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闲大唐-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再浪费时间。借着去五号岛打猎为由,带着所有婴儿当中已经有一周岁或者接近一周岁的那些穿越了一次。

至于那些年龄还不符合标准的婴儿,出于这帮小家伙们负责的态度,李安然并没有急于求成。反正这种事情就是急也不可能一口气吃个胖子,而是把这批经过穿越时空洗礼的婴儿交到了早就已经做好接手准备工作的大丫头晴雯手上。

苏小媚的丫鬟香菱,在山庄各方面的工作都走上正轨之后,就负责起了哺育那些婴儿的工作。而湘云的丫鬟晴雯,则因为在幼儿教育方面有着让人惊讶的天赋,说白了就是属于很受孩子们喜欢的孩子王那种类型,所以承担了幼儿教育这一块的工作。

考虑到这些小家伙将来对自己可是有着大用,为了能培养好这批未来的得力手下,李安然又花了不少的时间、精力还有大量的资金,甚至不惜资助了某所美国大学里的一项关于潜意识催眠的研究实验项目。

同时又结合了幼儿的早期教育内容,搞出了一套专门用来给婴儿洗脑的教材来。

第219章功成身退

这套洗脑教材虽说只涵盖了婴幼儿启蒙和小学这两个年龄段的知识,但对于大唐时空的那些年纪比较大的土族来说,不管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洗脑方面,却依旧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晴雯承担了所谓的幼儿园老师工作的同时,包括她自己还有山庄里的那批经过筛选后的下人的小孩、庄户的小孩,甚至是下人和庄户本身都同样要学。

区别只是,幼稚园里的那批小家伙们学得是原版,而其它人学得则是不完全版。为了避免引起李世民那边的过份注意,李安然只能将有关于效忠自己的洗脑内容消减了一些。

值得庆幸的是,下人、奴隶等等要效忠本家的思想一直都存在。就算有些许洗脑的存在并且被人发现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麻烦,毕竟那些豪门望族哪家不都是这么做得。

在李安然看来,把洗脑的教材分拆成两个版本可不只是起到了避免引起太多注意的作用。不完全版的洗脑材料,同样也能做为进一步培养身边可用人才之用。

谁让那些婴幼儿想真正成长起来,就算是有时空穿越的影响能够缩短一些时间,但在短时间之内也是无法培养到可以使用的阶段,而那些现成的下人、仆隶和庄户就不同了。

反正李安然也没有想过能把这些人都培养成死忠于自己的手下,只要能更好用就足够了。而且。有了这套不完全版的洗脑教材,还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筛选作用。

随着大量电子、纸质教材被送到大唐时空的逍遥山庄之后,原本就一派欣欣向荣,丝毫没有因为之前的蝗灾受到影响的环境中,就多出了不少学习与文化的气息。

等忙完了人才培养方面的事情后,眼瞅着书院开馆授徒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忙活了好几天的李安然也只能继续折腾下去,带着一帮人手来到了格物书院之中。

虽说这一路之上也能看到之前的蝗灾在这里残留下的不少痕迹,但季节放在那里,再加上还有专门的人手进行修剪、浇灌等方面的维护工作,环境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

在电动游览车进入到书院的范围之后。时不时就能看到有马车和士子。或不急不慢地走在平坦的水泥路面上欣赏着路两边的风景,或三五成群地占了一座亭台吟诗交谈。

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不是士子的游人,或携家带口、或结伴同行地在这片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之间流连忘返。甚至还有不少独自一人的家伙,拿着钓竿在池边、溪边悠闲垂钓。

特别是车子开到书院门口的时候。那座喷泉的附近更是聚集了大量的游人和士子。或欣赏着喷泉在阳光下所产生的瑰丽景象。或拿着书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摇头晃脑地读着书。

