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李隽在心里对成吉思汗赞叹不已。

“准备!放!”布伯大吼一声,手里的旗帜一挥,六百架回回炮一齐扬起,六百个炸药包划着美丽的抛物线向宋军阵里落去。很明显,伯颜是个聪明的学生,从李隽那里学到了捆炸药包的技巧。

廖胜功是个天才的指挥官,李隽才叫声不好,立时就有了动作,旗帜挥动之间,宋军迅速变阵,不再是密集阵型,变成了散兵阵型,炸药包虽是落在阵中,损失却小了许多。

炸药包对密集阵型最是有效,对分散阵型的效果就差许多,要是两军纠缠在一起进行搏杀的话,根本就发挥不出威力,除非指挥官丧心病狂连自己人一起炸。廖胜功很是明白这个道理,立即指挥宋军向蒙古大军压去。

对于廖胜功的应变之道伯颜很是赞许,点头道:“不错,是个人才,反应很快。”弯刀一挥,大吼一声:“成吉思汗!”蒙古大军冲出,向宋军压去。

这次,蒙古骑兵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慢跑加射箭制造混乱的战术,而从一开始就是快跑,边跑边甩动手里的炸药包,跑到近前手一松,炸药包就落到了宋军阵里,爆炸声四起,宋军付出的代价不小。

伯颜真是个好学生,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用起来一点也不比李隽差。

炸药包是宋军手里的利器,第一次会战正是凭借炸药包的帮助宋军才取得了胜利。万未想到蒙古人也会用炸药包回敬宋军,着实有点出人意外,廖胜功虽然心惊,并不慌乱,沉着应付,指挥宋军以散兵队形冲过去,骑兵手里的炸药包冲蒙古阵中不停地扔。

一时间,蒙宋双方骑兵不再是骑兵,成了投射手,双方发生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炮战。要是这也算炮战的话,这肯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炮战了。

两军甫一接触,展开混战,纠缠在一起,回回炮再也发挥不出威力了,反倒成了摆设,还得派出大量军队防守,以免给宋军袭击。上次宋军曾经袭击过回回炮,由于炸药包是掺了假的水货,威力有限,回回炮才幸免于难,要不然早就报销了。

要是能够摧毁回回炮,临安城受到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廖胜功指挥宋军多次努力,反复冲击,无奈蒙古人防守得象铁桶,终是不能得手。

如此一来,两军又是一场混战。这次混战与上次不一样了,蒙古人手里也有了炸药包,骑兵不与人纠缠,专找钢弩下手,哪里有钢弩哪里有炸药包扔过去,不多一会儿时间,钢弩就损失了不少。

在上次的会战中,宋军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钢弩从中进行火力支援,给元军以重大杀伤。伯颜是个天才的军事家,眼光独到,早就发现钢弩给蒙古军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是苦于没有对付的办法。钢弩的射程很远,穿透力又强,是骑兵的克星,除掉钢弩是伯颜这次会战的一个战术目标。

现在,宋军钢弩损失不少,火力减弱了许多,蒙古人从小练就的骑射技术立时发挥了威力,宋军难以支持,李隽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回城里。

第二十五章 临安血战(中)

伯颜善于利用每一个机会,他是绝对不会错过追击的良机,指挥元军从后追去,无奈廖胜功亲自断后,阵势严密,不可撼动,数次冲击都无建树。

望着缓缓拉起的吊桥,伯颜传下号令,回回炮开始向前移动。当回回炮停下来时,呈一个凹下去的半月形,聚焦点正好是东青门。

蒙古大军在离城墙三百步处停止了前进,好象在等待什么。

趁宋军刚刚撤进城的时机攻城再好不过,以伯颜这样的军事大家不会不明白其中的好处,居然按兵不动,实在有点出人意外,李隽真的是想不通了。

对于伯颜的反常举动,高达,文天祥,廖胜功他们都想不通,不由自主地望着多次创造神奇的李隽,见李隽也是有点不明所以,不免几分失望。

蒙古士卒把炸药包搬进石斗里,李隽的眼尖,看得清楚,一个念头闪电般从心头掠过,脸色突然之间变得煞白,大声道:“快退,快退,所有人立即撤离东青门。”不能怪李隽胆小,实在是他想到的想法实在是太可怕了,由不得他这个经过血与火洗礼的人不惊慌。

