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望乡台还生 作者:雨燕儿(jjvip2012.11.16完结)-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仙儿躺平了身子,懒懒的伸了下双臂,笑道:“皇上当然是说……”说着,戳了我一指头,笑斥道:“你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我哼了一声,便翻身过去,听得仙儿笑道:“皇上说,当初汉光武刘秀打天下的时候,不得不让心爱的阴丽华屈居郭氏之下。这都是天子的不得已。皇上说:‘娶妻当如阴丽华’。我就是他的阴丽华。”

    我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痛苦和凄冷,无声的叹了口气,只得勉强笑道:“那就好了。不过看索格格的样子,不是好对付的。”

    “有皇上给我做主,我才不怕她呢。”仙儿满不在乎的笑道,“何况,咱们今后要和她做一路,她未必会对我怎么样。”

    我不想再多说丧气话,便沉沉的睡去了。

    春|色烂漫的日子,心情总是好过些的。三月中旬,漠南蒙古科尔沁部的两位大福晋来到北京省亲了,她们是太皇太后的亲生女儿,固伦雍穆公主雅图和固伦淑慧公主阿图。康熙两个姑姑的到来,又让皇宫中热闹了一阵。

    她们每天不过是在慈宁宫中陪着母亲,讲着当年在盛京时候的旧事。她们非常疼爱康熙,给他带来许多蒙古的玩意儿,弯刀、马匹、弓箭,她们还带来了科尔沁部的小女孩,科尔沁冰图郡王额济音的侄女——乌兰。

    前门进狼,后门入虎。我心中憋着冷笑,与仙儿一起领着这个只有五六岁的小丫头在花园中游荡。这孩子不会说汉语,满口叽里咕噜,仙儿会几句蒙语,偶尔能和她对答。

    “她嫌这里热。”仙儿笑向我道,“说草原上凉快。”

    我无奈的点头。太皇太后亲自吩咐,她今后要常和我们在一起玩。仙儿爽快的答应了。不过,这小姑娘大多时候都藏在屋子里,拉都拉不出来,相当羞涩认生,不像我想象中的蒙古女孩子豪放胆大。也许,无论什么人被扔进紫禁城这高大的城墙里面,都会不自觉的心惊胆寒。

    我有一次听见太后悄悄的与苏麻拉姑说道:“要命了!咱们科尔沁的格格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时候要是有个静妃那样儿的也好啊!”

    苏麻拉姑微笑悄声道:“皇上还小呢,太后也别急。”

    皇太后咳了一声,笑道:“我这话也就是和苏大姐姐你说,你可别告诉老祖宗去。我看啊,科尔沁今后可出不了大福晋喽。”

    苏麻拉姑只是笑了几声,没再说话。

    静妃便是顺治的第一位科尔沁皇后,早年由摄政王多尔衮为康熙定下的,本是太皇太后的侄女,顺治的表姐妹。她进宫没有多久便被废黜,改封静妃居住冷宫。

    不两天,又一位公主的到来更让我兴奋且惊诧——太皇太后的养女孔四贞回宫了!

    孔四贞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小女儿,当年孔有德镇守广西时,一家人都被南明将领李定国围剿杀死在桂林。唯有五岁的小女四贞寄养亲戚家中得以幸免,后来被皇太后收为养女,后来亦册封多罗公主,成为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

    “孔公主回来了!”小宫女们都在私下里嘁嘁喳喳,“她给先帝爷守了四年的陵!”

    “孔公主为什么要给先帝守灵?”我私下问她们。

    “我也不知道,听姑姑们私下说的。论起来,孔公主是先帝的妹妹,先帝驾崩时候,未嫁的姐妹只有孔公主了,所以要她守灵吧。”一个小宫女说道。

    不对,怎么可能让妹妹去守灵?而且一守就是四年!她身在景山北面的寿篁殿守着顺治的棺材,这么近的距离,竟然没有回来过,也无人提起她。这其中一定是有些奥妙的。

    有一日,我拉着乌兰在抱厦中玩翻绳儿,听见东偏殿里太皇太后与女儿们叙叙的聊着天。

    “皇额娘,如今贞妹妹也回来了。您可快给妹妹招个姑爷才好啊!眼看着二十四岁的老姑娘了!”雅图长公主笑着说道。

    “是啊,从小在我身边长得这么大。人家可得说是额娘耽误了你呢。你自己有什么打算没有?”太皇太后亦是笑道。

    孔四贞的声音淡漠而平静:“我都听皇额娘的。”

    “贞妹妹是个懂事的孩子,姑娘家自己能打算什么呢!皇额娘真是心疼小闺女!”雅图长公主说话总是言语清脆的,带着一股子热闹的气氛,“皇额娘肯费心就罢了!”

