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的臣子,哪怕是才入仕途的,也会被部院大臣高看一眼,争相结好。相反,要是没有圣眷,就是二品尚书也一样没人鸟。

本来王贤从漠北逃回来,在文武大臣看来,他应该成为皇上眼前的红人,一颗希望之星冉冉升起才是。但现在朱棣不见王贤,一下子让他的价值大跌,这也是朱瞻基最愧疚的地方。

“比起死难的兄弟们,我这算什么损失?”王贤却大度地笑道:“殿下也不用觉着亏欠我什么,于情于理那都是我应该做的,并没想得到什么。”

他越是大度,朱瞻基就越是愧疚,眼眶一热道:“都怪我连累了你,你放心,早晚有我说了算的一天,一定十倍百倍的补偿你。”

“臣就先谢过殿下了。”王贤笑笑道:“对了,怎么这事儿跟二位王爷扯上了?”

“那两个王八蛋!”朱瞻基闻言咬牙道:“现在对我皇爷爷严防死守,他们担心你见到皇上后,又生出变数来,便提前一步在我皇爷爷面前进了谗言,这才让他老人家临时改变了主意!”

“他们干嘛这么忌惮我?”王贤苦笑道。

“以你在漠北的表现,能将马哈木父子玩弄于股掌之间,就足以让他们忌惮了!”朱瞻基沉声道:“但同时也说明,他们正在谋划大事,不允许出现不可控的因素。”

“嗯。”王贤叹道:“我能做什么?”

“你已经为我做了太多太多……”朱瞻基有很多想法,但王贤见不到皇帝一切都白搭,他惨然一笑道:“这些事就别沾了。”说着笑笑道:“对了,我皇爷爷对博尔济吉特族来归很高兴,着有司厚待他们,你只管放心好了。”说完又叹气道:“可惜幼军的弟兄们,也被我连累,不仅论功行赏没份儿,转正的事情也遥遥无期……”

看来今天对朱瞻基的打击实在太大,他竟然有些语无伦次。

王贤又给他端上一碗茶水,温声道:“殿下少安毋躁,我们一定会想出办法来的。”

“嗯!”朱瞻基接过茶盏,一脸悲苦道:“我现在是方寸大乱,已经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

“你觉着皇上会怎样做?”王贤只好帮他从头捋。

“不知道。”朱瞻基摇头道:“我皇爷爷做事,从来都是引而不发,发则必杀。”

“好吧……”王贤想一想道:“殿下现在的恐惧,来自皇上的怒火,皇上的怒火来自对太子殿下的疑忌,对吧?”

“是这样的。”朱瞻基点点头道。

“那就想办法打消皇上的疑忌吧。”王贤沉声道:“皇上是怀疑太子有了二心,借口白莲教阻断了交通,不给前线运粮,想把他和大军都饿死在外头,对吧?”

“这怎么可能?”朱瞻基郁闷道:“我父亲岂是那等丧心病狂之人?”

“我们当然不信,关键是得让皇上也不信。”王贤道:“这样就得双管齐下,先调查清楚山西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不及了,圣驾明日便南下返回京城。”朱瞻基郁闷道:“哪来得及让人去山西调查。”

“那就得先硬撑过这一关,然后再查出真相,让皇上释疑了。”王贤道。

“嗯。”朱瞻基点点头道:“怎么硬撑呢?”

“只能找皇上信得过的人帮忙了。”王贤道:“皇上信得过谁?这个问题好耳熟。”

“是,当时周新那个案子,你问过我。”朱瞻基道:“我回答你的是,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姑。”

“嗯。”王贤点头道:“上次老和尚让道姑出面,这次怎么也不能放过他了!”

