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闲大唐-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样一来,效率是有了,但长时间放蒸笼里热着的菜能好吃那就怪了。否则,也不至于在逍遥山庄享受了一顿土豆宴之后,李世民就动了把李安然手上的厨娘给招进宫里几个。最后虽然考虑到一些问题没这么做,但也委派了宫里的厨子去山庄交流学习。

而这样做的也不止李世民一样,甭管是长孙无忌、房玄龄为首的文官,还是程咬金、尉迟敬德为首的武将,都纷纷效仿将各家的厨子扔过来学习交流。不过,在没得到李安然的同意之前,可没人把这炒菜的技艺流传出去。

李世民是不屑于人争利,而且皇宫里的厨子也不是随意就能把手艺传出去的。至于长孙无忌他们,则是不愿意在这种小事情上得罪某人。毕竟在大唐这个时代,技艺的传授可是相当重要的,没人愿意因为一点利益就砸了自己的名声。

按说这一段时间学习下来,各家的厨师手艺确实长进不少,不管是李世民还是一众文官武将都非常得满意。可等众人来到小吃一条街后,才恍然发现自家厨子学到的东西根本就是人家的九牛之一毛。没办法,这一路逛过来,不重样的小吃实在太多了。

除了吃之外,让李世民他们即是惊讶又是看重的,则是那些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批量生产出来诸多物品。别得不说,光是商业街上那几家遍布于各个上好市口的布料铺子和成衣铺子,里面出售的各种布料、丝绸、皮毛,以及成品衣装等等,意义就非同寻常。

之前在李安然说过关于修建官道来联通整个大唐境内,达到物品快速流通的内容之后,李世民和一众大臣们就仔细地商议过这方面的事情。这一商议,自然就对原本大家都不怎么放在心上的商业领域有了一些不同于往常的认识。

特别是李安然后面上的那个与其说是奏折,还不如说是发展纲要的文件里,更是着重点出了物品流通对民生、对国家的种种好处。同时也顺带着把一些平日里不起眼的东西,对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能起到什么作用特意写了一些出来。

而对这些闻所未闻的内容,即便有一部分依旧不能被李世民他们所接受,但一些基础的内容却是起到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和触类旁通的效果。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才会带着一众大臣们驾临商业街,为得就是看看这个叫什么开发区的地方到底是怎么做得。

“嗯?李庄主,这掌柜给客人的是什么东西?”在来到一家专门售卖粮食的铺子后,正好碰上一桩交易刚刚完成的李世民,惊讶地看着铺子的掌柜在收完钱和找完钱后,却从一个长方形的小本子上撕下几张纸递给了买家,于是问道。

“哦,那是发票。”顺着对方的视线看过去的李安铖,笑着解释道。

“发票?这又是何物?”一路行来已经发现不少新奇物品的李世民,问道。

眼瞅着对方问到了这个,出于某种恶趣味,李安然清了清嗓子之后,很是专业地解释道:“发票是指一切个人或者团体在购销商品、提供劳务或接受劳务、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所提供给对方的收付款的书面证明。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同样也是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更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

可惜得是,正是因为太专业了,除了一些字儿能听懂之后,甭管是李世民还是跟在后面的文臣武将,都没能听懂这发票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看着一众历史人物很懵懂的样子,李安然窃笑之余,到是也没忘记进行简单易懂的解释。

第185章定额手撕发票

ps:今天第二次求订阅!

“李公子,还有各位,发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完税的凭证。”说到这里,李安然直接走进这家粮食铺子,在跟刚做完一笔生意的掌柜说了两句后,就将刚刚那小本子给拿了过来,然后说道:“这就是发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税票。”

“完税的凭证?”虽然理解了这字面上的意思,但李世民和一众大臣却依旧不清楚这所谓的发票和完税有什么直接的有关系。

“李庄主,此物到底有什么用处,还请细说一番。”本能觉得这种发票对自己对大唐都极为有用的李世民,正色地说道。

看了看时间,发现刚刚这一圈转下来,也差不多快到晚饭时间了。将那本定额手撕发票扔回给粮食铺子掌柜的李安然,当下做了个请的姿势,笑道:“李公子,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说吧,这里毕竟不是谈话的地方。”

刚刚这一圈转下来,早就被小吃街上弥漫着的香气给勾得狂吞口水的李世民和一众大臣,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主意。当下又分别上了停在马路边的电动巡逻车,在李安然和赵二这两名司机的带领下拐了一个弯,朝着另一个方向赶去。

没多会儿的功夫,一行人就在得味楼的门口下了车。

“得味楼,好字!好名字!”从电动巡逻车上下来的李世民,抬着看着面前这家三层楼高、面积颇大的酒楼门楣上的大横匾。不由连连点头赞道:“这字是李庄主亲手所写吧?”

