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作者:桑靳陌(晋江vip2014-01-22完结,种田)-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要给体弱的媳妇养胎,杨老三壮起了胆子拿了锄头和镰刀去后面的大山里。因为路程有些远,加上山里有野人妖怪的传说和闹鬼一事,几乎没人敢去。为了冬天好过些,杨老三有些底气不足的去了,留下一家弱小守在家里。
  杨初七和杨十三两个大一些的孩子知道家里又要添丁了,所以比往常更勤快一些。坡上的活儿两个姑娘几乎都包揽了,种菜,浇水,施肥,几乎都是她俩在做。又到了种冬小麦和油菜的时候,姐妹两个在屋后的地里堆里扯了一把油菜去土坡上种油菜,再到地里给小麦除草。好在初冬的活儿不多,杨初七和杨十三才可以省些力气。
  杨小雨和杨十九则在家里帮着做一些家务。现在家里最闲的就是杨初月,因为她年纪小什么忙也帮不上,只看着家里几个姐姐忙碌。
  第二天,杨老三狼狈的回来了,手里除了有一只野鸡和几块葛根,身上还带了伤。他很不好意思的对柳四娘说,他在山里看到了一头大野猪,本来想把野猪打回给给她补身体,却被野猪咬伤了大腿。
  杨初月看到杨老三撩起裤腿,只见他的右腿上有好大一个伤口,几乎可以见到里面的骨头,其余的地方还有几处不大不小的伤口,她见了都觉得疼。
  眼见就要到冬天了,冬天过后就是春耕,家里唯一的男丁劳动力身体受了重创,一家子的重活儿就要落到已经怀孕的柳四娘和两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的身上。
  那只野鸡被柳四娘拿来宰了,里面有好大一块鸡油,柳四娘把鸡油练了装进竹筒里,以后可以拿来炒菜。那只野鸡拿来煮了干豇豆,那一晚的晚饭,是杨初月穿来后吃得最好的。
  家里快没粮食了,杨老三要养伤,还有五个孩子要养活,眼见着就要活不下去了。那一晚,柳四娘看了看几个孩子里长得最出挑的杨小雨,又抚上自己已经四个月的肚子,咬牙下了狠心。
  一大早起床,柳四娘就收拾得很妥当,把最好的一件衣裳翻出来给杨小雨穿上,说:“小雨,娘今天领你去赶场。”
  杨老三急了,从床上坐起来,一瘸一拐的走到柳四娘身边,大力拉着她的手说:“你要做啥子?我跟你一起去。”
  杨初月知道杨老三担心他的漂亮媳妇带着女儿和未出世的儿子跑掉,所以不管不顾的要跟着一起去。柳四娘好说歹说,说她只是去赶场不会跑的。但杨老三不放心,执意要跟着她们母女俩一起去。柳四娘无法,只得让他跟去。
  杨老三紧紧的拉着柳四娘的手,柳四娘牵着杨小雨,一起到三十里外的丰莱镇去。看着他们消失在山包的那头,杨初月心里叹气,也许杨小雨不会再回来了。
  直到晚上子时,杨老三才和柳四娘从镇上回来,而杨小雨则不见了。杨老三手上抱着一个小猪崽,腰上还拽着一个装了五只小鸡的竹笼子,柳四娘手里拿着几包药,和几个纸包。杨老三从床底下找出生锈的铁链,把小猪崽套上拴在屋里。又把竹笼放下,撒了一些碎菜叶子给小鸡吃。
  柳四娘把药和纸包放下,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粗面馒头。柳四娘一个一个的分好递给几个孩子吃,四个女孩狼吞虎咽的吃了。杨初月拿着手里那一小块粗面馒头,心里不是滋味。摸了摸饿得不行的肚子,拿起馒头就大嚼起来。
  柳四娘也吃了一个,她一边吃一边流泪,想来是为杨小雨哭吧。晚上,杨初月躺在木板床上睡不着,她又听到柳四娘的哭声,只听杨老三劝她说道:“别哭了,小雨已经不是咱家的孩子了。兴许那个人牙子心地好,会把小雨卖给一个好人家。”
  柳四娘还是哭,接着就是杨老三不停的叹气之声。杨小雨被卖了,从今天的那些东西来看,杨小雨为这个家换回了一头小猪崽,五只小鸡以及几包给杨老三的药,或者还有一些碎银子。
  第4章 猪被狼吃了
  被卖的女孩儿,要么就是被卖到窑子里,要么就是被卖给大户人家当丫环。杨初月抬头看到杨初七,只见她睁着眼睛,脸颊上留下两行清泪。见到杨初月在看她,她赶忙抹干了脸上的泪水,转过身去睡觉了。
  希望杨小雨遇到心地好些的人牙子,不要被卖到窑子里成为妓·女。
