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形象轰然倒塌了……原来太子殿下也是个演员,当然演技格外精纯罢了。不过到了这种布局的紧要时刻,连太子也顾不上演戏了……如果单是名单上那些陌生的名字,王贤还看不出什么,但后面加了籍贯,在目前这个节骨眼上,就有很大可能是应试的举子名单了!只是他不明白,自己跟春闱又不沾边,太子为什么要把名单给自己。

见大人不肯细说,二黑自然不会傻乎乎地追问,只是小心翼翼道:“大人,还有几张条子……”

“一并拿出来吧。”王贤叹口气,既然别人都觉着自己有这个能力,那就静观其变吧。若是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别人递条子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会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不假,有着最完备的防作弊手段也不假,一旦舞弊案发的后果极其严重更不假,但朝中高官尽出科场,一场科举可以影响到未来若干年朝局的走向,决定无数个家族的兴衰、是以从来不乏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的钻空子者。对营私舞弊钻空子者来说,规矩再严苛,也要有人来执行。只要是人,就可以买通作弊……本朝开国以来,历届状元十有八九是江西人,而且不是南昌就是吉水人,名列前茅者也是如此,要说里头没有点猫腻,那可真是瞧不起那些江西籍的主考同考官了!

只是王贤不知道,自己这点墨水又当不了考官,这些人给自己递条子干什么?而且除了太子只递了张条子没有其他之外,别人随着条子,都会同时奉送数额不菲的定金,若是他们的人被取中,王贤就能收到十倍的谢礼。

不过王贤对此一头雾水,而且隐隐有些怒气,看来之前传说科举有内幕是真的,寒门士子其实没机会和那些有背景的举子公平竞争。事实上,若非为了维持科举表面上的公平,那些贵人们可能连残羹冷炙都不会给寒门士子留!

只是一想到自己一路上考秀才、中举人,似乎也都是靠了贵人照拂才过关,王贤的老脸就不禁发烧,怒道:“他们还真敢啊!递条子都递到北镇抚司来了,莫非以为本官不敢禀告皇上不成!”说着一指桌上的数张条子道:“这都是罪证啊!”

“都是老规矩了。”朱九爷在锦衣卫这些年,已经数次监考会试了,对里面的道道自然知之甚详道:“宫里几位殿下想要趁机栽培将来的手下;尤其是汉王,知道自己这方面是弱点,所以这些年,着实花了大工夫举办文会、资助学子,这种直接市恩、培植心腹的好机会,更是不会放过!朝中大臣也要为儿孙考虑,培植一批门生。再说谁还没个亲戚朋友、所托也要照办,更别说想借机捞笔外快的考务人员。”

“真是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王贤听得目瞪口呆道:“皇上知道么?”

“大明朝什么事儿瞒得了皇上?”朱九爷对朱棣那真是盲目佩服。

“皇上不管管?”

“皇上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能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只要不太过分,就随他们去吧。”朱九道。

“难道这还不过分?”王贤眉头紧锁,显然不爽道。

“皇上肯定也想不到,现在是这番情形。”朱九黯然道:“当初朝廷取士,那些家伙尚不敢闹得这般不像话。是这些年皇上不管这事儿,这帮家伙才得寸进尺,越发不像话的。”

“确实要治一治了,不然这世上哪还有平明百姓出头的希望?”王贤深以为然道:“你看,我把这些条子呈给皇上,结果会怎样?”

第五百五十四章考官

“那……”二黑这个汗啊,失声道:“那非得把天捅破了!”

“这也是多年陋规了,朝中那些大人物都靠这个培植亲信。而且这些条子,肯定不只给大人一家,说不定只是一部分而已,”一旁的吴为也吓坏了,不知道自家大人哪来的忠心和正义感,但这是要捅马蜂窝的节奏啊!连忙劝他打消这个念头道:“到时候大人非把朝野上下得罪惨了不可!”

