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怎么可能?”刁主簿结巴了。

“不,不会是真的吧?”王子遥王司吏也结巴了。原因很简单,刁主簿和乡绅们穿一条裤子,王子遥本身就算是乡绅,这次瓜分富阳,两人也是下了血本的。

蒋县丞和马典史没什么钱,和乡绅们的联系也不紧密,自然没捞着‘发横财’的机会。是以虽然震惊,却没结巴:“大人,这种事可开不得玩笑!”

“当然是真的!”魏知县一扫多日来的阴霾,两眼放光、龙马精神道:“本县从去年便开始筹划此事,只是没想到赶上今年大灾,哈哈哈哈,可见天佑我富阳百姓啊哇哈哈哈哈!!”

魏知县是圣人门徒,讲究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怒不形于色。大伙儿还从没见过,他笑得如此……说好听点叫快意,说实在的便是花枝乱颤。

众官吏却都惊呆了,刁主簿更是直接晕过去,王司吏虽然撑得住,但满头大汗,面色发白。边上人赶紧给他搬了把椅子,让他坐下……

“二位这是怎么了?”魏知县睥睨着两人,笑道。

“可能最近太忙,累得。”吏房典吏赶紧为上司解释道。却引得一片哧哧哂笑,最近各房都忙得焦头烂额,但再忙也忙不到吏房。

“那要注意休息。”魏知县淡淡道:“快把刁主簿和王司吏扶下去,本官准二位放假休息。”

“这……”刁主簿晕着不知道,王司吏却一惊,这不是要停职的节奏么?赶忙挣扎着起身道:“救灾要紧,属下能坚持……”

“不必!”魏知县突然拉下脸,冷哼一声道:“还愣着干什么!”

堂上皂隶赶紧将刁主簿抬下去,又有两人一边一个,硬是把赖着不走的王司吏,架出了二堂。

见魏知县秋后算账了,众官吏一片凛然,堂上针落可闻。

这时,前面守门的皂隶进来,禀报说数千百姓聚集在衙门前,求证粮价之事。

魏知县听了,对侍立阶下的王贤道:“你出去向百姓解释一下。”

“卑职人微言轻,百姓恐难信服。”王贤心里暗骂,真是矫情,我要是抢了风头,你还不郁闷死?忙提议道:“还是大老爷亲自去对百姓解说吧。”

第一百二十章民心所向

在王贤等人的陪同下,魏知县来到了衙门口,好家伙,黑压压摩肩接踵全是人。

一见到大老爷出来,衙前街上鼎沸的人声又大了十倍。

“大老爷,真有大批粮船不日抵达么?”

“县里真要卖一两银子一石的稻米?”

“真的是敞开出售么?”

“我们灾民也可以买么?”

上千人同时发问,人声像潮水一样,向魏知县涌来,吵得他啥也听不清,只好抬手示意百姓安静。

好一会儿,大街上才不那么嘈杂了。

只见魏知县,立在衙门前的台阶上,一手叉腰,一手高举,用最大声道:“诸位父老,本县的告示岂会虚言?上面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喘口气,他接着道:“如果你们没看清告示,本县就在这里,再郑重宣布一次,为了让我富阳百姓顺利度过春荒,本县从湖广购入的三万五千石稻米,后日,最晚大后天,就要运抵本县了。为了让我富阳百姓,再不用遭受高昂米价的盘剥,本县决定将粮价,定为一两一石,敞开供应!”

“太好了!哦!哦!哦!”老百姓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一直传到数条街外的李家别业,骇得那帮大户面无人色。他们都有些明白,富阳百姓的心,已经不属于他们了……

魏知县又抬了抬手,效果比之前好十倍,大街上登时鸦雀无声,都等着听青天大老爷说话。

“过去,我富阳县‘八山半水分半田’,耕地极少。百姓们不得不吃外县的高价米,最便宜时也要一两一石,春荒时节,甚至到了二两一石。粮价之高,不要说在浙江省,就是在大明朝,也是独一份!”魏知县满含感情道:“我富阳的百姓聪明勤劳,每户收入即使在浙江,也是名列前茅!可为什么大伙儿的生活,却比邻县还要辛苦呢?原因就在这个粮价上!”

