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为王-第5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周长寿指挥的魏赵联军,在桂陵集结了一万赵军,五万魏军合计六万人马驻守桂陵,与路超对峙,桂陵已经是大梁之前的最后一个重要城市,如果桂陵再失,则大梁将**裸地暴露在路超的攻击大军面前。

周长寿倍感吃力,正自举步维艰的时候,整片大陆局势的突然变化,让路超暂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齐人入侵燕国,将与高远的征东军一决雌雄,楚国国内,喊战之声不绝于耳,楚**力大调动,直扑楚齐边界临沂,燕郡姬陵穷困潦倒,流亡魏国,托庇于魏王治下曲沃,麾下尚拥有的数万兵力,也成了秦军前进路上的一道障碍。

秦人不得不重新评估局势,不管是齐人获胜,还是高远获胜,甚至是楚国获胜,对于这片大陆的整个局势来说,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秦人需要从这片乱局之中摸清脉络,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一时之间,动乱的大陆绝大部分地方的战火都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辽西,投向了齐人与征东军之间的这一场对决。

"大将军,您希望谁能获胜?"跳动的烛火之下。公孙婴看着路超,眼前的这个人,虽然是他的女婿,但更是手握数万重兵,操着韩地所有人生死大权的秦国大将军,而且,他有些惧怕这位不苟言笑,做事一板一眼的女婿,公孙家豪富,但这位女婿的日子过得却极是清苦。一日三餐,不过简单的三菜一汤,所居的书房,更是连普通人家都不如,公孙婴曾想要为自己这位位高权重的女婿妆点一番,却遭到了不假辞色的严拒。

路超从堆集如山的文牍之中抬起头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谁获胜都不重要。"

公孙婴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连秦国朝堂都在关注着这一场大战。身为前线大将的路超居然是如此想法。

看到公孙婴脸上的惊讶表情,路超冷冷一笑,"谁获胜都不重要,因为最后。他们都将倒在大作的铁蹄之下,眼下他们狗咬狗,一嘴毛,打得愈狠。对我们就愈有利。征东府也好,齐人也罢,最终都是我们的敌人。"

公孙婴默默点头。心道路超这样想也是对的。

"不过在内心里,我还是希望高远能够获胜!"路超站了起来,走下了大案,在屋子里头转了几圈,脸上渐渐地露出狰狞之色,"因为我希望,高远是由我来亲自击败的,而不是败于他人之手。"

公孙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路超与高远之间的恩怨,他亦是知道的,当年的那些事情,他从亲家母哪里几乎都打听得清清楚楚,路超不好打交道,哪怕是至亲亦是对他畏惧多过敬爱,但这位亲家母却是那种小家碧玉出身,待人和蔼,并没有因为儿子身居高位便有多少改变,公孙婴发现路超对他的母亲极其敬重,便从亲家母身上下手,刻意拉近双方的距离,这些事情,便在公孙婴夫人与路夫人之间一次次的交流之中,一点一滴地汇聚到了公孙婴的脑海之中并最终构画出了一副完整的事情脉络。

嬴英大步跨进房门,看到公孙婴,不由笑道:"原来公孙大人也在这里?"

公孙婴站了起来,向这位秦国的世子深深地鞠了一躬,谦卑地道:"下臣正在向大将军汇报后勤辎重的筹集情况。"

"你继续吧!"嬴英笑道。

"下臣已经禀报完了,王子与大将军有事,臣下便不打扰了,告辞,告辞!"

看着公孙婴躬着身子退出房间,嬴英笑着道:"大将军,你这位岳父却是有些意思。"

"有不有意思不要紧,重要的是,对我大秦的一统大业有帮助就好了,嬴将军,你这个时候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路超问道。

看着路超的表情,嬴英先是楞了一下,心道这可真是没意思,这位路大将军也太古板了一些,但路超端起了大将军的架子,他也只能收敛起了随意的笑容,道:"大将军,姬陵等人盘踞曲沃,数万兵马屯集在哪里,对我大军的侧翼造成了威胁,末将的意思,应当派出一股军队,将其剿灭,以免来日生出祸患。此时他们新败于齐人之手,人心仓皇,龟缩于曲沃这贫困之地,不论是粮草还是军辎,必然极其缺乏,正是进攻他们的好时机。"

