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7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爷爷!”太孙殿下一路狂奔到寝宫门口,大叫一声翻身下马,快步往殿内奔去。

“殿下……”杨太监见状刚要阻拦。

“滚一边儿去!”却被朱瞻基一把推了个屁股着地,真的滚到了一边。

推开拦路的杨太监,再没人敢阻拦太孙殿下。朱瞻基大步往内殿走去,眼里蓄满了泪水,神情十分心痛。

进去内殿,朱瞻基便看到骨瘦如柴的皇帝,气若游丝地躺在龙床上。太孙殿下再也抑制不住满眼的泪水,哭着冲到龙床边,失声叫道:“皇爷爷!”

但任凭他如何呼唤,朱棣都不肯醒来。一旁的郑和也跟着眼圈通红,劝了好一会儿,才把太孙殿下从沉痛中唤回。

朱瞻基详细询问了朱棣的病情,便一言不发地跪在龙床前,只紧紧盯着皇帝,仿佛想要将他的样子,永远记在心里一般。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天人感应

刚进四月,北京城按说应是最为宜人的孟春时节,然而这几日却热气蒸腾,尘土飞扬,令人烦躁难耐。到了傍晚时分,终于来了乌云,黑压压一片遮天蔽日,空气却越发闷热,天地间仿佛凝滞了一般,似乎酝酿着入夏的第一场暴雨……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开着门窗还嫌闷热。赵王府中,用来商议秘事的小书房却门窗紧闭,里头除了赵王和韦无缺,还坐着七八个赵王的心腹部下。

为首的乃常山中护卫指挥使孟贤。赵王是皇帝最宠爱的儿子,自然有直属的三卫兵马随扈,分别是常山中、左、右三护卫。孟贤四十多岁,仪表堂堂,乃赵王妻舅,也曾经跟随朱棣靖难、北伐,算得上身经百战。他虽然名义上只是常山中护卫的指挥使,但实则统掌着左中右三护卫,乃是赵王手下头号大将。

赵王虽然一直滞留京中,迟迟没有就藩,但他的三护卫一直在常山封地,上月才被赵王以操练的名义调入京城。这三卫一万五千兵马,自然是赵王殿下起事的最大本钱。但赵王再肆无忌惮,也不可能把一万五千多兵马统统调入京中,只有孟贤的中护卫如今在城内,其余两护卫在城外驻扎。

所以今次起事,还不能单靠常山卫,必须有上直卫的兵马加入!

位于孟贤之下的,乃十二上直卫之一羽林前卫指挥使彭旭,他是赵王多年的好友,正是赵王处心积虑,将他不动声色推到了这个关键的位置上。彭旭的军队对禁宫了若指掌,将在打开宫门后,带着人生地不熟的常山卫杀入宫中。

另外还有燕山左卫指挥使高正,常山左护卫指挥使马恕,常山右护卫指挥使田子和,兴州后屯军指挥使刘强,通州右卫镇抚陈凯,这些人手中的军队,便是赵王可以信赖的全部力量。

至于新收服的金吾左卫指挥使熊将军等人,因为时日尚短,不敢贸然与他们密谋大事,只求一旦发动,他们能按兵不动,事后能乖乖归顺,赵王殿下便心满意足了。

除了这些武将,还有一名文官,乃吏部右侍郎钱义,他是朱高燧的文胆、铁杆支持者,也是计划中,事成之后,帮赵王控制朝政的。因为文官集团普遍心向太子,虽然眼下迫于形势,纷纷向赵王服软,但积年日久的因袭之下,赵王哪里敢信任他们?所以眼下,只有钱义一个文官撑撑场子而已。

幸好,眼下是谋反,不是夺嫡,靠的是刀把子,不是笔杆子……

另外还有一个格格不入之人,乃是钦天监正王射成。这王某人手里没兵,也算不得文官,但却必不可少,因为他可以解释天象,传达‘天意’。

中国自古就讲究‘天人感应’,认为上天会通过天地自然之变,对人间的事情给予启示或警诫。故而事成事败,在事先都会有微妙或显著的天象征兆。例如紫微帝星暗淡,就是皇权遭遇挑战,贪狼星亮,便是战事要起。负责解释天象的官方人士,地方上叫阴阳生,朝廷里便是钦天监官员。

