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割……”这时候汉王说话了,虽然声音不大,但措辞彪悍至极,配上他狰狞的表情,还是很震撼的:“割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王爷。”

“二弟。”

“二哥。”汉王妃、太子、赵王,都对汉王的彪悍很不适应。

还是张辅开口问道:“陈金,你敢保证是兔叉箭?”

“我敢以人头担保。”陈金点点头,沉声道。

“你呢?”张辅又看向那个太医。

“这……”冯太医可不想随便拿自己脑袋开玩笑。

“那就闪一边去!”张辅登时面色一沉。

被脚下万骨枯的英国公一瞪眼,那冯太医吓得浑身筛糠,赶忙灰溜溜闪到一边。

“去吧。”张辅再不理会他,对陈金道:“记住你的话。”显然要是出错,陈金就要以死恕罪了。

陈金面色平静地点点头,打开随身的药箱,取出一个精致的药瓶,奉给朱瞻壑道:“请世子为王爷用草乌散。”

“草乌散,是什么东西?”汉王妃韦氏奇怪问道。

“是一种麻醉药,可让王爷感觉不到痛苦。”陈金解释道。

“本王不用这个。”朱高煦却傲然道:“关云长可以刮骨疗伤,孤岂能让古人笑话?”

陈金登时这个汗啊,关羽那时候不是没有这条件么,现在有麻药干嘛死撑着?忙解释道:“王爷容禀,因这箭有倒刺,治疗时难免疼痛难忍,王爷的手臂一旦颤抖,我便无法下手。”

“休要聒噪,孤王不动弹便是。”朱高煦咬牙道,“来吧!”

“王爷,人都是血肉之躯,岂能忍受得了?”陈金苦劝道。

“是啊,二弟别逞强了。”太子也从旁劝道:“有草乌散还是要用的。”

“大哥有所不知,”朱高煦冷声道:“有人服了这草乌散后,会一直手脚麻痹,我可不想像你这样。”

太子好心赚了驴肝肺,却也不生气,笑笑没有说话。

“二哥,你要担心草乌散不用,不如把你绑起来吧。”朱高燧出主意道:“绑得结实点,你一样动不了。”

“哼,我戎马一生,视死如归,这点伤算得了什么?”朱高煦对朱高燧就客气多了,“你实在不放心,给我倒碗酒,趁着酒劲下刀就是了。”

“也好。”朱高燧没上过战场不知道轻重,感觉喝了酒人晕乎乎,知觉确实会迟钝很多。便依言让人取来烈酒一碗,亲自送服。

一碗酒猛然灌下肚,朱高煦一阵酒劲上涌,喝道:“趁我酒劲未散,动手吧!”

陈金看看张辅,见自家公爷无奈地点点头,便仔细洗了手,取过刚刚沸煮过的小刀。

对汉王道:“王爷,小人下刀了。”

朱高煦豪迈地点下头,左手便握住太师椅的把手,任其动手。

陈金举起寒光闪闪的小刀,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寝宫中登时针落可闻。陈金便缓慢而稳定地下刀,那锋利的刀片切入伤处,鲜血便激射而出,喷了他一身……

观此状,汉王妃登时晕厥过去,好在朱瞻壑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母妃,交给急忙上前的宫女,挥手示意她们将王妃扶下去歇息。

再看朱高煦虽然满头豆大的汗珠,却紧咬牙关,果然一动不动!

那陈金丝毫未受影响,出手如电,在汉王的伤口上又下了数刀,鲜血登时染红了汉王的大半边身子,朱高煦痛得面色煞白、牙关紧咬,若非口中咬着一方棉巾,肯定要咬出血了。

陈金在安南处理过的伤号不下数千人,还从没见过像汉王这样强悍的人物,心下不禁钦佩不已。他两手在汉王血肉模糊的肩头上灵巧地翻动,不一会儿他捏住箭簇,对汉王道:“箭已入骨,小人要将其拔出,王爷要忍住!”

