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8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不同不相为谋,灰心不已的夏元吉谢绝了皇帝和杨士奇的挽留,毅然踏上了返乡之路。

听说夏元吉走人,在内阁忙碌不堪的杨士奇只是叹了口气,便继续忙碌起来。

比起来时,皇帝召见、日夜兼程的仓促,夏元吉的返程就从容多了。没人催促他要赶紧赶路,没人限定他必须何时到家,老先生索性轻车缓行,一路上游山玩水、访友寻旧,不慌不忙的南归。

过了一个多月,夏元吉才到了德州,一进城,就感觉很不一样。他发现这里要比上一站沧州繁华多了、热闹多了。老先生随便逛了几家店铺,就发现里头的物资十分丰富,交易也很是活跃。

仅仅在店里站了一会儿的工夫,夏元吉就看到好几笔买卖成交,更让他吃惊的是,买卖双方用的不是金银也不是铜钱,而是一种纸钞样的东西!

这引起了夏元吉极大的兴趣,等到店里买卖结束,掌柜的空闲下来,他过去打了个招呼,问道:“店家,小老儿是过路的旅客,有件事很是好奇,恳请不吝赐教。”

“老先生太客气了,您尽管问就是。”那掌柜的见夏元吉仪表不凡、气度超人,知道这老头来历不凡,忙客客气气起身抱拳。

“方才见你们是在用纸钞交易吧?”夏元吉问道:“不是打年初起,宝钞就彻底作废了吗?怎么你这儿还收啊?”

“呵呵,老先生,您看仔细了,这是宝钞吗?”掌柜的呵呵一笑,从抽屉中取出一张‘纸钞’,摆在夏元吉面前。

夏元吉定睛一看,那确实不是宝钞,虽然都是纸钞,但纸质、花色、字样全都是他没见过的。只见上头顶天印着两个楷体大字‘银票’,下头写着一行‘凭帖取官平银贰拾两整’的字样,右边抬头写着‘天字某某号’,左侧是洪熙二年某月某日,落款上有‘济南广盛票号’的印章,还有一系列的花押和骑缝章。

“这广盛票号是个什么来路?”夏元吉是识货的,一看这银票就知道是某种由私人发行,可以代替银钱的纸钞。

“您老没听说过广盛号吗?”掌柜的一脸不可思议道:“那是镇国公、山东布政使司联合山东各府衙,还有几十号大财主,一同成立的一家大钱庄!在全省都有分号,凭着这个银票就可以从他们那里兑出现银!”

“像你们这样,用银票做买卖的多吗?”夏元吉看着掌柜的,心怦怦直跳,想不到在山东有人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而且早已经推行开来。

“那当然,别的地方不知道,咱们山东地儿可都认这玩意儿!”掌柜的说着,想将银票收回,却被夏元吉一把按住。

掌柜的以为他要抢钱,登时变了脸色,却见夏元吉将一枚金锭拍在他面前,沉声道:“这张银票我买了!”

从那家店铺出来,夏元吉彻底无心游山玩水,他在德州城中走访调查,参观了设在府前街的广盛票号德州分号,还走街串巷调查大小店铺的经营状况,甚至到老百姓家里看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结果让夏元吉又惊又喜,德州商业的景气程度,甚至能赶上江南的无锡嘉兴等地,比他长沙老家还要繁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和江南百姓能有一拼了,这简直是个奇迹!

唯一没想到的是,他的举动居然招来了锦衣卫,夏元吉不得不亮明了身份,这才没有被当成敌特抓起来。

不想跟当地官府应酬,夏元吉便离开了德州,路上也不再停留,直接赶往济南。

到了济南城,就更让夏元吉震惊不已了,那种商旅云集、店铺如林的景象,他只有在苏杭南京这些江南的中心城市才能看到,整个黄河以北,都是绝无仅有的!

换成一般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可能只会感叹一番,‘不愧是天下灵秀的济南城,果然名不虚传!’但夏元吉当了二十多年的大明管家,焉能不知济南原本的样子?仅在五年之前,济南还在全国省城中位居下游,仅仅比西南西北的那些省城强一些,别说跟杭州苏州南京比,就是太原、西安、长沙这样的城市也比不了。

夏元吉更深知济南和山东的问题有很多,劳役繁重、苛捐杂税、久旱无雨、吏治腐败、邪教猖獗、豪绅横行……可以说,天下各省的麻烦山东都有,而且还有很多麻烦是山东独有的,夏元吉甚至曾灰心地认为山东注定是大明朝最沉重的包袱,会把帝国拖下深渊。

当初朱棣决定对山东采取休克疗法,让所有的脓疮都破掉,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夏元吉这种判断。然而仅仅过去不到五年,济南、山东就走出了泥潭,发展到这种程度,怎能让夏元吉不面红耳热,乃至无地自容?