文天祥他们虽是不明白李隽为何突然之间变得如此惊慌,嘴快的高达本想问个明白,文天祥狠狠捅了他一下,把要问的话给捅回肚子里了,忙指挥军队撤离东青门。

得到李隽示警的宋军刚刚撤离东青门,破空之声大作,六百架回回炮开始发威了,六百个炸药包划着美妙的抛物线开始向东青门飞去。

望着破空而至的炸药包,文天祥他们的脸色都白了,幸好李隽见机得快,要不然这一爆炸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高达恨恨不已地骂道:“伯颜这鞑子居然来这手,他居然学得很快。”

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东青门给笼罩在笼烟中,看都看不见。

烟雾稍稍散去,李隽方才看清,东青门变得破败不堪,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伯颜的意图非常明显了,他是想用回回炮发射炸药包,以此炸开东青门。李隽不得不佩服,伯颜这个办法着实不错。

东青门没有在第一轮的轰击中塌掉一个原因在于伯颜使用的火药是古代的配方,威力小了许多。另一个原因在于炸药包虽是一齐发射,精准性差,落点不在同一个点上,距离相差得大,减小了威力。

很显然,伯颜也是在等烟雾散去,想看看结果,才没有跟着发射第二轮。当伯颜看清东青门没有塌掉时,立即下令再次轰击。

六百个炸药包飞来,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响起,等烟雾散去,东青门已经不复存在了,到处是断裂的石头碎砖,以东青门为中心向两边延伸,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文天祥他们哪里见过如此威力的大爆炸,早就惊得呆了,傻傻地看着这个巨大的缺口,连应变都忘了。这不能怪文天祥他们胆小,实在是在冷兵器时代乍见如此巨变,换作谁都难以一下子接受。

“好戏才刚刚开始!”李隽在心里想道,再次领教了伯颜的厉害,心想怪不得伯颜能在历史上享有那么高的声誉,确实不是幸至,其才真的是非同小可,弥足惊人。

“快,设置路障。所有人就位,准备战斗。”李隽见惯了现代战争的大爆炸场面,对于这样的爆炸场面一点也不吃惊,立时下令应变。

李隽的话把文天祥他们从惊愕中惊醒过来,忙着调兵遗将,将备即将到来的艰苦战斗。

伯颜不无兴奋地把弯刀一挥,喝道:“成吉思汗!杀!”蒙古大军发一声喊,挥着武器冲了过去。城门已经炸开,胜利已经在望,以他们战则必胜建立起来的自信认为,只要进了城,也就胜利了,无不是兴奋得象跳上墙的公鸡。

乐极生悲,冲到护城河边的士卒方才惊奇地发现吊桥给炸断了,根本就过不了护城河,急急忙忙收住脚步。然而,他们身后的同伴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根本就没有发现没有桥这个意外,硬是把前面的同伴连人带马给挤进了护城河。就这样,一批批蒙古士卒冲过来,一批批给自己的同伴挤进了护城河,不一会儿功夫就把护城河给填满了。

蒙古士卒踩着同伴的尸体顺利地冲进了临安城。

这不能怪伯颜心狠,实在是情况出了意外,兴奋的伯颜没有及时发现。当他发现吊桥给炸断时,护城河已经给填了个半满。伯颜绝对够凶悍,杀伐决断决于一念间,稍一权衡后立即决定把这一悲局坚决进行到底。

战后,李隽派人清理出的尸骨,堆成了一座小山。

军人最兴奋的时候是在胜利在望的时候,蒙古士卒无不是信心倍增,利用娴熟的弯刀技术进行砍杀,单兵作战能力不及元军的宋军自然不是对手,不一会儿功夫地上就出现了无数的尸体,积聚起了厚厚一层血液,碎肉断肢残臂,断裂的箭矢枪矛刀剑掉在地上,就会砸出一朵美丽的血花。

对伯颜这个对手,李隽一直不敢掉以轻心,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注意城外动静,发现回回炮在向前移动,心念一转,一个可怕到极点的想法从心里闪过,只觉手脚发冷。长吸一口气,稍稍稳定了一下心神,李隽对身边的廖胜功道:“这里就交给你了,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到我们回来。”

廖胜功奇怪地问道:“皇上,你们要去哪里?”

