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飞虎-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麻将馆。

当然,这是后话,眼前的任务,是如何把这一块快单一的竹板变成串联在一起的铠甲。轻便、紧密,造价还要低廉。当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竹子的资源。

说干就干,在程长风的印象中,他们老家东北是不产竹子的,但他现在所处的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河北却有少量竹子生长,所以,他首先派人四处收购竹竿,并密告分散在各地的自己那100名密探手下,让他们看哪里有合适的竹子产地。

一周后,派出搜寻竹子的手下归来,但由于北方不适宜生长竹子,所以竹子产量极低,费了很大劲才收集到500多根竹竿。

这些竹子,显然是不够大批量生产用的,没有办法,程长风想到了已经在四川做起了土霸王的刘焉,那里可是盛产竹子的天堂啊!

“于是,一封情深意切、思想高远的信笺在王烈的抄录下被送到了刘焉那里,程长风在信中大大赞美了刘焉为国为民,甘愿流落边荒镇守益州的伟大情操后,就胡诌说急需要一批竹子搭建更为坚固的营地,望刘焉能看在往日情分上给他一批竹子。”

“不知道程云这个小鬼在搞什么鬼?不过一些竹子也值不了几个钱……”刘焉一想这样对自己没什么损害,还能拉拢程长风这样的人才,加上程长风马屁拍得爽,就很爽快的运送了一万多根竹竿给程长风。

当然,两年后,程长风的竹制铠甲以天价销售到益州的时候,某人后悔懊丧的心情无以言表。

这些救命竹竿一被运送到程长风的手中,程长风马上命巧手的工匠仿照手中麻将牌的形式制作了若干厚度在20毫米,面积在4平方厘米左右的竹片,然后用油浸泡,晾干,最后在上边打孔,穿上绞好的细牛筋,细密的排列在一起,编织成铠甲的模样。

很快,第一件竹制的铠甲被开发出来,程长风亲自穿上,让士兵拿普通的刀剑劈砍,都不能对他造成伤害,而从一百米外射来的弓箭更不能进入。

“这简直是藤甲的简易版,而且比藤甲更省时省事。”程长风想到了后世出现的一种藤甲兵,但那可是用千年老藤编织造就的,出产极低,而且工艺烦琐。

自己这竹子铠甲则不然,虽然防御性和轻便性上不及那藤甲,但他已经很满意了。于是。重赏了那些工匠,通过这件事情,程长风也认识到这些工匠的价值,命人专门建立了一所工匠营,专门为这些巧手的工匠提供住房、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当然这是后话。

10000根竹竿顺利的在程长风的策划下变成了5000件竹制铠甲。面对这些全面超越了现有盔甲性能的防具,程长风很高兴,但同时也有了新的忧虑,那就是把这些铠甲卖给别人,会不会对自己的未来统一中国的战争造成阻力。

但很快,这种想法就被他摒弃了。只有把这些铠甲卖给别人,他才能有大量的资金,有了资金,他才能发展基础事业,或者开发利润更大的产品,而且,这个时代最高的科技始终是在他掌握之中的,包括最高的科学人才张晨!

有了这些,他自然可以开发出比竹制铠甲好的多的东西,还用怕那些守着祖宗制度,拿着落后冷兵器的割据势力么?

更何况,程长风有百倍的信心,自己现在手中的3000多飞虎军,和幽州体系的原有的万余名军队和黄巾降军,在经过自己训练后,完全可以保障幽州的安全,保障自己的建设大计不被打断,至于扩张领土,暂时也只好放一放了。

“二年,只要给我二年时间发展,我程长风还怕谁?我飞虎军谁还能当?我们的大汉必将重新傲立东方!”程长风看着面前新研制出的压缩饼干和竹制铠甲,心潮澎湃,仿佛看见光明的未来再向他招手。

“赶快命人再去筹集竹子,并在附近寻找到大的竹子产地,有提供竹子产地者重重有赏!”程长风暂时不准备把这些竹制铠甲卖给刘焉,因为这个东西的科技含量太低,刘焉一看很有可能利用四川现有的资源就地大量模仿生产,至于以后,先挣两年钱再说。而且,程长风也不准备再继续管刘焉要竹子,这样仰人鼻息的话,早晚要被别人所钳制。