“李公子好眼力,请。”对自己这段时间又进益不少的书法,李安然还是很有自得地。不过,眼下可不是谈这个的时候,说完就率先一步带着着众人往里走。

没多会儿的功夫,李世民和一众大臣们就来到了三楼的雅间。不过,却并非之前李安然他们所在的那一间。

“好手笔!好景致!”进到雅间之后,下意识走到窗前的李世民,透过那透明的玻璃窗,欣赏着商业街以及四周的美景。同时还敲了敲窗户上的透明玻璃后。忍不住又赞叹道。

“圣上谬赞了。”知道对方话中的好手笔是指自己拿价值极高的玻璃当窗户的李安然,也不接这个话题,笑着说完就拿起圆形大饭桌上的对讲机,开始吩咐后厨房开始上菜。

在接到李世民驾临的消息之后。李安然就将整个得味楼给包了下来。原本的那些个顾客。也都在得知了一些口风之后。很识趣地去另外的酒楼消费。由于事先有了准备,这菜上得自然就快。

在上菜的消息通过对讲机传递出去后没多会儿,几个伶俐的伙计就端着硕大的托盘站到了雅间的门外。在守在外面的内卫检查之后。这才走了进去。

先上的都是冷盘,甜口、咸口、酸甜口、酸辣口、甜咸口等等不同的口味,都上了最有特色的几样,凑足了九道菜。而每一道不光是摆盘好看,而且份量也是不少。

和冷盘一起到的,还有种类同样不少的酒水和饮料。

“真人,你这酒楼里用得也是那个什么空调吧?”只是待了一会儿,就感觉到热的李世民,在贴身内侍的伺候下脱下厚实的外套,四处打量着,问道。

“圣上,这里用得不是空调而是壁炉。”身为主人的李安然,丝毫没有代替内侍给众人倒酒的意思,而是大马金刀地坐在了椅子上。

由于实在是不习惯大唐跪坐的方式,不光是得味楼,所有与饮食有关的铺子统统采用的都是后世流传开的桌子和板凳。

“壁炉?就是当初真人交给朕的那种靠生火取暖,却又不会中炭毒的壁炉?”没找到那个可以往外吹暖风的古怪机关,李世民愣了一下说道。

要说这壁炉可是好东西,往年到了冬天,总会有些倒霉蛋因为生炭火取暖结果中了炭毒而一命呜呼。可今年冬天在家家都修建了壁炉之后,就不用再担心会中炭毒的问题了。

至于那些下人们所居住的地方,虽说没资格也搞起壁炉来,但一个加了长长管道的煤炉,却同样能起到避免中炭毒的效果。唯一的区别就是,制热方面不如大壁炉更强力。

“没错。”李安然点了点头,说道。

“可为何不见炉火呢?”又看了看四周的李世民,问道。

“炉火在下面,然后热气会通过墙壁里的烟道进行循环,时间一久自然暖和,而且还不用担心会有烟气。”起身走到墙边敲了敲墙壁的李安然,解释道。

面对这样的回答,李世民和一众大臣们看向某人的眼神顿时就异样了起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这位来自于上界的仙人不务正业好呢,还是说对方太过于讲究奢华的享受好。可不管怎么说,这也不算是件坏事。

说话间的功夫,得味楼的伙计又开始接连不断地将菜送了上来。除了因为比较花时间,提前就做上的炖菜外,还有几个时令的炒蔬菜,以及摆在桌子正中间的那口硕大的鸳鸯火锅,和各种已经半加工好的荤素食材。