  柳四娘挺着肚子领着两个女儿年龄大一些的女儿去坡上做农活儿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杨老三闲赋在家,他在屋外用木棍、石头和稻草搭了一个简易的猪圈,又在猪圈旁做了一个篱笆,拿来养那几只小鸡。这个冬天一家子熬过了,杨老三的腿一直疼得厉害,眼看着春耕就到了,他因伤下不了地,春耕的大部分重活儿还得让柳四娘和两个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来做。
  至于杨十九和她,则去坡上和田埂间割猪草回家喂猪。她家现在最贵重的家产就是那头猪和那几只小鸡了。大丘陵地区粮食产量不高,但就是草多。
  喂猪也简单,就把没有露水的草割回来直接扔到猪圈里就成了。因为没别的东西喂猪,这头猪长得有些慢。倒是那些小鸡,有蚯蚓有虫子吃,倒长得快。每天杨十九就领着杨初月割猪草,挖蚯蚓捉虫子。
  五只小鸡长大了,有两只公鸡三只母鸡。柳四娘琢磨着把公鸡喂得更肥一些,拿去镇上买了,换了钱再买一些小鸡和棉花麻布回来,对此杨老三没意见。
  鸡喂家了,可以让它们在屋子周围自己转,顺便自己捉虫吃。因为柳四娘要养胎,三只母鸡生的蛋,一个拿来给柳四娘吃,另两个拿来存着,等到要下次赶集的时候就拿到镇上去卖了。
  插秧时,杨老三带病下田了,坚持着插了一天的秧,晚上回到家大腿就开始疼了,一个晚上杨老三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时不时的呻·吟几声。
  杨初七和杨十三跟着下田插秧,杨老三腿上的病发了,就在家里带孩子煮饭。好不容易春耕过去了,两个孩子和柳四娘几乎瘦了一整圈。柳四娘除了肚子大以外,便没孕妇的特征。
  杨老三腿上的伤好了,却落下了病根。他的右腿已经残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另外在下雨天里还会疼痛,因此他不能做重活儿。
  因为他养伤期间正是地里稻子、玉米正在生长的时候,加上这地方土薄不厚,需要挑大粪去给玉米等作物施肥。但杨老三的腿坏了,什么也做不了,而柳四娘一个怀着孩子的妇道人家能力有限,每次挑的也不多。
  杨初七和杨十三,一个不到十岁,一个不到九岁,力气小挑不起粪桶,只能用小桶每次提一点儿去给玉米施肥,通常她们来回走路的时间多于给玉米施肥的时间。几天下来,柳四娘刚刚养好一点的身体又累垮了,杨初七和杨十三两个小姑娘晒得像两块黑炭,加上家里吃不饱,她们瘦得出奇。
  杨老三看着心疼,拖着伤残的右腿去挑粪,坚持着走到半路,因为腿上的伤害没好,脚下一滑就摔到路边的沟里去了,桶里的大粪全淋到他身上了。因为大丘陵地方多,人较少。通常一家一个小山包。现在虽是农忙季节,但在杨老三走的那条路上能看到的人也不多。加上他家的地偏,很少有人走这条路。
  别人家里的劳动力比杨老三家的多,他们早就给玉米施完了肥开始在玉米地里种红苕了。另外,玉米现在正长得茂盛,在玉米行间忙碌的人也看不到坡下的情形,因此没人看到杨老三。
  杨老三躺在沟里捂着大腿上的伤呻·吟,直到中午有人路过那条沟旁才看到了杨老三,把他拉起来送回家里。杨初七见了,忙烧了一大锅热水给他洗澡,饶是他洗了三次,身上仍有一股大粪的味道。
  错过了给玉米施肥的季节,这一年他们家里的玉米长得比往常更瘦更小,有好些都是“癞子”,上面只有几颗可怜的玉米粒,剩下的就是玉米梗了。
  柳四娘还是拖着瘦弱的身子领着两个女儿去地里把红苕秧插上,虽然收成很少,但好过没有。柳四娘的产期在五月,她得赶在孩子出生之前把那两只公鸡和五十个鸡蛋拿到丰莱镇卖了。杨老三还是不放心她,要跟着一起去。
  杨初七和杨十三听柳四娘的吩咐把地里的白菜、茄子和葫芦收回来,一部分放到墙角堆着,一部分拿来做泡白菜。另外还有一些茄子,拿来切成片晒干做成茄子干,葫芦存放的时间长,只要收回来放到墙角就成。
  白菜、茄子和葫芦收回来了,杨初七把白菜和葫芦堆在墙角,杨十三则拿着一把破菜刀切茄子,切好了就放到簸箕里晾着,趁着天气好把茄片拿去晒干然后放到仓里去。杨初月坐着看她们忙活,心想这大丘陵地区那么多野菜,为什么她们不采些野菜回来吃?