朱高煦双目血红地点点头,陈金便猛一发力,猝然将箭头拔出,朱高煦登时双目圆睁,口中的棉巾都浸出了红色,右手竟然将座椅的扶手生生拧了下来!然后身子一软,终于晕厥过去……朱高燧和朱瞻壑赶紧扶住他。

拔出箭头,陈金也松了口气,将那个六棱锐角形,后有四个前曲尖钩的箭头,扔到一旁的铜盘上,众人一看,果然不是军中所用的鱼叉箭!那冯太医登时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陈金却没工夫理会冯太医,他将汉王肩头的淤血挤出,然后手脚麻利地清洗创口、然后覆上厚厚的药膏,再打上夹板包扎起来。这会儿汉王晕着,怎么折腾都不会动弹,他的动作自然也快了不少。

其实在军中要动手术时,哪有那么多草乌散用?都是直接打晕了事的……

待汉王悠悠转醒,见自己的身上披着披风,伤口已经处理完成。他刚想习惯性地活动下手臂,便听陈金急声道:“王爷千万别乱动,扯到伤口就不好了。”

朱高煦这才停下动作,自嘲地惨笑道:“看来孤还是不如关云长啊。”

“王爷已经是当世第一大丈夫了!”陈金赞道:“关公那毕竟只是传说,谁知道是真是假?”

“也是。”朱高煦这才高兴起来道:“先生医术高明,看赏!”

“谢王爷。”陈金忙连声称谢,又详细嘱咐了注意事项,便告退和世子下去开药方了。

第五百八十五章避重就轻

寝殿中剩下皇家三兄弟和英国公。看到汉王术后虚弱,摇摇欲坠,几人忙让太监和宫女将他扶到床上躺好后,便要告辞出来。却听朱高煦道:“文弼,你先别走。”

张辅只好站住脚,向太子和赵王歉意地笑笑,两人点点头,便先行离开了。

朱高煦感到一阵阵虚弱无力,却依然硬撑着道:“文弼你坐。”

“有什么事,不能等伤好了再说。”张辅叹口气,一撩长袍下襟,在床边的锦墩上坐下。

“有些话,不说出来睡不着觉。”朱高煦道:“我想,父皇应该是让你查我遇刺一案吧?”

“是,”张辅有些不解道:“王爷怎么知道的?”

“若非如此,你老盯着我的伤口干什么?”朱高煦显出与平时的粗豪很不相称的精明道。

张辅却并不意外,虽然朱高煦现在整日以一副鲁莽的面孔示人,但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共同出生入死的袍泽,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汉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朱高煦能在兄弟三人就要沦为人质时,断然盗取舅家的神骏,带着哥哥弟弟从京城狂奔千里逃回北平,为燕王斩断了起兵枷锁;他能在白沟河之战,救父皇于危难之间;于东昌之战,救父皇于败军之际;甚至在靖难之役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时刻,亦是他挺身而出,面对盛庸军队的顽强抵抗,他毫不畏惧,敏锐地发现了敌军的薄弱之处,带领援军拼死向前,勇猛拼杀,最终拼出了一条胜利之路,帮助父皇扭转了战局,遂成功突破了朱允炆的最后一道屏障!

汉王能数度力挽狂澜,总是败局之中杀出胜机,没有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行动力,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张辅知道他平时不过是在扮猪吃老虎罢了……

“不错。”

见张辅承认了,朱高煦愤然道:“莫非父皇以为我用的是苦肉计?”

“王爷何出此言?”张辅忙道:“皇上知道王爷受伤,心痛还来不及呢,怎会怀疑王爷?”又解释道:“我看王爷的伤口,不过是奇怪到底何方神圣,能用什么法子伤到王爷?”

“你也看见了,是连狗熊都能射死的三石硬弓,若非我身上穿着宝甲,又反应及时,否则早跟你阴阳相隔了!”朱高煦恨然道:“那两个太医回宫后,皇上肯定要详细询问我的伤情。但他们说的话,皇上未必信,所以还得你跟皇上说明白,我这到底是不是苦肉计?!”

“当然不是苦肉计,王爷何等英雄,岂能做那种懦夫行径?”张辅断然道:“王爷放心,我一定跟皇上说清楚的。”

“你办事我当然放心。”朱高煦这才松口气,又换上一副狰狞之色道:“帮本王查出凶手是谁,我定要将其碎尸万段!”

“是。”张辅轻声应下道:“不知汉王对凶手有何看法?”

“那凶手定然是早就埋伏在紫金山的,箭术出奇得高,轻功也很超绝。”汉王露出回忆之色道:“而且本王去孝陵这件事很隐秘,朝中大臣都不知道,那刺客却对我什么时候去,走哪条路都清清楚楚,早就在那守株待兔。不然本王的护卫虽然吃干饭的,却也不会让他偷袭得手。紧接着本王的护卫便纵马追过去,却连人影都没看到……”

“嗯。”张辅点点头,缓缓道:“王爷觉着谁的嫌疑最大?若王爷能有所指点,我一定尽力给王爷一个交代!”