路超微微一笑,站了起来,看着这位与自己年龄差相仿佛的王子,未来最有可能继承大秦王位的家伙。嬴英曾在李信军中服役多年,更在李信的支持之下,独率二万铁骑千里追杀匈奴王庭,将匈奴之王斩杀于草原之上,现在又被派到了自己军中,秦武烈王属意于这位王子的心思,已经是路人皆知了,现在秦军一共有四位大将军,李信自不必说,是支持嬴英的,秦楚边界的蒙恬态度不明,王逍因为败于荆如风之手已被解职,而自己便是这最后一位大将军,嬴英只消赢得两位大将军的支持,将来做上秦王王位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嬴将军,打曲沃,我们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会惹来一身的麻烦,打,不如不打啊!"他道。

"这是为什么?姬陵盘踞曲沃,明显是与魏王达成了协议,以帮助抵抗我军来换得这一块栖息之地,那他就是我们的敌人啊!"

"可能的敌人!"路超截断了嬴英的话,"正如嬴将军所说,姬陵要的是一块栖息之地而已,他会为了魏人而不惜代价与我们硬拼么?不,他绝不会,他肯定不会主动对我们发起进攻的,既然如此,我们干嘛要去惹他?"

"一群残兵败将,有何不敢惹?"嬴英不满地道:"正好杀鸡给猴看。"

路超大笑起来,"的确是一群残兵败将,但也是一群哀兵啊。可是嬴将军,你想过没有,魏人能给姬陵一块地,在某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给啊!"

"原来大将军是想将姬陵他们招揽过来!"嬴英讶然道。

路超摇摇头,"现在还远远不是时候,姬陵托庇于魏国,却还在做着回到燕国去重新当他君王的梦想,此时恐怕他正盼望着高远被齐人击败,然后利用中原局势来帮助他重返蓟城呢!而我们秦人一统天下之心,早已为世人所知,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他们是绝不会投靠我们的,因为我们可以给他富贵,就不能给他一个王位,将来这天下,只会有一个王,那就是我们秦人的王。"

听着路超有力的声音,嬴英的心也一下子火热起来,这位大将军虽然古板了一些,但对于秦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倒真是天日可鉴。

"什么时候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

路超看着嬴英,问道:"嬴将军,你觉得齐人与征东军这一战,谁将获胜?"

嬴英思索了片刻,"这一次我随着李师去了积石城,在哪里,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那里给我的映象极深,高远是一个极其了不起的家伙;如果这是一场赌局的话;我愿意冒些风险;将赌注押在高远这一边。”

路超听着嬴英对高远的高度评价;并没有什么生气的表示;而是重重地点点头;”万不得已的时候;便是高远击败齐人;进入蓟城的时候。就如世人对我们想要一统中原早有认知一样;世人对于高远必将取燕王而代之的心思也是一目了然;高远击败齐人;入主蓟城;便彻底断了姬陵回去的心思;那个时候;姬陵要想的便不是如何回去;而是要抱一条大腿了;我们;想来是那条最为粗壮的大腿。”

“姬陵对高远的恨;恐怕远胜对齐人的恨;他想要报仇雪恨;难道还能去指望泥菩萨过江的魏国吗?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周玉檀锋这些人;想必也会帮他做出决定。”

“原来如此。”嬴英惊叹道:”留下姬陵不打;到时候说不定能助我们在灭魏之战之中的大忙!”

“当然!”路超微笑道:”就在燕人抵达曲沃之时;钟离钟候爷便已经派出人手去与檀锋联络了。双方相见甚欢;檀锋是一个极其有远见之人;自然会推算出无数种后果;并能找到最正确的一条路。所以;曲沃我们不打;而是要留着。桂陵的周长寿曾在赵牧麾下为将多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我们对上他;一时之间;是奈何不得他的;但只要时局到了那一步;即便他有通天之能;又如何逆得这天下大势?”