    太皇太后笑着答应了。

    忽然,孔四贞低声道:“皇额娘,我看着先帝梓宫在陵寝奉安,心中就踏实了。而后的事都凭皇额娘做主,也不必问我。”

    太皇太后似乎是叹了口气,只道:“好孩子。”

    “皇额娘,我只是还想替先头承乾宫主子求个恩典。”孔四贞缓缓的说道,口吻清晰柔和,却也带着苦涩的味道,“她毕竟有皇后封号,是先帝爷心坎上的人。皇额娘开恩让她与先帝合葬吧。”

    太皇太后半晌方才叹道:“我说过,别在我跟前儿提她了。”

    “皇额娘!”孔四贞央求着。

    “皇额娘,您不看着她,只看着咱们福临!福临这一辈子也够苦的了。您只当董鄂氏就是个摆件儿,您就赏给福临吧!”雅图长公主恳切的说着,语音中略微哽咽了。

    “得了,到底是封过皇后的。过一阵儿皇帝生母佟氏的谥号下来了,一并入地宫合葬吧。”太皇太后似乎是不耐烦的说道,“话说前头,董鄂氏的灵位不许入太庙,谥号不许用‘天、圣’,今后也不许累上谥号,她的梓宫要放在佟氏的下头!”

    “谢皇额娘的恩典!”孔四贞道。

    “要是没有她,哪会……”太皇太后叹息一声,“罢了,说什么也没用。”

    “皇额娘,我没这个福气。”孔四贞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他们是冤家,有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苦了你这丫头,白白一场痴心。”太皇太后长长叹气。

    “瞧您说的。快别提这个了!”雅图与阿图两位长公主都忙劝道。

    我拉着乌兰,悄悄的溜出了抱厦,“咱们上外头玩吧。”我低声对她说。

    “嗯!”乌兰似懂非懂的朝我点头。

    “平姑姑?”我笑着叫道,“我来了!”我的手里捧着一束紫色蝴蝶兰,欣喜的找了个满是灰土的青瓷观音瓶去洗刷灌水。

    “今日怎么这么清静了?”平姑姑含笑看着我将花摆在桌上。

    “太皇太后、皇太后带着长公主们都去南苑了。”我笑道,“她们觉得宫里热的慌。”

    平姑姑一笑,继续绣着手中的活计,说道:“这还不到清明,她们就嫌热了?要是六七月间还别活了呢。”

    我答应着,一面去取了上次看的绣件来,继续拆线学习,今天学到盘金绣了。

    “龙袍就是这么绣出来的,也叫‘钉绣’”平姑姑指点道,“我这幅上的殿宇屋顶就是用这个绣的。”

    我诧异道:“用的是金线么?”

    “是啊。”平姑姑含笑,“还好我早就留着一些金线,刚好够用。你练的时候就找棕线代替,也是一样的。”

    我答应着。

    “平姑姑,把金子抽成细线,要费多少功夫啊!”我仔细的看着“望乡台”上黑色殿宇的金脊。

    “那你说,泥金的衣裳费不费事呢?贴金的家具木器呢?有人还不怕沉,用金饭碗吃饭呢!”平姑姑对我笑道。

    “谁会这样啊?金碗金盘子的,多沉啊?”

    “顺治皇帝的静妃,她当皇后的时候,就偏偏要用金碗。不上金家什儿就不吃饭。好笑吧?”平姑姑抬手掩住口,呵呵的笑起来。

    我也笑着,听她又说道:“后来顺治皇帝对她说‘你用金碗,今后就别和朕一起用膳。’那静妃果真就不和他一起吃饭了。结果就守着自己的金碗过了一辈子。”

    守着金碗过了一辈子,听起来多么好笑啊,可回味着却又多么凄凉。真的有人这样傻么?

    “静太妃还活着么?”我轻声问。

    “死了。顺治皇帝死的时候,她就吞金子自尽了。”平姑姑的表情平平静静,朝我续道:“所以说啊,人喜欢什么,就会死在什么上。”

    我点点头,勉强笑了一笑。

    临走,我对平姑姑笑道:“孔公主回宫来了。”

    平姑姑端详着手中的丝线,将一根羊毛针别在绷布上,只单手便轻巧的将线韧好,不经意的问道:“孔四贞?”

    “嗯。”我好奇的问着:“平姑姑,孔四贞为什么要给先帝守灵?”