“呵呵……”王贤笑笑岔开话题道:“我开个玩笑而已。”

“大人,这种玩笑可开不得。”吴为二人这才松了口气,忙擦汗道:“会出人命的。”

“行了行了,都忙去吧,本官岂是那种不知轻重之人。”王贤挥挥手,不让二人再说下去,沉声道:“这样看来,估计本官有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

二人点点头,深以为然。那些大人物不可能无的放矢,既然把条子递到大人手里,大人九成九要跟此次会试扯上关系了,自然要早做准备了。

王贤寻思片刻,做出了自己不在时的一系列安排,待二人领命而去,他的一颗心非但没有安定下来,反而愈加沉重……他发现自己一旦不在,整个北镇抚司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根本没人能抵挡纪纲的淫威!难道就任由他们摧毁自己的一番经营?不行,绝对不行!

在黑暗中寻思了片刻,王贤终于下定了决心,沉声道:“备马!”

“这么晚了,大人要去哪?”周勇一面命人备马,一面轻声问道。

“去朱六家!”

那厢间,朱六爷早已经睡下,听到管家通禀,不禁无奈道:“这家伙是夜猫子么?每次都半夜三更来叫门。”话虽如此,他还是很快披衣起身,到前厅与王贤相见。

“抱歉,又扰了六爷的清梦了。”王贤这次的姿态放得很低。

“呵呵,上了年纪没有觉,少睡一会不打紧。”朱六爷笑道:“倒是大人深更半夜还不得歇息,实在是辛苦得很。”

“惭愧,六爷还是叫我老弟吧……”王贤叹口气,借着灯光看那朱六,发现他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很多。“六爷最近可好?”

“自从卸下北镇抚司的差事,我是无官一身轻,每天早睡早起练功,尽享天伦之乐,这样的日子可真是给个神仙也不换。”朱六爷笑道:“说起来还得感谢王老弟接了我那摊子烂事儿。”说着正色道:“老弟最近做的事,我都听说了,都是我这些年想干没敢干的事儿,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份胆色实在是让人佩服!”

“我也是被逼无奈,若不趁着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开始就下决心犁庭扫穴,后面就是想做都做不成了。”王贤苦笑道:“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怕我要被调虎离山了。”

“怎么讲?”朱六爷神色一凛道。

“很有可能,我要入贡院监试了。”王贤叹气道。

“这样……”朱六爷皱眉道:“北镇抚司确实没人能顶起来,老九也不行。”

“是。”王贤恳切道:“所以我来请六爷帮忙,看看有没有办法,能把这段时间撑过去。”

“这个……”朱六爷为难道:“不是我不想帮忙,实在是就算我还在北镇抚司,也一样不够分量。”

“六爷能不能请四爷帮个忙?”王贤轻声道。

“我四哥……”朱六爷没想到王贤打的这个主意,想一想,他觉着自己还是得帮王贤这个忙的,不然前面的投资便算是白费了。相反,这次若是帮了忙,不管效果如何,王贤都得承他这个情。但是想归想,能不能办到又是另一码事了:“如果纪都督不在,他说话还能管用,但纪都督在的话,怕就不行了。”说着叹气道:“而且我四哥恐怕不敢得罪纪纲。”

“也不用四爷出面,只要想办法拖上几天,等我出来就行。”王贤也实在是没辙了,他离开朱六这边,下一站是张娘娘的弟弟张永那边,眼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寄希望于这位都督同知,能看在张娘娘的面子上,帮衬自己一二了。说着他起身施礼道:“来日必不忘四爷和六爷的恩情!”

“大人不必如此,”朱六爷忙侧身不受他的礼,道:“这样吧,我明天一早去找我四哥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说动他。”如果不是跟纪纲正面发生冲突,只是拖延一下,朱四爷还是能办到的。而且他和朱九已经上了王贤的船,他四哥倒也不是不可能帮忙。“老弟为何不到庆寿寺求援?”

“哎,我老师不会管这些俗事的。”王贤很清楚,不到生死攸关的时候,姚广孝那个老和尚是不会出手的,所以压根就没往他身上想。

“那倒是。”朱六爷点点头道:“行了,老弟就安心进贡院吧,外面的事情我会尽力而为的。”至于结果么,只能听天由命了……

“多谢六爷仗义相助!”王贤再次施礼。

第二天一早,宫里传来旨意,命王贤火速进宫。王贤估计皇帝召见,不是为了齐大柱一案,就是为了会试的事情。当他赶到北苑,在仪天殿外等候召见时,便知道是后者了。因为他看到四十多名文武官员都候在那里,以他那不太充足的面圣经验看,大家应该是因为同一件事被皇帝叫来的,那必然不会是为了齐大柱的案子。