“可如果齐人得胜呢?”嬴英突然问道。

“正如王子愿意赌高远获胜一样;我也确定高远在这场大战之中一定会获胜;不过我不是赌;我是肯定。”(小说《我为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八百五十二章:日出东方(77)

几乎是在全大陆的各股势力的注视之下,田单展开了对崤山关的攻击,崤山关,扼守着琅琊进入辽西的通道,也是高远统治的根本之地,拿下辽西,几乎就摧毁了高远的征东府统治的一半。无论是征东府现在的政治经济中心积石郡还是他们刚刚拿下不久的河套,在现在的征东府体系之中,都还无法与辽西的重要性相比。

崤山关被郑晓阳拆成了一片白地,让田单曾经放声大笑,这几乎等于是辽西向他敞开了大门,现在,挡在他面前,重新竖起一道血肉长城的不过是征东军的新编第一军一万人。

新编第一军,在田单的眼中,不过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些青壮,如何能是他齐军精锐的对手?现在韦和的两万骑兵已经突入辽西,他们的存在,可以让整个辽西变成一锅乱粥,即便他们能再次集结起更多的兵马,也无法赶到崤山关了,因为韦和随时可能对辽西正在集结的任何一支部队发起突然性的打击。

崤山关的这支守军已经变成了一支孤军。将在他的打击之下,不复存在。

崔呈秀提着刀,站在一座堡垒的顶端,凝视着远处,作为被高远亲自点名的学员,他在骄傲的同时也感到山大的压力,因为所有的同学都视击败他为一种荣耀。他为一直站在所有同袍的顶端而努力奋斗,他毕业了,他仍然是第一。凭借着优秀的成绩,他成为了上千人的一个营的指挥将领,这一期同学之中,能作为他对手的,也只有另一个同学之中的佼佼者,高成栋了。

作为一个在少年时期连饭都吃不饱,随着父母千辛万苦,一路逃亡到征东军控制区域内的难民。崔呈秀特别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他永远也忘不掉在逃亡的路上,年幼的弟弟妹妹没有熬过艰难的逃亡之旅,在一个夜晚,睡过去之后再也没有醒来,每当想起将弟弟妹妹瘦弱的几乎皮包骨头的身躯埋进那浅浅的土窝子的时候,崔呈秀都会禁不住热泪盈眶。

好不容易到了辽西,已经濒临死亡的他,在父亲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灌进他的嘴里,温暖他的肠胃之后。他顽强地活了过来。从辽西到积石郡,一路之上,虽然还是不能吃饱,但每天都有一碗热乎乎的粥吃进嘴里,比起先前的逃亡,已经是天堂了。满怀着感激之情,一路到了积石郡,他们一家子分到了三百亩地,一幢虽然不大。但足以遮风挡雨的茅草屋,一头壮实的耕牛,粮食,种子等物时。他忘不了父亲母亲抱头痛哭的场景。他们是第一批抵达积石郡的逃难移民,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免费发放给他们的。

他们抵达的时候,正是冬天。田地还不能耕种,但积石城正在建设当中,父母亲进城揽工。虽然辛苦,但每天的收获却足以让他们一家三口生存下来,他忘不了每天父亲回家之后,都会去分给他们家的土地之上转上一圈,那洋溢着幸福的满足的笑容,看着那土地的眼光,便如同在看着他宝贵的孩子。

他忘不了第二年的春天,当耕牛拉着铁犁,犁出第一垄春土,洒下第一把种子之时,那回荡在天空之中,一家人的笑容,啊,不只是自己一家,在自己家土地的旁边,还有和他们一样逃难而来的难民,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有秦国人,有赵国人,有魏国人,有燕国人,但在那一刻,大家的心中,都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征东府的都督,高远。

也就在这一年的春天,父亲将自己送进了学堂,当时在积石城,第一家学堂正式开学,自己也成为了这家学堂为数不多的学生,母亲曾经为家里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而埋怨父亲,但却被父亲痛骂了一顿,说母亲是头发长,见识短,不读书,如何能出人头地?在家乡时,读书人可是最受人敬重的。现在的家里,有了土地,农忙之时父母便在田地里忙活,农闲之时,两人便进城去揽活儿,城里,总是有数不清的赚钱的机会。

正是父亲的这一英明决定,让自己在三年之后,进入到了积石城军事大学,也在有了现在的自己。进入到了积石城军事大学之后,自己便成了一名军人,每月都有薪水可拿,自己将第一个月的薪饷拿回家时,母亲那欣喜的笑容夹杂着一些担心,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兵了,而当了兵,肯定就是要上战场的。

是的,自己要上战场,自己要保卫高都督,保卫征东府打下来的这一片世外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