“因为粮价高昂,不单意味着你要多花别人一倍的钱,来填饱肚子,还会引发百货价格的普涨。所以在咱们富阳,什么都比别处贵,诸位比人家多赚的那点钱,就这样被高昂的物价吞掉了!”

听了魏知县的解释,富阳百姓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原因在这里啊!

“本县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桎梏民生的大难题。”魏知县接着吹牛道:“后来在户房司吏王贤的协助下,终于摸清了脉象,找到了方子。于是去年与湖广方面尝试联系,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双方合同规定,湖广方面每月提供本县稻米最少两万石、上不封顶!”顿一下,他用尽力气,一字一句道:

“从此以后,我们也能买到五百文一石的稻米!我们吃高价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噢!”“噢!”“噢!”“噢!”富阳百姓欣喜若狂,无以表达对为魏知县的感激之情,只能纷纷跪下给他磕头,一口一个‘青天大老爷’!

王贤和吴为笑吟吟旁观,吴小胖激动地大喊道:“自这一刻起,富阳的民心,尽在大老爷这边,只要他一声令下,富阳百姓会为他赴汤蹈火的!!”

王贤笑着点点头,“可不是么。”

“诸位快快请起,莫要折杀本官。”魏知县也感动得流泪,将面前的百姓一个个扶起,终究还是忍不住傲娇道:“现在你们知道,本官心里,到底有没有你们了吧!”

一句话,说得百姓又惭又愧。他们之前一直觉着,魏知县只重视灾民,却无视他们这些子民,这让老百姓有种亲子不如养子的怨念。哪怕魏知县为他们卖了官田,也有许多人不领情,认为他是被逼无奈而已。

直到此刻,富阳百姓才终于明白,他们真的误会大老爷了,魏知县其实一直都在替他们苦心经营,他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反而去伤他的心!真是不当人子!

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误会消除了往往能加深感情,百姓对魏知县的心理,混合着感激与歉疚,终究升华成了崇拜与盲从。现在就算魏知县说煤是白的,他们也一定附和说雪是黑的!

而且本着人推卸责任才能好过的本能,他们将鄙夷的目光投向那些曾将灾民赶出家、曾在衙门前跪逼的家伙,恨不得将这些大逆不道的家伙揍得鼻青脸肿。

尽情享受过百姓的盲目崇拜后,魏知县才回到签押房。

他脸上的兴奋之色很快褪去,淡淡对王贤道:“若是三天前遇到这种场面,我肯定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那么现在呢?”王贤笑问道。

“现在……”魏知县撇撇嘴,摇头道:“只是感觉吐出一口闷气,但对老百姓的狂热表现,好像感觉没那么强烈了。”

“恭喜大人。”王贤抱拳笑道:“终于宠辱不惊了。”

“你还用给我戴高帽?”魏知县笑骂一声,正色道:“为师不过是在想,其实民心这东西,有时是很狭隘的……一味为了得民心的官员,其实不一定是好官。”

听了这话,王贤对魏知县真要刮目相看……原来周臬台看好他,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功劳,也是他本身就具有极优秀的潜质。能在三十岁的年纪,便明白这个道理,魏知县就比大明朝九成九的官员要出色!

“大老爷高见……”王贤笑着点头道:“其实绝大多数时候,百姓要求的,只是最基本的温饱和安全,为民着想只是做官的最低要求罢了。”

“嗯。”魏知县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王贤是在委婉提醒自己,不要矫枉过正,忘了以民为本,便重重点头道:“仲德,你我名为师徒,实则益友,”顿一下,真情实意道:“为师何其有幸,能遇到你这个不出世的奇人!”

“老师谬赞了。”王贤苦笑道:“学生充其量只算个狗头军师。”

“这种话以后万万不可说。”魏知县对王贤的态度,跟从前大有不同……从前总是居高临下的赏识。但现在,他对王贤却已经是敬重的了。说话的口气,也变得平等而亲切,“我虽然见识不多,但也知道你这样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不能让你为国家所用,是本县的失职。”

“学生已经为国所用了。”王贤苦笑道。

“杀鸡用牛刀而已。”魏知县正色道:“昔日刘玄德用凤雏为知县,落下大材小用的笑柄。君乃国士,却用为小吏,我若不向朝廷举荐,岂不是陷主上于不智?”

