使劲招呼他们赶紧过来,还假模假样地把吊桥放下了一半。只是杨荣等人已经被耍了太多次,不见吊桥彻底放下,哪肯拨马上前?

果然,吊桥不再继续下降,城头的守军失望地叹气连连。

“还骗我们?休想!”看穿了敌军的诡计,杨荣左右不禁一阵得意。

“得意个屁!”杨荣却面色铁青,堂堂大学士,连脏字都蹦出来了!

左右这才猛醒,哎呀,怎么通州四门都被拿下了?这下可怎么了得啊……

“阁老,要不我们再去西门看看……”有手下小声建议,似乎觉着不绕城一周不太圆满。

杨荣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眼前一黑便晕厥了过去……

北京城九门紧闭,多日前便已进入战时状态。

毫不意外,城内谣言四起,各种谶语童谣流传,百万军民人心惶惶,一派末日降临的景象。朝廷自然不能放任民心士气涣散,竭尽全力地想要扭转人心。

除了那些没什么卵用的嘴炮儿之外,有两件大事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一是,杨荣率领十万大军、二十万民夫前去通州运粮。二是,太子殿下亲自挂帅出征,率五万大军出城与王贤决战。

为了鼓舞民心,朝廷还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看到全身金甲的太子殿下,率领五万雄兵,浩浩荡荡出城,京城百姓确实感到稍稍心安。暗道:‘等镇国公宰了朱瞻基,会不会就消气罢兵呢……’

时至今日,不管朝廷如何宣传,老百姓都已经认定了,是太子和杨士奇逼反了王贤。比起平定草原的镇国公,老百姓似乎更恨这两位……

不过第一件事确实是所有人喜闻乐见的,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城中有粮、军民不慌。看到一车车粮草被运回京城,夹道欢迎的老百姓,终于感到不那么恐慌了。

只是没多会儿,就不见了后续的粮车进城,老百姓面面相觑,不知又出了什么幺蛾子。在一连串噩耗之后,所有人都变得极其悲观。更可悲的是,事实证明,他们的悲观是对的……

翘首以待一个时辰后,终于等到零零散散几十辆粮车仓皇回城,然后城门便轰然关闭了。虽然官兵们对城外发生的事情讳莫如深,但消息还是经由民夫之口流传开来,老百姓终于知道,原来王贤派兵截断了运粮的通道!

即是说,王贤的军队就在京城外几十、十几里了!怪不得官兵会吓得关上城门,把军队都派上城墙!

“完了完了。”失望至极的老百姓,再也不管什么东厂密探,大声宣泄着情绪道:“通州的粮食是甭想运回京城了!”

“不会吧……”也有人不相信道:“有杨阁老的十万大军呢。”

“顶个屁!”无数的声音同时反驳道:“朝廷两百万大军,还不是让镇国公一气杀到京城来了?杨荣十万大军,连给他塞牙缝的都不够!”

“就是,就是……”更多的人无比悲观道:“看着吧,用不着等到明年,京城就要姓王了!”

“不至于吧,离过年也就不到一个月了,这么大个京城,怎么还不能撑过一个月?”

“拉倒吧,赶紧打完算球,还能过个安生年……”持这种论调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谁当皇帝不是当,跟咱老百姓有啥关系?”

“也是,听说山东那边,老百姓的日子可红火了……”

说着说着,老百姓的恐惧居然消除了不少,甚至很多人在盼着王贤赶紧结束这场战争了。毕竟,他们对王贤太熟悉不过,毕竟那是横扫鞑虏的英雄,毕竟,王贤治下的山东,距离京城并不太遥远……

说到底,这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同族内战,就像朱棣取代建文帝,老百姓也没有非得跟他你死我活。

朝中大臣们却无法像老百姓这样无所谓,不论是从忠君的立场,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实角度,他们都无法接受王贤取代朱家天下。

所有大臣齐聚皇宫,焦急地等待着城外的战果。无论是大兴方向,还是通州方向,只要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他们就能放下悬着的心。

大臣们一边忧愁地议论着战局,一边不时看向高处空空荡荡的龙椅。听说皇帝这次病得很重,有小道消息说,甚至已是病入膏肓……这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破船又遇打头风。莫非真是天要亡朱家不成?

一直等到天黑,听说运粮队伍已经结阵自保,许怀庆无法偷袭得手,又听说杨荣亲自出城,组织九万大军全力围剿许怀庆,已经将他包围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大臣们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回家吃饭睡觉,好有力气来日继续杵在宫里。

次日一早,大臣们果然重聚皇宫,一个个哈欠连连,眼圈乌黑,苦笑着互相寒暄起来。

“陈大人,也没睡好啊?”

“哎,一闭眼就做噩梦,怎么可能睡得好。”

“梦是反的,看来今天会有好消息。”

“但愿如此吧……”

没让他们等太久,太阳刚刚升起,便有信使火烧火燎闯入宫中。

那信使径直到了杨士奇面前,跪地禀报道:“首辅,太子殿下有军报!”

杨士奇面沉似水接过来,深吸一口气,打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