而且在他的印象里,在他那个年代,幽州的南部山区应该有大量的野生竹资源。现在人烟稀少,应该比现代更多才是。

接到命令的手下人很快四处分散去寻找竹子资源,而这个时候,为了顺利的把自己生产的这些已经生产出的产品顺利的卖出去,程长风命人从五虎山李严那2500人的屯田队伍中抽调出500人,以张道的名义组建了一个大型的商队,负责人干脆就为张道,直接归罗西管辖。这个大世家族长的经商才干不比罗西差多少,所缺的只是更加灵活的理念而已。

很快,在中平二年6月中,第一批压缩饼干和竹制铠甲在这个名为“长风商队”的运送下,经过两个多月的旅行,被运送到了东都洛阳,一到洛阳,这些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商品就很快被那些精明的商家抢购一空,然后而各地的割据势力很快从行走各地的商人手中得到了这些东西,并且立刻发现了其中的军事价值,命人四处寻找货物来源,不久,“长风商队”和幽州程长风就成了这些商人和各地郡守人人皆知的名字,而程长风也愈发的成为大陆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

各位,请多多砸票支持我冲榜啊!现在排名第十二,和前十差距不大,恳请各位兄弟姐妹努努力,把我砸上前十啊!!!

第三十二章,商业兴州(3)

兄弟们,推荐啊,收藏啊,推荐啊,收藏啊,推荐啊,收藏啊!!!

/////////////////////

就在“长风商队”的买卖各地畅通无阻,大发横财的时间里,身在幽州的程长风也没有闲着,由于他近几个月来的杰出表现,不但成为各大割据势力重视的对象,更成为他们拉拢的一个重要目标。

甚至还有若干说客带着某某大人的亲笔信来向程长风提婚。更有那好事者悄悄绘制了程长风的画像,卖给那些待嫁闺中的少女。总之,在幽州,程长风不但成为了金子的代名词,还俨然成为了少女们的偶像。

而且,好消息接踵传来,首先是那些本来还有些犹豫,握着自己手中土地不肯放手的各个地主世家一看,原来在刺史大人带领下的经商是这样有“钱途”,立刻改变了初衷,都想参与进来,这样的一个时代,什么最重要?一是命,二就是钱。

面对这些请求,程长风趁机提出了,以他们手中现有的荒地取在长风商队中的股份的要求。

那时候的人当然不知道什么叫股份制,就连程长风,如果不是在美国生活了多年,也不会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不过经过罗西的解释,大家的心中都有了一个基本通俗概念:“股份嘛,就是大家一起出钱当本钱做买卖,比如这个买卖的整个本钱一共是200两金子,你出一百两,我出一百两,这就算各占整个股份的一半,将来要是挣了钱,比如挣到了50两金子两个认能平分到一半的利润,每人25两。以此类推,你们的荒地将根据地段、质量、田亩大小,就可以折价成一定的银钱,当作你们的股份,不论多少。”各大世家的族长们听的到是明白,但还是有些狐疑,但一想第一个投资的张道已然挣了大钱,再等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兵荒马乱的时节,那些荒地他们本来也没有能力去耕种,早晚成为别人的土地,这个刺史大人还是讲道理的,遇到个不讲理的用军队强行占了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以,这些人立刻把所有的荒地地契都拿了出来。既然这些荒地暂时对他们也没什么效益,如今拿来赌一把也是好的。

荒地一到手,程长风立刻加大了招募流民的力度,除了保持原有的优惠政策外,还鼓励流民家庭,加入当地的民团组织,和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当然在税收上对这类人更加减免了一些。

程长风之所以这样着急,甚至说有些明目张胆,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即使悄悄少量的招募流民也不合大汉律法,早晚要被人告发,所以索性在朝廷的严令没有下来之前,能招募多少是多少。

到时候,这些拥有了自己土地的流民,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土地被什么皇帝收回,皇帝老儿想动武,也要先通过这十几万流民的拼死抵抗。