夏元吉本打算在济南城好好逛逛,却被储延逮了个正着。

“哎呀,夏国老!可算找到您老了!”储延笑眯眯向夏元吉行礼:“从德州知府那儿听说您来济南了,下官就让人在城门口候着,谁知这帮蠢材,居然把您给漏过去了!”

昔日储延在户部任员外郎时,夏元吉就是他的堂官,正经算是储延的老上司。不过夏元吉并不摆老上司的架子,笑着向储延还礼道:“老朽早就是一介草民,到处转转、打发时间而已,怎好惊动官府?”

“诶,您老这话可就见外了,漫说您是下官的老大人,单说我们公爷早就吩咐过,您老路过济南的时候,一定要好生招待,争取让您老多住些日子,好让我们多跟您老学学。”

“镇国公说的不是反话吧?”夏元吉闻言苦笑道:“该是老夫跟你们求教才是。”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枭雄能臣

大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在储延的盛情邀请下,夏元吉只好移步布政使衙门。山东按察使魏源和山东都司二黑也赶来拜见夏国老。

山东三大宪一起出面招待,给足了夏元吉面子。老先生虽然不好虚名,但也感到十分舒畅,高兴地答应在济南多住几天,和他们好好探讨一下山东未来发展之路。

让夏元吉有些奇怪的是,准备同他展开探讨的,除了储延这位布政使外,竟然还有魏源和二黑。按说三大宪各管一摊,应该很忌讳别人插手自己的职权范围。所以夏元吉有些担心,是不是储延太过弱势,被按察使和都司压制了。

晚上,趁着没旁人,夏元吉隐晦地提出这个问题,却引得储延哈哈大笑:“多谢老大人关爱,只是我们这边,没有别处那套门户之见,有什么事,都是大伙一起商量着办。”顿一顿道:“一省政务、刑名、军务本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的那么清楚,只能什么事都不办了。”

“这样啊……”夏元吉吃惊地问道:“不会有问题吗?”

“怎么可能有问题?”储延大笑道:“谁敢乱来,不怕镇国公扒了他的皮?”

“也是,老夫怎么忘了这茬……”夏元吉失笑道:“有镇国公在,一切皆有可能。”

“也不全是公爷的原因,我们阖省上下,皆是罪余之人,能有现在的局面,已是心满意足。哪里还有争权夺利之心?”储延叹了口气,正色道。

“还真是……”夏元吉也叹了口气,储延说的是实情,山东一省的官员,全都是靠王贤才保住性命的。当年永乐皇帝放任山东打烂打碎,就是存了将一省官员都换掉的念头。后来白莲教造反,汉王更是死在山东,朱棣雷霆震怒,将山东官员从布政使往下,通通杀头的旨意都已经拟好!

若不是当年王贤不顾所有人反对,执意进京与永乐皇帝斗法,并奇迹般地笑到了最后,山东这帮官员,坟头上的草都已经一丈高了!

不过山东这帮官员也很清楚,他们已经被打入另册,一旦离开山东,就会遭到其他官员的排挤甚至敌对。因为他们已经被归为王贤一党,而王贤可是跟曹操、霍光齐名的权奸枭雄!

虽然这三年来,王贤并没有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循规蹈矩、无声无息,但舆论对他的攻击却日盛一日。王贤杀害龙子龙孙、甚至谋害先帝的事情,本来是只限于最高层的秘闻。当今皇帝还私下警告过,任何人不得谈论此事,更不得外泄。

但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消息还是流传到外界,已经成了朝野皆知的秘密!民间甚至出现了戏文、话本,绘声绘色地描述这段永乐末年的恩怨情仇!在这些故事里,王贤毫无例外,都是以大白脸的形象出现!而且十有八九要大肆渲染他和徐妙锦的桃色关系!