  两个姐姐一直都在忙活,杨初月一直都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杨初七把地里的白菜南瓜和茄子收完后,拿了木盆来舀上水开始洗白菜。杨十三一直切白菜,一旁杨十九就不似杨初月那样,她跑前忙后,一会儿帮着大姐舀水或者帮忙洗白菜,一会儿帮着二姐剥茄蒂。
  杨十三看了五妹一会儿,对杨初七说:“大姐,你说五妹是不是真的傻了。我坐在这里大半天了,她动都不动一下,你看四妹多活泼。”
  杨初七拿着丝瓜囊洗白菜茎和叶上的泥,洗好了就放到那个几个大的旧泡菜坛里。听到杨初七那么说,不由得皱眉说道:“这事不好说,有些娃儿说话晚,也许等她大一些了就好了。”其实这是她自欺自人的说法,她也认为自己的五妹是个傻子。这妹子的性子太安静了,不像一个正常的孩子。
  杨初月听到她们的谈话,也不多说,就继续坐在看她们忙活。中午和晚上吃的是煮红薯,菜是清炒空心菜。说到地里的空心菜,也可以收回来拿来做成腌菜,冬天多一些粮食,也不用多挨一天的饿。
  姐妹两忙活了一天,终于把柳四娘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同样是晚上子时,柳四娘和杨老三才回来。两只大公鸡和五十个鸡蛋买了一些钱,柳四娘买了五十多斤红苕回来放着,能让他们在粮食收回来之前多撑一会儿。
  杨初月照着前两年的经历看,其实这里的气候还算好,估计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末尾处,夏天天气极热有多余,冬天天气冷,因为是大丘陵地区的关系,这里冬天会下雪。总的说来,这里的气候适合稻子生长。在冬天还可以种冬小麦和油菜,但这里土壤和地形让这两种作物到收获的季节时收得不多。
  杨初月明白这里虽不是刀耕火种的深山地区,确是典型的广种薄收地带。一家子几乎是一个山包,上面种了玉米和红苕。虽然地多种得也多,种地的乡民也勤快,经常除草施肥,但就是收成不好。
  杨初月年纪小,见到的人少,在这个靠近大山的地方,只有她们一户人家,最近的人家也在另一个大山包前一块较平的地方。
  从她家往前走三里,才有个杨家院子,那里住的人除了外来的媳妇,几乎都姓杨。杨家老爹和她们的奶奶以及两个伯伯都住在前面的杨家院子里。这些也是杨初月跟着杨十九去远处割猪草时才知道的,所以她家发生了什么事,外面很少知道。
  桐安村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但和这里广阔的大丘陵比起来,人就显得有些少了。为了多得粮食,就必须多种地,而种地需要劳动力,所以他们就必须多生儿子。至于女儿,一般的思想都是要嫁出去的,以后是别人家的人,所以这里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只有杨老三家是个例外。
  气温很快的升高,柳四娘的肚子也大了,加上她身子弱,所以农活不归他做。杨老三的大腿经常犯疼,在阴雨绵绵的四五月几乎是躺在床上过的。
  杨初七和杨十三便接替了他俩,常去地里看着。好在地里没什么重的农活,杨初七和杨十三还能坚持过去,她俩做完地里的活儿就背着背篓割猪草,挖一些蚯蚓回来喂新买回来的几只小鸡。
  夜里只听到“嗷呜”一声,接着就听到猪圈那边有声响。杨老三以为来了贼,忙拿了一把锄头出去。
  只见一头大灰狼窜进猪圈,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獠牙直抵在猪的脖子上使劲的啃。杨老三见了,那头猪是他们一年的心血,更是他们家最贵重的财产,他们还指望着猪长大的时候把猪牵到镇上卖个好价钱,有钱后好养儿子呢。
  只见那头狼气势汹汹的,杨老三这时候勇猛了一次,忙拿了锄头去打狼。一家人都被惊醒了。柳四娘见了吓了一跳,杨初七和杨十三见了吓呆了一阵,醒过身来拿了长竹竿打狼。这头狼大概是饿急了,咬死了猪把它开膛破肚,猪肚子上的肥肉和猪内脏都被吃了。见到几个人拿了棍子要打它,毫不示弱的露出獠牙来。
  如果不把狼赶走,他们养了半年多的猪就白养了。杨初月醒过来见了,迈着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