这个年代的人深信这一套,从朱元璋到朱棣,每临大事必观星象。尤其是朱棣靖难之前,若没有姚广孝和金忠等人反复用各种天象来鼓舞,能不能提起勇气,挑战建文帝还两说。

赵王亲眼目睹了父皇成功的全过程,在他决定复制靖难之役之时,自然不会忘了这些可以极大煽动人心的钦天监官员。事实上,赵王起初犹豫不决时,便让王射成去夜观天象,看看老天爷怎么说。

王射成在钦天监看了一晚上星星,第二天禀报赵王说:‘观天象,不久当有易主之变。’赵王这才下定了决心。

赵王把王射成又叫到这儿来,就是想让他再重复一下之前的话,给下面人鼓鼓劲。王射成其实是到了赵王府中,才知道赵王听了自己的话,居然决定篡位,简直要吓得尿了裤子。但赵王的刀已经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不想掉脑袋,只有乖乖听话。

众人在书房坐定后,都看向突兀出现在这里的王射成,不知王爷把此人唤来要干什么。

赵王已经沐浴更衣刮了面,又恢复到往常俊逸洁净的模样,虽然坐在闷热的房间里,却仿佛身处清凉,眉宇间没有一丝燥意。他看看众人,缓缓开口道:“昨日钦天监王监正夜观星象,有所体悟,孤王请他来给大家说道说道。”说着看一眼王射成道:“王监正,把你看到的和得出的结论,一五一十讲给大家,不要有半句虚言。”

“是。”王监正拿起桌上的白帕擦擦汗,这才开口说道:“下官昨夜夜观星象,只见荧惑星冲犯紫微星,见帝星更位。这昭示着近日有皇权更替,皇上……”说到这儿,王监正两股战战,满头大汗,但在赵王的注视下,也只能颤声道:“皇上也就是这几天了,当有新君上位……”

“嘶……”在场众人纷纷倒吸冷气,果然被这消息震惊住了。

“那……”赵王不动声色地问道:“这征兆,当应到谁的身上?太子,还是太孙?”

“都……不是……”王监正汗如雨下,结结巴巴道:“以天象看来,应该应在王爷的身上。”之前的话,还算是属实,但从这句开始,都是赵王逼他瞎编的了。

“哈!”听闻此言,孟贤等人大喜过望,拍着大腿激动起来:“果然!咱们王爷才是真龙天子!”

“这,王监正,本王与你无冤无仇。”赵王却故作姿态道:“为何要将这副苦差事推到本王头上?”

“王爷,天予弗取,必受其疚。”王监正心下作呕,还要苦劝道:“请王爷为苍生计,务必不要退缩啊!”

“哎,星象之言做不得准!”赵王却坚决地一摆手:“先生请先退下,这几日暂时在本王府中歇息,不要到处散播这种谣言。”

“王爷请三思……”王监正早就如坐针毡,闻言赶忙乖乖退下。

等王监正一走,孟贤等人赶忙劝道:“王爷!就像他说的,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啊!老天爷让你当皇上,你要是推三阻四,事后肯定悔之莫及!”

“哎!”赵王点点头,沉声道:“本王自然知道,大哥视我如眼中钉,要是让他当了皇帝,本王和各位,难免就要步我二哥等人的后尘了……”说着苦下脸道:“只是这种事,须得破釜沉舟,稍有三心二意便一定不成。”说着,他定定看着众人道:“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做好了!王爷放心!”孟贤等人拍着胸脯,群情激动道:“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俺们早就等着王爷下定决心了!”

钱义也拢着胡须点头道:“是啊王爷,如今朝野内外,都是心向王爷者,正所谓众望所归,王爷此时举事,必可马到成功!”

赵王装作沉思,起身踱了几步,方重重点头道:“好!本王不能让诸位失望!”言罢,他看着面露喜色的众人道:“事成之后,诸位便是本王的靖难功臣!”

“我等愿为王爷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众人登时满心火热,他们跟着赵王折腾,图的无非就是这个!大明朝的公卿勋贵,无非来自于开国和靖难,都是跟着皇帝一起造反的臣子!前有车后有辙,他们这些没赶上靖难的家伙,自然心心念念,想要再来一次!