其次,程长风派人在幽州境内寻找竹子资源的计划很快达到了,而且纯属意外收获。

说来很简单,在某大世家兑换股份的一片荒地中,包含了幽州南部的若干山区,被派去接收的刺史府官员意外的发现了数量极其巨大的竹林,回来禀告程长风后,程长风还专门抽时间亲自去视察了一遍,站在那苍郁的竹海间,程长风差点乐出声来。

那哪里是什么竹子啊,分明就是一箱箱的黄金,一队队精锐的士兵和未来的理想之国再向他招手啊。

当然,砍伐这些竹子是有计划的,程长风可不想一时激动就把这一片竹子全部砍光,而且,程长风也知道,任何东西越少,其附加的额外价值就是越高,故事里的古董商人把一对花瓶砸碎一个,另一个以天价卖出,他程长风当然也不是傻子,他已经决定以后每月只生产800套竹盔甲,一副盔甲卖价10两黄金,而且还要造成一副有价无市的局面。

至于压缩饼干,一石卖价1两黄金,但限量供应,因为现在程长风的存粮也不多,他要等秋后粮食丰收了再加大生产,到时候一边卖饼干,一边收各地的余粮,这买卖可是划算的很。低成本收购,进行粗加工就有了这么多收益,如果能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那利润……程长风都有些不敢想象。

本来程长风还怕自己玩得太大,一些卖家会被吓跑,不过很快,一个接一个从各地刺史、郡守甚至有野心割据的豪强那里派来的所谓联络感情的使者就打消了他的顾虑,这些人都争抢着要求程长风把生产出的盔甲和饼干卖给他们,这些人在经过实验后,都认识到了饼干和盔甲的价值,有些人甚至还打听年轻的刺史大人是否结婚,想把程长风招为女婿,好做个久远的一本万利的生意。

当然,这些窥探程长风个人问题的政客们派来的信笺,一概被我们的张绡张心柔大小姐给拦下了,她现在每天没什么事情,除了强拉张晨出去游玩,其余时间完全等同于一个刺史府主薄,这丫头读的书多,写的一手好蝇头字,正好帮程长风回信撰文。

对于为什么扣留拒绝那些求婚的信笺,这个小女子引用篡改了前朝霍冠军的名言:大事未成,何以为家。

程长风对此一笑了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里有闲心管小女儿家的心思。

现在,用日进斗金来形容程长风现在的日子并不为过,但程长风并不满足眼前所取得的这点成绩,在他的心目中还有更宏伟的目标要实现。

一是幽州地处的位置的确不好,虽然可以做边境贸易,但在如此战乱条件下,商业的发展先天环境就比不上内地的大城市,如洛阳、长安等。而且这里的条件也吸引不来内地的大商家,现在各大世家也大都居住在各个郡县,并不愿到幽州本城所在的右北平郡来定居。

汉朝的时候幽州本是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的一个地方,但经过了长期的战乱和异族的侵略,现在幽州境内,一些小的县城甚至达到了十室九空的局面,这样显然不适合未来的发展。

为此,程长风决定大兴工商,办工厂,甚至想建设一个样板城市,以吸引更多商人和世家、还有流民来幽州定居。

二是,现在他所发展的产业都是科技含量不高的简单制造,连基本的工业都算不上,更不用提更高些的科技化、产业化了。张晨虽然少年天才,天资纵横,但毕竟年纪还小,对程长风所教授的现代知识一时还无法消化,而且,单靠一个张晨,是肯定不能实现强国梦想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的是十个、百个、千万个张晨这样敢于打破旧制思考的年轻人!

所以程长风想办一个专门培养人才的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张晨”来,同时在幽州普及现代化的教育。

虽然有了前一阶段的托古改制的舆论支持,但程长风知道要建设工厂、学校,肯定要为那些老古董和死硬的儒生们反对,各大世家也不见得能支持,所以他才想到要趁机建设一个样板城市,一个幽州城之外的城市,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

/////////////////////

兄弟们,推荐啊,收藏啊,推荐啊,收藏啊,推荐啊,收藏啊!!!

第三十三章,理想之城

各位觉得这理想之城精彩么?不管怎样,能得到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理想:)所以,请投票给我吧:)

///////////////////////////////////

理想之城,那必然是可以承载理想的地方,可以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