“呃……”王贤听魏知县这意思,似乎要向朝廷举荐自己。他自然知道,大明朝有四条做官的途径,其中之一就是举荐。洪武年间还曾经停过十多年科举,改为由官员举荐人才,只是后来因为这法子太缺乏标准,洪武皇帝还是恢复了科举取士。不过举荐制度还是留下来了,永乐元年就曾下旨,令京官七品以上,外官县令以上,各举所知人才,务求野无遗贤。

“可惜举荐为官者终究不是正途,难以进步。”还没等他想好怎么回答,魏知县却又道:“不过别担心,皇上并没有下诏求贤。为师一个县令,人微言轻,朝廷不大可能专为你一人下旨征辟。万一真征辟的话,你不应就是了。”

“学生敢不应么?”王贤瞪大眼道。

“没什么不敢的。”魏知县道:“但凡对科场有点信心的,都会逢召不应。一心向学,何罪之有?这样非但不会有麻烦,还能大大提高名声。”说着淡淡一笑道:“这看起来是无用功,但等你将来当上官,就知道名声的用处了。”

王贤心里却不甚在意,因为他已经基本了解大明官场的生态。知道魏知县这一套,都是清流的玩法。自己能中个秀才就烧高香了,想中举人进士门儿都没有。既然注定不是清流中的一员,要这种清名有何用处?

不过终究是魏知县的好意,王贤自然一脸感激不尽。

说完闲话回到正题,魏知县关切问道:“卖一两一石会不会赔?毕竟大老远运来的。”

“不会赔的。”王贤解释道:“湖广那边米多而贱,我们肯长期购买,他们求之不得,是以价钱给的很低。”顿一下道:“眼下春荒,都只卖四百文一石。等到春荒过去,就会降到三百文一石。”

“进价四百文的话,肯定不会赔吧。”魏知县对湖广米价如此便宜,感到相当不可思议。

“嗯。”王贤点头道:“即使卖一两一石,这一趟也能净赚万两!”

“真不错。”魏知县笑眯眯道:“这样杨员外那帮人,肯定要赔钱吧。”

“赔大发了,”王贤冷笑道:“他们的进价就是二两六七,又存了这么长时间,抛掉损耗之后,成本得涨到三两一石差不多。”

“那真要赔大发了。”魏知县幸灾乐祸道。

“其实这个价钱,本来是打算和他们商量着定的,”王贤冷声道:“但这帮王八蛋欺人太甚,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就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也不知道这马王爷,指的是魏知县,还是他自己。问王贤的话,他肯定说是魏知县,但真正了解他的人知道,王贤百分百说的是自己。

第一百二十一章天罗地网

两人正在说话,外面胡捕头进来禀报说,大部分百姓已经散了,但仍有一批人跪着不走。

“为什么不走?”魏知县问道。

“他们是那天跪逼大老爷卖田的,还有把灾民赶出家的。”胡捕头回道:“可能是觉着要是这样回去了,会被街坊邻居骂死,所以得求大老爷原谅。”

“让他们跪着好了!”魏知县还记着仇呢。

“大老爷,还是见见他们吧。”王贤赶紧劝道:“没必要跟百姓怄气。”

“哼……”魏知县也是说气话而已,便让人将李观叫来。等李观到了后,才让人将几个代表叫进来。

仍是上次的几个老人家,只是表情从满脸委屈,变成了满脸羞愧,他们跪在魏知县面前,一个劲儿地磕头赔罪,哭泣道:“我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对不起大老爷……”

魏知县既然叫他们进来,自然不是给他们脸色看的。但有个问题,他必须要知道,板着脸道:“现在诸位能说,他们是谁了吧?”

“是,是李员外他们,”老人家不会再帮大户们隐瞒,反而恨恨道:“他们不是人,明明再等几天粮食就到了,却骗我们说,县里的粮船在苏州被扣下了,还怂恿我们把灾民赶出家门,又让我们到县衙跪着……这是把我们当枪使,扎向大老爷啊!”

魏知县心说,人家让你们去死,你们也去啊?看一眼边上的李观,李刑书便写好将笔录拿给一众老人家,要他们在上面签字画押。

老人家们大都是当过里长的,基本识字,一看是刚才口供的笔录,便犯了难道:“能不签么?”

“不签就是你们的责任。”李观冷声道:“公然违抗县里的命令,还聚众滋事,已经犯了王法,知道么?!”

“我签,我签……”老人家们哪敢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