待众人平复下激动的心情,这才商议起具体的行动来。其实,对该怎么动手,赵王早就胸有成竹,此刻不过是要称称手下的斤两,看看他们有没有那份能耐。

然而听他们七嘴八舌,说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儿上去,赵王不禁暗暗失望。心说,自己确实积累太差,身边的人才比不得大哥,甚至连二哥都比不了。若非如今已是天地同力、水到渠成,自己还真不敢轻举妄动。

见赵王沉吟不语,众人知道王爷这是不太满意,便渐渐都住了嘴,等着他的高见。

赵王眼下也只能指望这些材料,还得和颜悦色道:“诸位说的都不错,本王综合你们的意见,总结出几条,就算是咱们的行动方略。”

“王爷请讲!”众人暗暗得意,心说看来王爷对咱们还是很满意的。

“首先,如今全城戒严,十分方便我等行事,但还有必要加强戒备,以免走漏风声,或者有人不甘失败,从中捣乱。”赵王说着,看向高正和马恕,沉声道:“二位将军分别负责皇城内外,行事期间,不许任何人上街走动,有擅闯者格杀勿论!”

“遵命!”高正和马恕起身领命,后者又问道:“王爷,我等的军队何时入京?”

“起事之前,自会打开城门,放你和田将军的军队入京。”赵王淡淡道。

“是。”马恕点点头,和高正一同退下。

“孟将军,彭将军。”赵王又看向孟贤和彭旭,沉声道:“待到宫门敞开,二位便率兵跟本王入西苑,包围寝殿,不许任何人靠近!”

“遵命!”孟贤和彭旭抱拳领命道。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真真假假

“田将军。”赵王看向田子和,沉声道:“你的任务是起事之后,分兵执公侯伯五府六部大臣,将他们带到西苑昭和殿外!”

“遵命!”田子和沉声应道。

“钱大人。”赵王看向钱义,沉声道:“届时你随本王入宫,由杨公公配合你,向公卿百官颁布遗诏。”遗诏自然是已经伪造好,废太子,立赵王了。

“下官必不负王爷重托!”钱义激动地颤抖起来,这实在是莫大的荣光啊!未来自己将是文官之首了!

“刘将军、陈将军。”赵王看着剩下的两名将领,沉吟一下道:“二位不必率军入城,万一事有不谐,总要留个退路。”

“理当如此……”刘强和陈凯见注定没法抢头功了,虽然满心遗憾,但赵王主意已定,也只能闷声应下。

“无缺。”赵王再看看韦无缺,心下十分失望,他原本指望此人能派上大用场,但谁知韦无缺好似已经耗光了全部斗志,变得颇为庸常。不过即使如此,韦无缺还是比大多数人都要优秀。

为了能激起韦无缺的斗志,赵王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起事之后,你带人去诛灭王贤。”

韦无缺暗淡的目光明显亮了一下,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入夜,乌云如墨,天地漆黑一片。

西苑寝宫中,朱瞻基跪在朱棣床前,眼看着皇帝,全部精神却都放在一旁的郑和身上。

“郑公公。”朱瞻基低声说道:“孤知道你只忠于皇爷爷,可从那道给孤的旨意看,你应该很清楚如今的局势了……”

郑和眼观鼻,鼻观心,没有言语。

朱瞻基并不气馁,依然沉声道:“如今宫中朝上,都被我三叔和赵公公把持,无数忠臣无辜受戮,数不清的奸佞被提拔上来,公公就忍心看着太祖和皇爷爷辛辛苦苦经营的江山,被他们这样折腾?”

郑和还是不说话,朱瞻基微微皱眉,终于抬起头,看向郑和道:“你就忍心看着孤这个皇太孙,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不成?!这真的是忠于我皇爷爷,还是只爱惜虚假的名声?!”

郑和叹了口气,依旧一言不发。

“郑公公……”朱瞻基的眼眶,已经通红一片了,哽咽道:“算我求你,就告诉我,皇爷爷可有吩咐,可曾有什么安排吧?孤给你磕头了!”

说完,朱瞻基作势要给郑和磕头,郑和赶忙探手将他扶住,苦笑道:“殿下,您就别逼老奴了……”顿一顿,压低声音道:“有什么事,您直接问皇上吧……”

“郑公公!”朱瞻基不无恼火地叫了一声,皇爷爷要是醒着,何必跟你费这口舌?!

“咳……”就在这时,朱瞻基背后突然响起一声微弱的咳嗽声。但这一声,在朱瞻基听来,却好比雷霆一样震耳,登时神情凝滞,痴痴呆呆地回头一看,不由双目圆睁,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在那里一动不动。

因为他看到,已经昏迷数月不醒的永乐皇帝,居然睁开了眼睛!

“皇……”朱瞻基脑海中乱哄哄一片,无数个念头划过,一句‘皇爷爷’,哽在喉中发不出声。

“殿下,小声一些,皇上已经醒来的消息,外界还不得而知。”虽然知道以太孙的聪明机警,应该不会冒失喧哗,走漏了风声。郑和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