果然,不一会儿,太监传旨命他们进去,参见皇帝平身后,一众文武才看见,御前还立着锦衣卫都督纪纲和礼部尚书吕震。

朱棣一开口,众文武才知道皇帝让他们来做什么,原来是充当会试的帘官。按照朝廷规制,会试时的考务官员有内帘官、外帘官之分,统称为帘官。之所以称帘官者,是因为至公堂后进有门,加帘以隔之,后进在帘内,称内帘,帘外为外帘。主考及同考官居内帘,主要职务为阅卷。其助理人员为内提调等官,掌管理试卷等事,亦居内帘。外帘则人数多得多,为监临、外提调、监试、收掌、誊录、供给等官。外帘各官管理考场事务。

这会儿,会试主考官早就住进贡院好些日子了,但其余的内外帘官人选直到此刻才公布。不过王贤知道,人选已经早在昨天就拟好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那些条子是怎么回事儿……

皇帝说完,吕震便宣布了任命,纪纲为总监试官,其余官员各有任命,至于王贤,则被派了个巡检官的差事,掌管考场考纪事宜。王贤心中暗暗苦笑,自己本以为错过的春闱,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参加进来。但他一点没有为掌握数千举子的命运而兴奋,心头反而笼罩着浓浓的乌云……因为这意味着自己要被关在贡院十多天的时间,这十多天里,完全与外界隔绝,如果纪纲的人趁机反攻倒算怎么办?而那简直是一定的!

他甚至觉着,自己的名字八成是纪纲加进去的,想到这,他瞥了一眼立在皇帝右手边的纪都督,只见纪纲也在冷冷望着自己,眼里满是猫戏老鼠的冷笑……

胡思乱想间,便见皇帝站起身来,王贤忙定定神,听朱棣沉声道:“你们应该知道,科举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关系到人才选拔、国家兴旺和社稷安定,说是大明朝的头等大事也不为过。你们都是官声很好的官员,也是朕信任的臣子,如果不是这样,朕怎肯把国家抡才大典的重任交给你们,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臣等必然严守法度,不越雷池半步!”众文武忙齐声道。

“光不越雷池半步就够了?”朱棣对这个答案却不满意,声音愈发严厉道:“不,远远不够!还得瞪起火眼金睛,要把那些妄图舞弊的败类全都揪出来!让朕的抡才大典,实实在在为国家选出一批人才,使居心不良的鼠辈无处可逃,这样才算称职!”

“臣等谨遵教诲!”大臣们赶忙低头受教。

“去吧!”朱棣挥挥衣袖,不再多说什么。

王贤跟着其他官员叩拜领旨,退出仪天殿。来到殿外,纪纲转过身来,众官员立马立定脚步,静候总监大人的训示。纪纲见王贤也老实地垂首听训,这才满意地沉声道:“如皇上训示,抡才大典事关江山社稷,而此次春闱能否公正举行,则取决于诸位是否秉承一颗公心,不越雷池半步、不放过任何一个舞弊者!”顿一下,他目光阴冷地扫过一众帘官,杀气腾腾道:“本官把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敢徇私舞弊,下半辈子就等着在诏狱里过吧!”

众官员本来就让皇帝训得面色发白,此刻更是噤若寒蝉,全都唯唯诺诺应下。纪纲很满意自己所言的效果,面色稍缓道:“按规制,诸位便不能回家了,出宫便跟本官住进贡院去,至于你们的铺盖物品,会有兵士到你们家中去取!”这本是题中之意,众人自然没有异议,便跟着纪都督出了北苑,登上候在那里的数辆马车,往贡院方向去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入贡院

为了防止舞弊,考官自接到旨意起,便要住进贡院中,外帘官直到考试结束才能出去,至于内帘官,就更要等到放榜才能重获自由了。

从北苑出来,王贤便和众帘官乘车去往位于城东的贡院。马车上,有担任同考官的文官在旁若无人说着话,通常和武官在一起,他们的话会多些,也更文绉绉,特别爱掉书袋……比如说为何贡院位于城东,是因为取东方文明之意。比如贡院与观象台相望而立,是取《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意……往往能把一帮武官说得自惭形秽,愈发不敢吭声。

不过今年的情况不大一样,因为武官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