要说这火锅,李世民他们也不陌生。自家厨子从逍遥山庄里学来的手艺之中就有这东西。可问题是,手艺是学会了,但在菜色方面却没办法。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象随时可去飞升上界的某人那样,带回来诸多的瓜果蔬菜来改善冬季单调的食谱。

等最的一道热菜上完后,不光是所有的伙计全部退到楼下去招呼那些个陆续赶来,差不多将一楼和二楼挤满的内卫。就连那些伺候在李世民身边的内侍,也都被打发走。

“真人,这杯酒喝完,就可以说说那发票了吧。”刚刚碍于有不相干的人在场,才会扯些其它事情的李世民,在没有外人打扰后,才急不可待地端起酒杯,笑道。

“没问题,请!”并不奇怪对方如此“猴急”的李安然,当下端起自己的酒杯,与对方还有一众大臣们示意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虽说当成这满满当当一桌的好菜,刚刚转了好久的众人都有些难以忍耐,可刚刚那话都说了,也没人敢在这个时候乱来。

知道不把话给说明白,这顿饭是别想吃好的李安然,在放下酒杯之后,笑着做起了科谱的工作,说道:“我还是那句话,刚刚众位看到的发票,其实就是一种完税的凭证。而这种凭证,是整个商业街的商家,统一从税务大厅那里购买。”

“当然,这只是我在试行而已,一旦试行成功,那么这个能够发售完税凭证的部门自然还是要收归国有。所以,关于此举合不合理法的问题,还请圣上和众位大臣们不要太过计较。”为了避免被人恶意中伤,李安然在科普的同时也不忘先打个预防针。

“无妨,朕恕你无罪。”早已经习惯了某人层出不穷手段的李世民,把手一摆,说道。

得了这个承诺后,李安然才拿出刚刚让人送来的那几本发票,一一传了出去,然后打开自己手中的那本,继续说道:“这种发票,我称之为定额手撕发票。顾名思义,这些发票的面额都固定好的,需要用到的时候只需要撕下来交给顾客就可以。”

“每一本发票的价值等同于上面的面值,以商业街的这些商铺为例,每一家都需要根据其经营的性质和规模购买相应的发票。说通俗一点,小买卖只需要购买小面额的发票,而大买卖,特别是青楼这样的买卖,则需要购买大面额的发票,也就是抽重税!”

说到这里,李安然又给自己倒了杯葡萄酒润了润喉咙。至于以李世民为代表的这些个历史人物,这会儿则已经完全被刚刚这番话里所透露出来的意思给彻底地的镇住了。

第186章商业税

面对着李世民一众大臣瞠目结舌的表情,李安然的心里自然是暗爽不已。至于为什么要把发票和税收给折腾出来,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进一步改变大唐时空的运行轨迹,也好从中获得更我的好处。

“当然,这些定额手撕发票上的面额大小并非关键,关键得是每个月购买发票的总额度。比如之前说得青楼,还有盐、铁等暴利行业,在我看来这种就属于必须抽重税的对象。而具体要怎么样来限定这个额度,则需要根本行业的不同情况来制定。”

“至于这些发票的用处,相信刚刚各位也看到了,在商家购买完固定数额的发票,也就等于纳完这个月的税之后,在顾客购买物品时就可以将相应额度的发票撕下交给对方。这样一来,顾客有了购买物品的凭证,一旦物品出了问题,就可以凭票找上门。”

“这二来吗,每一本发票上的存根,也可以做为计算每一家商铺生意好坏、物品去向的一种凭证。有了这凭证,不管是对于制定新的税收标准,还是对物品去向的调查都会有着一定的便利性。当然,发票的使用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有钱了。”

随着李安然把这番话说完,整个雅间里的气氛已经变得彻底安静了下来。除了圆桌正中间摆着的那品鸳鸯大火锅还在“咕嘟咕嘟”地翻滚着,就连平日里的大老粗们,也都被刚刚这番关于发票和税收的话给惊得呆住了。

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对于增税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可是相当的清楚,在没完全弄懂这件事情这前,可不敢轻易地下什么结论,所以,在沉吟了一会儿后,开口问道:“真人,你的意思是通过这种发票,可以来增加税收?”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这种税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