    平姑姑的嘴角泛上一丝苦笑,摇头只道:“傻子!”我一笑,起身离去了。

    太皇太后她们在南苑要住一段日子,怕耽误了康熙的功课,所以没带着他去。宫里的小皇帝没了管束,兴奋异常。虽然每日还是照旧读书,不过下午的练习骑射的时间便延长到了掌灯时候,在西苑的跑马地里天天的撒花儿。

    西苑有几头梅花鹿,小康熙一时兴起,便在这里打起围来。

    纳兰手持号角。其实不用吹这玩意,喊一声大伙都能听得见。只不过康熙要求和真正的围猎射鹿一样。于是,纳兰、倭赫、西往、折克图、塞尔弼和我都骑着马各站在空场的一角,权当是“千军万马”了。

    圈子中间的几头小鹿还在悠闲的啃着草。根本不像嘛!我心中暗笑。

    “呜呜——”号角声吹响,康熙与仙儿立马在一个高坡上,康熙说道:“开西北。”仙儿立时高声喊道:“皇上有令!开西北!”

    围猎必须要放开一面,让猎物跑走一部分,以令之繁衍生息,延绵不绝。“开西北”也是事先商量好的,我站在西北面,立刻高声答应:“嗻!”拨马往边上一靠。

    倭赫他们一拥而上,鞭声齐鸣,将那几头小鹿赶的飞跑起来。康熙与仙儿此时也提马从高坡上奔驰而下,康熙拉弓搭箭,一箭正中。众人便是阵阵的喝彩。

    我们将三四头小鹿追的直吐白沫,直到都射中了方才罢手。倭赫他们跳下马去,将鹿捆好,抬着高叫欢呼着,仿佛这里真的是一场千军万马进行的真正射猎。康熙高兴道:“今儿倭赫射中的箭数最多!朕要赏你!”

    倭赫立刻单膝跪在康熙的马前,兴奋道:“皇上赏奴才什么?”

    康熙跳下马背,拍着自己的黑色马驹,笑道:“朕把这匹马赏你了!”

    一句话出口,倭赫激动眼睛都亮了,忙忙的磕了个头,便跳起来抱着黑马的脖子笑道:“皇上可不能后悔啊!”

    康熙踢了他一脚,笑道:“滚!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说赏你就赏你!”说着,又回头道:“纳兰中的是第二多,赏你这头鹿,扛回去烤着吃吧。”

    纳兰也谢了恩。之后,康熙又将马背上的弓箭等物分赏给了西往、塞尔弼、折克图三个人,又对仙儿笑道:“朕这个扳指给你,只不过你现在带不了,朕先给你留着。”

    我只笑道:“我也要!”康熙回头弹了我一个爆栗子,笑道:“一箭都没放,还敢要赏呢!罚你给他们每个人绣个荷包!快快的绣,否则朕就要赏你手板子!”

    大伙一通哄笑,我也只好点头答应了。时近黄昏,康熙命纳兰、倭赫等人散去了,带着我们回宫去。

    晚上,我翻着以前绣的东西,有些能用的,只要绷边儿、穿穗就好了。正拿着彩线与仙儿打结子,见慈宁宫的小宫女们笑着进来笑道:“佟格格,这是前儿长公主进宫赏的钱,你给数数,替我们收着。”

    仙儿便放下手中的针线,将她们捧着的一堆康熙通宝一五一十的数清了,又写了她们名字,包好了放在一个螺钿柜子里。

    她们趴在炕边看着,一面唧唧咯咯的说着白天遇见的新鲜事儿,“今日西华门那边,鳌拜和飞扬古两个人又吵起来了呢。格格们遇见没有?”

    仙儿摇头,问道:“怎么回事?”

    “谁知道呢。”一个小宫女一边帮我拽着线,一边笑道:“这几个内大臣里面,唯有飞扬古大人敢对鳌拜横眉立目的说话。遏必隆大人在一边劝开了。听说是飞扬古骂了班布尔善,这么着才闹起来的。”

    我咬着一根彩线,模糊不清的问道:“他干嘛又和班布尔善骂起来?他们怎地这么愿意打架?”

    小宫女们嗤嗤的笑着,说道:“楚格格说的,那些大人们倒像小孩子似的愿意打架。听说是因为‘圈地’。”

    她漫不经心的一句“圈地”,陡然惊动了我,我的牙一松,打了一半的结子立时混乱了。

正文 14、第 14 章 血色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四侍卫之死:倭赫等人历史上便是因擅骑御马而死。倭赫的父亲飞扬古因为与鳌拜不合,全家被杀。今天阴天,眼看要下雨的样子。午后,康熙也没有出去,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