为此,锦衣卫曾经严打过一阵子,皇帝也下旨严禁这些戏文、话本传播,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哪能堵得住悠悠众口?何况,这种当事人还健在的朝廷隐秘、宫闱秘闻,向来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全都爱得要死的话题!

而且,除了山东之外,各省官员都对朝廷的这条禁令阳奉阴违,甚至有官员公然让戏班在衙门里,上演这类戏码。本身官府就在推波助澜,如何能指望他们帮王贤灭火?

年复一年下来,王贤的形象已经被摸黑的不像样,甚至官员们都在背后叫他‘王孟德’!还有人说他的表字‘仲德’,乃是司马仲达和曹孟德的表字加起来,他本人也是这两大奸臣的综合体!

甚至于一直毫不动摇力挺王贤的洪熙皇帝,也跟着吃了不少挂落。人们说,圣天子什么都好,就是识人不明,太重感情,王贤这样的大奸大恶之徒,就算往日有些许微功,皇上也应该以大局为重,早日除此奸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偏听偏信,将国家的军权通通交到他的手里!

甚至官员们甚至在奏章里明说,圣天子现在是头悬宝剑,却酣睡如故,保不齐哪天就掉了脑袋!至于中山狼的故事,都不知被反复提起几百遍了!

同时另一种说法也甚嚣尘上,说是因为王贤控制了军权还有锦衣卫,皇上根本不敢动他,所以只能对他听之任之,甚至还得说些违心的话来维护他,以免王贤狗急跳墙而已。这种说法在涉世未深的读书人那里很有市场,在这些读书读坏了脑袋的家伙眼中,皇上和奸臣自然是正邪不两立的,现在皇上维护奸臣,一定是为奸臣所迫!

所以,时不时就会有读书人冲到公爵府或大都督府门口,高喊‘请镇国公还军权于主上’的口号。虽然这种事并不是时常发生,但造成的影响极坏——王贤成了天下读书人和文官的公敌!

说起来,就连夏元吉这样致仕多年的老家伙,也不愿意和王贤扯上关系,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他的子孙还得入朝为官。所以夏元吉在德州,一暴露身份就赶紧离开,到了济南也不声不响,不想让王贤的人知道自己到了。

不过,他毕竟已经黄土埋到脖颈,又对山东发生的经济奇迹太感兴趣,被储延找到之后,也就不顾忌那么多了。毕竟山东还是皇上的领土,山东的官员还是大明的臣子,三大宪一齐出动,盛情挽留,自己磨不开面子,逗留几天也是无可厚非的。

夏元吉抛开顾虑,和山东官员深入地探讨了几天,对山东境内发生的变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有了初步的认识。

夏元吉本来以为,这一切都是山东官员的能耐,和那位远在京城的镇国公没有多大关系。毕竟,王贤向来给人的印象,是个恐怖的特务头子、老奸巨猾的阴谋家,带兵打仗也很有一套。至于民政方面,则是一片空白……毕竟王贤出道以来,并没有当过一天地方父母官,也没有在六部衙门任职过,所以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治国理政方面的外行!

会有这种认识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王贤已经智多而近妖、强大到变态了!如果他是正面角色,人们自然会认为他无所不能。可王贤现在是天字一号大反派,人们便会把他往坏处想,希望他某方面是白痴。好像这样就能让他显得不那么可怕,比较容易战胜他一样。

然而残酷的事实却是,正面角色往往不如人们想象的优秀,反面角色往往远比人们想象的厉害!

王贤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夏元吉才知道,原来他苦苦寻思,才想到的解决通缩之道,王贤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想到了,而且完美地付诸实践!

那成立省级钱庄,发行可兑银票,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自由汇兑的法子,和整套实施细则,全都是王贤一个人想出来的!

王贤还针对各府不同的条件,为各府量身打造了不同的发展规划,几年下来,各府都有长足的发展!济南府、济宁府、胶州府、登州府这些领先的地区,已经可以与江南的城市平视了。其余原先欠债太多的地方,也基本消灭了赤贫,老百姓基本家有余粮、荒年不慌,到学堂读书的孩子是原先的十几倍——要知道,这年代能念得起书的可都是富农以上的家庭,这可以看做是地区富裕程度最直接的指标了!

王贤还在劝农劝桑的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并投入巨资修桥铺路,将元末以来,山东境内残破不堪、年久失修的官道重新修整并加以完善。极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