至于这些游人或者士子们过来时乘坐的“私家车”,则都是按照书院这边物业管理人员的要求,统统停到了隐藏在一片小树林和花圃后面的宽敞停车场里。

甚至连那些驾车的下人。也可以在寄存了马车、牛车之后,随意在四周闲逛。如果不愿意离开,也能够在停车场一边的遮阳棚下休息,同时还能享受到免费的饮水。

除此之外,停车场这边的小超市不但提供各种口味更好的饲料,而且在肚子饿的时候,还可以点上一些在商业街那边极受欢迎的小吃,当然,这些都是需要付费的。

而这种一半商铺一半饭馆的小型超市,除了在停车场这边之外,在整个书院的范围内,几乎每隔上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家,极大地方便了那些游客和士子们的各方面需要。

至于人有三急的问题,靠着河流这一条的路边上,每隔一段时间都建有一间供男女分开使用的厕所,并且借着水车对周围土地的灌溉之便对厕所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冲洗。

这种厕所除了蹲坑很让那些古人不适应之外,内部的环境却都不比现代时空的公共厕所差。甚至由于都建在花草树木的包围中,再加上流水不断地冲刷,气味方面还要更干净。

除了这些配套的设施,这一路行来还经常能看到两人一组,带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在各自负责的区域里来回巡视,偶尔还能遇上一队为了保证附近安全而不断巡逻保安。

这一队队的保安中,每一队都会有一两个因为种种原因从战场上退伍下来的老兵。而剩下的那些,除了每天的巡逻任务之外,还都需要接受相关方面的培养与训练。

而这方面的人手,虽说名义上还是归商业街这边统一管理,但那些老兵还有坐镇保安部门的几个头头,却都是由李世民直接安排的人手,还美其名曰是在帮忙。

对于李世民的这种安排,李安然到是一点也不在意。毕竟商业街和书院这边,正好处于长安城的西南和蓝田县的西北交界处,怎么看都属于一个很要害的位置。

换成是李安然坐在那把龙椅上,也不可能任由自己的家门口落在别人的手里。更何况,这样的安排还能节省不少的人物,相对于好处来说,这点小小的损失压根算不上什么。

看着那些游人和士子们,如果不是这帮人的穿着是地道的唐服,言谈之中的腔调还有用词也都很古色古香,这样的画面甚至让李安然有种回到现代时空,在某个公园或者大学校园里闲逛时的错觉。

等一行人到了书院并在大门口这边转悠了一会之后,没过多久就看到一辆从商业街那边的公交总站开来的两辆电动游览车停在了大门口,接着就看到孙思邈和赵钱氏,还有一帮子人分别从车上走了下来。

“嗯?”看到为首的那人,李安然到是有些惊讶,当下迎了上去,笑道:“长孙尚书,你位高权重,今日怎么有空到这里来转转?”

“位高权重?呵呵……某现在已经功成身退,不再是位高权重了。”长孙无忌一身看起来很朴实的便装打扮,笑眯眯地摇头说道。

“哦?原来如此,到是要恭喜长孙尚书能够功成身退了。”愣了一下的李安然,第一时间就在脑子里回忆起了有关的历史记载,当下笑着拱手说道。

“咦?看来真人对某的事情一点也不意外,难道也是推算出来的吗?”有些惊讶于对方一点也不意外的神色,长孙无忌笑着问道。

而两人的对话,这时也引起了附近众人的注意,落在李安然脸上的视线大多都是好奇与疑惑。

可惜李安然没办法明说,按照历史上的记载长孙无忌明明应该在年初的时候就请罢了自己的官职,最后被李世民弄了个开府仪同三司的散官官职。可就算是这样,这官职也是散官中的顶端,从一品大员啊。

“没有没有,这种事情我怎么能随便推算,只觉得长孙尚书为国操心劳力,现在退下来享享清福实在是件很妥当的事情。”连连摆手否认的李安然,自然不会说,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介入,你早就应该退下来了。

明显感觉到这话中不实之处的长孙无忌,也没有追根究底,而是笑着岔开了话题说道:“圣人知道书院即将开馆,特命我前来帮衬真人一二,还望真人不要怪某不请自来之罪。”