“你看,回回炮还在向前移动,伯颜的目的很明显了,他是想用回回炮炸开内城的城墙,回回炮已经成了我们最大的威胁,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回回炮摧毁。”李隽郑重之极地给廖胜功解释。

廖胜功回头望了一下,只见回回炮正在缓缓向前移动,不用想都知道伯颜要干什么了,道:“皇上圣明!烛照万里!”对李隽见机之快佩服得五体投地。

“设置路障。要是没有路障,必要时可以把外城的建筑拆掉。”李隽对廖胜功急急忙忙地道,四处张望着道:“履善呢?快,把履善找来。”

话音刚落,文天祥道:“皇上,臣在这里。皇上,鞑子的回回炮又在移动,臣以为下一个目标是内城,请皇上圣裁。”

第二十五章 临安血战(下)

李隽得不得赞叹文天祥见事之快,道:“你说得对,他们的目标正是内城城墙。要是内城城墙给炸开了,后果不堪设想。履善,你马上组织外城百姓向内城转移。”不等文天祥说话,匆匆地走了,赶到高达身边,喊道:“高将军,高将军。”

此时的高达一身的血污,一边用宝刀砍杀,一边大吼着指挥士卒战斗,并没有听见李隽在叫他。李隽一连叫了好几次,他终于听见了,忙跳到李隽身边,道:“皇上,你不能来这里,这里太危险了。”

李隽也不管高达的唠叨,道:“高将军,现在临安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大宋朝也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高达还没有发现回回炮带来的威胁,道:“就是外城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我们还有内城,还有碉堡。”

李隽修碉堡只是为了抵挡回回炮发射的石头,并不是用来抵挡炸药包的,在伯颜那种近乎疯狂的轰炸面前,碉堡肯定是抵挡不住的。当此情形,李隽没时间给高达多做解释,道:“你看看城外的回回炮,伯颜是想用炸药包轰炸内城城墙,要是没了城墙,内城也保不住,所以,我们必须把回回炮摧毁了。你带人去崇新门,不惜一切代价干掉回回炮。”

高达毕竟是名将,一点就通,恍然大悟道:“伯颜这鞑子疯了,这么疯狂的主意也想得出来。皇上,你做炸药包这法子太简单了,也太容易学会了。”他也真的是有闲心,这时节居然还有心情抱怨这些。

“抛砖引玉不见得就是好事!”李隽心里苦涩地想道。

高达就是高达,急于国难,抱怨一完,马上就道:“皇上,臣这就去崇新门,就算是赔上这条老命也要把回回炮摧毁了。”也不等李隽说话,大吼起来:“小子们,跟我走,去宰鞑子。”带着军队急速离去。

蒙古人的凶悍在历史上非常著名,他们的弯刀砍杀技巧也同样有名,一阵对砍,不断地把战果扩大,冲进城的士卒越来越多,占领的外城越来越大,胜利具有传染性,每一个蒙古士卒都感到了胜利的气息,无不是奋力搏杀。

对于这种结果,伯颜还是满意的,骑着战马,在亲兵的保护下进了城。

伯颜刚刚进城,在李隽指挥下的一队宋军冲出城,目标直指回回炮。按理说,在城内战况不妙的情况下,宋军不可能出城,李隽这一手着实让蒙古人很是意外,布伯睁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这支宋军直向自己冲来,连应变的想法都没有就见炸药包铺天盖地地给扔了过来。

一声接一声的爆炸声响起,防守回回炮的蒙古军队硬是给炸得七零八落,乱成一锅粥。要是不能摧毁回回炮,临安的陷落也就成了必然的结局,因而对于回回炮,李隽是志在必得,带够了炸药包,一阵猛轰,蒙古军队还有不乱的。

李隽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一马当先,向回回炮冲去。李隽亲自冲杀,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激励士气的呢?士卒们大吼着冲入敌阵中,骑兵手里的马刀一阵猛砍,给炸得不成阵势的蒙古军队更加混乱。

远远地看见不少炸药包摆在地上,李隽暗叫一声:“天助我也!”跳下马,抱起炸药包往回回炮上一放,点燃引信,一团火球闪过,回回炮报废了。

宋军士卒依样葫芦,不一会儿功夫就把六百架回回炮给炸光了。伯颜准备的火药真够充分的,看来他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对临安是志在必得,炸回回炮用了不到十分之一。

李隽带头,把剩下的炸药包堆在一起。李隽大手一挥,士卒跳上战马,跟着李隽驰了出去。冲出老远,李隽勒住马缰,手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