“不错,这才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朱高煦这才露出一丝笑,两眼紧紧盯着张辅道:“本王这几年名声不好,但除了老大之外,还真没什么人,既是本王的仇家,又有这么大本事……”

“这个……”张辅登时头大道:“皇上已经说了,此案跟太子没关系,不然也不会让那王贤陪我一同查案。”

“王贤?”朱高煦嘴角抽动一下,嘿然道:“老大真是狗屎运,已然要完蛋的时候,竟杀出这么个救星来,要不是他,我早就把老大废掉了!”

张辅听得暗暗心惊,他当然知道汉王和太子水火不容,但知道是一回事儿,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不过他也吃惊于那王贤,竟在汉王这个敌人这边,也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你这次和他共事,要看看能不能把他拉到本王这边,”说这么多话,朱高煦已经精疲力竭,有些迷糊了,喃喃道:“老大能给他什么,本王都给他双倍,将来就是封他个国公又如何?”

见汉王眼皮沉重,实在撑不住了,张辅便劝几句,看着朱高煦很快昏睡过去,这才悄然起身,退出寝宫。

待张辅来到寝宫外,见园子里已经一片安静,争吵的王子们都不见了,连王贤那小子也不见了。

张辅眉头皱了皱,正想向安静等在那里的朱瞻坦,问问王贤的去向,却见他快步走了回来。

张辅是带兵打仗的人,很生气这个未曾请示便四处乱跑的家伙。他示意朱瞻坦不要送了,后者知道他有话要说,便行个礼目送他离去。待走远了,张辅皱眉道:“你跑去哪了?”

“下官见公爷还不知什么时候出来,杵在那里也是浪费时间,索性走访了一下汉王的卫士和内侍。”王贤不紧不慢道。

“他们能搭理你?”张辅皱眉道。

“他们不像公爷想得那么不好打交道。”王贤笑道:“还是蛮好说话的。”

“蛮好说话……”张辅有些无语,朱高煦治军森严,别说手下的将士,就是府里的宫女太监,也没有敢乱嚼舌头的。估计那些护卫是得了吩咐,才会透露消息给他的。不过王府显然不是说话的地方,张辅低声道:“出去再说吧。”

说话间,两人出了王府,此时王府外的人流明显减少,显然之前太子和赵王已经把众人安抚回去了。

两人骑上马,王贤问道:“公爷,咱们去哪?”

“本公没有衙门可坐,”张辅淡淡道:“去你那吧。”

片刻之后,两人便坐在北镇抚司后衙的正厅中。厅中的摆设很简单,却恰到好处,居中两张太师椅,中间摆着一张红木高几,下头是东西各四把交椅,王贤请英国公上座,自己却在下首的交椅上就坐,这让张辅暗暗点头,说明他还没太膨胀。

然而一开口,王贤却气得他半死……

“既然询问了王府的护卫,那你有何收获?”吃了一盏茶,张辅开口问道。

“收获不大,”王贤嘴角挂起苦笑道:“汉王吃了凭空射出的一箭,连刺客的影子都没看着,天策卫将紫金山团团包围,却只逮到几只兔子。”他摸着下巴寻思道:“以下官愚见,咱们查了也是白查。”

“何出此言?”张辅皱眉道。

“刺客在城外行刺,一击命中,随即远遁,以天策卫之精锐,气急败坏之下仍没找到人影。”王贤道:“我们现在就算发下海捕文书,封锁水陆交通,也已经于事无补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不做?”张辅黑着脸道。

“当然要做。”王贤正色道。

“做什么?”张辅问道。

“发下海捕文书,封锁水陆交通……”王贤道。

张辅的脸色更黑了,不过他自然知道,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就算明知道这些措施没用,但依然要认真去做,不然就要被视为渎职……

“还有呢?”

“还有就是大索全城,抓捕江湖亡命。”王贤如数家珍道:“命各地衙门将其境内神箭手解送京城……”

“难道这样能抓到刺客?”张辅暗道王贤就这水平?配不上那么多人推崇吧?

“虽然抓不到刺客,但可以让他们辨认箭支。”王贤道:“听说那箭是前元的皇帝用箭,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用吧,而见过的人也一定会印象深刻。”

张辅心说这才有点意思,又问道:“这法子太慢,皇上定然近期就要问个丁卯,有没有快点的法子?”

“快点的法子也有。”王贤淡淡道:“先不查这个案子,去查一查是谁把孝陵殿前那些银杏树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