“你能说服姚师?”朱瞻基眼前一亮,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其实他之所以急着王贤回来,就是指望他去劝姚广孝。只是他现在真不好意思对王贤发号施令,只能让他自个开口。

“我尽力而为。”王贤嘴角挂起一丝苦笑道:“但殿下也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他一人身上,还得群策群力,把能帮得上忙的,全都发动起来。”

“嗯。”朱瞻基重重点头,两人又商量了一阵,他便匆匆去找援兵了。那边王贤也打算第二天打马南下,赶在皇帝回京之前到金陵找姚广孝求援。

还有半天时间,他到军营里转了转,和将士们打了招呼,经过漠北一战,他在幼军中的威望,甚至要高过朱瞻基。不论军官还是士兵,不管勋贵武将还是武举出身的军官,对他都是又敬又服……尤其是那些跟他穿越大戈壁返回的弟兄,把他在瓦剌营中戏耍马哈木,又在草原上牵着阿鲁台的鼻子走,最后率众以极小的代价穿越了大戈壁的光辉事迹回来大吹特吹,更让他整个人蒙上一层传奇色彩。这从将士们看他的眼神就能看出来……

但是他也能看出来,将士们的情绪有些不对头,显然兄弟军队封赏已经下来,却没有幼军的,这让他们如何提得起精神?

虽然他刚回来,大家都默契地不给他添堵,但王贤既然看出来了,就不能装作不知道的。他刚要和弟兄们好好唠唠,却见帅辉跑过来道:“大人,金学士来了!”

第三百七十章交换

“大家把心放到肚子里,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个节骨眼上,金问肯定不是来唠嗑的,王贤只好宽慰众人几句,匆匆出去见他。

“仲德。”金问本来忧色重重,见到王贤强颜欢笑起来:“你能平安回来实在太好了!”

“让学士挂心了。”王贤恭敬行礼道:“您也别来无恙。”

“眼下的情况你都知道吧?”金问沉声问道,王贤点点头,他接着道:“那咱们就不废话了,我听太孙说,皇上要赏你个锦衣卫千户?”

“是有此事。”王贤又点头:“学士意下如何?”

“仲德,那我就直说了……”金问沉吟一下,沉声道:“我不同意!”

“哦?”王贤一愣。

金问便解释道:“你虽然帮殿下在照看幼军,但别忘了自己还是个生员!要是战乱年代,你投笔从戎我是支持的,但眼下蒙古、安南皆已平定,天下眼看要长久太平了,你再去当兵我就不敢苟同了!”

“学士说得有道理。”王贤点点头,今年春天,张辅平定了安南,现在皇帝亲征又搞定了蒙古,虽然有朱棣这个好战分子在,大明就不可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和平和发展才是主旋律,自己这时候当兵,确实没啥意思。

而且军队系统是汉王的地盘,自己岂不是羊入虎口?这也是朱瞻基不想让他当武官的原因。

还有个更深层却不足道的理由——他很清楚,每个王朝进入稳定期后,权力便会由开国权贵向官僚阶层转移。这个趋势在建文朝就已经很明显了,只是因为靖难之役被中断了,但现在国家进入和平时期,这个趋势又会继续的。永乐皇帝活着时,勋贵武将们的日子还能好过些,一旦等到太子登极,那文官集团的好日子就来了,武将们便彻底翻不了身了。

这都是用眼能看到的事情。除非太子被汉王取代,但那样自己无论如何也都在劫难逃了。所以早在过年时,魏老师跟他提起此事,他就想好了,为将来计,还是当文官更稳妥些。

但他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王贤苦笑道:“但皇上金口一开,还有更改的余地么?”

“当然有!”金问却信心十足道:“只要你点头,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学士要怎么做?”王贤可不能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这个么……”金问本来不想告诉他,但现在王贤在他一伙人眼里,不仅是未来的重要棋子,还是眼下的救命稻草。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以诚相待,道:“你不了解朝廷的运作,皇上的圣意要变成政令,中间要经过许多步骤。比如你这个任命,要先由内阁票拟,然后皇上批红后,传达给礼部,解除你的生员身份,然后转到兵部,给你上军籍,办手续,最后由翰林院写诏书,交给皇上用印,才算完事儿。”说着笑笑道:“这个流程上,快的话,十天半个月,慢的话一年半载都是正常……”

“……”王贤是什么出身?刀笔吏!对这种拖延战术实在太熟了。但这次戏耍的对象,是恐怖的永乐皇帝。这不是拿自己脑袋开玩笑么?他咽口唾沫道:“这样干行么?”

“不用担心。”金问笑道:“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你本身是浙江的生员,眼看就要秋闱了,你要赶着回去参加乡试,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王贤倒吸一口冷气,苦笑道:“我可是一天府学都没上过,哪有资格参加秋闱?”