“哪里哪里,长孙尚书能来,我可是求之不得呢。”知道对方是代表李世民过来监督的李安然,也打了个哈哈,笑着回答道。

第220章文明发展的基础

在寒暄了一番后,一行人就顺着大门一边的侧门走进了书院之中。不是不想从正门进入,只是眼下还不是开馆的时候,按照古代的习俗,这个时候正门可不能乱开。

至于那些被这边的动静给吸引过来的游人和士子们,看着那大开的边门却不约而同地都是一脸羡慕和好奇之我以。只可惜,别说有长孙无忌在,就是没有也没人敢乱来。

等一行人进了书院之后,顿时就发现这里面的环境与风景,明显要比外面还要好上几分。不光是蝗灾的痕迹少了很多,而且用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来形容也一点不夸张。

可越是这样,在长孙无忌的眼里就越是惋惜。这么好的地方,给国子监来用都是绰绰有余了。结果眼前这位却只是用来传授什么格物之道,仅仅只是惋惜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由于事先就已经通过了书院有关今天的视察之行,所以,等一行人进了书院之后,很快就上了几辆从后门进来的敞开式的游览车,以一种比慢跑快不了多少的速度转悠了起来。

一路行来,即便以长孙无忌的阅历,也不由被四周那清秀宜人的环境和风光所感染。当下捋着额下的长须,感慨道:“这书院之中可真是个好地方啊。”

“地方再好,也得用之得当才有意义,否则,岂不和外面一样,成了供人游玩、嬉戏之处了。”知道大唐那帮子文人眼馋自己这座书院的李安然,有意笑着说道。

“呵呵……真人。某确实觉得这处书院用来传授那些格物之术太过暴殄天物。但某确信,以真人为国为民的大胸襟,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道理。”从原本的高位上退下来的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对于这个问题,李安然还真是一直都没有好好解释什么。之前在书院没建起来之时,长孙无忌他们也产没有太放在心上,可等建成之后没多久,又被商业街、商业税给吸引了注意力。等商业街、商业税关注完之后,却又是旱灾和蝗灾这两件天大的事情,根本顾不过来。

眼瞅着这位退下高官职位的历史名人。明显应该是得了李世民的吩咐来负责书院方面的事情。原本就没打算隐瞒什么的李安然。自然不会错过这种送上门来帮自己的好机会。

“长孙尚书,我修建这书院的目的相信你和圣人都清楚。至于为什么把这么好的书院用来传授格物之术,其实很简单,因为格物之术是每一个文明发展的基础。”坐在对方身侧座位上的李安然。指着道路两侧的风景和建筑。淡笑着说道。

“哦?愿闻其详。”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略一迟疑,然后又说道:“真人,既然某已经请罢了仆射尚书之职。以后还是请勿再称呼某为尚书,称某一声辅机吧。”

要说这长孙无忌虽然字辅机,但这个称呼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喊出口的。别说李安然这种年纪轻轻的后辈,就连同辈之中也只是少有的那几个知交好友才有那个资格。当然,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以及那些文坛前辈自然也是没问题地。

可考虑到眼前这位虽说看着是很年轻,而且从一些行事的手段和日常言谈等方面来看也确实很稚嫩,但毕竟顶着一个上界真人的身份,根本无法以常理来度之。所以,在长孙无忌眼,称呼自己一声辅机虽说依旧有所不妥,但也能说得过去。

“辅机吧?”对于这三个字连在一起的读法很是觉得雷人的李安然,勉强保持着不动声色地点对说道:“也好,那我就托大称呼一声辅机了。”

“至于我之前所言这格物之术乃文明发展之基础的话,其实也很简单。就拿我山庄的水车、水井为例,辅机你觉得,这两样物品对民生有益否?”

“水车?水井?”只是愣了一下,就大概明白了这话中意思的长孙无忌,点头说道:“此二物对民生何上有益,有大益!真人能无私推广,实乃天下百姓之福份。”

“福份不福份的不敢说,我做这件事情也有我的目的。”摆了摆手的李安然,说道:“这水车一物,其实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真要说起来我只是改良了一翻而已。”

“可恰恰只是这一点改良,就能利用原本只是用来运水、灌溉的水车延续出磨坊、织坊以及其它的做坊。而这一点改良,也让这些工坊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成倍地提升。”

“至于水井也是,不用那种打井的设备,将打井一事变得轻松了许多。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压力设备,一个井轱辘,就可以让原本辛苦的取水过程变得简单高效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