“不用担心。”金问看看门口,有王贤的人把守,才轻声道:“徐提学在离任前,已经把你的学籍办妥了,又给你办了个游学,所以你只要回去参加科考即可。”

科考是每届乡试前,由提学官主持的考试。科考合格的生员才能应本省乡试,亦称科试,这一点王贤还是知道的。“科试应该是三四月间,我已经错过了啊?”

“按例,开考前会有一场补试,国子监生、或者因故未能参加科考的生员,还有地方上有名的处士可以参加,通过了一样获取乡试资格。”金问耐心解答道。

“但……徐提学已经去职了吧?”王贤心虚道。浙江是天下文教之地,放在后世来说,就是超级高考大省,自己中秀才都是走的后门,这一年又光骑马射箭去了,要是没人罩着就能过关,简直是没天理了。

“无妨,新任提学是我的老前辈。”金问淡淡道:“我已经跟他打过招呼。”

“是写信么?”王贤瞪大眼道。这种事情留下把柄,日后总是个隐患……

“不是。”金问笑骂道:“我看起来有那么蠢么?是去年秋他上任时,我当面拜托他的。”

“那就好……”王贤松了口气,又苦下脸道:“可乡试的主考官不是提学大人啊。”

“你把心放到肚子里,”金问无奈道:“路过京城时,去拜见一下你老师便万事大吉。”

“哦。”王贤心说,为了帮自己中举人,这帮自命清高的文官竟是在集团作案啊!只是通关节这种事情,只要当时没抓现行,过后根本无从查证,其实没有什么后患。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也没听说谁出了事儿。还不知这帮家伙捣过多少鬼呢。他面上又是感激又是忐忑道:“会不会太麻烦大伙……”

“无妨,举手之劳而已。”金问叹口气道:“仲德,我们对你期许很高,不希望你混迹武人行列,只要你能体会我们这份苦心,一切都是值得的。”

“多谢学士错爱。”王贤起身深深施礼道:“只是我才疏学浅,就算你们帮我成了举人,可我还是没法中进士……这条路对我来说,实在太难太难。”

要是宝音琪琪格在这,肯定冷笑着指出他这个奸诈小人,又要得寸进尺。但金问是厚道人,没往别处想,只寻思好一会儿,才缓缓道:“会试的话,要难办许多,但总是有办法的,不过等到考官和监考官员的名单出来,才好做打算。”

“……”王贤默然不语,虽然大家交情不错,但想让老子放弃五品武职,起码要拿个进士换,那老子还亏了四品呢!

金问明白他沉默的意思,咬牙道:“好,我答应你,一定让你中进士!”

“学士这都能办到?”王贤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好像在强人所难的是别人一样。

“总是有办法的……”金问一脸便秘的痛苦道:“就算主考官大人不是我们这边的,但十八房同考官,还有巡场监考的官员里,总有我们的人。到时候肯定有办法的……”

见再逼他就要恼人了,王贤才点点头道:“那就听学士的吧。”顿一下又道:“对了?”

“还有什么事儿?”金问被这家伙吓到了,心惊胆战道:“莫非你还想选庶吉士、进翰林院?”

“瞧您说的,我可没那么贪心。”王贤笑道:“我只是想问问,到底啥时候乡试?”

“还有二十天浙江乡试,但距离科考只有半个月了。”金问道。

“那怎么来得及?”王贤苦笑道:“两千多里路,我能飞回去么?”

“虽然不能飞,但可以二百里加急。”金问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他道:“我给你弄到了兵部勘合,你辛苦辛苦,今天下午就出发,换马不换人,差不多十天就能赶回去吧。”

天下驿站归兵部管,文武官员因公离京,可以到兵部要求签发勘合,凭着兵部勘合,每到一个驿站,只要缴验勘合,证明身份,就可取得地方的一切供应。而若是勘合上写明‘二百里加急’,驿站必须优先保障,及时为他更换马匹,保证他一天能行二百里。

见人家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一切,再推脱就太不给面子了,王贤双手接过来,深深施礼道:“让学士费心了。”

见他终于答应了,金学士长长松一口气,又犯了文人的酸气道:“仲德,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要逼你参加乡试!”

“这是学士的抬爱。”王贤轻声道。

“我金问为官以来,从没有为一己私利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